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能源局· 2025-08-20 10:09
法律政策定位 - 《能源法》将"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纳入法律框架,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发展新型储能",明确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3] - 国家能源局通过20余项专项政策形成"引导科学发展-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电站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 [3] - 省级层面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与需求,因地制宜出台实施方案,探索创新市场模式和成本疏导机制 [3] 装机结构发展 - 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130% [4] - 大型化、中长时新型储能占主导,单站规模≥10万千瓦项目占比62%,储能时长≥2小时项目占比86% [4] - 独立与共享储能合计装机3412万千瓦(占比46%),较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 [4] - 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911小时(较2023年提高300小时),与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年利用小时数相当 [4] - 迎峰度夏期间为20个省级电网提供顶峰保障,构网型储能提供毫秒级故障恢复能力 [4] 技术创新路线 - 形成"应用一代、示范一代、预研一代"的梯次发展生态,技术创新从单一突破转向体系化布局 [5] - 锂电主导技术实现代际跃迁,在电池本体、热管理、系统并网技术等方面快速迭代 [5] - 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实现工程化突破,奠定长时调节和惯量支撑技术基础 [5] - 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氢储能技术等前沿颠覆性技术加速发展 [5] 市场机制转型 - 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型储能参与系统调节 [7] - 辅助服务市场多元化,明确准入条件、交易模式、价格机制及参与备用、爬坡、黑启动等规则 [7] - 部分省份探索容量补偿机制,明确补偿期限和分摊主体 [7] 标准体系完善 - 2024年发布新型储能领域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8项,覆盖规划设计、接入电网、运行控制等全链条环节 [8] - 通过性能分级引导技术路线差异化发展,严格安全标准倒逼行业淘汰落后产能 [8] - 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全技术路线的规则体系,为全球储能标准化提供基准框架 [8]
点“绿”成电 织“能”入网 ——从信阳新能源发展看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河南日报· 2025-08-20 09:45
绿能"风光"无限 8月18日,记者沿着施工通道走进信阳"空气充电宝"项目现场,看到连接地上场区和地下储气硐室的运输通道 已经完成,大山"肚子"内直径15米、总长1800米、总容量约31万立方米的空气压缩硐室已掘进过半,预计将 于2026年年底建成投产。 作为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空气充电宝"是国内最大的在建300兆瓦级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 目。"项目建成投用后,年发电量将达4.2亿千瓦时,相当于35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该项目负责人、 中储国能(河南)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闵一航介绍。 这是我省能源发展向"绿"向"新"、加速转型的一个缩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中部大省河南,抢抓"双碳"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 发展。 商城县黄柏山上的风电机高高矗立。 一个大号充电宝能有多大?一整座山。 这个正在建设的大号"空气充电宝",是信阳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就在新县的大别山深处。项目建 成后能把光伏、风力发的电能,稳定流畅地接入电网,存储备用,平衡电网供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河南加 ...
2025年中国煤制乙二醇行业PEST分析、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聚酯消费占比最大,超8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09:41
煤制乙二醇行业概述 - 煤制乙二醇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工艺,广泛应用于聚酯纤维、防冻液等领域,市场需求巨大 [2] - 该工艺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依赖,提供高质量乙二醇产品 [2] - 2024年产量达398.8万吨,较2016年增长298.8%,市场规模达153.65亿元,较2016年增长251.8% [1][12] 行业发展背景 -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促使政府鼓励煤制乙二醇发展,以减少石油进口依赖 [4] - "双碳"战略下行业面临严格能耗双控和碳排放约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4] - 聚酯纤维等下游需求稳步增长,2024年1-10月聚酯产量6149万吨,同比增长12.47% [10]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煤炭是主要原料,2024年全国产量47.59亿吨,同比增长2.17%,晋陕蒙新四大产区占比81.66% [8] 下游 - 聚酯占煤制乙二醇消费超80%,2016-2024年聚酯产能年均增长7.09%,2024年新增564万吨 [10]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需求量382.7万吨,较2016年增长301.2%,催化剂技术改进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1][12] - 行业呈现"持续扩张、波动增长"态势,未来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12] 行业竞争格局 - 企业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山西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17家头部企业产能占比66.4% [14] - 榆林化学产能占比15.3%居首,新疆天业和华鲁恒升分别占8.1%和4.7% [14] - 新疆天业2024年营收111.6亿元,毛利率11.26%,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18] 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改进催化剂性能,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 [20] - 采用碳捕捉和储存技术(CCS)等先进环保技术,探索低碳生产模式 [20]
点“绿”成电 织“能”入网——从信阳新能源发展看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河南日报· 2025-08-20 07:35
信阳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 国内最大在建300兆瓦级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总容量约31万立方米,预计2026年底投产 [2] - 年发电量达4.2亿千瓦时,相当于35万个家庭年用电量,发电效率达72%为国际最高水平 [2][12] - 通过低谷电能压缩空气储存、高峰释放发电实现电网供需平衡,单次可连续放电4小时 [5][12] 河南省能源结构转型 - 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越火电、新能源装机超越煤电 [1] - 信阳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66.59%,高出全省13.38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占比51.4% [1][18]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5% [18] 多元化储能体系建设 - 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100万千瓦(五岳电站),年发电量8.57亿千瓦时,单台机组月消纳绿电4300万千瓦时 [6] - 全省率先投用光山县100兆瓦/2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信阳高新区及潢川县项目同步推进 [7] - 明阳集团20万吨绿色电氢氨醇项目通过风光发电+储能+绿氢技术实现全链零碳排放 [6] 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 - 建成68个一体化项目(61个已投运),企业平均用电成本降低18%,峰谷调节效率提升40% [8][9] - 鼎润科技通过屋顶光伏+液冷储能年省电费63万元,明阳新能源厂房屋顶光伏年发电600万千瓦时 [8] - 数字化运营监测平台联动发电、电网、负荷、储能四大环节实现高效协同 [8]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 信阳成为全国最强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现有风电装机175.92万千瓦,65万千瓦在建 [3][12] - 明阳集团打造千亿级新能源装备集群,7.5兆瓦风机年发电2800万千瓦时,年减碳2.5万吨 [14] - 豫东南高新区集聚鑫磊股份空气压缩机基地、永泰数能储能产业园等产业链项目 [14][15] 清洁能源多元化开发 - 水电新增装机超50万千瓦(袁湾水库年供274万千瓦时,出山店水库等重大项目投用) [4] - 布局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及地热能应用(万江新能源),形成多能互补体系 [4][14] - 陕煤信电2×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年发电90亿千瓦时,较300兆瓦机组年省标煤65万吨 [12]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 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8-20 07:2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52,080.06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1,888.06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40,192.00万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4,982.12万元,其中2025年1-6月使用829.62万元 [2] - 累计获得理财收益及利息净额1,005.23万元,其中2025年1-6月获得2.07万元 [2] - 募集资金账户余额4,083.6万元,暂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2,131.51万元 [3]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99,999,998.76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96,924,966.30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9,692.50万元,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0元 [4][5] - 募集资金已用于偿还国拨资金专项应付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并完成专户注销 [6]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存储制度 [7]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与兴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国元证券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7]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与徽商银行及国泰海通证券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9]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1-6月实际使用募集资金829.62万元 [2]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32,131.51万元 [15] - 报告期内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或投资相关产品 [16] 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将"年产20万吨固碱及烧碱深加工项目"缩减为年产10万吨固碱项目,剩余资金用于"29.99984MW光伏发电项目" [18] - 将"年产3万吨CPVC项目"变更为年产6万吨三氯氢硅项目 [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变更后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体情况详见附表2 [20] 新募投项目计划 - 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实施新募投项目"年产5万吨PVC改性用纳米碳酸钙项目" [57] - 新项目总投资11,803.43万元,建设周期18个月,预计达产后年净利润1,504.65万元 [70][75] - 新项目符合公司战略转型需求,可填补安徽、江苏和河南地区纳米碳酸钙供应空白 [76] 经营数据公告 - 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已披露,包括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及收入实现情况 [26] - 主要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已公布,报告期内未发生其他重大影响事项 [26] 股东会及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将于9月9日召开,审议募投项目结项及节余资金使用等议案 [29][34]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将于8月26日举行,董事长、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将出席 [51][53]
中信股份(00267) - 海外监管公告 –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於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19 20:04
业绩总结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47.15亿元,同比减少4.0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8亿元,同比增长2.67%[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69亿元,同比增长3.77%[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77亿元,同比减少6.91%[21] - 基本每股收益0.55元/股,同比增长1.85%[21] - 稀释每股收益0.54元/股,同比增长1.8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6%,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21] - 期末总资产1098.62亿元,同比减少1.06%[21] - 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3.96亿元,同比增长1.14%[21] 产品销售 - 2025年上半年钢材销量982.26万吨,同比增长3.23%;出口销量112.16万吨,同比基本持平[38] - 汽车用钢棒线材销量28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风电圆坯销量159.2万吨,同比增长2.6%;特种焊丝用钢销量同比增长21%;轴承钢销量114.6万吨,同比增长13.2%;“两高一特”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40] - “小巨人”产品销量368.8万吨[40] 研发创新 - 2025年上半年开发新产品142万吨,高档产品销售270万吨[42] - 获授权专利229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含4项国际专利);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与行业标准1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项[42] - 启动特钢垂类大模型项目建设,自主完成DeepSeek大模型接入[50] 项目投资 - 报告期投资额为14.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28%[64] -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特冶锻造产品升级改造项目(二期)投资进度84.34%[70] -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新增80MW亚临界燃气轮发电机组项目投资进度100.00%[70] - 湖北中特新化能科技有限公司焦化环保升级综合改造项目投资进度100.00%[70] -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特冶锻造产品升级改造(三期)项目投资进度27.09%[70] - 青岛润亿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续建煤气综合利用热电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00.00%[70] 利润分配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5,047,157,52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2.0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009,431,504.00元(含税),占上半年净利润36.07%[94][9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3,381,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42] - 中信泰富特钢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5.05%,持股数量3,787,987,284股[142] 财务指标 - 本报告期末流动比率1.13,较上年末增加0.89%;资产负债率60.13%,较上年末减少0.40%;速动比率0.78,较上年末增加6.85%[166]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9.0097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5%;EBITDA全部债务比16.28%,较上年同期增加4.51%;利息保障倍数8.94,较上年同期增加33.83%[166] - 本报告期现金利息保障倍数11.75,较上年同期增加14.30%;EBITDA利息保障倍数14.44,较上年同期增加60.80%;贷款偿还率和利息偿付率均为100%,与上年持平[166]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公司将从市场谋划、创新活力、成本优化、战略工作四个方面挖掘增长新动能、巩固竞争优势、提升运营效率和推动长远发展[44] - 公司将深耕特钢主业,围绕多方向发展,以资本运营整合上下游资源[81]
环球圆桌对话:引领清洁能源发展,中国做对了什么
环球网· 2025-08-19 19:59
制度优势与战略规划 -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具有战略前瞻性与政策连续性 从十一五可再生能源比重目标到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 再到双碳战略为产业指明长期方向 [2] - 自上而下的规划体制确保政策目标稳定性 为企业提供清晰预期 避免政策摇摆带来的投资风险 [2] - 相比欧美政策更迭导致补贴波动和市场剧烈震荡 中国制度优势能够跨越选举周期短期考量 以五年规划和三十年双碳目标形成长期路径图 [2] 金融支持体系 - 政策性金融提供稳定压舱石 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为光伏风电电动车等重大项目提供低息贷款和融资担保 [3] - 绿色金融制度加速资本市场绿色转向 2016年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超过30万亿元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全球近一半 [3] - 金融政策工具箱式创新 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 通过低成本再贷款支持碳减排项目 直接链接货币政策与绿色目标 [3] 政企协同与产业生态 - 政府通过政策工具精准扶持产业链关键环节 新能源汽车补贴从市场培育转向电池回收和氢能燃料等前沿领域 [4] - 企业在制度保障下释放创新活力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实现技术突破和规模化成本降低 形成全球最完整新能源产业生态 [4] - 跨区域政策协同形成全国性优势 内蒙古甘肃的风电光伏大基地 长三角的储能研发 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车出口 通过统一电力市场和特高压网络整合资源 [5] 市场竞争与创新机制 - 竞争性市场发挥基础导向作用 企业为获取稳定市场份额必须依靠自主知识产权 内在压力促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6] - 国内市场巨大规模提供高效应用反馈机制 动力电池和光伏技术迭代直接由市场需求驱动 [7] - 资本市场加速创新扩散 新能源成为持续热点 社会资本涌入改善研发资金约束 形成创新-资本-再创新的自强化路径 [8] 全球化与技术引领 - 全球竞争促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标准掌控力 宁德时代在欧洲建立研发基地 光伏企业在中东拉美拓展市场 [9] - 国外市场多样性需求成为二次创新重要来源 促进企业在不同制度环境和应用场景中进行适应性技术调整 [9] - 企业积累面向不同市场的技术解决方案 扩大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范围 为形成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公共产品奠定基础 [9] 创新生态与系统构建 -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跨越是系统工程思维构建的创新生态之变 以问题为导向直击产业痛点实现技术纵深推进 [10] - 新质生产力驱动技术要素与产业生态深度耦合 政策精准滴灌基础研究 市场配置人才资本 企业融合转化技术 [11] - 产学研用金紧密耦合显著降低试错成本 加速技术迭代周期 形成覆盖材料工艺装备系统的全链条突破能力 [11] 本土市场与规模效应 - 庞大本土市场提供无与伦比的创新压强与迭代熔炉 复杂多元应用场景催生适应性创新 [12] - 海上风电防腐需求倒逼材料升级 分布式光伏安装环境激发轻量化设计 多样化气候条件成为可靠性试金石 [12] - 规模化应用带来成本快速下降 使先进清洁技术从实验室珍品变为可负担解决方案 加速技术普及与再投入良性循环 [12] 未来挑战与前沿布局 - 产业进入无人区需持续引领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突破 可控核聚变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网络等领域需要更深厚基础科学支撑 [13] - 要求创新生态进一步升级 强化对从0到1研究的制度性保障 鼓励跨学科深度交融 构建开放全球科研合作网络 [13] - 创新伦理与可持续性必须融入技术基因 确保技术跃迁服务于人类福祉与地球永续 [13]
船燃加注:生物柴油突围新路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9:37
"然而,最近几年全球第一大生物柴油消费市场欧盟对华出台多项措施,对产业形成了多重夹击。"冀星表示,具体措施包括吊销 部分中国企业的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证书,开展反规避、反倾销调查,以及征收反倾销税等。特别是今年2月,欧盟 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10.0%~35.6%的反倾销税,直接对出口市场造成冲 击。 今年以来,我国生物船用燃料加注领域热点频出。 3月,上海港首次尝试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B24生物燃料油;6月,我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在青岛港 落地;7月,在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供油船完成对"凯斯廷马士基"轮的5699.2吨保税生物燃料油加注,一举刷新国内 单次最大加注量纪录。 作为生物船用燃料的"源头活水",生物柴油产业能否借此东风驶入发展快车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客 座研究员冀星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正面临欧盟政策频出等多重困境,开拓生物船用燃 料加注这一蓝海市场,无疑是该产业实现突围的可行路径。" 生物柴油出口遭遇掣肘 上半年出口量大跌四成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生 ...
船燃加注: 生物柴油突围新路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8:43
今年以来,我国生物船用燃料加注领域热点频出。 "然而,最近几年全球第一大生物柴油消费市场欧盟对华出台多项措施,对产业形成了多重夹击。"冀星 表示,具体措施包括吊销部分中国企业的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证书,开展反规避、反倾 销调查,以及征收反倾销税等。特别是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肯定 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10.0%~35.6%的反倾销税,直接对出口市场造成冲击。 当出口之路受阻,大力拓展国内应用场景成为应对法则。冀星认为,开展生物船用燃料加注,将成为生 物柴油行业的重要"脱困"之策。 "欧盟的政策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制裁中国生物柴油、保护本土产业,鼓励中国出口原料。但去年生物 柴油主要原料(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取消后,生物柴油产业面临关税 制裁与原料高价出口的双重压力。这导致该行业投机现象频发、产品价格混乱,出口欧盟举步维 艰。"冀星说。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酯基生物柴油总出口量为38.01万吨,同比大跌42.55%,市场份额收 缩明显。 船燃加注成"脱困"之策可带动年用量超360万吨 3月,上海港首次尝试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 ...
东风/陕汽/三一/三环新能源重卡交车了!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9 16:54
行业动态 - 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近期密集交付 包括137列中集·陕汽新能源头挂列车 50辆东风新能源重卡 30辆三一新能源重卡和50辆三环纯电动自卸车 [1] - 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 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规模化应用 发展零排放货运 [8] 中集·陕汽合作项目 - 中集与陕汽共同向崇左城建交付137列新能源头挂列车EVH-200型 创下行业最大批次跨境运输新能源头挂列车交付纪录 [2][3] - 此次交付是中集车辆与陕汽重卡"一体化战略"落地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为双方在新能源头挂列车的协同发展构建全新生态 [5] 东风新能源重卡项目 - 50辆东风新能源重卡驶入宜昌矿山 充电2小时可满载磷矿石连续作业8小时 单台车每年减少约60吨碳排放 [6] - 湖北交投集团通过规模化替代传统燃油车运输磷矿 构建矿-车-电-氢高效协同的绿色运输新生态 打造全国首个"零碳矿山运输走廊"示范路段 [6][9] 三一重卡交付项目 - 三一重卡与数启未来在西安完成首批30台新能源重卡交付 标志着数启未来绿色能源低碳运输项目正式启动 [11][12] - 交付车辆将投入煤矿运输业务 三一平顶425标载版在自重 电量和成本上优势突出 试运营期间展现显著运营效率提升 [14] 三环汽车交付项目 - 三环汽车50辆纯电动自卸车顺利交付客户 彰显公司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细分市场的成熟实力 [15][16] - 三环汽车技术团队深入探索不同作业场景特点 优化车辆动力输出和续航能力 确保复杂环境下稳定高效运行 [18] 市场趋势 - 新能源重卡在矿山运输领域针对"重载 工况复杂"痛点 纯电动车受限于电池容量 氢燃料电池车初期成本较高 [9] - 企业通过提供场景运营与能源解决方案 保障绿色矿山场景与需求 供应先进新能源装备等方式推动绿色运输新生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