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A股涨了,信心回来了吗?长江商学院调查显示六成以上投资者看涨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11:30
投资者情绪调查概况 - 长江商学院于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第18次《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1] - 调查数据源于2025年8月问卷调查及A股上市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等[2] - 报告第一部分为投资者对资产价格及宏观指标的看法,第二部分分析情绪产生原因[2] A股市场表现与投资者情绪 - 2025年9月调查显示,63.1%的受访者认为A股会上涨,较2025年4月提高1.6个百分点,较2024年7月提高15.6个百分点[1][4] - 投资者对A股的预期回报率约为1.6%,较2025年4月提高1个百分点,较2024年7月提高5.6个百分点[4] - 愿意投资股票的净增加人数占比为18.9%(散户18.2%,金融业20.1%),较上期提高6.2个百分点[1][4] - 愿意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净增加人数占比为14.5%(散户15.9%,金融业12.3%),较上期提高5.5个百分点[4] - 投资者情绪变化方向与A股市场走势基本吻合,2024年7月情绪为2018年以来最低点,随后随政策及市场行情提升[4] A股市场行情数据 - 2024年8月至12月,上证综指上涨17.9%,深证综指上涨26.8%[3] - 2025年1月至4月,上证综指下跌2.2%,深证综指下跌2.1%;2025年5月至8月,上证综指上涨17.7%,深证综指上涨27.6%[3] - 2025年前8个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5.1%,深证综指累计上涨24.8%[3] - 从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上证综指同比增长35.7%,深证综指同比增长58.2%[3] A股上涨驱动因素:估值修复 - 本轮A股上涨主要源于估值提升而非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5] - 2025年8月,全部A股平均回报约40.2%,市盈率相比去年同期上涨43.6%[6] - 估值修复受三大因素推动:政策层面释放流动性、科技创新企业突破性进展、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增强信心[7][8] 政策因素对估值的影响 - 央行于2024年9月与2025年5月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两次降准估计合计释放约2万亿元人民币[7] - 2025年前八个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货币约1.6万亿元[7] - 2024年9月和2025年1月,央行联合其他部门出台政策,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股市配置[7] - 截至2025年7月,连续12个月累计的一般公共财政赤字占GDP约5.1%,政府性基金赤字占GDP比例约3.8%[7] 科技创新与产业表现 - 宇树机器人、大疆无人机、新能源汽车、DeepSeek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在2025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受到国际市场关注[8] - 截至2025年8月,A股半导体、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自动化设备等板块股价同比涨幅均在60%以上[8]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与应对 - 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的应对策略展现出前瞻性、系统性和精准性,增强了市场对经济与科技自主发展能力的信心[1][8] - 中国对美国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总出口比例从2018年的19.3%降低至2024年的14.7%,2025年1至7月进一步降低至11.8%[8] - 中国对稀土资源的精准使用与出口管控,推进芯片自主研发,减少对英伟达等美方高端AI芯片的依赖[8] 宏观经济与上市公司预期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累计同比增长5.3%,仅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9] - 约38%的受访者认为未来GDP增速能超过5%,比上期提高4.8个百分点,对未来GDP增速的预期增长率约4.6%,比上期提高0.3个百分点[9] - 约47.8%的受访者认为A股未来净利润增速能超过10%,比上期提高6.6个百分点,对A股净利润的预期增速约10.7%,比上期提高1.3个百分点[9] 房地产行业预期 - 受访者对房地产的预期整体仍处于悲观情绪,房地产行业下行调整尚未结束[1] - 自2021年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持续下行,2024年9月同比跌幅一度扩大至6.1%,目前同比跌幅已收窄至3.4%[10] - 本期受访者认为房价会上涨的意见占比约46.3%,比上期下降6.2个百分点,对房地产价格的预期回报率约0.5%,比上期下降0.9个百分点[11] 长期牛市的基本面支撑 - 长期牛市需要基本面的强劲支撑,经济结构从投资向消费转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营企业高度活跃是基本面建设的重要方面[12] 特定ETF产品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3.49%,市盈率20.36倍,最新份额86.7亿份,增加795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867.5万元,估值分位19.37%[14] - 游戏ETF(159869)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近五日涨跌-0.56%,市盈率46.16倍,最新份额57.5亿份,增加1.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789.1万元,估值分位68.26%[14]
东风董事长与任正非会面 合作或将再度加码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4 11:01
战略合作与交流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举行会谈 围绕强化战略互信、深化战略合作、推进企业治理与运营机制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1][3] - 双方重点讨论持续推进全面战略合作、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议题 共同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3] 企业发展与转型 - 东风汽车正积极推动新能源、智能化跃迁 将持续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协同以共同面对产业变革与市场挑战 [3] - 华为将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发展 [3] 行业观点与聚焦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提出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 强调车的最高级别是安全 [3]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交出亮眼成绩单 后续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新华网· 2025-09-24 09:01
产品动态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6月6日至7月23日期间成立,近期已陆续开放日常申购、赎回等业务 [2] - 截至9月23日,已有包括交银瑞安混合、嘉实成长共赢、易方达成长进取在内的15只基金结束封闭期开放申赎 [2] - 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于7月24日获证监会注册,其中部分产品已完成募集并陆续成立 [5][6] 规模与业绩表现 - 首批26只基金合计规模达258.65亿元,其中9只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华商致远回报A规模超过20亿元居首 [2] - 截至9月22日,首批基金中有23只实现正收益,3只成立以来回报率超过40% [1][3] - 华商致远回报A成立以来回报率达42.72%,景顺长城成长同行和嘉实成长共赢A回报率也超过40% [3] - 另有7只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在10%至40%之间 [3] 产品设计与费率机制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实行差异化费率设计,根据每笔投资的超额回报水平分档收费 [2] - 费率机制旨在引导长期投资,实现“多赚多付、少赚少付”,强化“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2] - 第二批产品除8只全市场选股产品外,新增4只聚焦行业主题的产品,覆盖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行业 [5] 业绩驱动因素 - 基金业绩差异与业绩比较基准、建仓时机及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相关 [1][3] - 业绩较优基金如华商致远回报A和景顺长城成长同行的A股部分基准多选择中证A500指数,嘉实成长共赢A则选择中证800成长指数 [3] - 建仓时机方面,华商致远回报A于7月18日建仓,信澳优势行业A于7月25日建仓 [4] 市场展望与投资方向 - 市场短期良性分歧带来的整固更利于行情的持续性,对中长期市场保持乐观 [1][6] - 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有望持续复苏,财政政策积极发力,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 [6] - 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创新,先进制造和优质消费股票存在投资机遇 [6][7] - 可关注高速成长行业中的龙头与新锐企业、稳定成长行业中有整合能力的龙头,以及有望进入景气期的优质周期品种 [7]
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更加完备,成为全球瞩目的“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环球网· 2025-09-24 09:01
资本市场体系发展 - 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体现在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设立并推进北交所建设,深化新三板改革,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1]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1]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促进绿色发展[1] 市场改革与创新成效 -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和科技创新核心枢纽,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全球瞩目的硬科技企业聚集地[2] - 科创板创业板制度创新协同北交所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通道[2] - 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1] - 蓝色债科创债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等创新品种拓宽了实体企业融资渠道,提供了更多风险管理工具[2] 市场挑战与未来方向 - 相较于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市场规模和流动性仍有提升空间[2] - 创新产品如公募REITs在存量资产盘活以及交易定价等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2] - 未来需通过优化做市商机制完善衍生品工具强化持续监管,推动规模优势向质量效能转化[2] - 需着力构建全市场风控,包括推动中小盘股流动性支持机制创新,及加快推出创业板股指期货科创50期权等精准对冲工具[2]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4:16
产品动态与规模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6月6日至7月23日期间成立,近期已陆续开放日常申购、赎回等业务 [1] - 首批产品合计规模达258.65亿元,其中9只基金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华商致远回报A规模超过20亿元居首位 [1] - 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于7月24日获证监会注册,后续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3] 业绩表现 - 截至9月22日,首批26只基金中有23只自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3只基金回报率超过40% [1][2] - 业绩领先的基金包括华商致远回报A(回报率达42.72%)、景顺长城成长同行和嘉实成长共赢A,另有7只基金回报率在10%至40%之间 [2] - 业绩分化的原因与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建仓时机以及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相关 [1][2] 产品设计与费率机制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实行差异化费率设计,根据每笔投资的超额回报水平分档收费,旨在引导长期投资并强化“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1] - 首批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A股部分多锚定沪深300指数、中证800指数、中证800成长指数、中证500指数以及中证A500指数 [2] - 第二批产品除全市场选股型外,新增4只行业主题基金,覆盖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行业 [3] 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 - 市场短期良性分歧带来的整固更利于行情的持续性,对中长期市场保持乐观 [1][4] - 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有望持续复苏,财政政策积极发力,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 [5] - 投资机遇集中于中国产业升级,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先进制造等领域,以及优质消费股票 [5] - 投资策略建议减少博弈心态,关注高速成长行业龙头、稳定成长行业整合者及优质周期品种 [5]
“并购六条”激活上市公司重组动能 A股并购迈入量增质变新阶段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00
并购重组市场整体表现 - “并购六条”落地一年来,A股市场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一般性资产重组数量更多,市场呈现量增质变的新气象 [1] - 沪市新增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交易111单,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数量已接近2022年初至“并购六条”发布期间之和 [2] - 审核效率显著提升,今年以来上交所已受理并购重组项目28单、重组委审议通过16单、注册生效15单,受理和审核通过数量均已超过去年全年,今年已注册生效项目交易金额及配套募集资金金额超去年数倍 [3] 并购交易类型与典型案例 - 交易类型丰富,涵盖产业并购、跨界并购、跨境并购、收购未盈利资产、收购拟IPO资产及私募基金参与并购等创新性案例 [2] - 出现多起千亿级体量并购案例,包括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海光信息吸并中科曙光等 [2] - 产业整合案例突出,如赛力斯、三友医疗加强业务整合,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实现补链强链,松发股份跨行业并购及至正股份跨境并购 [2] 政策导向与产业方向 - “并购六条”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新质生产力方向进行并购重组以实现转型升级 [2] - 未来资本市场并购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两大主线展开,重点领域包括数字经济、新能源与储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 [7] - 在先进制造领域,半导体、高端装备、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行业头部企业可能通过超大规模并购实现补链强链 [8] 支付方式创新与市场活力 - 支付方式灵活多元,除传统股份、现金外,广泛运用定向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等方式,有效激活市场参与主体动力 [5] - 科创板公司积极采用创新支付工具,如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70%股份时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和现金 [5] - 交易对价分期支付机制落地,如圣湘生物收购采用Earn-Out机制,重组新规将注册批文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为支付节奏安排提供空间 [6] 市场参与主体与效率提升 - 上市公司并购积极性增强,推动多元化“易主”,国有资产、民营资本、私募基金等各类交易方纷纷现身 [3] - 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如狮头股份从披露预案到进入审核问询仅用约6个月,体现出政策支持下的高效率 [3] - 中介机构专业能力提升被视为提高并购重组效率的关键一环 [7]
新模式出现!杨青拜访任正非,东风与华为合作更进一步
华夏时报· 2025-09-23 23:02
合作背景与高层会谈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会谈 围绕战略互信深化、企业治理创新及产业变革等议题交流 [1][2] - 双方明确将深化战略协同 共同推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 华为承诺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发展 [2][5] - 东风猛士科技新任总经理万良渝参与会谈 强调智能越野与未来出行的合作方向 [2][3] 合作模式升级与体系融合 - 合作模式或超越现有"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以猛士品牌为基础探索新路径 [1][8] - 东风猛士科技将接入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流程体系 实现全面管理协同 [5][8] - 华为开放流程与体系能力 东风引入华为管理方法 从技术赋能进阶至体系融合 [8][9] 产品与技术合作进展 - 首款合作车型猛士M817已于2024年4月首秀 7月联合发布"豪华智能越野技术解决方案" [7][8] - 计划推出覆盖不同价格带、适配多元场景的智能越野产品矩阵 加速市场规模化渗透 [5][8] - 合作形成"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市场验证"闭环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深度参与关键活动 [8] 战略部署与资源整合 - 东风集团股份于9月17日宣布成立新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 共享猛士商标及智能驾驶技术资产 [6] - 新公司被业内视为与华为合作升级的准备工作 拟合作开发及销售智能汽车 [6][8] - 双方自2018年签署战略协议 2024年2月猛士科技与华为正式签约 5月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7] 行业合作范式参考 - 东风与华为的合作路径与广汽集团相似 广汽于9月19日发布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启境" [5] - 探索汽车央企与ICT企业深度融合标杆 涉及产品定义、营销创新及生态服务延伸 [5][8][9]
报告: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情绪有所回暖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2:00
投资者情绪回暖 - 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情绪有所回暖 [1] - 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多部门出台提振股市措施推动A股上涨趋势 [3] - 近期A股上涨行情推动受访者投资积极性 [3] A股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央行多次释放流动性为股市走强创造有利环境 [3] - 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并提高对企业基本面预期 [3] - 科技创新企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驱动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半导体、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自动化设备、工业金属等板块截至2025年8月股价同比涨幅明显 [3] - 贸易摩擦应对策略增强市场对中国经济与科技自主发展能力的信心 [3] 长期发展基础 - 长期牛市需要基本面强劲支撑 [4] - 经济结构从投资向消费转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民营企业高度活跃是基本面建设重要方面 [4]
最高涨超42%!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陆续开放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21:09
产品概况与市场表现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立时间在6月6日至7月23日之间,其中24只成立于6月,多数在6月19日至6月30日之间成立 [2] - 截至9月22日,首批26只基金中有23只实现正收益,3只收益率超过40%,3只收益为负 [1][4] - 华商致远回报A成立以来收益率达42.72%,景顺长城成长同行和嘉实成长共赢A收益率也超过40% [4] - 另有7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在10%至40%之间 [4] - 首批产品合计规模达258.65亿元,其中9只规模超过10亿元,华商致远回报A规模超过20亿元 [2] 业绩分化原因分析 - 业绩分化与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建仓时机以及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有关 [1][4] - 业绩比较基准的A股部分多为沪深300指数、中证800指数、中证800成长指数、中证500指数以及中证A500指数 [4] - 业绩领先的华商致远回报A和景顺长城成长同行业绩比较基准的A股部分均选择了中证A500指数,嘉实成长共赢A则选择了中证800成长指数 [5] - 成立于7月的基金如华商致远回报A和信澳优势行业A建仓时机较好,把握住了市场行情 [1][6] 产品设计与运营动态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实行差异化费率设计,根据每笔投资的超额回报水平分档收费,费率细化至每位客户每一份额 [3] - 截至9月23日,已有包括嘉实成长共赢、易方达成长进取在内的14只首批基金结束三个月封闭期,开放申赎 [2] - 交银瑞安混合于9月23日开放日常申购、赎回、转换、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2] 行业发展趋势与后市展望 - 7月24日,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证监会注册,后续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7] - 第二批产品包括8只全市场选股产品和4只聚焦行业主题产品,覆盖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行业 [7] - 行业主题产品对标中证高端制造、中证全指医药卫生等行业主题指数 [7] - 市场短期良性分歧带来的整固利于行情持续性,中长期对整个市场保持乐观 [7] - 宏观政策支持下国内经济有望持续复苏,新质产业如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有望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8] - 当前是布局中国产业升级机会的窗口,重点关注高速成长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与新兴企业等 [8]
国泰海通·洞察价值|建材鲍雁辛团队
核心观点 - 行业格局的触底早于需求触底 [3] - 中国材料行业在产业升级和全球化进程中寻求突破 [3] - 以材料行业作为观察整体产业的哨兵 在行业龙头的战略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 [3] 研究框架与价值主张 - 研究框架聚焦于通过材料行业洞察整体产业动向 [3] - 价值主张是观察行业龙头的战略趋势以发现投资机会 [3] 报告来源 - 观点基于已发布的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为水泥的"龟兔赛跑"时刻 [8] - 报告发布日期为202503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