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评论“外卖大战”:向下卷价格没有赢家 向上卷创新才有未来
快讯· 2025-07-09 18:52
外卖市场竞争分析 - 外卖市场近期掀起新一轮补贴大战,实质是变相价格战 [1] - 竞争焦点包括即时零售市场、电商业务与流量入口的争夺 [1] - 平台之间在供应链管理能力、技术与运营能力方面展开较量 [1] 价格战的影响 - 超低价短期内使消费者得利、商家订单增长、骑手收入增加 [1] - "爆单"效应导致非理性消费、客单利润摊薄 [1] - 骑手疲于奔命,影响商品与配送服务质量 [1] - 向下"卷"价格被评论认为没有赢家 [1] 创新驱动的未来方向 - 向上"卷"创新被视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1] -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可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更优质且高性价比的产品 [1] - 互联网企业被鼓励发挥创新基因,追求更高远目标 [1]
人民日报评论:“外卖大战”——价格战没有赢家,创新才有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7-09 18:46
外卖市场补贴大战分析 核心观点 - 外卖市场新一轮补贴大战实质是变相价格战,表面争夺即时零售市场、电商业务与流量入口,实则是平台间供应链管理能力、技术与运营能力的较量 [1] - 价格战短期带来消费者得利、商家订单增长、骑手增收,但长期导致非理性消费、客单利润摊薄、服务质量下降 [1] - 价格战不可持续,最终会伴随涨价,损害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发展内生动力 [1] 行业影响 - 价格战造成骑手疲于奔命,影响商品与配送服务质量,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1] - 类似汽车行业,无序价格战会冲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削弱研发投入能力 [1] - 行业应避免向下"卷"价格,转向向上"卷"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成本,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1] 发展方向 - 即时配送领域存在巨大需求和机会,不应局限于外卖服务,可拓展至公共服务市场 [2] - 行业需提升格局,将"用户需求"与"高效交付"结合,为用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2] - 企业应跳出短期竞争,在更广阔市场谋篇布局,通过创新创业开辟新空间 [2] 创新建议 - 发挥配送人员走街串巷优势,链接公共服务市场 [2] - 通过配送领域技术创新塑造更多市场优势 [2] - 企业应追求更高远目标,勇走未走之路,体现企业家精神 [2]
不惧关税扰动!MSCI全球指数创新高,印度缘何表现惨淡?
第一财经· 2025-07-09 15:04
全球股市表现 - MSCI全球指数截至7月4日上涨约10%,创历史高位 [2][4] - 欧洲股市成为2025年"意外之星",希腊、波兰、捷克共和国、匈牙利股指涨幅居全球前四,意大利涨幅达37.71% [6] - 美股上半年涨幅仅为7.36%,表现逊于欧洲 [6] 欧洲市场分析 - 希腊股指涨幅近60%,得益于经济复苏、银行业改革和强劲旅游业 [7] - 波兰和捷克共和国股指分别上涨56%和52% [7] - 欧洲中型股、金融板块、工业、国防和电气化被视为关键长期投资主题 [9] - 欧洲央行大幅降息,美欧利差保持在约2% [9] 亚太市场表现 - 韩国股指在亚太中排名第一,全球第八,涨幅逾30% [10] - 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股指全球垫底,跌幅分别为13.56%和4.74% [10] - 中国和日本股指分别上涨17.72%和11.24% [10] - 亚洲股市估值具吸引力,看好AI、创新、数码基建及当地消费领域 [11][12] 印度及新兴市场 - 印度股市年内涨幅仅5.75%,位列全球倒数第八 [14] - 泰国股市跌逾13%,受政治动荡、经济困境及美国汽车关税拖累 [14] - 土耳其股市上半年跌幅7.59%,通胀失控加剧资本外逃 [14] 投资策略 - 欧洲国防股可能继续提供可观回报 [8] - 看好中国、印度、日本及韩国市场,尤其关注电动车和机器人领域 [12] - 韩国市场估值偏低,改革措施和股票回购增加吸引重新定价 [12]
新闻发布︱“十四五”以来,我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国家能源局· 2025-07-09 14:05
经济发展成就 - "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前三个经济大省2024年总量,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总量 [5][6] -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前四年经济增速平均达5.5% [7] - 2021-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比"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29] 科技创新突破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 [10] - 实现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大型LNG运输船等船舶工业"三颗明珠" [12] - 建成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 [14] 制造业与产业升级 - 连续15年保持全球制造业第一,每年增加值超30万亿元,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19]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9项 [17] -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 [21] 农业与能源安全 - 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黑龙江+河南耕地面积总和 [21]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1/3 [21]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每消费3度电有1度为绿电 [26] 绿色发展成效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23] -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1/4 [25][26]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二类水质 [26] 基础设施与民生改善 - 2024年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冷链物流覆盖拉萨/乌鲁木齐等边远地区 [28] - "十四五"期间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 [30] - 钢材生产20%以上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 [27]
大批CEO正在被组织榨干……
搜狐财经· 2025-07-09 13:29
组织管理问题 - 大量CEO将主要精力消耗在内部组织事务上,导致效率低下 [2] - 增长停滞时期,组织问题频繁出现,高管沟通成为CEO的主要痛点 [3] - 组织问题的核心在于选人,核心高管选拔的重要性占比达70% [3] 高管选拔关键因素 - CEO需明确公司现阶段所需人才类型、岗位关键素质及未来治理模式,否则不宜行动 [3] - 高管能力需与CEO形成互补,通过结果考核验证其实际能力 [3] - 价值观考察至关重要,CEO需对底线问题零容忍并果断决策 [3] 成功案例与效果 - 某CEO通过外部专家协助选拔新高管,半年内组织重塑,收入增长30% [3] - 山海CEO调整组织架构后,自身陪客户时间减少50%,营收实现数倍增长 [3] CEO的核心职责 - CEO生存依赖持续创新和客户价值创造,而非内部高管或员工服务 [3] - 明确发展方向和创新能力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前提 [3]
21社论丨协调好创新与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06:50
反"内卷式"竞争现状与治理 - 反"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市场共识 各行业和部门正通过法治和市场手段治理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内卷式"竞争部分源于地方政府借助产业政策进行地区间产能投资竞争 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 [1] - 地方政府曾以土地为经济抓手发展地产和基建 该模式因不合理负债被限制 现转向扶持实体经济 [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 产业政策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 但需以竞争政策为前提和基础 [2] - 日本经验显示过度依赖产业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需警惕类似风险 [2] - 产业升级阶段需产业政策鼓励创新 同时竞争政策促进资源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 [3]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政策协同 - 高质量发展阶段需产业政策与宏观政策协同 避免重蹈日本资产泡沫化覆辙 [3] -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需产业政策激励创新 竞争政策优化资源配置 [3] - 产业政策若异化为产能数量扩张 将削弱企业创新能力 需坚持竞争政策优先 [3] 制度体系建设方向 - 需建立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 由中央统一制定产业政策 协调与竞争政策关系 [4]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 可防止产业政策被扭曲为地区竞争工具 [4]
民生加银基金尹涛:在“自主可控”赛道中捕捉产业变革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21
另外,他尤其重视杜邦分析法中的利润率和财务杠杆两大指标:利润率是行业护城河的直观体现,高门 槛企业往往对应高利润率;而对于具备定价权的龙头企业,适度高杠杆反而能提升ROE水平。他以苹果 为例指出,其8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与强大的偿债能力、股东回报能力共存,证明优秀企业的杠杆运用 可转化为战略优势。 在个股选择时,尹涛更为关注具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公司,而当投资环境更为 复杂时,他也愈发意识到能够"决定自己命运"公司的投资价值,因此在他的重仓股中,多家全球产业链 龙头公司已经被"长情"持有数年。 关注能决定自己命运的公司 从尹涛管理的基金重仓股分布观察,其持仓覆盖的行业较为多元——虽以制造、消费为核心配置方向, 但医药、科技等领域亦有阶段性布局。这一分散与聚焦并存的策略下,其选股逻辑是否存在共性特征? "我喜欢那些能够完全决定自己命运的公司,这样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不靠别人赏饭吃,能靠自己争 取市场。" 尹涛在谈及选股逻辑时,首先强调了企业"独立性"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发展到当 前阶段,中小企业已难有突围机会,"胜者为王"的格局逐渐形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持续领 跑。 这一逻 ...
2025广州米其林指南揭晓,新晋一星餐厅人均消费近千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19:47
2025广州米其林指南榜单更新 - 一星餐厅新增1家,二星餐厅维持3家不变,三星餐厅仍空缺 [1] - 21家米其林星级餐厅中20家蝉联,包括3家二星餐厅(御宝轩、江、泰安门)和18家一星餐厅 [1] - 必比登推介榜单新增4家首次上榜餐厅:松苑(传统粤菜)、七寸飝 × 大头辉(定制汤品)、周门传承(手工竹竿面)、咏作(潮汕鱼粥) [1] 年轻餐饮人表现突出 - 3项个人奖项得主均为90后:谭华显(年轻厨师奖/Chōwa主厨)、何晓榆(服务奖/彤堂序)、罗铭罡(侍酒师奖/兰亭永) [2] - Chōwa餐厅从入选榜单晋升为一星餐厅,主厨谭华显拥有香港及海外星级餐厅经验,该店人均消费达945元/人 [2] 新晋餐厅趋势 - 5家新入选餐厅包括笑意轩、彤堂序(粤菜)、谷缘(时令蔬食)、罗威(创新菜)、知竹植物厨房(创意素食) [2] - 素食餐厅和时令鲜蔬概念正成为广州餐饮市场新趋势 [2] 行业合作与定位 - 马爹利作为官方合作伙伴持续支持米其林指南,推动创新餐饮标准 [2] - 广州餐饮市场被评价为兼具传统与创新("靓、正、新"),与米其林指南理念高度契合 [1]
九号公司(689009):智能短交通及服务类机器人领军企业,多元新业务持续成长
国信证券· 2025-07-03 13: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给予25年29 - 30x PE,对应合理估值68.6 - 71.0元,相较当下具16% - 20%空间 [4][6][17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智能短交通及服务类机器人领军企业,具备创新及智能化基因,多元新业务持续成长 [1] - 智能化为矛打开高端电动两轮车市场空间,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 [2] - 技术创新驱动无边界割草机和混动 + 智能旗舰全地形车发展,分别有望迎来高成长和提升市占率 [3] - 加强平衡车及滑板车自主品牌开拓,去库存后业务有望恢复 [4] - 上调盈利预测,预期25/26/27年归母净利润17.02/23.48/31.38亿元,每股收益为2.37/3.27/4.36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智能化及创新能力是公司的成长基因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具备创新、智能化基因,将其与消费者洞察结合,产品获市场认可 [15] - 以盈利性业务托底拓展新业务,在各业务领域借助智能化创新能力,致力于全球领先 [16] - 取得多项核心专利及认证,电动两轮车等业务获认可,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等业务逐步成长 [18] 九号公司:智能短交通及服务类机器人领军企业 - 专注智能短交通及服务类机器人领域,产品涵盖多品类,早期依托小米扩张,上市后发展自主品牌 [21] - 核心特点为智能化能力,体现在管理团队背景、技术中台复用和积累核心技术等方面,业务规模和利润增长 [21] 强化自主品牌,多元新业务快速成长 - 业务以平衡车及滑板车起步,新兴业务收入占比提升,2024年电动两轮车收入占比最高 [22] - 产品线广泛,涵盖电动两轮车、滑板车、平衡车、全地形车、机器人等多系列产品,满足多场景需求 [24] - 发展历程分初创、与小米合作、自主品牌发展三阶段,对小米依赖下降,2023年小米营收占比降至4.2% [28] - 实行AB股制度,实控人控制近60%投票权,股权结构稳定 [29] - 主要生产基地在常州和珠海,电动两轮车持续扩产,2026年珠海基地投产后总产能近700万台 [30] 核心竞争力,智能化技术壁垒深厚 - 管理团队有较强智能化背景,创始人及核心成员在科技领域经验丰富 [31] - 利用技术中台实现底层技术在不同事业部复用,提升研发效率 [34] - 在产品性能和智能化方面积累多项核心技术,如自平衡控制、超宽带无线定位等 [38] 规模效应促进费用率下降,利润率持续改善 -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142.0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81.3% [40] - 毛利率和净利率改善,2024年电动两轮车毛利率21.1%,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28.2%,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43] - 规模效应使费用率下降,2024年综合费用率18.7%,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48] 电动两轮车:智能化为矛,打开高端市场空间 市场空间:高端电动两轮车空间有望提升 - 行业发展分起步、快速增长后稳定、新国标催化扩容、新国标修订版及以旧换新催化增长四阶段 [50] - 2025年各地以旧换新政策出台,补贴力度超2024年,有望拉动消费需求 [53] - 2025年新国标发布,过渡期后有望促进头部企业份额集中,高端市场销量占比有小幅提升 [52][58] 竞争格局:雅迪爱玛占据主流,九号小牛极核布局高端 - 中低端市场产品性能差异小,智能化低;高端市场产品性能好,智能化高,4000元以上市场九号、小牛领先 [64] - 雅迪、爱玛是行业龙头,九号、小牛、极核占据高端市场,2022年7000元以上价格带九号市占率达51.7% [65] - 小牛、九号、极核单车均价领先,2024年极核单车均价3745元,小牛3558元,九号约3000元 [70] 智能化突围行业红海,电动两轮车业务有望快速扩张 - 2019年进入行业,通过专利增强护城河,2024年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分别为544/1256/715项 [71] - 智能化系统持续迭代升级,构建完善智能化矩阵,如RideyFUN AIR智驾、RideyGo!2.0智能车机等系统 [74] - 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智能化、高端品牌形象,多款车型测评领先,认知比例居行业首位 [77] - 销量快速提升,2020 - 2024年年销量复合增速118.4%,2024年同比增长76.6%,完善布局后有望继续增长 [79] 割草机器人:技术创新驱动,无边界割草机有望迎来高成长 市场空间:割草机器人市场有望保持较快提升 - 市场需求集中于欧美,家用割草机占比70%,欧洲渗透率高,北美处于发展早期 [83] - 经测算,2022 - 2027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空间复合增速20%,2027年有望达194亿元 [91] 竞争格局:无边界割草机市场百花齐放 - 行业份额较高品牌有富世华、Gardena、博世、宝时得等,2023年合计占50% [95] - 无边界领域参与者多,未形成垄断格局,2024年九号割草机器人收入8.61亿元,较为靠前 [97] 技术升级:从埋线式向无边界方向拓展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定位技术有UWB、RTK等,环境感知有视觉和激光雷达方案,各有优劣 [99] - 技术从埋线式向无边界升级,引入定位和感知技术,实现智能避障和路径规划 [104] - 较多品牌采用RTK + 视觉方案,九号等企业采用此方案 [106] 推进技术迭代及产品下沉,割草机器人销量有望快速提升 - 产品矩阵丰富,持续迭代升级,2024年发布Navimow X3系列,提升割草效率和适应场景能力 [108] - 产品价格带延伸,i、H、X3系列覆盖低中高端市场 [111] - 高端市场九号割草机器人在割草、充电、防护等方面有优势,中低端市场i系列有噪音、保护、边缘切割等优势 [112][116] - 机器人业务销量快速增长,2020 - 2024年复合增速282%,补齐产品线后有望持续成长 [119] 全地形车:混动 + 智能打造差异化优势 市场空间:至2028年全球全地形车市场空间有望达150亿美元 - 假设ATV销量每年降2%,UTV/SSV销量每年增3%,均价每年提2%,2028年市场空间有望达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4% [121][123] 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高,由部分国际知名品牌主导 - 市场集中度高,参与者有北极星、庞巴迪、本田、雅马哈、春风动力等品牌 [131] - 九号市占率不足5%,产品涵盖ATV、UTV、SSV三大系列,处于起步阶段 [134] 旗舰产品树立品牌优势,混动打造产品差异化 - 产品矩阵完善,含燃油和混动车型,旗舰产品SX20T性能接近海外对手,SX20T Hybrid动力性能更优 [135][137] - 推出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屏幕和智能移动APP,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138] - 加快市场开拓,进入核心市场,有望促进销量增长,2024年12月累计下线10万台 [140] 电动平衡车及滑板车:去库存后有望恢复 市场情况:总销量超千万辆,九号市场份额领先 - 全球电动平衡车及滑板车总销量超千万辆,2024年电动滑板车销售606万辆,同比降0.2% [143] - 电动滑板车市场集中,九号占52.65%,电动平衡车市场分散,九号占8.6% [145] - 电动滑板车销售市场以欧美为主,北美占39%,欧洲占35% [148] 加强自主品牌开拓,平衡车及滑板车业务有望恢复 - 2015年收购赛格威,实现技术、人员和资产整合协同 [148] - 每年新增专利申请和获得数量多,2024年新增申请1041个,获得984个 [149] - 产品储备丰富,覆盖全场景全价格带,满足客户需求,2024年10月电动滑板车累计销售超1300万辆 [152] - 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依托智能化能力赋能产品,提升续航、制动和操控性能 [153] - 加强自主品牌拓展,疫情后行业去库存,2025年业务有望恢复增长 [155] 盈利预测 - 假设电动平衡车及滑板车、电动两轮车、机器人、全地形车业务毛利率和收入增长,2025 - 2027年整体收入有望达193/241/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5%/26% [156][157] - 假设研发、管理、销售费用率下降,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23.5/31.4亿元,EPS分别为2.4/3.3/4.4元 [159][160] 盈利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 给出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景下的营业收入、净利润、EPS预测 [162] 估值与投资建议 绝对估值:68.0 - 71.2元 - 采用FCFF估值方法,假设盈利、成本、费用等条件,得出公司价值区间68.0 - 71.2元,估值中枢69.7元 [164][165] - 绝对估值对WACC和永续增长率敏感,给出敏感性分析 [167] 相对估值:68.6 - 71.0元 - 选取爱玛科技和春风动力为可比公司,考虑业务增长和合作想象空间,给予25年29 - 30x PE,对应合理估值68.6 - 71.0元 [168][170] 投资建议 - 考虑电动两轮车门店扩张和新兴业务起量,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72]
这些行业单项冠军何以“炼”成?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央视新闻· 2025-07-03 09:24
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案例研究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专注汽车数字化焊装生产线及智能制造装备17年,成为细分领域单项冠军[2] - 海外业务覆盖20多国,美国市场占比超40%,2016年通过激光焊接技术突破打开美国市场[3] - 全球首发"柔性魔幻机器人岛"集成多项黑科技,可实现多车型共线生产,效率提升50%,人工成本下降80%[4] - 拥有800多项专利,年研发投入超1亿元,研发团队占比超50%[4] 杭州汉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2人小微企业自主研发密封胶原材料,占据全国90%以上市场份额[5][7] - 产品性能优于进口材料(气密性/耐高温/寿命),价格仅为进口一半[8] - 五年研发投入超100万元,获政府100万元补助,现成为美国头部密封胶企业供应商[8] - 正研发无人机/机器人用黏合剂,去年购置实验楼加强创新投入[8]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 - 从轮胎气门嘴起家(年产2.6亿只),现成细分市场全球第一[9] - 通过传感器技术升级实现产品单价从几元跃升至几十元,拥有全球100多项专利[9] - 全球化布局:7国设11个研发中心+19家工厂,一季度营收增30%/利润增40%[10] - 国内收入首超海外,重点开发新能源车智能空气悬架系统[10] 行业趋势 - 单项冠军企业成功密码:聚焦主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3][10] - 技术升级路径:从传统制造(气门嘴)→智能化(传感器)→系统集成(魔幻岛)[4][9] - 市场拓展模式:进口替代(密封胶)→全球化布局(20国/7国)→国内国际双循环[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