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1.31%,前十大权重包含航天彩虹等
金融界· 2025-06-10 22:29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低走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1.31%报1373.82点 成交额183.06亿元 [1] -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28% 近三个月下跌5.17% 年至今下跌0.40% [1] 指数构成 - 指数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定制 选取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中成长潜力较大的国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0点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北方华创(10.89%) 京东方A(9.45%) 中国铝业(8.97%) 生益科技(5.46%) 金风科技(4.23%) 中国动力(4.0%) 盛和资源(3.04%) 晶方科技(2.83%) 晶合集成(2.73%) 航天彩虹(2.57%) [1] 市场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0.94%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8.28%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78%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45.31% 工业占比29.35% 原材料占比16.90% 通信服务占比4.22% 公用事业占比2.04% 主要消费占比1.75% 医药卫生占比0.43% [2] 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会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上涨1.61%,前十大权重包含晶合集成等
搜狐财经· 2025-05-29 23:1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上涨1.61% 报1349.56点 成交额146.63亿元 [1] -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0.59% 近三个月下跌6.91% 年至今下跌4.98% [1] 指数构成 -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定制 选取50只成长潜力较大的国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反映战略新兴产业中代表性国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分别为:北方华创(11.31%)、京东方A(9.49%)、中国铝业(8.81%)、生益科技(5.47%)、金风科技(4.36%)、中国动力(4.06%)、晶方科技(2.94%)、晶合集成(2.8%)、盛和资源(2.77%)、航天彩虹(2.47%) [1] - 市场板块分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1.52%、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7.69%、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79%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45.56%、工业占比29.62%、原材料占比16.55%、通信服务占比4.01%、公用事业占比2.08%、主要消费占比1.75%、医药卫生占比0.42%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 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 当样本退市时 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 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ST春天: 青海春天2024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6 18:13
公司治理与运营 - 2024年度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27项议案,所有董事均出席会议并积极参与决策[5] - 独立董事召开4次专门会议,对利润分配、资产减值等关键事项发表独立意见,未提出异议[6] - 监事会召开4次会议,对公司财务、内控及高管履职进行全面监督,认为公司运作合法合规[13][15][17] 业务发展战略 - 大健康板块聚焦冬虫夏草及利肺片销售,计划拓展国际化市场并择机增加新品[8] - 酒水业务坚持"双激活"健康酿酒理论,运用"老酒再酿造"专利技术开发酱香PLUS和浓香PLUS系列[9] - 计划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领域,培育新增长点以提升业绩[8][2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6.36%,主要来自冬虫夏草销售增长[22][2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9亿元,较上年减亏0.69亿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8.56%[22][27] - 总资产11.64亿元,较期初下降14.35%,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股份回购[24][27] 核心竞争力 - 拥有"老酒再酿造"发明专利及精馏浓缩等核心技术[9] - 建立白酒人体生理评价体系,为行业健康化发展提供新标准[10] - 核心团队稳定性高,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保持深度合作[10] - 资产负债率低,无重大担保诉讼,财务结构健康[10] 2025年经营计划 - 大健康板块将恢复虫草参芪膏销售,提升冬虫夏草系列产品业绩[29] - 酒水板块计划推出新品,加强消费者体验与品牌建设[29] - 加快布局新产业板块,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号召[29][30] - 预计与关联方三普药业发生日常关联交易7,700万元,主要用于产品采购及场地租赁[31][32]
国产算力龙头重大重组,海光信息拟合并中科曙光!中芯国际受催化,早盘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1:06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早盘低开震荡 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等算力股盘中活跃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下跌 持仓股中美团 理想汽车 比亚迪电子 小米集团领跌 腾讯音乐 哔哩哔哩 华虹半导体 中芯国际领涨 [1] 国产算力行业重组 - 海光信息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两家公司于5月26日起停牌 [1] -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数量是2024年同期的3.3倍 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 是2024年同期的11.6倍 [1] - 机构推荐半导体 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优质资产重组 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1] 恒生科技指数ETF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在A股同赛道ETF中规模和流动性领先 支持T+0交易 [2] - 标的指数涵盖AI 机器人等软硬科技 包含相较于A股更稀缺的中国核心科技资产 [2] - 腾讯 京东 网易等科技龙头Q1财报表现亮眼 港股迎多重正面催化 恒生科技或具备更大向上动能 [2]
浦发银行联合央企投资协会举办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财经网· 2025-05-23 15:13
战略新兴产业并购重组新浪潮 - 浦发银行与央企投资协会联合主办"战略新兴产业并购重组新浪潮暨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旨在搭建高质量产融协同平台[1] - 并购重组专委会成立将探讨并购重组领域的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为央企并购重组搭建高效协作平台[1] - 浦发银行将服务央国企、支持战新产业并购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希望与央企投资协会、央国企同仁共同迎接并购重组新浪潮[1] 浦发银行并购金融服务体系 - 浦发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郑伟介绍当前并购金融"1+4+8+N"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定制化金融方案支持企业"强链补链"[3] - 浦发银行并购金融服务旨在加速创新要素整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3] 央企并购重组市场现状与发展 - 央企投资协会执行会长刘文炳指出当前我国并购重组市场异常活跃,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各方协同配合[5] - 并购重组专委会旨在构建高端、专业的服务平台,引领央国企高效、合规运作并购重组,推动市场健康发展[5] - 三家专委会主任单位代表表示将务实推动央国企并购重组过程中痛点难点问题的交流与协商,促进市场繁荣[5] - 其他央国企代表希望在专委会带动下加强信息交流与业务协同,共同推动央国企并购重组业务发展[5] 浦发银行后续行动计划 -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将以专委会成立为契机,持续深化央国企客群经营,共建并购重组生态圈[5] -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计划助力央国企高质量发展,书写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浦发答卷[5]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1.12%,前十大权重包含北方华创等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45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震荡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1.12%报1347.12点 成交额132.56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88% 近三个月下跌10.59% 年至今下跌3.62% [1] 指数构成 - 指数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定制 选取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中成长潜力较大的国企上市公司证券 [1] - 基日为2016年12月30日 基点为1000.0点 [1]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7% 前三大为北方华创(11.26%) 京东方A(9.56%) 中国铝业(8.92%) [1] 市场分布 - 深交所占比51.46% 上交所占比47.77% 北交所占比0.77% [1]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45.7%) 工业(29.3%) 原材料(16.71%) 通信服务(3.99%) 公用事业(2.08%) 主要消费(1.76%) 医药卫生(0.46%)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国投系基金,“成绩单”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1:33
国投系基金投资概况 - 截至2025年3月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 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 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1] - 在管基金共50只 管理规模超过2700亿元 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11只 规模超过2300亿元 占总管理规模84% [1] 基金生态与战略布局 - 基金类型覆盖风险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 母基金 并购基金 形成"四创"(国投创益 国投创新 国投创合 国投创业)协同体系 [2] - 国投创新聚焦制造强国 国投创业深耕科技创新 国投创合搭建母基金生态平台 国投创益扎根乡村振兴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集成电路领域 - 投入278亿元重仓全产业链 覆盖芯片设计 制造 封装及下游应用 累计投资336个项目包括拓荆科技 中微公司 寒武纪 粤芯半导体等 [3]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 投入298亿元 投资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100家领军企业 带动社会资本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3] 生物医药领域 - 聚焦化学创新药 抗体药物 基因治疗等前沿赛道 累计投入263亿元 投资信达生物 迪哲医药等214个项目 [3] 生物制造领域 - 采用"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模式 布局工业菌种 酶制剂等细分领域 成立首个生物制造控股研发平台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 [3][4] - 累计投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25家 总金额超过40亿元 [4] 早期科技投资策略 - 国投创合子基金管理规模超1200亿元 通过"母基金+直投"带动万亿元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5] - 累计培育约40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 包括40余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7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5] - 投资企业中110余家登陆科创板 上市企业总数超过230家 [5]
一倍返投,这支母基金招G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1 00:04
基金基本情况 - 湖北长江(猇亭)创业投资基金由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下属湖北科创公司、长江创投母基金与宜昌新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实缴规模2.03亿元[2] - 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形式,联动地方国资平台和产业龙头设立产业链基金及专项基金[2] - 投资领域覆盖新能源、现代化工、生态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2] - 运作方式包括股权投资、可转换债权投资、并购投资、SPV专项直投及参股设立子基金[2] 投资策略与方向 - 以母基金形式运作,联合产业头部企业设立子基金或直接投资项目,子基金投资占比不低于总规模50%[3] - 项目端重点投向猇亭区化工新材料、生命大健康(合成生物)、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独角兽、隐形冠军、专精特新非上市企业[3] - 通过新设或增资方式参股市场化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猇亭区重点产业和科技创新[2] 投资运作规则 - 子基金组织形式为公司制或有限合伙制,存续期原则上不超过7年[5] - 猇亭基金对子基金认缴出资比例不超过30%且不成为第一大出资人,需在其他社会出资人缴付后按比例出资[5] - 子基金优先注册在猇亭区,返投要求不低于猇亭基金出资额的1倍,覆盖区内企业、招引企业及重大项目[5] 申报要求 - 申请机构需提交13类材料,包括基金申请书、申报方案、要素表、合规自查表、管理人证明文件、出资意向书等[8][9] - 申报采用纸质与电子材料结合方式,正本1份副本2份需加盖骑缝章,同步提交扫描版及word版[9] - 材料提交至湖北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指定邮箱849261091@qq.com,联系人殷乐[10]
关税中的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的行业有钢铁、有色金属、工程机械、高端制造、造船、汽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AI、机器人、低空经济、大消费、新能源、新材料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美贸易谈判 - **现状**:在日内瓦取得初步成果,双方有关税不平等(中国对美10%,美国对华30%),谈判仅涉及关税问题,未涉及非关税壁垒、制裁措施及采购清单等内容[1][3][4] - **影响**:短期中国对美出口运输恢复常态,美东、美西航线运价上涨,班轮排期大幅上升,美国缺货风险基本排除;未来有望在降低美国对华商品关税方面取得更多进展[2][4][5] - **未来变化**:可能会涉及非关税壁垒和制裁措施,谈判过程可能曲折且时间不确定,但预计不会比现在更差[5] 中美贸易战对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影响 - **美国**:不稳定状态不利,若无法达成协议,通胀可能临时性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出现资金逃离现象,此前股债双杀反映经济软肋[6] - **中国**:采取有准备、有章法地主动出击策略,各部门迅速行动维稳股市与金融市场;虽有出口压力,但政策空间较大,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局面对美国更具韧性,胜算较大[6][7][8]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 **不稳定因素**:房地产市场下行,消费相对低迷,一季度消费增长4.6%低于GDP增速,内需不振,一线城市消费下降与二线城市稳健形成反差,政策有改善空间,解决收入和就业问题是关键[1][9][10] - **出口情况**:2025年有所好转,4、5月出口超预期,企业积极发货,美东、美西航线班次恢复正常,主要为日用品和圣诞节商品[1][11] - **内需情况**:未明显恢复,就业压力大,以旧换新措施效果有限,应加大服务领域以旧换新或补贴力度[1][11][15] 中国政府措施 - **刺激内需**:以旧换新规模扩大,耐用消费品额度提升至3000元,但效果有限;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川藏铁路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库建设等重大工程[11][15][16] - **财政支出**:2025年压力大,新增债务11.86万亿元,GDP占比2%,对冲中美关税战风险,通过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及特别国债等措施支持经济发展,设定GDP增长目标5%[3][17] - **财政政策**:不会有重大调整,到第三季度前支出总量无显著变化,重点放在生育补贴、教育、养老和医疗等与人相关领域[18][19]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 **成效**: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与地产脱钩,中厚板材和特种钢表现良好,工程机械出口转向东南亚、中东和东欧市场,企业数字化升级或出海发展[3][21] - **未来产业**:六大未来产业发展迅速,包括人形机器人和脑机接口技术等,资本高度关注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22][23] 资本市场 - **中国股市和债市**:股市表现相对较好,4月初以来上涨百分之十几,目前基本稳定;二季度和三季度股市与债市可能呈现窄幅震荡格局[20][24][25] - **海外市场**:美国2025年经济下行,美股应减仓,推荐美债和黄金,美债收益率可能回落,黄金价格预计创新高[26] 历史经验借鉴 - **英美对比**: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业指标超过英国,一战后制造业超越英国;英国在斯姆特 - 霍利关税阶段短暂反超美国,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使英镑失去国际货币地位[34][35][37] -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将就业目标从总量就业最大化转变为结构性就业最大化,将通胀目标从2%的锚定目标强化为平均通胀2%,可能导致过度追求低失业率,不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更替[31][39] 其他方面 - **中美科技差距**:第四轮科技革命中,中美两国未出现明显科技突破差距,各有优势和劣势[38] - **中美新能源供应**: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有明显优势,拥有大量产业工人和大规模、稳定、低成本能源供应能力[40] - **欧元区角色**:是世界商品贸易最大比重区域,若有效整合将成为重要力量,但内部存在财政和政治体系不稳定性,中美关系缓和可能使其采取更强硬态度[41][42] - **中美长期矛盾**:从长期看不存在显著战略性矛盾,更多是动态平衡和博弈,中国主要蚕食欧元区市场份额[43] - **中国市场份额**:未来可能呈现动态平衡状态,继续扩大份额更多依赖对欧洲市场竞争[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北京和上海消费领先全国但不健康,与金融薪酬结构调整、人口变化有关,反映出不解决收入和就业问题难以扩大内需[10][12][13] - 2025年央行采取谨慎货币政策,保持资金面相对紧张,防止国债收益率下降过快,降低系统性风险压力[24] - 未来两三个季度股市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包括科技板块、高端制造、机器人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财政支出明显时大消费板块也有机会[25]
振华科技(000733) - 2025年5月15日-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5:34
订单与产能 - 2025年初至今高新电子领域新增订单同比增长,上半年订单预计饱满,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公司加大技改投入,为“十五五”产能需求做准备 [2] 产品价格 - 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总体较为稳定 [2] 毛利率 - 近两年来受行业价格管控影响,毛利率下降;伴随市场回暖,有望小幅平稳上涨,长期将维持在合理水平 [3] - 公司将加大运营管控效率,推进成本管控工程,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向战略性新兴领域延伸挖掘新增长点 [3] 民品业务 - 公司推动优势技术向高端民用领域运用,拓展高端民用、国际及新兴市场,多户子公司加大与商业航天合作,在多领域稳步拓展 [3] 股权激励 - 2018年以来成功实施3期股权激励行权,未来将研究制定新一轮激励措施,有具体方案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持续增长受行业特点影响,客户结算周期长,主要客户信用好、减值风险小 [4] - 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催收力度,完善管控治理体系 [4] 行业发展 - 新兴战略行业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需求量有望增长 [4][5] - 公司看好行业前景,围绕愿景深化业务协同,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核心竞争力,巩固提升行业地位 [5] 核心竞争力 - 公司凭借技术沉淀与战略深耕,成为国内高新电子元器件领域核心供应商,核心竞争力优势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