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搜索文档
接连斩获海外大单 “南京智造”走俏全球
南京日报· 2025-07-11 07:42
南京经开区企业海外业务拓展 - 中建五洲承制埃及风电项目67套塔筒 总重量超2万吨 预计年发电43亿千瓦时 减碳220万吨 [6] - 康尼机电为哈萨克斯坦高端列车提供智能门系统等11类模块产品 合同涉及557辆列车交付 [2][3] - 南京港机重工向越南交付双四连杆门座式起重机 上半年累计发运50台产品 二季度工业产值4.5亿元 [4] 企业技术实力与生产情况 - 康尼机电智能门系统具备抗紫外线、耐极寒特性 产品设计寿命达40年 [2] - 中建五洲为埃及项目开启8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月均交货13套塔筒 [6] - 南京港机重工产品交付准时率100% 新增订货量和利润创历史新高 [4] 本地化与定制化能力 - 康尼机电对哈萨克斯坦列车进行本地化适配设计 实现"量体裁衣" [2] - 南京港机重工起重机具备多工况作业能力 满足散货、集装箱等多种装卸需求 [4] 南京经开区支持政策 - 园区推出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构建"生态协同"出海模式 [7]
21评论丨供需两端发力,推动“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6:58
张永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 在7月9日国新办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 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21~2024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5.5%,今年预计 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幅跃升。这样的成就来之不 易。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从生产端来看,是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升 级、结构调整的结果。"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 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3%,比202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分产业和产品来看,有的产业 实现跨越式发展态势,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1.2万套,2024年产量达到1051.9万套, 2021~2024年期间增长了近50倍,年均增长165.4%。有的产业从总量增长看并不突出,但随着产品升级 换代,产品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方面汽车产业很有代表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我 国汽车产量为2532.5万辆,2024年产量达到3155.9万辆,年均增长5.7%, ...
昔日丝路“旱码头” 今朝通途连亚欧(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发展 - 奇台县作为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历史上被称为"金奇台"和"旱码头",与乌鲁木齐、伊犁、哈密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6] - 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唐代院落、佛寺、景教寺院、罗马风格浴场等遗迹,证实奇台曾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东端军政枢纽和商贸中心[7] - 奇台县依托现代农业技术成为新疆农业大县,农产品远销境外,如吉布库镇西槽子村170吨土豆销往吉尔吉斯斯坦[8] 跨境贸易与物流 - 新疆天山东部物流园为当地农产品出口打通高效"绿色通道",奇台面粉、番茄制品、红花籽油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和公路货运网络运往中亚、俄罗斯等地[9] - 九安汽车城获批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后,与中亚国家商贸往来密切,在哈萨克斯坦注册海外总部,向乌兹别克斯坦提供新能源产品与服务[10] - 昌吉州建设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打造面向中亚的物流集散基地,2025年1-3月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7.6%[15][16] 汽车产业跨境合作 - 九安汽车城通过微信等数字渠道促成跨境订单,30%客户有在中国留学或生活经历,3年内在哈萨克斯坦销售1000多辆汽车[9][10] - 公司与哈萨克斯坦汽修厂共建"流动课堂",中方技师每月驻点培训当地学徒,在阿拉木图、阿斯塔纳设有3家维修网点[11] - 与新疆工程学院合作共建汽车产业学院,2025年初在校生达1200余人,培养连接两国市场的专业人才[11] 农产品与文化旅游 - 腰站子村小麦作为石磨面粉原料用于制作新疆馕,小麦博物馆陈列石磨、木耧等老农具,成为吸引中亚游客的打卡地[4][13] - 江布拉克景区以"麦子会爬山"农耕技艺吸引中亚游客,民宿"拾光小院"推出融合新疆馕、哈萨克斯坦马肠、乌兹别克斯坦烤包子的"丝路拼盘"[12][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与中亚五国及俄罗斯、巴基斯坦、蒙古国建立多层次农业科技合作体系[16]
不惧风雨 变中寻机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2
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挑战的策略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外贸企业承压前行 美关税措施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尤其对中小企业造成成本激增和订单萎缩等困难 [1] - 今年4月美加征关税初期 部分低附加值且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遭遇订单暂停 随着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企业开始恢复订单并加快出货 [1] - 行业采取"传统外贸+跨境电商"双模式运营 以增强业务韧性 [1] 市场多元化布局 - 企业加速开拓欧洲 南美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通过广交会获取新订单 分散对美依赖风险 [1] - 部分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在新兴市场建设生产基地 实现产能多元化布局 [1] - 针对新兴市场需求调整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 强化本地代理商合作 取得显著成效 [1]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初期担忧渠道不足和市场准入问题 但凭借海外产品积淀和政府支持逐步建立信心 [2] - 国内外市场存在相似性 内外贸一体化成为重要发展战略 [2] 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 - 广东外贸企业依托产业基础和创新力应对挑战 陶瓷行业通过反倾销倒逼技术革新 [2] - "广二代"企业家融合传统创业精神与现代经营理念 推动企业适应市场变化 [2] - 行业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通过研发 设计 品牌和标准提升议价能力 [2] - 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成为获取品牌溢价的关键 关税战被视为产业升级契机 [2] 行业发展态势 - 中国外贸呈现多元化活力 展现出应对挑战的强韧性和发展潜力 [3]
以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1
全球文明倡议与国际经贸合作 -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1]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提出的"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和平发展共识 [1] - 中国在国际经贸合作中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包容、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之路 [1]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 世界文明多样性体现在资源禀赋、生产能力、流通手段、消费习惯、投资偏好等差异,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需求 [2] - 中国要求出海企业遵守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法规、文化习俗,与各国和谐开展经贸合作 [2] - 中非经贸合作成为典范,2024年中非货物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 [2] 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 中国倡导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是WTO框架下首个多边投资协定,覆盖WTO四分之三成员,包括90个发展中经济体和26个最不发达经济体 [3] - 中国主张尊重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在规则制定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2][3]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 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反对单边主义,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4] - 2024年一季度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 [4] - 2024年1-5月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8% [4] 国际合作与规则制定 - 中国推动WTO电子商务谈判达成《电子商务协议》,涵盖跨境数据流动、电子传输关税等议题 [5] - 中国反对单边主义"关税战",主张通过谈判或WTO争端解决机制化解分歧 [5] 国际人文交流与创新 - 人文交流促进商品和服务流通,为全球经济合作奠定基础,如中法科研伙伴交流计划推动科技合作 [6] - 中巴经贸合作助力文化交流,2024年中巴双边货物贸易额1881.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 [7] 服务贸易与创新发展 - 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8.6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金融、计算机、电信等部门增长显著 [7] - 服务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明显,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 [7]
应变求新看广东
经济日报· 2025-07-11 05:58
全球经贸环境与外贸韧性 - 美国政府单边关税政策持续冲击全球经贸秩序,但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 [1] - 外贸企业通过品牌突围、市场多元化、技术创新和供应链重组等策略应对挑战 [1]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企业积极把握关税调整窗口期 [1] 企业应对关税策略 - 广东福斯特流体技术有限公司外贸收入从2023年200万美元增长到2024年1000万美元,外贸业务占比15% [2] - 东莞市帝凡电器有限公司出口美国产品缴纳54%关税,但客户仍可承受 [3] - 广州八橙科技有限公司在细分领域具有优势,准备通过加价应对关税 [3] - 广州视源股份海外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7%,占营收25% [3] 市场多元化布局 - 视源股份在6个国家设立子公司,2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本地化团队 [4]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增长最快,成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4] - 广东凌度智能科技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中东、欧美和东南亚 [8] - 广东中玲实业集团积极开发中东和拉美市场,提供设计服务 [9] 技术创新驱动 - 佛山市南海南洋电机电器有限公司将15%营收投入研发,技术人员占比15% [6] - 高端风幕机在美国售价为中国出口的近两倍,可承受关税溢价 [6] - 广州八橙科技通过产品微创新提升竞争力,如刀头剪切力等指标 [6] - 视源股份采用"销售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储备策略 [7] 品牌化与高端化转型 - 广东眷蜀科技从外贸转向内销,推出自主品牌眷蜀JSoul耳机 [12] - 南洋电机获得"同线同标同质"认证,瞄准国内外高端市场 [1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推出符合国内需求产品,与电商平台合作 [13] - 东莞优品平台汇聚300家品牌企业及5000多款"东莞造"产品 [12] 新业态与政策支持 - "80后""90后"经营者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13] - 深圳海关优化内销业务办理流程,提升便利化水平 [14] - 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培养自主品牌,应对潜在关税变化 [12]
“世界旅游联盟·丝路对话”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7-11 05:20
活动概况 - "世界旅游联盟·丝路对话"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办 主题为"丝路传承辉煌 旅游共绘未来" [1] - 活动由世界旅游联盟和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委员会共同主办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及乌兹别克斯坦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部为支持单位 [1] - 参会者包括世界旅游联盟会员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旅游机构代表 国际旅游组织及联盟会员单位代表 [1] 中乌旅游合作进展 - 中乌多个城市间每周有58个直飞航班 两国人员往来便捷化程度提升 [1] - 《中乌互免签证协定》于2024年6月1日生效 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委员会主席认为将积极提升双边关系 [2] - 乌方为2025年"乌兹别克斯坦中国旅游年"做准备 已在中国26个主要城市举办大型路演活动 [2] - 乌方推行"友好中国"计划 包括增设中文标识、餐馆中文菜单、旅游中心中文服务人员及接入中国主流移动支付平台 [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旅游业增势强劲 国际游客数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 游客对文化体验和当地生活需求日益增长 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数字营销能力 [2] - 联合国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联盟联合发布《可持续旅游:社区韧性发展新路径》报告 提供旅游产品开发借鉴案例 [3] 战略合作与愿景 - 世界旅游联盟主席指出丝路旅游凭借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展现新活力 预计中乌游客互动将更频繁 [1] - 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呼吁共建可持续、数字化、包容的旅游框架 将丝绸之路建设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2] - 中国驻乌大使强调两国应通过旅游合作激发丝路文明新活力 构建紧密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3] - 世界旅游联盟目前拥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59个会员 以促进全球旅游合作和文明对话为使命 [3]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跨境人民币贷款:赋能中巴“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2
项目概况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助力中广核巴西公司完成LAGOINHA光伏发电建设项目跨境人民币商业贷款[1] - 项目位于巴西塞阿腊州,为中广核在巴西首个光伏绿地项目,年发电量预计4.2亿千瓦时,可满足24万户家庭用电需求[1] - 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万吨,推动巴西绿色能源发展[1] 融资优势 - 跨境人民币贷款期限5年,较巴西雷亚尔直接融资显著降低财务成本[1] - 人民币直贷业务在融资成本、汇率管理、资金安全方面具备多重优势[2] 政策支持 - 2023年中巴签署双边协议,确立贸易与融资领域本币结算机制,规避第三方货币汇率波动风险[1] - 协议推动巴西企业跨境融资决策结构性转变[1] 银行服务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联合巴西子行定制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整合境内外资源推动项目落地[2] - 提供配套当地汇率服务,减少货币兑换流程,提升资金周转效率[3] 战略意义 - 项目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活力,丰富人民币在巴西应用场景[3] - 交通银行将继续发挥跨境集团化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金融需求[3]
李强同埃及总理马德布利会谈
快讯· 2025-07-11 00:51
中埃双边关系发展 - 中方将发展对埃关系作为中国中东外交的优先方向,明年将迎来两国建交70周年[1] - 双方将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促进投资合作扩容增效,推动双边贸易优化发展[1] - 两国将拓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1] - 埃及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涉藏、涉港等问题上坚定支持中方立场[2] 经贸合作领域 - 双方将加强贸易、投资、金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合作[2] - 计划拓展新能源、绿色经济、航天等新兴领域合作[2] - 两国签署电子商务、绿色低碳、发展援助、金融、卫生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2] 多边合作框架 - 双方将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密切协调配合[1] - 埃及愿同中方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配合[2] - 双方将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国际经贸秩序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1]
蓝皮书:中国形成以宁夏为核心、青海甘肃为两翼的枸杞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0:06
中国枸杞产业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枸杞种植面积达159.27万亩鲜果产量130.69万吨干果产量29.96万吨形成以宁夏为核心青海甘肃为两翼的产业集群 [1] - 中宁县2024年枸杞综合产值达12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建成17个千亩标准化示范园区 [1] -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枸杞种植面积21.02万亩其中19.05万亩获绿色有机认证全产业链产值超50亿元 [2] - 甘肃省靖远县建成多个万亩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形成"西北枸杞产业黄金三角"格局 [2] 国际贸易与市场拓展 - 2024年中国枸杞出口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主要面向亚洲和欧美市场出口形态从干果延伸至枸杞粉冻干枸杞等精深加工产品 [1] - 越南首次成为中国枸杞出口第一大贸易国东南亚市场成为新增长极广西凭陆路口岸优势出口量升至全国第三 [2] - 行业加速从"原料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宁夏山东广西广东为出口主力省份 [1][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宁夏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加工自动化率达60%中宁枸杞获106项国际认证 [2] - 青海打造"柴达木有机枸杞"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甘肃重点建设有机示范基地 [2] - 预计2025年精深加工产品占比将提升至40%出口单价有望提高20% [3] 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 - 青海通过《枸杞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建成全国最大有机枸杞基地 [2] - 宁夏计划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强农""市场开拓"三大行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 [3] - 专家建议加强国际标准对接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欧美市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