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科技金融多举措协同 激发企业创新澎湃动力 燃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6-12 13:44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金融资源正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科技金融的多项举措正为科技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也成 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上海:"模速空间"培育产业赋能"核爆点" "模速空间"智能产品体验中心,汇聚了智能眼镜、脑机接口等200多件科技产品,人工智能驱动的3D打印玩偶具备拟人化交互能力。 文字转动漫形象只需数秒即可完成,"模速空间"孵化的大模型垂类应用加速催生各类创新科技产品。 企业负责人汤皓诚介绍,他们基于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希望把专家级的研究服务能力,还有专家级、机构级的数据知识库,普惠 给普通个人投资者。 多家金融机构正在研究基于知识产权、技术能力评估等要素,为"模速空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模速空间"还吸引了600亿元国家人 工智能产业基金、225亿元上海市人工智能母基金、200亿元资金规模徐汇资本等超千亿元规模基金入驻。 "模速空间"打造国内首个"算力生态超市" "模速空间"打造了国内首个"算力生态超市",尤其是公共语料、金融、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着力畅通算力融资等渠道。 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聚集大模型企业超400家 截至目前,"模速空间"入驻企业百余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聚集大模 ...
发挥纾困盘活功能 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金融时报· 2025-06-12 11:13
中国长城资产纾困项目分析 项目背景与核心成果 - 中国长城资产成功完成对某能源净化及生物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纾困项目 该项目体现其服务实体经济与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 [1] - 被纾困企业面临三大核心问题:应收款项规模大(未披露具体金额)、债务纠纷多、主业受拖累 这些问题威胁其资本市场发展能力 [1] - 项目实现三重效应: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22亿元存量资产盘活)、产业升级(生物质能源方向)、科技创新动能激活 [1][2] 纾困措施与执行细节 - **资产盘活**: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22亿元低效存量资产 转化为现金流以减轻历史包袱 [2] - **债务重组**:分类处理超百笔存量债务 化解关联风险以稳定资本市场信用基础(未披露债务总额) [2] - **增量资金注入**:投入7.99亿元纾困资金 专项用于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项目是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助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 [1][2] - 中国长城资产未来将强化问题企业纾困业务 重点服务科技创新领域 响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3] - 纾困后企业实现: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核心研发重启、能源转型赛道竞争力提升 [2]
“专业投研+科技赋能” 南方基金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财经网· 2025-06-12 10:37
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 - 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权益配置,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并引导市场向价值投资转变 [1] - 公募基金行业已发展27年,截至4月底全国共有16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达32.5万亿元 [1] 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金融 -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2] - 公司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抓手,加强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研究和资产配置,开发科技主题类产品并发行多只科技主题基金 [2] - 公司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绿色金融与ESG投资 - 公司践行ESG投资理念,覆盖超5100家A股企业和超7100个债券发行主体,完成覆盖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碳排放数据库 [3] - 公司ESG项目荣获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两项大奖 [3] 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 - 公司秉持"金融为民"理念,通过产品、服务、投教三维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出"司南投顾"智能平台 [3] - 公司作为首批养老目标基金管理人,构建了覆盖养老金一二三支柱的完整产品线 [3] 数字金融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制定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 [4] - 公司以云原生技术为底座,以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心为支撑,推进向数智化资产管理公司转型 [4] 政策与市场生态 - 新"国九条"出台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生态逐步优化,机构投资者队伍持续壮大 [5] - 公司指出《方案》明确了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的硬指标,有助于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构建"长钱长投"生态体系 [5]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优化基金运营模式、提升权益投资规模等25条举措 [6] - 公司表示《方案》将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6] - 公司未来将聚焦"专业投研+科技赋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助力共同富裕 [6]
“科技+普惠”双轮驱动 交通银行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0:10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 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生力军,面临轻资产、高成长性带来的融资瓶颈,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匹配其需求[1] - 金融监管部门强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要求金融机构做到"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1] 交通银行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 - 初创期:北京某神经网络技术企业获1000万元纯信用"科创人才贷",支持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3] - 成长期:上海某智能视觉识别企业通过AI服务站获2000万元信用贷款,市场占有率提升25%[5] - 成熟期:广州某材料技术企业通过"科创快贷"获3000万元授信,年产能预计提升40%,跨境成本降低15%[6][7] 金融供给模式创新 - 服务模式从"坐商"转为"行商",通过主动授信已服务超万户小微企业,授信金额近700亿元[9] - 联合工信部火炬中心开展"五个一"专项行动,覆盖178个国家高新区,推动银政企三方协作[10] - 湖北省半导体企业一周内获批1000万元贷款,安徽农业企业获270万"科创快贷"[11] 数字化与生态建设 - 开发企业手机银行普惠专版和线上智能匹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13] - 深化与工信部火炬中心合作,探索"管委会+银行"联合服务机制,延伸产业链服务[13] - 累计为大湾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超百亿元融资,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80%[8]
到2027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超1300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6-12 04:17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超1300亿元、年均增长5% [1] - 培育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区,打造百亿商圈1个、二十亿商圈1个、十亿商圈3个 [1] - 新增投资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00个、新增营收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90家 [1] - 新增税收1000万元以上楼宇30栋、新增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超30亿元 [1] -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3300家 [1] 重点领域发展 - 科技服务领域:到2027年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达54家、营业收入达15亿元,建成省级中试平台1-3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1-2家、市级中试平台6-7家,培育高技术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100家,技术交易额超23亿元 [2] - 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到2027年培育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30家 [2] - 软件信息服务领域:到2027年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达20家、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 [2] - 商务服务领域:到2027年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企业达200家、营业收入达65亿元,国际仲裁服务涉案标的200亿元,培养50名省级以上涉外律师人才,建成50名律师以上的律所5家 [3] - 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到2027年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50家、营业收入达25亿元 [3] - 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到2027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超16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95家,重型货车电动化比率达7% [3] 创新平台建设 - 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快备案和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和农技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 [2] - 持续举办"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搭建工业设计国内外比赛对接平台 [2] - 培育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服务和配套产业,鼓励企业增强国产自主软件研发能力 [2] 金融服务方向 - 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3]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推进江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培育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 [3]
华安证券董事长章宏韬:“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加快形成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2:43
一揽子金融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多维度金融政策,涵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建设,旨在落实"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决策部署 [1] - 政策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展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灵活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1] - 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推动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平稳运行,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1] 资本市场重点政策分类 - **逆周期调节**:包括互换便利、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持续发挥托底作用 [1] - **科技金融发展**: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债券,增强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功能 [1] -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支持并购重组转型升级、推动分红及回购,增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1] - **中长期资金入市**: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展设立AIC的银行主体范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为一二级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1] - **市场开放深化**:优化QFII准入服务、开放期货期权、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标的、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增强外资参与度 [1] 资本市场改革预期 - "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融资端、投资端、机构端改革深化,市场内在结构将发生积极变化 [2] - 投融资协调的市场生态加快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和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将加快形成 [2] 券商助力资本市场的举措 - **维护市场稳定**:规范自营、资管、公募等条线交易行为,强化逆周期布局,提升权益投资能力 [3] - **科技金融布局**:坚持"无科技不投行",提升专业研究能力,推动"投研+投行+投资"联动,深耕重点产业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3] - **并购重组服务**:已完成9单并购重组项目(如东方能源、香农芯创等),未来将持续探索特色化投行业务 [5] - **机构业务发展**:加大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对照《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化改革 [5] - **国际业务拓展**:助力客户全球化资产配置,提供多市场、多品种、多策略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和资本"引进来" [5] 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 债券市场"科技板"通过丰富支持主体、拓宽资金用途、优化注册发行等举措,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科创领域 [4] - 华安证券发行金融机构科创债,并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等研发"安徽省汽车科创100榜单",未来将扩展至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 [4][5] 政策优化建议 - 适度增加场内期货、期权品种,扩大做市商和场外期权交易商范围,改革研究业务收费模式,丰富机构对冲工具并降低股市波动性 [6]
渤海银行总行最新组织架构
数说者· 2025-06-11 22:57
公司概况 - 渤海银行成立于2005年末,2006年初正式对外营业,总部位于天津,202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9668 HK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1 84万亿元,同比增长6 41%,营业收入254 82亿元,同比增长1 94%,归母净利润52 56亿元,同比增长3 4% [1] - 公司员工总数13824人 [4] 股权结构 - 天津市属国企天津泰达投资控股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0 34%,渣打银行(香港)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6 26% [1] - 前十大股东还包括中海集团(11 12%)、中国宝武钢铁集团(9 49%)、国家开发投资集团(9 49%)等机构投资者 [1] 组织架构 - 总行设有32个部门,2024年新增集团客户部(绿色金融部)、网络金融部和资产保全部,取消零售风险管理部 [2] - 公司业务部下设科技金融部,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下设养老金融部 [2] - 分支机构覆盖全国25个省份(除黑龙江等6省外),并在香港设有境外分行,拥有1家子公司渤海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3] 行业对比 - 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渤海银行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并列出现在2024年业绩点评名单中 [8] - 行业分析包含国有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多类型银行的经营数据对比及不良贷款分析 [8][9]
“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引领投资”——申万宏源·2025资本市场夏季策略会金融创新专场
新浪财经· 2025-06-11 17:43
会议概况 - 申万宏源·2025资本市场夏季策略会金融创新专场以"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引领投资"为主题在北京召开,聚焦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前沿话题 [1] - 会议包含四场主题演讲和两场圆桌论坛,覆盖科技金融、资产配置、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新质生产力、C-REITs、AI大模型及衍生品运用等热点领域 [1] - 参会嘉宾来自高校、科技产业、政府引导基金及主流金融机构,现场反响热烈,为下半年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1]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申万宏源金融创新总部定位为"场内外交易及产品创设一体化平台",目标成为国际一流金融衍生品服务机构,提供交易执行、做市、策略开发等综合解决方案 [2] - 公司场外期权新增规模和存续规模市占率保持行业前列,衍生品业务获得多项行业荣誉,体现境内外市场认可 [2] - 未来将持续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推进数字化转型,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7] 主题演讲核心内容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 - 清华大学高皓分析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及家族企业案例,探讨中国实体企业与中东经济社会转型的结合点 [4] 新质生产力投资 - 上海国投先导基金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通过"投早投小"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整合 [5] C-REITs市场 - 中金基金李耀光提出通过协同管理、分级决策机制、资产估值优化等路径推动C-REITs市场发展,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 [5] AI金融应用 - 京东科技张志君展示AI大模型在财富管理、投研、风控等场景的应用,以及数字产融协同平台在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实践 [5] 行业交流与展望 - 圆桌论坛汇聚公募、银行理财、保险等机构专家,就资产配置策略、结构化产品及衍生品解决方案展开深度讨论 [7] - 会议成为连接市场、促进行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未来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前沿话题探讨 [7]
与海南自贸港同行 广发银行书写琼岛金融发展新答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6:11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五周年以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阶段,实现从蓝图到实景的转变 [1] - 广发银行作为首家入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推动自贸港建设 [1] 金融服务体系完善 - 公司依托中国人寿综合金融优势,制定《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2] - 方案涵盖特色产业支持、数字海南建设、跨境贸易便利化等五大领域 [2] 科技金融发展 - 海口分行累计向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5.8亿元 [4] - 实施绿色信贷优先审查机制,2025年5月末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13.2% [4] - 承销海南首单绿色债权融资计划,发行7810万元绿色债券 [4] 普惠金融推进 - 创新运用企业税务信息解决融资难题,对接省内中小企业线上融资平台 [4] - 参与发行全国首单"乡村振兴+数字人民币"中期债券 [4] - 数字产品服务覆盖百余家企业 [4] 养老金融布局 - 改造网点环境设立老年客户专属服务区 [4] - 全面布局养老储蓄、基金、理财、保险四类产品 [4] 民生项目支持 - 为安居房建设企业累计授信超22亿元,支持5600余户保障房建设 [5] - 成立听障儿童专项基金和助残志愿服务队 [5] - 帮扶临高县头星村修建100盏路灯解决夜间出行问题 [5] 行业荣誉 - 公司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金融系统唯一获奖银行 [5]
2025长春国际光博会-浦发银行科技金融品牌发布会成功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1 14:49
浦发银行科技金融品牌发布会 - 浦发银行长春分行成功举办2025长春国际光博会-浦发银行科技金融品牌发布会 [1] - 公司发起"科技会客厅"金融生态圈联盟 [1] 科技金融理念与服务模式 - 科技金融不仅是技术革新 更是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 [3] - 浦发银行以"融通科技 伙伴银行"为理念 打造"投行+商行+生态"一体化服务体系 [3] - 推出"股 债 贷 保 租 孵 撮 联"多维服务模式和"5+7+X"浦科系列产品体系 [3] 科技金融七大服务方案 - 方案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 包括初创期资金投入 成长期市场拓展 成熟期资本运作 [4] - 提供全方位 一站式金融服务 [4] 长春分行科技金融业务成果 - 截至2025年5月末 科技贷款余额超过57亿元 服务科技企业2846户 [6] - 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覆盖率达53% [6] - 2024年获"总行科技金融业务十佳分行"称号 [6] 区域发展战略 - 长春分行将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 打造"投行+商行+生态"一体化服务体系 [6] - 为吉林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6] 科技会客厅联盟 - 发布会正式点亮"科技会客厅"品牌 宣告服务联盟成立 [8] - 搭建吉林省内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的金融生态圈 [8] - 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8] 行业交流活动 - 合作企业代表进行"光电行业概况"主题宣讲 [8] - 为企业借力科技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