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
搜索文档
12位顶尖科学家本月底齐聚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有这些看点
第一财经· 2025-07-10 12:58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跨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领先赛道,形成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正积极为全球提供人工智能公共产品 [1][3] - 2014-2023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5.4万项,中国占比70%(3.8万项) [3] - 截至2025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157万件,占全球总量近40% [3] - 83%中国行业决策者使用生成式AI,显著高于英国(70%)、美国(65%)及全球平均水平(54%) [3]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核心亮点 - 大会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聚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与数字鸿沟问题 [1] -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参展,含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60余款机器人及80余款首发新品 [5] - 西门子将国内首秀"Industry Copilot"工业AI助手,特斯拉等机器人厂商集体亮相 [5] - 大会将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图谱》 [3][5] 中国AI技术应用与基础设施 - DeepSeek、通义千问等大模型通过高质价比开源策略降低全球AI技术门槛 [4] - 已建成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布局7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4] - 青岛港应用AI技术提升港口作业效率10%,相当于年新增吞吐量7000万吨 [4] -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大模型进入临床试用,可大幅缩短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时间 [4] AI终端市场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终端出货量占全球42%,全年AI手机/AIPC/AI平板出货量预计增长20% [3] - 科大讯飞、联想等企业的AIPC和智能教育终端产品已实现全球化销售 [3] 国际参与与合作 - WAIC吸引30余国1200位嘉宾,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和80余位中外院士 [5] - 中国通过"人工智能+"行动在交通、医疗、制造等领域建设国家级应用中试基地 [4]
金砖国家联合声明不点名批评美国:单边关税扭曲了贸易,扰乱全球供应链
观察者网· 2025-07-07 15:06
金砖国家峰会联合声明要点 - 金砖国家联合声明对美国提高关税表示"严重关切",批评其单边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扭曲贸易、违反WTO规则,可能减少全球贸易并扰乱供应链 [1] - 声明谴责针对伊朗的轰炸行动违反国际法,并直接批评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的行为,敦促以色列从叙利亚戈兰高地撤军 [1] - 巴西总统卢拉在演讲中强烈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为,称其构成种族灭绝和使用饥荒作为战争武器 [1] 金砖国家经济影响力 -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26.46%,人口占41.93%,2024年成员国从5个增至10个 [7] - 普京表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综合GDP达77万亿美元,超过G7的57万亿美元 [9] - 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40%,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及新加入的沙特等五国 [7][9] 全球治理与多边合作 - 联合声明强调反对单边保护主义,彰显成员国在贸易谈判中的协调姿态 [4] - 声明呼吁联合国制定人工智能全球规则,避免技术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数字鸿沟 [6] - 中国总理李强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紧迫,金砖国家应成为推动变革的先锋力量 [10] 地区冲突与国际局势 - 联合声明对加沙地带人道危机表示关切,呼吁释放被扣押人员和重启谈判,重申支持"两国方案" [6] - 伊朗外长警告战争后果将波及整个地区,要求联合国成员国谴责以色列和美国 [5] - 声明提及乌克兰冲突时仅重申各国立场,但新增由中国和巴西主导的"和平之友"调解倡议 [6]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 特朗普曾威胁对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国家征收100%关税,后又威胁对支持金砖"反美政策"国家加征10%关税 [4][5] - 分析认为特朗普关税战引发不稳定,促使新兴国家寻求经济伙伴关系多样化 [9]
弥合数字鸿沟,为银发经济注入新动能
科技日报· 2025-06-30 08:50
银发经济现状与挑战 - 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 [1] - 数字鸿沟成为阻碍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表现为接入难、使用难、价值匹配难 [1][2] - 60岁及以上网民规模为1.5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2.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 - 接入性鸿沟:数字设备的操作复杂性和价格门槛阻碍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经济 [2] - 使用性鸿沟:3000余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但语音识别不准、操作流程复杂等问题依然突出 [2] - 价值性鸿沟:2025年1月至4月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但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性功能设计不足 [3] 弥合数字鸿沟的发展路径 - 完善标准体系:建立覆盖硬件、软件、服务全链条的适老化标准体系,重点解决标准缺失和执行不力的问题 [4] - 强化技术支撑:提升语音交互技术对方言的识别准确率,开发符合老年人认知特点的界面系统 [5] - 创新商业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适老化产品体验网络,探索"硬件+服务"的打包方案 [6] 政策与市场机遇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释放养老消费潜力 [1] - 适老化产品市场快速增长,但供需错配问题突出,创新空间较大 [3] - 技术研发需聚焦老年人真实需求,避免闭门造车 [5]
第20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在挪威举行
快讯· 2025-06-25 10:53
数字治理论坛主题 - 第20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在挪威利勒斯特伦举行 主题为"共建数字治理" [1] - 论坛讨论议题包括人工智能 新兴技术 数字信任与安全 数据保护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 [1] 联合国秘书长致辞要点 - 古特雷斯肯定论坛20年来推动全球互联网公共政策合作的努力 [1] - 呼吁采取行动应对全球数字风险 包括扩大可负担互联网接入以弥合数字鸿沟 [1] - 其他行动建议包括缩小数字技能差距 打击网络仇恨言论 促进数字空间多元化 [1] 论坛时间安排 - 会议于10月23日至27日举行 [1] - 开幕式于10月24日举行 [1]
数字阅读时代 出版纸质书必要在哪?番茄小说融合出版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00:0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规模达6.7亿人,同比增长17.52%,数字阅读作品总量约6307.26万部,同比增长6.28%,市场总营收规模达661.41亿元,增长16.65% [2] - 数字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面临技术和市场转型双重压力,传统出版业优质内容与互联网渠道及海量用户需实现有效衔接 [2] - 三线及以下城市正成为数字阅读消费重要增长点,平台上活跃出版物用户中三线城市占比最高,四、五线城市用户占比约四分之一,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速最高 [3] 公司战略布局 - 番茄小说与全国近400家出版机构合作,上架出版物电子书38万册,专注于电子出版物领域,用户规模庞大 [2] - 公司每天有超过1000万用户在平台阅读电子出版物,2024年消费出版电子物的日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超70% [3] - 公司正构建从电子阅读到出版、IP衍生的完整生态,重点发力三个方向:推动原创网文实体出版规模化、联动作者和出版社探索新书宣发多元化形式、持续引入数字内容拓展有声作品增量市场 [4] 用户行为分析 - 2024年番茄小说用户阅读时长最高的五类出版物为精品小说、文学经典、个人成长、励志提升和中国历史,出版物用户阅读体验满意度达96.74% [3] - 现代读者阅读习惯趋向"浅"和"碎",更希望快速接触书籍核心内容,市场对IP的推崇越来越强烈,年轻人对IP追捧力度强 [5] - 用户热衷于阅读平台上的互动功能,读者之间探讨争论实现价值碰撞,体现了年轻读者参与阅读的活性 [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技术发展应用使不同故事体裁改编门槛和成本大幅下降,故事消费形式从文字延展至声音、图片、视频等 [4] - 数字阅读平台需考虑算法设计中增加文化多样性、兴趣多样性权重,避免形成信息茧房 [6] - 建议对数字阅读产品功能进行适老化改造,降低操作门槛以服务60岁以上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体 [6]
金融AI应用机遇挑战并存,陆家嘴论坛共识指向全球协作
第一财经· 2025-06-19 20:21
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状 - AI已渗透金融行业各个环节,从前台营销到中后台风控、研发乃至组织变革 [4] - 高盛指出AI应用集中在三领域:数据分析与算法交易、内部流程自动化、贷款发放与信用评分 [4] - SWIFT通过AI技术检测异常、加速审查、降低误报率并增强数据洞察力,提升金融体系完整性 [4] - 当前AI应用仍处早期阶段,金融基础设施搭建是基石,但实质性行业变革尚未显现 [5] 数字鸿沟争议与普惠性探讨 - 观点分歧:AI可能缩小机构差距或加剧"数字鸿沟",形成大机构热/中小企业冷的局面 [6] - 屠光绍指出AI应用呈现"冷热交织"不均衡状态,核心业务结合难度大,需警惕服务覆盖不足 [6] - PayPal数据显示美国超50%小微企业已应用AI,80%用于营销,多数视AI为竞争力核心 [7] - 中信集团强调AI应用需聚焦普惠性、精确性,覆盖长尾需求并提升用户画像精度 [7] 全球监管与合作框架 - 屠光绍提出全球监管合作是AI金融应用关键,需跨国协同以稳定发展环境 [8] - SWIFT主张宏观视野推动规模化落地,需建立行业标准促进互信与系统安全 [8] - 中信提出"共建共筑共创"路径:建智能算力底座、筑安全规范、创产学研生态 [8] - 高盛强调信任是金融体系核心,需通过责任监管框架维护生态系统互信 [9]
新加坡媒体:谁来帮父母玩转智能手机?
环球时报· 2025-05-29 07:07
数字鸿沟问题 - 数字鸿沟存在于网络的方方面面,给老年人及其子女带来巨大负担 [1] - 老年人面临技术恐惧症,主要原因是设计者忽略了他们的需求 [2] - 当前数字服务设计更多服务于青年群体,与老年人需求背道而驰 [2] 老年人数字服务设计需求 - 设计应包容老年人,鼓励参与和交互,评估他们的困难和反馈 [2] - 简洁语言、清晰界面、合适字号、明显色彩对比是必需的设计要素 [2] - 许多组织正通过网络宣传帮助老年人规避风险并学习数字技能 [2] 社会支持与解决方案 - 社区分享老年人护理知识和数字技术指南,但独居老人支持不足 [3] - 需要为子女提供技术和情感教育,帮助满足父母的数字需求 [2] - 技术成果应惠及所有人,赋予老年人尊严,关乎社会公平与包容 [3]
老有所“数”,残有所“联”:多方合力书写数字时代的民生答卷
华夏时报· 2025-05-27 17:11
数字社会建设与适老化无障碍环境 - 当前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成果显著,但老年人和残疾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突出,涉及3.1亿老年群体及8500万残疾人[1] -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联合启动"推进互联网适老化及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行动",主题为"数字技术助老助残"[1] - 互联网适老化及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完善,信息服务对特殊群体友好度较低,升级改造工作迫切[1] 政策与法规进展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超3000家与特殊群体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和APP完成高质量升级改造[3] - 法规落实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部分政务服务平台改造滞后,企业改造动力不足[3] - 中国残联将完善信息无障碍长效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加速互联网平台改造进程[3]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众多互联网平台及智能终端未达无障碍标准,辅助产品研发因市场动力不足而滞后[4] - 听障群体在互联网音频、视频内容获取上存在明显障碍,缺乏准确字幕和手语翻译服务[6] - 科技企业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自动字幕生成技术,开发专业手语翻译工具[6] 企业实践与公益行动 - 量子之歌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提升老年教育可及性,采用"公益+普惠+商业"模式促进教育均衡[10] - 阿里巴巴公益推出"轮椅友好厅"标注功能和高德地图轮椅导航项目,覆盖国内60个城市[10] - 阿里巴巴每年超过25%的公益项目与助残有关,致力于用科技力量改善残障人士生活[10] 阶段性目标与规划 - 到2026年底,实现各地市财政资金建设的互联网网站、服务平台100%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技术升级,达标率不低于90%[6] - 到2028年底,达成全国政府政务、民生服务全领域互联网网站及服务平台适老化及无障碍技术升级全覆盖,达标率提升至90%[6] - 上海"数字伙伴计划"已联动超百家单位,未来将深化实践、加强跨区域合作,输出数字包容的"上海方案"[9] 社会协作与多方参与 - 互联网行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作为产品服务的重要标准[2] - 中国老龄协会将组织基层涉老组织开展社会监督,参与标准制定,协同各方推动建设高质量发展[3] - 中国盲协培育专业体验评测队伍,未来将深度参与标准制定,确保规范贴合实际需求[4][5]
首个适老化数字经济国际标准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5-21 03:50
国际老龄化数字经济标准发布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首个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ISO25556∶2025 该标准由中国牵头制定 [1] - 标准涵盖在线购物 数字银行 数字医院 在线娱乐 社交媒体 智慧出行 智慧社区 智慧家庭等老年人高频数字场景 [1] - 标准提出具体建议 如在线购物平台需简化操作流程 设置大字体 高对比度界面 数字银行需提供语音引导 人工客服快速接入等功能 [1] 智慧出行与社区应用 - 标准鼓励打车软件推出一键叫车 行程分享等适老功能 [2] - 倡导智慧社区整合生活服务信息 以简洁方式呈现水电费缴纳提醒 社区活动通知等内容 [2] - 中国已累计发布240余项适老化 无障碍相关国家标准 覆盖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2] 中国数字适老化进展 - 中国已发布《网站设计无障碍评级测试方法》《通信终端设备无障碍设计原则》等国标 [3] - 正在研制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 智能多媒体终端适老化技术规范 [3] - 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年底达14.2亿人 20多国专家参与标准制定 [3] 国际标准对接与合作 - 中国适老化设施标准与日本 新加坡 德国等发达国家设计理念相近 [4] - 日本德国对防滑地面 扶手的规范与中国《适老家居通用技术要求》等国标类似 [4] - 中国将推动与东盟 欧盟认证互认机制 提出更多国际标准提案 [4]
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信息通信行业如何架起“数字桥梁”
搜狐财经· 2025-05-18 19:35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福建省信息通信业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实现村村通电话(2005年)、村村通宽带(2012年)、村村通高速宽带(2018年),打通农村通信"最后一公里" [3] - 全省累计建成移动电话基站48.1万个(含5G基站15万个),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4129.2万个(10G-PON端口93.2万个),电话用户5713.3万户(5G用户占比59.3%),宽带用户2281.1万户 [3] - 通信设施覆盖山地丘陵、海岸码头等区域,弥合数字鸿沟,基站密度居全国前列 [3][4] 数字服务生态创新 - 通信服务领域实施提速降费、携号转网等改革,线上线下结合提供全天候服务,并开展防汛反诈等公益行动 [5] - 移动终端厂商如华为、中兴针对女性需求开发时尚设计、拍照性能等功能,兼顾实用与潮流 [6] - 美图秀秀运用AI技术传承非遗文化,美柚构建"工具+社区+电商"生态服务女性健康管理,全省9288家增值电信企业拓展数字生活服务 [6] 数字技术赋能女性发展 - 数字经济创造电商、直播等就业机会,释放"她经济"潜能,在线培训提升女性技能 [7] - 中国移动海上营业厅员工陈巧玲20年守护渔村网络,泉州电信王冬玲团队推动九牧等企业数字化改造 [7] - 福州联通连慧18年参与网络建设,电信申诉中心、广电营业厅等女性团队获省级表彰 [8] 数字化转型战略 - 2025年世界电信日主题聚焦"数字化转型中的性别平等",福建作为数字中国实践起点,通过普惠设施、包容生态、技术创新提升数字公平性 [2] - 通信基础设施被定位为弥补交通不足的关键,1989年即提出"通信是顺风耳"的发展理念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