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赵一德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强调锚定目标任务 加力补短强弱 扎实推动巩固衔接和“千万工程”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陕西日报· 2025-07-12 08:57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优化监测帮扶体系 把开发式帮扶作为重中之重 [2] - 强化针对性稳岗就业 因地制宜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2] - 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统筹苏陕协作和定点帮扶 [2] - 分层分类完善常态化帮扶政策 构筑防止返贫致贫防线 [2] - 加强动态监测帮扶 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3] "千万工程"推进工作 - 纵深推进"千村示范 万村提升"五年行动 [2] - 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 - 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2] - 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 -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2] -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升耕地地力产量效益 [2] -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 问题整改与机制建设 - 动真碰硬抓好考核发现问题整改 实行闭环管理 [2] - 健全自查自纠机制 完善涉农政策体系 [3] - 完善省负总责 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 [2] - 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 深化农村改革 [2] 工作保障措施 -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 [2] - 锚定目标补短板扬优势促提升 [3] - 确保如期完成过渡期工作任务 [3]
三色绘就城乡美
经济日报· 2025-07-12 08:21
红色旅游发展 - 红兴谷研学营地自2022年试营业以来累计接待研学研修游客超40万人次[1] - 兴国县已开发5条红色精品路线和50多门特色课程,2023年上半年红培和研学学员超13.5万人[1] - 江西通过重塑红色资源形成城乡融合、错位发展的新格局,推动革命老区转型[1] 绿色生态经济 - 湖陂村依托2000余棵水杉林生态优势打造"水杉秘境"等景点吸引游客[2] - 该村实施"三新计划"招引新村民,发展民宿、咖啡店等创新业态,利用距南昌40公里的区位优势提升客流[2] - 江西作为全国唯一双试点省份,通过"三原"模式将生态颜值转化为价值,带动乡村旅游发展[3]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 - 竹桥村现存109栋明清古建筑,通过"拯救老屋行动"和基建改造重焕活力[4] - 江西省拥有413个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第八)和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国第四)[4] - 政府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融合现代元素,将传统村落转化为振兴发展的文化动能[5]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在基层沃土书写青春答卷
新华社· 2025-07-12 06:46
初到马过河镇,融入群众成了谭蒋峻的"头等大事"。每天他都跟着村委会的老同志往村里跑,谁家种了几亩玉米、养了几头牛,他都一笔一笔 记在本子上。遇到村民在田里忙活时,他就蹲在田埂上搭话,跟着村民学方言、干农活。渐渐地,他成了村民们的熟人,大家远远地就会招呼 他"小谭",遇到事情也会第一时间找他。 "一个人到离家数百公里的乡镇工作,你图啥?"这是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政府工作人员谭蒋峻被问得最多的话。他的回答是:基层需 要大学生,农村需要年轻人投身建设。 2020年,从金融学专业毕业的谭蒋峻通过"三支一扶"计划来到马过河镇,成了大山深处的一名基层工作者。近5年时间里,他用"铁脚板"丈量 全镇59个村民小组,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山乡的产业发展中,在基层一线书写着青年的责任担当。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谭蒋峻,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毕业后,周围的同学都进了银行,而谭蒋峻却一头扎进了农村。 "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乡村生活,这对马过河村来说是个好机会。"谭蒋峻说。马过河村有许多旧房闲置多年,谭蒋峻积极对接云南青墨旅居房地 产有限公司,推动引入"马过河民宿村"项目,发展旅居产业。 该公司行政主管吕伟东还记得考察项目时,这位镇政府来的年轻 ...
新茶饮新表达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26
行业概览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约为3547亿元,同比增长6.4%,2028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 [1] - 新茶饮相关企业超30.4万家,2025年新增1.5万余家 [3] - 新茶饮消费者黏性强,每周购买2次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7.9%,2024年26%的消费者计划提高消费频率 [3] 产品创新 - 新茶饮打破传统原叶热泡消费方式,以优质茶叶配鲜奶、水果等原料现场调配 [2] - 喜茶推出超级植物茶系列产品,羽衣纤体瓶单月销量达350万杯 [5] - 奈雪的茶推出"66颗蓝莓桑葚酸奶昔"等多款"轻养鲜果茶",加入益生菌酸奶等营养食材 [6] 供应链建设 - 喜茶在全国甄选12000亩优质茶园,布局超万亩订单农业合作果园 [6] - 喜茶推出新茶饮行业首款获得无抗无激素产品认证的源牧3.8牛乳 [6] - 行业对小众水果等原料的挖掘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 [1][6] 消费趋势 - 消费者从"甜蜜依赖"转向健康选择,偏好0卡糖、去奶盖等选项 [4][5] - 46.9%的年轻人通过新茶饮认识更多中国传统茶,54.68%感受到茶文化魅力 [7] - 健康理念推动产品创新,如羽衣甘蓝等低热量原料受追捧 [5][6] 文化传承 - 茶颜悦色将意式咖啡萃取方式融入中国茶制作,坚持鲜茶现调现萃 [7] - 推出"名画奶茶杯"系列,将《千里江山图》等古典名画融入设计 [8] - 通过联名概念店等形式将茶文化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 [9] 品牌发展 - 2012年起喜茶、茶颜悦色等品牌相继诞生,2016年资本加速涌入 [3] - 2021年奈雪的茶成为"新茶饮第一股",2025年多家品牌计划上市 [3] - 茶颜悦色从30平方米小店起步,10年坚持"中茶新做"理念 [7]
河北保定打造特色农产品 柿子做成“冰激凌”,好卖(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7-12 05:58
冰柿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河北保定冰柿凭借独特口感(细腻绵软、清凉冰爽)和绿色健康属性成为网红美食,社交媒体好评如潮[1] - 2024年预计上市320万个冰柿,产业产值达3200万元[1] - 冰柿通过冷冻技术保留柿子外形和口感,采用物理脱涩工艺,不添加多余成分以保障营养价值[2] 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 保定磨盘柿曾因保鲜难、季节性销售限制导致滞销,2014年前后出现无人采摘现象[2] - 2022年企业通过冷冻技术专利开发冰柿,投资建设厂房、冷库及自动化设备(烘干机、削皮机等)[2] - 关键技术包括低温速冻(细胞破损率控制)、二氧化碳物理脱涩、变温糖化工艺[2] - 创新包装设计(盒装勺食)解决食用不便问题,提升消费体验[3] 产业链协同与标准化建设 - 保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标准化体系,生产控温误差≤0.5℃,延长保质期[4] - 易县建设190亩共享工厂(含40亩标准化车间、冷库、电商直播基地),预计2024年10月投产[4] - 成立保定市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整合30家经营主体资源推动联合发展[5] 农户增收与技术支持 - 磨盘柿收购价从0.5元/斤提升至1-2元/斤,农户收入显著增长[6] - "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模式保障保底收购价,并随市场动态调整[6] - 农户日薪达100元(削皮、搬运等工种),部分计划收回柿树自主种植[6] - 河北农业大学专家提供剪枝技术指导(树高控制在2-3米),提升产量与采摘效率[6] - 易县组织技术培训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全环节,采用"理论+实操+外出学习"模式[7]
新华全媒头条|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智库报告解析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新华社· 2025-07-12 01:06
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 中国脱贫地区经过5年过渡期,脱贫攻坚成绩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标志着中国减贫治理的理论框架不断丰富、方法路径持续优化 [1] - 减贫不是简单的物质积累,而是文明形态的整体跃升,中国减贫经验与实践正编织起文明对话的纽带 [1] 长效防返贫机制 - 中国构建起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的长效防返贫机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2] - 贵州省晴隆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421户5882人,通过有效帮扶措施,909户3816人消除返贫风险 [2] -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帮扶534万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风险 [2] 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 - 中国各级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档升级,实现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 [3]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3] 就业与产业带动增收 - 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3] - 四川悬崖村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村民人均收入1.96万元 [3] -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蔬菜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人均增收1.5万元 [3] - 截至2024年底,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均培育形成了2到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3] - 2024年全国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2元,较2021年增长24.7% [3] 减贫治理理论创新 - 中国创新提出"精准滴灌",通过国家主导的资源精准配置解决市场失灵难题 [5] - 中国通过重构贫困地区生产要素配置体系,创造性提出"弱鸟先飞"发展路径,形成具有"内生造血"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5] - 中国构建了脱贫攻坚、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6] 国际减贫合作与贡献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 [8] -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3年多来,已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开展1100多个项目,惠及多国民众 [8] - 中国实施的"微笑儿童"营养餐计划惠及全球数百万儿童 [9] - 中国已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0多万各类发展人才 [9] - 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9] - 乌兹别克斯坦的贫困率从2022年的17%降至2025年2月的8.9% [10]
20人!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评选结果出炉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9:01
活动概况 - 2024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评选结果公布,评选出"十佳达人"10人和"优秀达人"10人[1][2][3][4] - 活动自2024年11月25日启动,聚焦农业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鼓励围绕重点季节、重点产业、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展开创作[7][8][9] - 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乡土专家、家庭农场主等群体积极响应,将实用技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短视频[9][10][11] 活动成果 - 活动累计收到参赛作品超3500条,总观看量破1亿次[13][14] - 相关话题在抖音等平台引发热议,形成"云端农学院"氛围[12][13] - 主办方通过系统培训与媒体资源支持,助力参与者提升创作运营能力[12] 十佳达人代表案例 - 胡祝林:专注梅州柚种植管理12年,抖音粉丝2.1万,累计发布技术短视频500余条,2023年提供实地服务130次[22][23][24][25][26][27] - 梁伟钊:专注新会陈皮产业11年,抖音粉丝5万,累计发布视频230余条,获赞19.6万余次[31][32][33][34][35][36] - 林进杰:15年专注牛大力产业,带动阳江种植面积超5.5万亩,抖音粉丝2.3万,累计发布作品超3500条[38][39][40][41][42][43][44][45] - 吴宇辉:深耕荔枝产业11年,抖音粉丝15.5万,累计发布荔枝种植技术短视频过万条[89][90][91][92][93][94][95][96][97] 优秀达人代表案例 - 陈鸿雁:专注柑橘种植技术,抖音粉丝1.3万,发布作品近600个,2023年获评广东农技"轻骑兵"十大优秀短视频达人[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 - 黄志强:推动合作社8000亩荔枝林标准化生产,抖音粉丝8.5万,发布作品600余条[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 - 邱晧烽:研发成果可降低20%农业成本、提升600%工作效率,抖音粉丝3600余人,发布作品200+条[180][181][182][183][184][185][186] - 钟伙明:扎根农技一线32年,制作104条农技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达255万[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
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光耀草原青城,铺展“蒙”惠画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17:30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 内蒙古作为全国奶业"压舱石"贡献全国五分之一牛奶产量 奶业是自治区绿色支柱产业和保障国家农畜产品供给的关键支撑 [2] - 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立足内蒙古"两个屏障 两个基地 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 将普惠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核心抓手 [1] - 通过金融支持推动"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品牌销售"全链条融合 让草原奶香飘向全国 [2] 产业链金融创新模式 - 创新推出"核心乳企+合作牧场"及"担保公司+推荐牧场"双轮驱动产业链融资模式 打破传统单点融资壁垒 [2] - 该模式已累计投放客户超40户 累计投放金额破5亿元 [2] - 带动呼伦贝尔 锡林郭勒 兴安盟 通辽等产区规模化养殖 [2] 农业基础设施金融支持 - 创新推出"金融+高标准农田"普惠贷款 首笔1000万元贷款已落地 支持耕地保护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3] - 紧扣农机更新政策推出"万台农机更新计划" 定向支持农机企业发展 [3] - 金融支持覆盖农田改良到农机升级各环节 为筑牢"北疆粮仓"提供保障 [3]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 构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和科技便捷融资应用场景 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综合服务体系 [4] - 依托"3+1+N"线上产品矩阵和移动金融工具 延伸服务至县域乡村和国家帮扶县 [4]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30亿元 为全国帮扶县及脱贫县提供贷款超5.1亿元 [4]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累计走访触达超5100户 解决小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和农牧民融资诉求 [4]
重庆“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开班
搜狐财经· 2025-07-11 17:27
乡村振兴培训活动 - 重庆市工商联主办为期3天的"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在涪陵美心红酒小镇开班 吸引50余名来自茶叶、农旅、民宿、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民营企业家参与 [1] - 培训形式包括政策解读、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和分组研讨 旨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并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1] - 活动选址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是为了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帮助企业家通过实地体验提升能力并汲取乡村振兴经验 [3] 培训内容与案例 - 农旅融合模块以涪陵美心红酒小镇为例 展示"农业+旅游+文化"模式如何盘活乡村资源并带动农户增收 [3] - 茶叶产业专题中重庆茶叶集团分享了标准化种植、电商营销及茶旅结合的创新实践经验 [3] - 培训还涵盖金融赋能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分析 为企业家提供多元化发展思路 [3] 政企合作与成效 - 培训搭建了政企沟通桥梁 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合作平台 [3] - 重庆市已有11605家企业与6034个村结对帮扶 8107家企业实施8858个乡村投资项目 总投资额达63525亿元 [3] 企业家反馈与展望 - 参训企业家表示通过培训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 并掌握了实用经验与方法 [5] - 企业家计划未来积极投身乡村建设 发挥企业优势推动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 [5]
杭锦旗“银发人才”汇聚起助力振兴“桑榆力量”
内蒙古日报· 2025-07-11 17:25
乡村振兴与离退休干部参与 - 杭锦旗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乡村一线,参与调研考察、农俗体验等活动,为特色产业和基层治理贡献智慧[1][3] - 老干部提出"引入智慧农业延伸产业链"、"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等建议,推动乡村产业升级[3] - 离退休干部参与农俗体验活动23场,与农户同劳作、传技艺,促进技术交流[3][5] 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 - 1214名离退休党员担任社区楼栋长、网格员,组建矛盾调解、文明创建等5支志愿服务队[5] - "老干部调解队"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起,参与改造绿化带3.2万平方米[6] - 通过老年大学、关工委等平台成立"老干部乡村振兴智囊团",为果蔬种植、文旅融合等项目提供6轮次技术指导[6] 组织机制与成效 - 杭锦旗定期召开座谈会通报发展动态,汇总老干部建议形成"金点子"清单并推动落实[5] - 表彰10名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干部,通过媒体宣传营造尊老爱老氛围[6] - 离退休干部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领域持续发挥作用,形成"桑榆力量"助力乡村振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