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

搜索文档
海格通信: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9 00: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29亿元,同比下降13.97%(上年同期25.91亿元)[2] - 归母净利润251.38万元,同比暴跌98.72%(上年同期1.9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633.63万元,同比下滑133.7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32亿元,较上年同期7.40亿元净流出改善28.03%[2] - 总资产201.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96%,净资产124.60亿元下降1.16%[4] 业务发展动态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行业客户调整导致的合同延缓,以及持续投入芯片、卫星互联网、北斗、智能无人系统、低空经济、6G等新兴领域研发[4] - 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和拓展民用市场,涉及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前沿技术方向[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184,407户,前十大股东中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持股25.31%为控股股东[4] - 国有股东中移资本持股1.97%,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1.40%,机构投资者包括多只军工主题ETF[4] 资金运作与融资 - 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内部结构并部分延期,已获股东大会批准[5] - 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循环滚动使用[5] - 计划以2-4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6] - 获批55亿元银行授信额度,2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可用于现金管理[6][7] 债券与财务指标 - 存续中期票据"24海格MTN001"余额10亿元,票面利率2.15%,2024年发行[5]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35.46%,EBITDA利息保障倍数2.42倍,较上年同期13.23倍显著下降[5]
海格通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8.7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0:3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2.29亿元,同比下降13.9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38万元,同比下降98.72% [1] 业绩变动原因 - 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合同签订延缓 [1] - 持续开展在芯片、卫星互联网、北斗、智能无人系统、低空经济、6G、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研发 [1] - 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及拓展民用市场 [1]
欧圣电气涨0.75%,成交额1.99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755.22万
新浪财经· 2025-08-05 16:1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空气动力设备和清洁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小型空压机(37.02%)、干湿两用吸尘器、家用洗地机和工业风扇(4.26%) 配件及其他业务占比8.70% [2][7] - 公司成功开发护理机器人新品类产品 该产品属于智能穿戴设备 主要用于失能及半失能人员排泄物自动处理 [2] - 海外营收占比达99.08% 产品主要通过亚马逊等国际跨境电商平台销售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 同比增长61.33% 归母净利润6154.01万元 同比增长43.84%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8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9亿元 [8] 股权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42万户 较上期增加5.99% 人均流通股4714股 较上期减少5.65% [7] - 永赢睿信混合A(019431)新进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217.70万股 永赢稳健增强债券A(014088)新进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30.16万股 [9] - 多家基金产品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包括诺安先锋混合A、华安安信消费混合A等产品 [9] 市场交易数据 - 8月5日股价涨0.75% 成交额1.99亿元 换手率9.60% 总市值78.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49.89万元 占总成交额0.03% 行业排名18/22 主力持仓占比7.37% [4][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29.02元 当前股价靠近30.32元支撑位 [6]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清洁小家电 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小盘、出海概念、智能穿戴等 [7] - 公司具有人民币贬值受益概念 因海外业务占比极高 [3]
隆利科技(300752.SZ):背光显示产品已成功应用在小米、小天才等终端客户的智能手表产品上
格隆汇· 2025-08-01 18:31
客户合作与产品应用 - VR背光显示产品已向Meta、Pico、Varjo等终端品牌批量供货 [1] - 背光显示产品成功应用于小米、小天才等终端客户的智能手表 [1] 市场战略与未来发展 - 未来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1] - 公司计划深入挖掘与智能穿戴客户的合作机遇 [1]
全球与中国强耐受性特种膜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7-31 18:49
强耐受性特种膜行业现状 - 强耐受性特种膜是一种应用于高洁净、高温、高湿、强酸碱、强外部应力等极端恶劣生产环境下的粘性材料,主要用于柔性线路板/印刷线路板自动化生产制程中,起到保护、牵引、承载、固定线路板的功能 [1] - 受益于全球FPC产能向中国转移及AI、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等下游需求增长,强耐受性特种膜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2] - 以新广益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日企垄断,其产品在耐高温、耐强酸碱及机械强度等性能上达到国际水平,并实现对鹏鼎控股、维信电子等头部FPC厂商的稳定供货 [3] - 除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外,该材料已渗透至新能源电池隔膜、医疗设备高频信号传输模块、航空航天极端环境电路保护等新兴领域 [4] 强耐受性特种膜发展趋势 - 折叠屏手机和车规级FPC驱动承载膜向超薄化发展,同时耐温性提升至300℃以上,以满足高频高速信号传输需求 [5] - 产业淘汰含氟涂层,东丽生物基聚酰亚胺膜(碳足迹降低40%)和住友化学无溶剂涂布技术实现量产,减少全氟化合物(PFCs)污染 [6] - 膜厚从传统的50μm缩减至20μm以下,助力柔性板更高的弯折性能和更小的封装厚度 [7] 全球强耐受性特种膜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强耐受性特种膜市场规模达到25499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40050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98% [10]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14305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5610%,预计2031年将达到22973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32% [10] - 单面强耐受性特种膜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3486百万美元,占比5289%,双面强耐受性特种膜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013百万美元,占比4711% [11] 强耐受性特种膜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是最大的应用端,2024年市场规模为18459百万美元,占收入份额的7239% [17] - 在医疗领域,强耐受性特种膜被用于高端医疗设备中的柔性电路组件封装,确保其在高温灭菌、化学消毒等严苛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1] - 在汽车电子领域,强耐受性特种膜可广泛应用于车载显示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传感器模块、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中 [21] 强耐受性特种膜行业竞争格局 -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PANAC、SOMAR、Sekisui、Toray及苏州新广益电子等,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在日本 [25] - 2024年PANAC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商,占据了市场份额的1763% [25] - 预计未来几年,行业进入者将增多,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厂商由于具有市场优势、成本优势等,有望取得竞争优势 [25]
沃格光电股价下跌4.49% 光通信板块活跃度提升
金融界· 2025-07-31 01:54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30日股价报收27 0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27元 跌幅4 49% [1] - 当日成交量为212976手 成交金额达5 85亿元 [1]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84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1 3%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光电显示器件研发制造 [1]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 车载显示等领域 [1] - 属于光学光电子行业 同时涉及新材料 智能穿戴等概念 [1] 行业动态 - 7月29日市场信息显示800G光模块需求增长预期强烈 [1] - 高盛预测2025年该产品销量将达1990万单位 [1] - 光通信板块当日表现活跃 多家相关企业股价上涨 [1]
三大概念受116亿主力资金追捧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16:45
市场表现 - 近三日上证指数上涨0.44%,A股成交金额较前三日下降1.78% [1] - 主力资金近三日净流入71类概念板块,其中PCB概念、先进封装、AI PC分别以51.75亿元、33.65亿元、30.81亿元位列前三 [1] 主力资金净流入板块 - **PCB概念**:板块涨幅6.14%,跑赢大盘5.70个百分点,领涨股大族数控涨幅36.59%,主力资金净流入27321.53万元 [1] - **先进封装**:板块涨幅4.97%,跑赢大盘4.53个百分点,领涨股大族数控涨幅36.59%,主力资金净流入27321.53万元 [1] - **AI PC**:板块涨幅4.93%,跑赢大盘4.49个百分点,领涨股胜宏科技涨幅19.32%,主力资金净流入152596.41万元 [1] - **5G**:板块涨幅3.49%,跑赢大盘3.05个百分点,领涨股铜冠铜箔涨幅28.42%,主力资金净流入39266.24万元 [1] - **富士康概念**:板块涨幅4.28%,跑赢大盘3.84个百分点,领涨股汇成真空涨幅22.32%,主力资金净流入7589.62万元 [1] 其他活跃板块 - **期货概念**:板块涨幅2.72%,跑赢大盘2.28个百分点,领涨股大恒科技涨幅21.91%,主力资金净流出18527.64万元 [1] - **AI手机**:板块涨幅3.46%,跑赢大盘3.02个百分点,领涨股胜宏科技涨幅19.32%,主力资金净流入152596.41万元 [1] - **OLED**:板块涨幅4.29%,跑赢大盘3.85个百分点,领涨股阿石创涨幅39.95%,主力资金净流入19163.57万元 [1] - **6G概念**:板块涨幅4.04%,跑赢大盘3.60个百分点,领涨股直真科技涨幅26.13%,主力资金净流入2941.18万元 [1] - **智能穿戴**:板块涨幅4.17%,跑赢大盘3.73个百分点,领涨股康泰医学涨幅29.44%,主力资金净流入11256.23万元 [1] 领涨个股 - 幸福蓝海以47.86%涨幅领涨短剧游戏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4293.97万元 [1] - 硕贝德以23.29%涨幅领涨粤港澳大湾区和虚拟现实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1769.05万元 [1] - 南亚新材以18.73%涨幅领涨MiniLED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80.72万元 [1]
机构专用席位溢价0%买入76.2万元 合力泰上半年预盈最高1300万元股价收涨0.40%
金融界· 2025-07-16 20:55
股价与交易情况 - 2025年7月16日合力泰股价收报2.54元,较前一交易日微涨0.40%,成交额达1.82亿元 [1] - 当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机构专用席位以2.54元/股买入30万股,成交金额76.2万元,成交价与收盘价持平,占当日竞价交易成交额的0.42% [1] - 卖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深圳福华三路营业部 [1] - 此前7月8日曾出现一笔机构账户卖出的大宗交易,成交30万股,金额78.3万元,成交价与当日收盘价持平 [1] - 近五个交易日股价维持在2.51-2.56元区间窄幅波动,振幅1.98%,当前流通市值144.28亿元 [2] 财务与估值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90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电子纸业务下游需求增长及产能效率提升 [1] - 通过重整计划剥离亏损业务、降低负债规模,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减少 [1] - 当前动态市盈率达1162.73倍,市净率为10.21倍,总市值189.98亿元 [1] 行业与概念 - 所属板块包括光学光电子、智能穿戴等概念 [1] - 当日沪深两市大宗交易情况显示,上汽集团、德赛西威等公司大宗交易折价率在1%-9.74%不等,而合力泰此次交易未现折溢价 [2]
海格通信: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9:09
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00万元–3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9,582.75万元下降98.47%-98.9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000万元–3,3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10,760.44万元下降127.88%-130.67%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008元/股–0.0012元/股,上年同期为0.0789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合同签订延缓 [1] - 公司持续在芯片、卫星互联网、北斗、智能无人系统、低空经济、6G、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开展技术研发 [1] - 公司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及拓展民用市场 [1] 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情况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的财务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 [1] - 公司已与会计师事务所就业绩预告事项进行预沟通,双方不存在分歧 [1]
华盛昌:子公司深度感测拟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战略布局AI眼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0 14:05
公司战略布局 - 华盛昌全资子公司深度感测拟与华眸企业、华境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深境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深度感测出资700万元,持股70% [1] - 合资公司旨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眼镜战略布局,重点构建新一代专业领域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应用新生态 [2] - 公司将通过长效激励机制绑定核心团队与企业发展成果,提升子公司运营效能与市场竞争力 [2] 行业发展趋势 - AI眼镜作为集智能计算、感知交互、视觉呈现于一体的可穿戴设备,应用场景涵盖个人助理、生产工具、娱乐载体等方向 [2] - 全球智能穿戴市场预计到2034年达到4317.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9.59%,增长由AI功能落地和端侧SoC迭代推动 [2] - Meta Ray-Ban AI眼镜2025Q1销量52.5万台,同比增长209%,月活跃用户是一年前的4倍多 [2] 工业级应用前景 - 工业级AI眼镜在技术层面落地更快,微软HoloLens 2和RealWear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维修、培训、制造业等领域 [3] - 公司介入AI眼镜基于测试测量领域需求,预计将开发工业测量、巡检、检修等场景的配套产品 [3] - 工业级智能显示设备已在DHL、福特汽车、霍尼韦尔等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3] 研发与技术投入 - 公司在研发领域持续长期投入,构建了全面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的产品体系 [4] - 未来将紧跟国际先进技术趋势,加大自主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力度,推进仪器仪表专业化和高端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