Workflow
创新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益方生物: 益方生物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5-30 19:54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旨在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市场形象 [1] - 公司聚焦肿瘤、代谢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致力于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1] - 公司拥有2款上市产品、1款注册临床试验阶段产品、2款II期临床试验阶段产品及多个临床前项目,研发进度位居行业前列 [2] - 公司计划2025年开展D-2570在多个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临床探索,扩大商业化价值 [2] - 公司已启动D-2570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II期临床试验,2025年3月获CDE批准,5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2] - 公司研究成果YF087和YF550入选2025年AACR年会突破性研究展示环节 [3] - 公司累计申请/受让国内外发明专利370项,获得授权129项 [5]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90%,团队负责人具有国际知名药企多年任职经验 [5] - 公司计划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绑定股东、公司和核心团队利益 [6] - 公司变更"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新增研发办公场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 - 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要求,2025年计划开展不少于3次业绩说明会 [8][9] 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2款对外授权上市产品、1款注册临床试验阶段产品、2款II期临床试验阶段产品及多个临床前项目 [2] - D-2570产品在银屑病II期临床研究中表现优异,计划2025年拓展多个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 [2] - D-2570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II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3月获CDE批准,5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2] - YF087是针对WRN靶点的高度选择性抑制剂,YF550是靶向KIF18A的小分子候选药物 [3] - 两款临床前候选药物在多个肿瘤动物模型中显示优异抗肿瘤疗效 [3] 研发能力 - 公司建立一站式自主研发体系,涵盖靶点筛选、临床前研发、CMC及临床开发等阶段 [2] - 公司具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平台、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评估平台、药理药效平台 [4] - 公司拥有专业的化学合成工艺及制剂开发能力,以及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执行团队 [4] - 研发团队负责人均具有国际知名药企多年任职经历,具备从靶点筛选到NDA全流程经验 [5] - 公司所有在研产品管线均拥有全球权益,确保商业价值并防范专利风险 [5] 专利布局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申请/受让国内外发明专利370项,获得授权129项 [5] - 公司将继续重视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巩固竞争优势 [5] 人才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90% [5] - 公司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根据药物开发阶段配置专业团队,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5] - 公司计划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绑定股东、公司和核心团队利益 [6] - 公司将继续完善员工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6] 资金使用 - 公司变更"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新增研发办公场地,优先满足研发需求 [6] - 募集资金投资将为重点项目临床试验及新适应症拓展提供资金保障 [6] - 部分资金将投入早期探索性研究,建立更有效的临床前研究体系 [6] 公司治理 - 公司明确董事会职权范围,发挥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作用 [7] - 公司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完善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等管理制度 [7] - 公司督促董事、高管出席重要会议,强化控股股东责任 [7] 投资者关系 - 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要求,积极开展自愿性信息披露 [8] - 2025年计划采用多种投资者关系活动方式,包括专线、邮箱、官网专栏等 [8] - 公司计划年内开展不少于3次业绩说明会,及时披露调研信息 [9] - 公司将继续按照相关规定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9]
ASCO年会上的“较量”:中国创新药企全方位出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9:51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创新药行业正迎来政策扶持、产业升级与业绩回暖的"三重共振",资本市场估值逻辑加速重构 [1] - 中国医药行业从拼数量(Me-too)、拼速度(Me-quicker)向拼质量(Me-better)、拼创新(First-in-class)进阶 [3] - "十四五"期间医药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超过20%,2022年中国制药研发投入总额达326亿美元,占全球药品研发支出的13.5% [6] 中国药企全球竞争力 - 2025年ASCO年会上中国专家发言数量创新高,71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选口头发言环节,其中11项以重磅研究(LBA)形式公布 [2] - 中国生物制药以12项口头报告创下中国药企在ASCO年会上的最高纪录 [3] - 中国在多抗和双抗领域基本领先全球,ADC与全球保持同步 [5] 重点企业与产品表现 - 恒瑞医药69项研究入选ASCO年会,其中创新药研究67项,涵盖十余个肿瘤治疗领域 [2] - 百济神州分享23篇摘要,君实生物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30项研究成果入选 [2] - 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胃癌的临床研究以LBA形式公布 [3] 热门赛道与市场规模 - PD-(L)1产品2024年全球销售超500亿美元,PD-1/VEGF双抗药物有望迭代PD-(L)1单抗市场 [4] - 全球14款PD-(L)1/VEGF双抗进入临床阶段,多为国产创新药,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近700亿美元 [4]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SSGJ-707达成授权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 [7] 研发投入与国际化 - 预计2030年中国制药研发支出将达到675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9.5% [6] - 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 [7] - BD模式(如License-out)成为中国创新药企重要资金来源和进化路径 [8] 技术多元化发展 - 抗体类药物(单抗、双抗、三抗)在ASCO年会上备受瞩目 [4] - 小分子技术和细胞治疗项目(如传奇生物的BCMA CART)共同勾勒中国创新药多元化发展图景 [5] - AI与政策驱动下行业更聚焦临床价值,推动原研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市场 [6]
11款创新药拿下多个“首款”,资本市场已沸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9:51
创新药获批情况 - 国家药监局近期批准11款创新药物上市 其中10款来自上市公司体系 包括恒瑞医药3款 复星医药2款 迈威生物 特宝生物 百济神州 泽璟制药 海创药业各1款 [1] - 获批药物涉及双抗 融合蛋白 氘代等新技术领域 覆盖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代谢等治疗领域 还包括罕见病用药和儿童用药 多款为相关领域"国内首款"或"国产首款" [1] - 具体获批药物包括恒瑞医药的苹果酸法米替尼胶囊 海创药业的氘恩扎鲁胺软胶囊 复星医药的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和芦沃美替尼片等 适应症涵盖多种癌症和罕见病 [3] 重点药物分析 - 百济神州注射用泽尼达妥单抗是国内首款HER2双抗药物 也是首款获批用于胆道癌的HER2靶向药物 正在布局多个适应症的III期临床 [4] - 泽璟制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是首个国产JAK抑制剂类创新药物 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 III期临床显示65%患者脾脏体积缩小≥35% [5] - 迈威生物注射用阿格司亭α是国内首个采用白蛋白长效融合技术开发的G-CSF药物 长效G-CSF是肿瘤治疗核心品种之一 [5] - 特宝生物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打破金赛药业在国内长效产品上长达十年的垄断 实现每周一次给药 [6] 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 - 创新药概念股近期表现强势 A股华森制药4连板 睿智医药2连板 港股石药集团涨超7% 复星医药涨超4% [2] - 港股创新药ETF过去20个交易日获超2亿元资金净流入 市场热度较高 [2] - 行业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2025年将成为收入放量元年 盈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 [1] - 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市盈率从2月64倍降至5月27倍 布局性价比突出 [7][8] - 中国创新药出海全球竞争优势凸显 License-out交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NewCo模式解决融资和研发风险问题 [7]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给予创新药研发全方位支持 商业医疗保险发展改善支付环境 [8] - 海外授权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陆续公布 若验证将提升企业估值 [8] - 国产创新药迎来集中上市期 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进入收获阶段 [8]
多只银行股尾盘突然跳水,社保持仓医药股曝光(附股)
凤凰网财经· 2025-05-30 19:18
市场表现 - 端午节前最后一天两市缩量调整 医药板块普涨 阿兹海默 创新药及CRO等方向领涨 睿智医药 万邦得 海南海药等多股涨停 [1] - 猪肉鸡肉概念拉升 银行股活跃 杭州银行 成都银行创新高 [1] - 银行股尾盘出现跳水 国有大行尾盘主力资金普遍净流出 杭州银行 成都银行等区域银行因业绩弹性获尾盘资金承接 [8] 银行板块 - 招商银行收盘价43.43元 市盈率7.4倍 成交额24.92亿元 总市值11019亿元 市净率1.03 [2] - 宁波银行收盘价26.71元 市盈率6.4倍 成交额8.19亿元 总市值1764亿元 市净率0.84 [3] - 上海银行收盘价10.58元 市盈率6.3倍 成交额8.31亿元 总市值1503亿元 市净率0.63 [4] - 兴业银行收盘价22.6元 市盈率6.1倍 成交额11.34亿元 总市值4703亿元 市净率0.60 [5] - 农业银行收盘价5.53元 市盈率6.8倍 成交额22.52亿元 总市值19076亿元 市净率0.73 [6] - 工商银行收盘价7.07元 市盈率7.0倍 成交额24.53亿元 总市值23609亿元 市净率0.68 [7] 医药板块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中批准11款创新药上市 其中5款来自科创板创新药企 [10] - 创新药行业市盈率(TTM)为27.74倍 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50% 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10] - 社保基金持仓医药股中 我武生物持仓2608.11万股 总市值105.66亿元 月涨幅2.75% 市盈率33.55倍 [12] - 九洲药业持仓2130.59万股 总市值135.36亿元 月涨幅10.36% 市盈率21.85倍 [12] - 华东医药持仓1208.11万股 总市值784.07亿元 月涨幅15.06% 市盈率22.00倍 [12]
海创药业创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获批上市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创新生态再结硕果
第一财经· 2025-05-30 18:52
药品获批上市 - 国家药监局批准海创药业1类创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 商品名为海纳安® 适用于接受醋酸阿比特龙及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未接受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的mCRPC患者 [1] - 该药品填补国内该治疗领域空白 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4][6] - 氘恩扎鲁胺已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基于公司核心氘代研发药物平台自主开发 [4] 市场前景 - 前列腺癌是中国男性第五大常见癌症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6] - 沙利文研究估计2024年中国新增mCRPC病例达16万人 2030年将达17.6万人 [6] - 公司将加大产品学术推广力度 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7] 公司研发管线 - 目前还有6项产品进入临床试验不同阶段 多项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形成梯次产品组合 [11] -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海创药业总部及生物医药创新国际研发基地" 开展癌症等1类新药研发和产业化 [7] 产业生态支持 -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括审批服务、"标准地"供应、"金牌管家"服务等 [8] - 生物城构建智慧微电网保障能源供应 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完工 实现屋面分布式光伏全容量并网发电 [10] - 生物城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 与成都医学院等高校建立校地长效合作机制 [10] - 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医药健康企业3000余家 培育上市公司10家 吸引GE医疗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12] 区域发展规划 - 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完善专业服务体系 培育"镇园之宝"企业 打造高能级平台网络 [13] - 目标推动区域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跃升 [13]
乐普医疗: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8:37
公司评级概况 - 中诚信国际维持乐普医疗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同时维持"乐普转2"的信用等级为AA+ [2][3][30] - 评级基于公司在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的突出行业地位、强大研发实力、丰富产品种类以及良好的股权融资渠道和财务弹性 [2][3] - 评级关注到公司盈利及经营获现水平持续下滑以及收并购项目管理整合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信用水平造成的影响 [2][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3.52%至61.03亿元,净利润大幅下滑至1.97亿元 [6][1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5亿元,较2022年的27.91亿元显著下降 [6][19] - 2024年公司总债务为59.77亿元,总资本化比率为26.31%,财务杠杆维持在较低水平 [6][19]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11.6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9.09% [17][19] 业务运营 - 医疗器械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9.47%至33.26亿元,毛利率为69.60% [12][20] - 药品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42.22%至17.58亿元,主要受医保价格政策影响 [14][20] - 公司在中国境内覆盖9,000多家各级医疗机构,其中3,000多家医院拥有PCI手术能力 [1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共有93款药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拥有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唯一国家心脏病植介入诊疗器械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 - 2024年公司获得中国NMPA批准的II、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70个,美国FDA认证34项 [13][16] - 在研产品包括度拉糖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等创新药物 [16] 行业环境 - 医药制造行业整体以"创新"和"出海"为主线,部分细分行业有望迎来信用水平边际提升 [9][10] - 中国已实际步入"少子型老龄化"阶段,卫生总费用远超同期GDP增速 [10] - 2025年医药市场需求预计保持旺盛,行业扩容仍具很强韧性 [10]
华森制药(002907) - 2025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17:53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有财通基金、国金医药,人员包括基金经理张胤、研究员王桥天和王奔奔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地点是线上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有周智如、徐君、龙洁 [2] 重点中成药业务 - 五大重点中成药为甘桔冰梅片、痛泻宁颗粒、都梁软胶囊、八味芪龙颗粒、六味安神胶囊,处于成长期,具备市场潜力 [2] - 2024年八味芪龙颗粒和六味安神胶囊获批国家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延迟7年保护期 [2] - 2025年一季度五大重点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24.49%,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31.44%,甘桔冰梅片报告期内同比增长38.84%,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54.36% [3] - 五大重点中成药获32项权威推荐,公司重视学术体系构建和技术市场推广及准入工作 [3] 销售策略 - 以公立医院为主,院内市场约占七成,带动五大渠道协同发展,深耕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并提高占有率 [4] - 积极布局零售连锁药店、三终端及电商平台,提升院外市场占比 [4] 创新药研发 - 2025年5月华森英诺增持控股奥睿药业,整合研发管线等资源,提升小分子创新药研发能力 [4] - 拥有7个自主立项的1.1类创新药在研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及自免性疾病领域 [5] - 注射用盐酸ORIC - 1940正在进行临床Ia/Ib期研究,计划今明两年分别提交另外两个项目的IND申请 [5] - 建成多个创新药自主研发平台,已申请专利35项,包括PCT专利17项,已公开专利29项,授权9项 [6] 集采应对策略 - 集采降价对存量市场影响大,对新增品种影响有限,公司在优势领域多元发展对抗降价风险 [6] - 研发端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营销团队导入新产品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6] - 市场拓展以公立医院为主,多渠道发展开拓增量市场并提高存量市场占有率 [7] - 产品布局积极布局特医食品、营养品等消费属性更强的品种 [7] 特医食品业务 - 拥有特医食品自研项目4项,TY005项目获相关证书,填补重庆市特医食品市场空白 [7] - 正在进行新产品上市导入期工作,生产线将逐步释放产能 [7] - 建成多个电商旗舰店和小程序商城,探索品牌数字化营销,开拓互联网新媒体矩阵助力推广 [7]
君实生物求翻身,近8亿砸向这一最大风口
新浪财经· 2025-05-30 17:52
君实生物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调整2022年定增募投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增加对6个、减少对14个子项目的资金投入 [1] - 变动金额最多的子项目是PD-1/VEGF双抗JS207,拟投入7.67亿元募集资金 [1] - 公司成为康方生物掀起的PD-(L)1/VEGF交易潮中加码跟进的一员 [1] PD-(L)1/VEGF双抗行业动态 -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在III期头对头研究中战胜默沙东的PD-1帕博利珠单抗,显示该双抗可能成为下一代肿瘤免疫基石性药物 [4] - 围绕该靶点的交易包括宜明昂科与Instil Bio合作、BioNTech收购普米斯生物、默沙东引进礼新医药LM-299、三生制药将SSGJ-707授权给辉瑞等 [4] - 交易金额从Summit的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50亿美元总额,到辉瑞给三生制药的12亿美元首付款+最高超60亿美元总额不等 [5] 君实生物其他研发管线 - 公司拟对Claudin18.2 ADC JS107投入3.78亿元,对CD20/CD3双抗JS203投入1.1亿元,两者均处于临床I/II期 [6] - 增加投入的还有抗肿瘤药JS125(1.6亿元)、JS015(3000万元)和小核酸疗法JT002(1.6亿元) [7] - 削减投入的包括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BTLA单抗JS004、CTLA4单抗JS007等14个子项目 [7] 管线调整原因 - 部分管线目标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如特瑞普利单抗在头颈鳞癌、JS110在子宫内膜癌 [8] - 部分管线联用策略调整,如JS007从与PD-1联用转向与PD-1/VEGF联用 [8] - 部分管线不确定性较高或目标治疗人群较小,如JS112、JS111和JS113 [8]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营收19.48亿元,同比增长29.67%,归母净利润亏损12.81亿元,同比减少44%,研发费用降低34.18% [9] - 商业化产品数量少于同行,仅有特瑞普利单抗、阿达木单抗类似药、新冠药vv116和PCSK9单抗昂戈瑞西单抗 [9] - 2024年1月邹建军接任总经理兼CEO,原CEO李宁转任子公司拓普艾莱董事长负责海外业务 [9]
一周医药速览(05.26-05.30)
财经网· 2025-05-30 16:12
康弘药业创新药进展 - 注射用KH617是弘合生物合成生物学平台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产品,属于化药1类创新药 [1] - I期临床研究显示KH617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已初步观察到抗肿瘤的积极疗效信号 [1] - 该药物有望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1] 长春高新管理回应 - 针对金赛药业"关系户乱象"质疑,公司表示已建立人员招聘、考核等合规管理制度 [2] - 如有相关问题会严格按照合规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2] 吉林敖东产品策略 - 重点维护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等品种的价格体系稳定性,拓展新适应症 [3] - 获批新品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哌柏西利胶囊等力争尽快实现销售 [3] - 公司目前没有开展并购创新药公司的计划,专注新产品和大品种二次开发 [3] 通化东宝销售与研发 - 2025年一季度实现约20万支利拉鲁肽注射液销售 [4] - 目前研发管线中没有口服胰岛素产品,但会关注行业技术进展 [4] 常山药业产品审批 - 艾本那肽注射液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处于专业审评阶段 [5] - 该产品最终能否获批上市及获批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 [5] 石药集团潜在交易 - 正就三项潜在交易进行磋商,涉及EGFR-ADC等产品 [7] - 每项交易可能应付金额合计约50亿美元 [7] - 其中一项交易已处于后期阶段,预计2025年6月完成 [7]
君实生物拟变更募投子项目 9年连亏2020上市2募资8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5:52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调整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创新药研发项目"部分临床试验子项目及金额 募集资金投资总金额保持不变 [1] - 新增JS207 JS107 JS125 JT002 JS203 JS015境内外研发子项目 所需资金来源于调减JS001 JS004 JS007 JS014 JS110-JS113 JS013 JS018 JS120-JS123等14个子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 [2] - 调整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和产品研发进展 旨在提高募集资金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支持产品研发 符合长期发展规划 [3] 募集资金情况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7000万股A股 发行价53 95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37 765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7 448亿元 实际到账37 593亿元 [4] - 2020年科创板上市发行8713万股 发行价55 50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48 36亿元 净额44 97亿元 超募17 97亿元 [5][6]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86 13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16-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 35亿 -3 17亿 -7 23亿 -7 47亿 -16 69亿 -7 21亿 -23 88亿 -22 83亿 -12 81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 01亿元 同比增长31 46% 归母净利润-2 35亿元 同比减亏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33万元 同比改善 [7][8]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220 40元 此后震荡下滑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