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建造
icon
搜索文档
黄力平出任万科(02202)董事长 多方支持推进改革化险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08:50
公司治理与风险化解 - 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选举黄力平为新任董事长 辛杰辞去董事长职务 [1] - 新任董事长由原董事会成员担任 有利于工作的延续和稳定 [1] - 在深圳市及有关部门 大股东地铁集团及金融机构等各方支持下 公司改革化险稳步推进 [1] - 公司上半年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 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1] 财务与业务运营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053亿 综合住区业务销售收入近700亿 [2] - 公司上半年高质量交付超4.5万套 销售回款率100% 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9成 [2] - 公司上半年通过存量盘活优化和新增产能近百亿 盘活回款近60亿 [2] - 2023年以来公司已盘活货值约785亿 累计实现新增销售超200亿 [2] - 自2022年以来所有新项目均纳入全周期投后管理 新项目投资兑现度达85% [2] 经营服务业务表现 - 万物云上半年实现营收182亿 保持行业领先的存量住宅市场拓展能力 [2] - 万科长租业务规模 效率 纳保量保持行业第一 [2] - 商业业务上半年客流 销售 坪效等关键指标稳步增长 [2] - 物流业务出租率保持行业领先 库内运营 运输等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 [2] 科技创新与应用 - 公司图纸大模型已成为行业级应用 服务内外部项目超1000个 为近百家行业伙伴提供线上审图服务 [3] - 万物云"灵石"边缘服务器系统能实现社区设备95%在线动态监测 [3] - 万物云"飞鸽"工单系统构建了行业最大的工单实时响应网络 [3] - 泊寓运营实现全面自动化 项目前台GOP利润率长期保持在89%以上 [3] - 公司与深铁合作上线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配送货试点 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3]
数智转型打开房地产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10-13 05:55
智能建造体系构建 - 中国在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发挥示范作用 [1] - 北京实现自主可控软件平台、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等11项智能建造技术创新成果落地 [1] - 青岛落地应用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合肥的铁路轨道无人智能监测系统等3套技术成果通过省级认定,武汉近5年共有181项智能建造相关专利获得授权 [1] - 重庆、四川联合发布目录明确40余款建筑机器人的适用场景和应用要点 [2] - 北京、天津、河北共同编制技术规程,为京津冀地区智能建造标准化应用提供支撑 [2] - 佛山以1家"链主"企业、3家应用企业、8家产业协同企业组成产业集群,牵动上下游超20家企业,2024年完成销售额超5000万元 [2] - 重庆指导9家企业研发6款建筑机器人,全年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000万元 [2]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培育一批智能建造骨干企业,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数字家庭建设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对住宅智能化提出明确要求 [4] - 数字家庭是扩大内需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举措,中国正开展数字家庭试点,18个试点地区取得积极进展 [4] -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在住宅土地出让时明确数字化小区硬件建设要求 [5] - 江苏张家港市构建"家庭综合信息箱+数字家庭安全平台+数字家庭基础平台"架构,通过手机客户端提供各类服务 [5] - 安徽宁国市通过多级平台联动,目前已有7.6万户住户接入平台,解决各类问题约4.1万个,受理率100%、办结率99.9% [5] - 浙江湖州市吴兴区为200余名独居老人安装"一键帮助"按钮,依托智慧养老中心提供服务 [5] -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安装物联感应器保障安全,累计接收报警2.3万余次,平台自动语音通知2.5万余次、自动短信通知2.5万余次、人工短信通知1000余次 [6] - 福建福州市鼓楼区铺设物联感知设备,实现对家庭用水、用电、用气的智能监测 [6] - 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加大全屋智能产业培育和产业链企业招引力度 [6] - 广州市番禺区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活动中,50余家数字家庭相关企业参加,智能家居类产品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占比9.7%,补贴额800余万元占比10.76% [6] 房地产行业数智化转型 - 房地产业正从依赖传统要素驱动转向以数字技术为基石、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 [7] - 龙湖集团应用"龙智设计"使某项目从设计到拿证仅用90天,较行业平均提前170天,设计变更率低至0.5% [7] - 龙湖集团在运营环节运用"AI慧眼"实现24小时自动巡检,单项目每日节省人工巡检3.6小时 [7] - 龙湖集团在服务环节构建"即时响应型服务生态",工单处理效率提升62.5% [7] - 调研显示超半数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40%的企业设立专门数字化部门,但转型成效与预期尚有差距 [7] - 数智化转型要求企业从组织文化、业务协同、数据能力等底层维度重构核心竞争力 [8] -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了行业运营效率并创造新增长点,AI大模型、空间计算等技术将使建筑成为"可感知、可交互、可进化"的智慧生命体 [8] - 数据要素资产化将推动企业从"空间提供商"向"数据服务商"转型 [8]
开源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政策继续推动行业供给转型,积极布局建材机会-251012
新浪财经· 2025-10-12 22:11
政策导向与行业转型 - 住建部深化建筑业改革,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发展路径,推动行业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系统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1] - 核心举措包括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旨在提升行业品质、效率和可持续性 [1]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 [1]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绿色建材、智能建造等细分领域将迎来新的增长空间,建材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1] - "对等关税"有望利好在海外有生产基地的玻纤龙头择时提价,巩固盈利优势 [1] - "一致性评价+集采"政策促进中硼硅药用玻璃渗透率加速提升 [1] 市场表现与指数对比 - 本周建筑材料指数上涨2.66%,跑赢沪深300指数(下跌0.51%)3.18个百分点 [2] - 近一年来建筑材料指数上涨21.26%,跑赢沪深300指数(上涨16.55%)4.71个百分点 [2] - 近三个月建筑材料指数上涨14.73%,略跑输沪深300指数(上涨14.91%)0.18个百分点 [2] 水泥市场数据 - 截至10月10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为287.21元/吨,环比下跌0.26% [3] - 水泥-煤炭价差为194.36元/吨,环比上涨1.30% [3] - 全国熟料库容比为67.40%,环比持平 [3] 玻璃市场数据 - 截至10月10日,全国浮法玻璃现货均价为1301.65元/吨,环比上涨9.35元/吨,涨幅0.72% [3] - 光伏玻璃均价为125.00元/重量箱,环比持平 [3] - 浮法玻璃-纯碱-石油焦价差为15.03元/重量箱,环比上涨5.16% [3] 玻璃纤维价格 - 截至10月10日,无碱2400tex直接纱报价范围为3400-4000元/吨,不同型号纱线价格在4100-6500元/吨区间 [4] 消费建材原材料成本 - 截至10月10日,原油价格为65.05美元/桶,周环比下跌3.59%,较年初下跌15.22% [4] - 沥青价格为457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年初上涨2.93% [4] - 丙烯酸价格为6500元/吨,周环比下跌1.14%,较年初下跌16.67% [4] 公司推荐与受益标的 - 消费建材板块推荐三棵树、东方雨虹、伟星新材、坚朗五金,受益标的包括北新建材 [1] - 水泥板块受益标的包括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 [1] - 玻纤板块推荐中国巨石,受益标的包括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国际复材 [1] - 药用玻璃板块推荐力诺药包、山东药玻 [1]
行业周报:政策继续推动行业供给转型,积极布局建材机会-20251012
开源证券· 2025-10-12 21:42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持续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旨在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为绿色建材、智能建造等领域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凸显建材板块长期投资价值 [1] - 细分领域机会明确:消费建材、水泥(节能降碳)、玻纤(海外关税优势)、药用玻璃(政策驱动渗透率提升)均存在结构性机会 [1] 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2025年10月6日至10月10日)建筑材料指数上涨2.66%,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51%,跑赢大盘3.18个百分点 [2][11] - 近三个月建材指数上涨14.73%,略跑输沪深300指数(上涨14.91%)0.18个百分点;近一年建材指数上涨21.26%,跑赢沪深300指数(上涨16.55%)4.71个百分点 [2][11] - 细分板块中,水泥制造涨幅最大,达5.36%,玻纤制造是唯一下跌的子板块,跌幅为0.52% [14] - 当前建材板块平均市盈率(PE)为30.12倍,市净率(PB)为1.37倍,估值处于A股全行业较低水平 [17] 水泥板块跟踪 - 价格方面:全国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为287.21元/吨,环比下跌0.26%,区域表现分化,华中地区上涨1.32%,华东地区下跌1.57% [4][22] - 库存方面:全国熟料库容比为67.40%,环比持平 [4][23] - 成本利润方面:水泥-煤炭价差为194.36元/吨,环比上涨1.30%;主要原材料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下跌0.69% [4][57] 玻璃板块跟踪 - 浮法玻璃:现货均价为1301.65元/吨,环比上涨9.35元/吨,涨幅0.72%;但期货价格下跌2.86% [4][76] - 光伏玻璃:均价为125.00元/重量箱,环比持平 [4][83] - 库存与成本:全国浮法玻璃库存环比增加696万重量箱,增幅达13.71%;主要原材料重质纯碱价格环比下跌0.78% [4][78][85] - 盈利能力:浮法玻璃不同工艺路线的价差均环比上涨,涨幅在5.16%至12.49%之间;光伏玻璃价差环比微涨0.10% [4][98][101] 玻璃纤维板块跟踪 - 市场价格整体维稳,无碱2400tex直接纱报价区间为3400-4000元/吨,实际成交存在灵活空间 [4][105] - 电子纱市场暂稳运行,G75主流报价8300-9200元/吨,后续价格存在提涨可能 [106] 消费建材板块跟踪 - 主要原材料价格小幅波动:原油价格周环比下跌3.59%至65.05美元/桶;沥青价格持平;丙烯酸、钛白粉价格周环比分别下跌1.14%和0.38% [4][115] - 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为消费建材企业盈利能力改善提供空间 [116] 重点公司推荐 - 消费建材板块:推荐三棵树、东方雨虹、伟星新材、坚朗五金;受益标的包括北新建材 [1] - 水泥板块:受益标的包括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 [1] - 玻纤板块:推荐中国巨石;受益标的包括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国际复材 [1] - 药用玻璃板块:推荐力诺药包、山东药玻 [1]
数说十四五︱新房销售面积约50亿平方米 “好房子”助力住房安居
央广网· 2025-10-12 09:52
房地产市场表现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1] - 国庆中秋假期高品质住宅项目受青睐 湖北武汉13个高品质住宅项目平均去化率超70% [1] -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1][3] 行业技术发展与创新 - 行业创新出光伏建筑玻璃、自修复混凝土、气凝胶保温材料、高性能隔声毡等一大批新型材料 [1] - 河南郑州在建项目应用机器人及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已培育智能建造骨干企业16家 [2] - 郑州市制定智能建造技术标准和“好房子”标准体系 助力建设“安全、绿色、舒适、智慧”的住房 [2]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十四五”期间建立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2] - 住房保障制度对新市民、青年人等不同群体作出相应安排 [2] 城市更新与社区建设 - 山东青岛市改造小区同时推动街道片区更新 打造6处口袋公园和5处社会停车场 新增近500个停车泊位 居民满意度达97%以上 [2] - 全国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 [3] - 行业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 落实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完整社区建设等重点任务 [3]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约50亿平方米|“十四五”成绩单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22:0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五年来,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牢牢抓住"安居"这一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 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 展新模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积极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系统 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 求。 同时,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五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大力实施城市更 新,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效 能,使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加方便、舒心、美好。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约1.1亿人;加装电梯12.9万 部,新增停车位340多万个、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更新改造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 84万公里;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以"小切口"改善" ...
事关你的房子!住建部发声!
金融时报· 2025-10-11 16:50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存量住房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 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董建国进一步表示,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保障正常建设资金需求,推动项目早日建成交付; 对资不抵债的项目,加快推进破产重整或清算,在司法处置中把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对 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企业,坚决查处,不让其"金蝉脱壳"、蒙混过关。截至目前,全国750多万 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有力维护了广大购房人合法权益。 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 倪虹表示,五年来,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新型 建造方式,推广应用先进成套技术体系和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培育绿色建筑经济增长点,优化建 筑市场环境,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努力为全社会提 供高质量建筑产品。建筑产业规模也屡创新高,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32.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9 万亿元。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10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 绍"十四五"时期住 ...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约50亿平方米 “十四五”成绩单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16:35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存量住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已有15 个省(区、市)的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此外,截至目前,全国750多万套已售但未交付的住房已实现交付,有力维护了广大购房者的合法权 益。 同时,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五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大力实施城市更 新,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效 能,使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加方便、舒心、美好。 中经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10月1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 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五年来,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牢牢抓住"安居"这一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 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 展新模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 ...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2024年我国建筑业产值32.7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24%
新华财经· 2025-10-11 14:48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高婷)"建筑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国建造'的力 量载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以提高建筑品质为目标,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路 径,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建造 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密切相关。2024年,建筑业产值 32.7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6.3万亿元,增长24%。2021年至2024年,建筑业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 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以及各类水利、 机场等基础设施。同时,建筑业还支撑了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 第三,"中国建造"品牌享誉海外。建筑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出去"步伐加快,模式 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多元。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 ...
“中国建造”享誉海外!“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业实力再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4:37
行业整体表现 - 建筑业在“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建造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1] - 2024年建筑业产值达32.7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6.3万亿元,增长24% [1]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及各类水利、机场等基础设施 [1]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 - 行业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 [1] - 显著改变城乡面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 [1] 新型建造方式发展 - 发展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动工程建设数字化设计、部品部件自动化生产、施工现场智慧化管理 [2] - 聚焦双碳目标,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亿平方米 [2] - 改造后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3-5℃,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已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2] 国际业务与品牌影响力 - 建筑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00亿美元 [2] - 2025年全球前250名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内地企业有76家,其中前10名占4家 [2] - 中老铁路、秘鲁钱凯港、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波黑多博伊医院等一批海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2] 未来发展导向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改革,激发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 - 致力于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