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盈康一生带来30多项创新成果 绘就未来健康新图景
人民日报· 2025-11-08 05:51
科技创新与产品突破 - 公司首发国内首台突破10万转的超速离心机 广泛应用于病毒分离 外泌体提取及纳米药物研发领域[1] - 公司成为国内首个掌握10万转超高速离心技术的企业 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提供装备支撑[1] - 公司推出搭载原创零下86摄氏度NAIT技术的爱德蒙生物样本数智管理方案 实现样本全流程智能化管理[1] - 该数智管理方案可对上万份生物样本进行精准定位追踪 5秒内完成样本自动盘点[1] 研发成果与参展情况 - 公司在原创科技创新 临床价值创新与生态合作创新三大理念驱动下 坚持科技研发能落地 能替代 能升级[1] - 公司连续6届参展 今年带来30多项成果 其中超过60%为首次发布或首次展出[1] 绿色发展与节能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的超能系列超低温保存箱与传统设备相比日耗电节省50% 每年每台节电2843千瓦时[2] - 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已有44个型号获得能源之星认证 构建覆盖采购 制造 物流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价值体系[2] - 公司太阳能疫苗冰箱 太阳能直驱血液冰箱等绿色创新成果已应用于8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2]
鹭江弄潮——厦门锻造新质生产力观察
中国证券报· 2025-11-08 04:11
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 - 厦门市自1985年起便将发展科学技术置于首要位置,并通过《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锚定创新航向 [2] - 城市创新阵地从1990年的火炬高新区持续拓展至2023年启动的厦门科学城,体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2] - 2022年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后整合升级为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以高位统筹机制打通创新链条 [3] - 2023年部署实施“苏颂工程”,并于2024年、2025年接续推出两轮共28条措施,推动政策体系系统性升级 [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十四五”期间,厦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3.08%提升至2024年的3.46% [3] - 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3%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5件,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3] - 厦门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数量居福建省首位 [9][11] - 2025年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航空维修制造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9.7%、23.7% [9] 产业生态与链主引领 - 厦门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链主”企业牵引产业生态 [7][8] - 天马显示科技推出全球最窄四等边屏幕(1.25毫米),在厦累计参与项目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8][10] - 特宝生物的核心产品派格宾R新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此适应症的药品 [8] - 生物医药企业达500余家,形成以诊断试剂、植介入器械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9] - 集成电路产业产值从2014年的5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00亿元,近期引入士兰微12英寸芯片制造线,项目总投资200亿元 [11] 金融支持与资本赋能 - 厦门市财政部门形成“投、补、贷、保”4大领域系列政策,撬动金融资金超3300亿元,惠及企业超1.8万家,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超10亿元 [13] - 2025年5月升级推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4.0版本,新设100亿元供应链协作基金和50亿元并购基金 [14] - 截至2025年9月末,厦门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2712.42亿元,较年初增长11.92%;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502.64亿元,较年初增长8.84% [16] - 厦门拥有境内上市公司68家、境外上市公司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2家,近600家企业纳入上市后备梯队 [17] -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5500亿元,基金设立流程缩短至3个工作日办结,效率全国领先 [17]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的“长期主义”:以“耐心”陪跑创新
中国新闻网· 2025-11-08 01:56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设立 -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在杭州完成工商登记,首期规模500亿元,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浙江省、中国农业银行三方联合组建 [1] - 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担任该基金管理人 [1] 浙江政府投资基金发展历程与规模 - 浙江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始于2009年设立的省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后续发展出天使梦想基金、创新引领基金等,2023年启动总规模超720亿元的"4+1"专项基金 [2] - 截至2025年6月底,浙江全省共有政府投资基金147支,总规模超32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设立1259支子基金,总规模高达1.2万亿元以上 [2] 浙江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成效 - 由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管理的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已支持省内项目1600多个,推动100多家企业成功上市 [3] - 基金支持了包括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在内的"杭州六小龙"中的4家企业 [3] - 基金注重产学研融合,支持了逻辑比特、长光辰芯等一批源自实验室的硬科技项目成功转化 [3] 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概况 - 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前身为2012年9月设立的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提升发展为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 [4]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总资产超28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级投资类企业前列 [5] - 公司管理浙江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浙江社保科创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大型战略性基金 [4] 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母基金+直投+综合赋能"三驾马车模式 [5] - 母基金业务与超过200家市场化投资机构合作,构建广泛的创新资本网络,早期发掘了宇树科技、云深处等企业 [5] - 直投业务在社会资本不愿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赛道发力,例如对零跑汽车上市前后两次各直投10亿元,并投资了摩尔线程、沐曦等GPU企业 [6] 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生态赋能系统 - 公司提供"投贷保担期租证"一揽子金融服务,已助力100余家被投企业落地130多亿元融资 [6] - 搭建"创融桥"项目路演等专业化对接平台,促进企业与资本高效对接 [6] - 推出"科创平台、科创基金伙伴计划",向之江实验室等17家高能级科研平台派驻投资经理,深度嵌入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 [6]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未来规划 - 基金将精准投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催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8] - 基金计划下设6支专项基金,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周期的多层次基金体系,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 [8]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滨州:凝聚科创品质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中国发展网· 2025-11-08 00:43
背景与总体策略 - 滨州市科技系统以“党建领航 服务直通”为主题,开展“科技服务直通车”活动,旨在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1] - 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优化市委科技委的顶格协调机制,由书记、市长任双主任 [1] - 出台专项意见和实施方案,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滨州模式 [1] 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 - 深入领军民营企业,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专项服务中裕食品于2024年8月成功获批山东省健康食品重点实验室,实现现代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平台零的突破 [2] - 针对特色产业如新型绳网、商用厨具摸实情解难题,例如联合举办技术经纪人培训专场活动,解决绳网企业专业技术经纪人缺乏问题 [2] - 启动滨州科技大市场建设,集聚科技服务机构,打造实体化“科技服务超市”,培育2家省级、11家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立覆盖全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 [2] 需求摸排与精准服务机制 - 通过调查问卷提前摸排民营企业在技术、项目、政策等方面需求,形成对接清单 [3] - 与魏桥国科建立定期联系机制,3个月内攻坚完成“铝工业智能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方案,并支持其设立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成为全省第三个设立联合基金的市 [3] - 通过赴重点企业考察交流进行精准服务,例如点对点辅导惠民县帅鑫化纤绳网有限公司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使其顺利通过评审 [3] - 建立工作任务台账并明确责任人,每月开展“回头看”活动以确保服务成效 [3] 个性化与下沉服务 - 遴选骨干党员担任“科研辅导员”,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专家组建“攻坚党小组” [4] - 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专班牵头布局建设滨州市“无人驾驶航空器测控系统”技术创新中心和先进飞行器平台设计重点实验室 [4] - 组建4支常态化攻坚党小组,平时状态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集中送服务活动,“战时”状态每周至少开展1次实地指导服务 [5] - 通过该机制顺利完成2023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纳统工作,1300余家企业达到“四有”标准 [5] 集成服务与普惠成效 - 2024年组织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服务种植养殖农业企业等民营经济主体90家,开展种养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190场次 [6] - 全年对上争取省级资金和受益企业数分别增长15%和14.6% [6] 研发投入与产业升级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70%,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 [7] - 滨州铝产业先进制造山东省实验室获省政府批复筹建,是全省首家由民营企业承建的山东省实验室 [7] - 海洋科技研发典型做法获副省长批示肯定 [7] 创新主体增长 - 近五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超30% [8] - 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963家,较上年增长14.7%,增幅列全省第4位 [8] - 89家科技型企业参与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初赛,较上年翻番,1家企业晋级国赛并获奖 [8] - 全市56家“冠品”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达到80% [8] 关键技术突破与资金支持 - 2024年争取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8项、资金7851万元,资金额较2023年增长26%,项目涉及再生铝、无染上色、营养食品等产业领域 [9] - 滨化集团“超高纯电子级氢氟酸关键技术”入选《山东好成果》专刊 [9] 创新生态与人才建设 - 2024年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3人,16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外专双百”项目入选8人 [10] - 魏桥国科研究院成功获批山东省人才效能提升示范平台,获泰山人才等配额支持 [10] - 187家企业入选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备选企业名单,15家企业获科技创新贷款7043万元 [10]
深圳最近1.8万亿投资资金最新流向曝光
搜狐财经· 2025-11-08 00:28
“深圳创投日”活动成果 - “深圳创投日”作为全国首个创投与科技联姻的节日,自2022年11月起每月举办一期,持续搭建创新企业与全球资本的高效对接平台 [2] - 活动已成为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亮丽名片 [2] 深圳创投行业规模与投资 - 深圳是中国最早发展创投且最早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创投的城市,基金管理规模已超1.5万亿元,头部基金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 [3] - 深圳创投累计投资近1.8万亿元项目,其中早期投资占比接近一半,“深圳创投日”以来累计投资1000多亿元 [3] - 在航空航天、量子计算、未来产业上的投资增速超25%,截至2024年底累计支持1.4万家企业,中小企业占比近70% [3] 科创债创新融资工具 - 科创债具有融资成本低、审批效率高、资金使用灵活等优势,成为支撑科技创新的关键金融力量 [4] - 国信证券与东方富海、力合创投等6家创投机构及英唐智控、菲鹏生物等科创企业签署科创债合作协议 [3] - 合作机制面向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对初创期企业采用“创投机构发债+基金投资”模式,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通过直接发债满足资金需求 [4] 深市上市公司地位 - 深圳拥有342家深市上市公司,其中近五年(2020-2024年)新增87家,两项数据均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4] - 深交所表示将持续强化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建立更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4] 重大基金招引成果 - 深圳集中发布2025年度重大基金招引成果,总规模突破900亿元,涵盖银行系AIC基金、险资私募基金及科创种子基金群三大类别 [4] 银行系AIC基金 - 银行系AIC基金总规模达370亿元,由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旗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共同参与 [6] - 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发挥银行系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强的优势 [6] 险资私募基金 - 三只大型险资私募基金成功落地深圳,总规模高达494亿元,由平安资本、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海港人寿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发布 [7] - 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追求稳健回报的特点,是支持科技创新的理想“耐心资本” [7] 科创种子基金群 - 科创种子基金群已成功组建并落地27只基金,总规模达41.36亿元 [8] - 基金群由深圳天使母基金携手深创投、南方科技大学、同创伟业等知名投资机构与高校院所联合组建 [8] - 重点投向处于概念验证和初创期的硬科技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等前沿未来产业领域 [8]
信息量很大!财政部发布重磅报告
中国基金报· 2025-11-08 00:14
财政政策核心方向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加强政策协同[2] 扩大国内需求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上半年带动相关品类销售额1.6万亿元[3] - 统筹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以扩大有效投资[3] - 超长期特别国债4月份启动发行,上半年已发行555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2.7%,进度同比快17.7个百分点[11] - 新增专项债务限额4.4万亿元已于4月全部下达,上半年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完成全年限额的49.1%,进度同比快11个百分点[11] - 中央预算内投资上半年下达4601亿元,占全年预算的63%[1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5年中央本级科技经费支出3981.19亿元,较上年增长10%[4] - 中央本级基础研究预算安排较上年增长12.1%[14] - 安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60亿元以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15] - 上半年全国工业投资增长10.3%,制造业投资增长7.5%,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6%[13] -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已支持2.2万户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约900亿元[17] 民生保障与就业 -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18]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18] - 全国创业担保贷款余额达2616亿元[18] -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累计再担保业务规模超6万亿元,服务就业人数超5000万人次,综合融资成本降至5%以下[19]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15万亿元,同比增长5.9%[19] -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24] - 按照全国总体2%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提高20元[24] 财政运行状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7] - 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但自4月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保持同比增长[7]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良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2.2%、9.2%、6.3%[7]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增长3.4%[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5.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1%[8][9]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安排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上半年各地已发行相关置换债券1.8万亿元,完成2025年额度的90%[43] - 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2.5个百分点以上[43]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建立隐性债务问责闭环管理机制[44] 生态文明建设 - 上半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28] - 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9%,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28] - 已推动全国24个省份建立了30个跨省流域补偿机制[29] 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 - 今年夏粮产量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35]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其中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超97%[35] - 上半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5.4%,为8425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3.3万亿元[35] - 下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0亿元[36] - 全国已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3283.3万人[37]
2025年越南创新峰会在胡志明市举行
商务部网站· 2025-11-08 00:11
峰会概况 - 2025年越南创新峰会(VIS 2025)于11月6日在胡志明市开幕,主题为“架起通向创新与发展的桥梁” [1] - 峰会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代表参与 [1] - 活动为期两天,包含专家讨论和一对一商贸配对活动 [1] 行业战略与政策支持 -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被定位为推动新增长模式的重要支柱 [1] - 胡志明市正致力于构建全面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支持创意实现和企业发展 [1] - 重点发展战略包括发展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创意与创业中心方案 [1] - 积极推动公私合作模式,鼓励企业共同参与,并推动形成风险投资基金以投资本地创新创业 [1] - 承诺提供最便利条件,使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 [1] 重点讨论议题与行业领域 - 专家将重点讨论如何通过科技和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以及如何疏通私营部门资源 [1] - 议题涵盖从智能基础设施到全球市场的突破性创新实现路径 [1] - 商贸配对活动聚焦于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ESG、绿色能源、智能物流等领域的企业 [1]
与消费者双向共创,宝洁以科技创新回应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1-07 23:44
产品创新与发布 - 公司携九大品类、二十余个品牌的近百款高端优质展品集中亮相,全面展示产品创新、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创新三大领域的最新成果 [1] - OLAY推出亚洲首发的超红瓶油霜版,基于对亚洲女性肌肤19年追踪研究,针对北部地区寒冷干燥环境 [1] - 海飞丝发布首款针对中国头皮专研的二硫化硒去屑洗发水,旨在解决消费者顽固头屑困扰 [1] - SK-II全新上市肌底赋能焕颜系列,革新品牌抗皱紧致配方 [1] - 汰渍、碧浪、当妮推出首款洗衣原液和洗衣免搓粉 [3] - 舒肤佳健康净护沐浴露显著增强皮肤对外界微生物防御能力 [3] - 欧乐-B iO圆头刷令牙齿美白不再靠硬刷 [3] - 吉列推出全新混动Pro剃须刀,开创手电二合一混动剃须新净界 [3] - 护舒宝全球首发液体卫生巾Pro专研版 [3] - 帮宝适推出全球首款护臀级纸尿裤 [3]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应用 - 展区特别设置"数智创新引擎"区域,展示公司全链路智能化协作 [3] - 应用AI和智能化科技从消费者洞察到产品智造运输的每一个环节,更精准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痛点 [3] 可持续发展进展 - 公司分享"使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最新进展,推进第5年已在气候、废弃物、水资源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5] - 公司在华东地区建成全球首套"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物流可持续发展 [5] - 公司坚持研发和生产既卓越又可持续的产品和包装,潘婷胜肽泡弹发膜等多款新品体现这一理念 [5] 战略定位与行业展望 - 进博会于公司而言不仅是商业参与,更是与十亿消费者的连接 [6] - 消费品行业正焕发新生,公司正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6]
吉林省首单科技创新债券落地
中国经济网· 2025-11-07 22:53
债券发行核心信息 - 吉林省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25吉林资本MTN002科创债 发行金额5亿元 期限5年 票面利率2.5% 全场认购倍数3.7 [1] - 该债券是吉林省银行间市场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也是东北三省首单由股权投资机构成功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1] - 债券主承销商为建设银行和吉林银行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科创领域投资 [1] 发行主体概况 - 吉林资本是吉林省属唯一国有资本运营平台 主体评级为AAA [1] - 公司拥有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多家国家级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3家科技属性上市公司 [1] - 公司主要以股权直投加基金投资形式开展资本运营 将支持省内科技型创新企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1] 政策背景与推动 - 债券发行是为贯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 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证监会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要求 [1] -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作为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抓手 持续锚定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战略布局 [2] 配套支持措施 - 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散分担机制 推动商业银行和专业机构通过信用保护工具等方式提供增信和资金支持 [3] - 会同省科技厅等部门建立吉林省科技创新债券支持企业名录和债券融资项目储备库 筛选优质企业实行重点培育 [3] - 项目储备库中已新增入库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户 股权投资机构15户 [3] 市场推广与对接 - 积极开展政策宣传 制作一图读懂科技创新债券 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确保政策应知尽知 [3] - 联合多部门组织召开债兴吉林 科创未来宣传推介会 省内近百家重点企业 30多家主承销商及部分中介机构参会 搭建债券发行合作平台 [3] 未来工作方向 -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继续贯彻落实总行部署 发挥政策合力 支持更多金融机构 科技企业 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4] - 目标为引导更多债券市场资金为吉林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
北京面向全球征集主题歌曲 打造城市“声音名片”
新华社· 2025-11-07 21:23
活动概况 - 北京主题歌曲创作征集活动于11月6日启动,旨在打造新时代新北京的“声音名片” [1] - 活动面向全球征集优秀歌曲,征集时间持续至2026年9月30日 [1] - 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音乐家协会指导,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 [2] 征集内容与主题 - 征集聚焦新时代北京多元发展视角,包括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绿色生态等生动实践 [1] - 征集范围涵盖原创歌词与完整歌曲,包括传统原创音乐与AI创作音乐 [1] - 建议创作者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郊区民宿发展、农业现代化等城市新貌 [1] 创作理念与要求 - 创作需紧扣北京城市发展脉搏,以当代视角诠释城市特色 [1] - 应避免简单地将京剧、曲艺等文化符号生硬地“贴”在歌曲中,提倡多元和开放的创作思路 [2] - 目标是传承历史文脉、记录发展成就、展现市民昂扬精神,激发全民文化创新活力 [1] 评审与推广机制 - 活动实行“每月一审、即审即推”机制,评审结果实时反馈 [1] - 将对有潜力的作品提供修改建议,形成闭环打磨流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