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 EO羿欧开启预售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09:29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北京现代旗下首款纯电平台SUV EO羿欧于10月16日启动预售,预售价区间为13万至15万元 [1] - 公司将该车定位为“15万内品质最好的纯电SUV”,意在树立“品质优先”的竞争姿态,推动细分市场回归理性竞争 [1][6][9] - 此举被视为北京现代电动化转型的重要落子,也是其重新定义“合资新势力”形象的关键一步 [1][9] 预售策略与用户权益 - 用户支付88元订金即可获得总价值12000元的“百倍增值礼遇”,并享有优先提车权 [1][3] - 预售权益包括5000元不限车型置换补贴、2000元专属车身色、1000元保险补贴、价值2000元的“无忧服务包PLUS”以及价值2000元的家用智能充电桩 [3] - “无忧服务包PLUS”涵盖基础保养、划痕修复等9项实用服务,旨在降低用户从买车到用车的整体成本,实现“长期少花” [3][5] 产品核心配置与技术亮点 - 智能座舱搭载27英寸超薄4K宽幕,全系标配,支持1000 cd/m²高亮度显示,并配备BOSE音响 [6] - 车机采用高通8295芯片,算力达30 TOPS,约为同价位常见8155芯片的7.5倍,可支持多达6块4K屏幕同步驱动 [6] - 在安全方面,车辆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几乎无变形,气囊具备长达6秒的保压能力,电池包周围采用“8横7纵”高强度梁网结构 [6] 续航、补能与耐久性 - 新车CLTC续航里程达722km,配备88.1kWh电池组,30%至80%充电时间仅需约27分钟 [8] - 该车是国内首批通过CCTA充电兼容认证的车型之一,实测覆盖全国99%运营商、500多种交直流桩,充电成功率达100% [8] - 车辆完成了超过120万公里的综合道路验证,覆盖极端温度环境,车门等部件完成10万次以上开合测试,模拟近14年使用强度 [8]
欧洲电动车销量月报(2025年9月):9国新能源车维持高增长,英法意陆续启动电车补贴-20251016
开源证券· 2025-10-16 14:45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维持高增长,渗透率持续提升,多项补贴政策有望在未来几个月持续刺激需求[5][6][15] - 欧盟碳排放考核修正案虽在时间线上有所延缓,但电动化总体趋势不变,车企新车型的推出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7][41] - 报告看好欧洲电动车市场发展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会,并列出多个细分领域的推荐及受益标的[7][41] 欧洲9国新能源车整体销售情况 - 2025年9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为30.7万辆,同比增长34.7%[5][14] - 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1.8%,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5][14] - 纯电动车(BEV)销量为19.8万辆,同比增长22.8%;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为10.8万辆,同比增长63.6%[5][14] 主要国家市场分析 - **德国**:2025年9月BEV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31.9%,渗透率19.3%;PHEV销量2.8万辆,同比增长85.4%[5][16];大众集团为ID系列电车提供的价格折扣再次延长至2025年底,持续推动市场发展[15][16] - **英国**:2025年9月BEV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29.1%,渗透率23.3%;PHEV销量3.8万辆,同比增长56.4%[5][19];英国已重启BEV补贴,约有25%的BEV车型有资格获得补贴,预计将持续增加需求[5][19] - **法国**:2025年9月BEV销量3.1万辆,同比增长12.8%,BEV占比22.3%为历史最高份额[5][22];社会租赁计划于9月30日生效,10月1日起符合"欧洲生产"条件的电车可额外获得1000欧元补贴[6][22] - **意大利**:2025年9月BEV销量0.7万辆,同比增长10.8%;PHEV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165.8%[6][33];总额6亿欧元的电车补贴暂定于10月15日启动[6][33] - **西班牙**:2025年9月BEV销量1.0万辆,同比增长59.7%;PHEV销量1.0万辆,同比增长155.2%[37];新车型推出、品牌促销、MOVES Ⅲ补贴计划及税收减免共同推动电动化转型[6][37] - **挪威**:2025年9月BEV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12.7%,BEV渗透率高达98.3%[30] - **瑞典**:2025年9月BEV销量1.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8.4%[27] 投资建议与标的 - 投资逻辑基于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高增长和持续的政策支持[7][41] - **锂电池**: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受益标的中创新航、国轩高科[7][41] - **锂电材料**:推荐湖南裕能;受益标的包括富临精工、万润新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中伟股份、厦钨新能、华友钴业、星源材质、恩捷股份、天赐材料、新宙邦、天奈科技[7][41] - **锂电结构件**:推荐铭利达、敏实集团;受益标的科达利、和胜股份[7][41] - **电源/电驱系统**:推荐威迈斯、富特科技;受益标的欣锐科技、黄山谷捷[7][41] - **汽车安全件**:受益标的中熔电气、浙江荣泰[7][41] - **充电桩及充电模块**:推荐通合科技;受益标的盛弘股份、优优绿能[7][41]
采埃孚的“慢性病”:亏损、裁员与负债黑洞
经济观察网· 2025-10-15 11:48
交易中止核心原因 - 鸿海精密工业在尽职调查后,认定采埃孚Division E业务整体估值为15亿至25亿欧元,远低于市场曾预期的35亿欧元估值[2] - Division E业务的净资产价值在扣除债务与养老金负担后呈现负值,与预期的13亿欧元正值差距巨大,导致交易停止[2] 采埃孚财务与运营困境 - 2024财年销售额降至414亿欧元,同比下降11%,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15亿欧元,同比下滑36.5%,利润率仅3.6%,净亏损10亿欧元[5] - 公司计划在2028年前裁撤德国本土员工1.1万至1.4万人,占比近四分之一,2024年已削减约4000个岗位[5] - 乘用车电驱部门产能利用率低于60%,多家工厂出现闲置[7] 采埃孚面临的市场挑战 - 地缘政治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电动车市场增速低于预期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因素,客户推迟或削减电动平台订单[5] - 在中国市场面临本土供应商竞争加剧,2024年中国区销售额为81亿欧元,占全球总额17.3%,但利润贡献有限[7] 采埃孚的知识产权诉讼 - 采埃孚起诉长安汽车旗下东安动力,指控其A8R30与A8R50两款8AT自动变速器涉嫌侵犯发明专利,案件由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受理[5] - 诉讼被视为对本土零部件竞争加剧的战略回应,旨在将潜在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6] 东安动力的市场崛起 - 东安动力2024年搭载其8AT变速器的江淮皮卡销量跃居全国第二,累计销售6.27万辆[6] - 2024年公司在国内增程市场份额接近90%,发动机销量超36万台,变速器销量12万台,2025年计划销量提升至70万台,同比增长约40%[7] 行业结构性震荡 - 欧洲汽车零部件产业正经历新能源浪潮下的结构性震荡,传统巨头被庞大固定成本拖累,而新进入者虽有轻资产优势但缺乏盈利模式[8][9] - 鸿海收购案的中断折射出采埃孚转型周期拉长、财务压力陡增的现实,以及鸿海造车版图难以破局的困局[2][8]
“车二代”IPO热潮折射传统车企电动化突围决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5 10:32
文章核心观点 - 传统车企孵化的“车二代”正掀起集体资本化浪潮,旨在通过IPO摆脱燃油车业务路径依赖,重构新能源汽车时代行业话语权 [1] - 此轮IPO热潮是传统车企利用资本杠杆撬动电动化转型的战略突围,其上市时机选择暗含与行业周期的博弈 [1][3] - “车二代”的资本化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竞赛转向技术、盈利和全球化能力的高质量竞争 [5] 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成效 - 极氪品牌2024年全年经营总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47%,第四季度整车毛利率达17.3%,全年整车毛利率为15.6% [2] - 岚图在上市前实现盈利,并实现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其上市流程从发布公告到正式递表不到40天,展现高效资本运作和成本控制优势 [2] - 埃安IPO遇阻表明资本市场已不认可仅靠“母公司背书”的粗放模式 [2] 资本化路径与模式创新 - 岚图采用“介绍上市”模式,东风集团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分派给全体股东,规避市场波动对募资的冲击 [4] - 该模式破解了母公司市值低迷(东风集团港股市净率仅0.24倍)拖累子品牌的困局,使新能源业务有望获得估值溢价 [4] - 此路径为长安、北汽等面临新旧业务拉扯的车企提供了可复制的资产重构方案 [4] 行业周期与IPO时机选择 - 当前IPO热潮基于行业逻辑变革:辅助驾驶技术落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政策重心转向基建及海外市场渗透率提升 [3] - 奇瑞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972亿港元,赛力斯因赴港计划A股股价单日上涨5.77%,收盘价达157.22元/股创历史新高 [3]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潜在影响 - “车二代”入场将引入更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和更稳健的盈利预期,倒逼行业竞争焦点转向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等硬核技术 [5] - 行业竞争将从野蛮生长的规模竞赛,转向技术突破和全球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质量比拼 [5]
斗山集团凭借"变革DNA"布局未来产业 迎接130周年
商务部网站· 2025-10-14 19:36
公司战略与未来方向 - 公司将长寿秘诀归结为变革DNA与新一代动力发掘战略 [1] - 公司正聚焦能源、工业机械、半导体三大未来产业以强化竞争力 [1] 能源业务 - 公司旗下斗山能源在海上风电领域连续获得8MW及10MW级国际认证 [1] - 公司大型燃气轮机于2019年研发成功,近期完成380MW级满负荷测试 [1] - 公司在核电领域已累计向全球供应34座反应堆和124台蒸汽发生器 [1] 工业机械业务 - 公司旗下斗山山猫过去五年规模实现倍增,农业与园林设备快速增长 [1] - 斗山山猫引领行业电动化转型,于2022年推出全球首款全电动紧凑型履带装载机 [1] - 公司旗下斗山机器人凭借独家扭矩传感器技术,自2018年起保持韩国协作机器人市场第一 [1] - 斗山机器人已成功跻身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四强 [1] 半导体业务 - 集团于2022年收购韩国测试龙头企业Tesna [1] - Tesna在系统半导体测试领域,尤其是晶圆测试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 [1]
武汉经开区“工改住”盘活闲置厂房 东风本田第二工厂拟调整为商住用地
中国经营报· 2025-10-14 17:43
规划调整方案 - 武汉经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公示南太子湖北片四个管理单元(A190103, A190104, A190105, A190106)的规划调整方案 [1] - 原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地块拟由一类工业用地调整为以居住用地为主 涵盖住宅 商业 商住 中小学 邻里中心 绿地等多种性质用地 [1] - 规划调整目的为助力武汉经开区打造"中国车谷"和"双智先行区" 构建产业迭代桥头堡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1] 东风本田第二工厂背景 - 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占地面积约105万平方米 于2012年7月10日竣工投产 规划年产能24万辆 [3] - 该工厂已于2024年11月正式停产 [3] 相关案例与产业转型 - 神龙汽车武汉一厂经规划调整 腾退收储并挂牌出让后 已变身为招商蛇口武汉城建未来中心 [3] - 东风本田于2022年1月接手神龙汽车武汉二厂 并将其改造为东风本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3] - 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于2024年10月11日正式投产 具备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能力 是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工厂 [3]
评论 || “车二代”IPO热潮折射传统车企电动化突围决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4 10:16
文章核心观点 - 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车二代”)正掀起集体IPO浪潮,这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摆脱燃油车路径依赖、重构行业话语权的战略突围 [1] - 此轮资本化浪潮考验的是传统车企能否彻底摈弃燃油车思维,在新能源赛道建立独立的生存法则,其影响将超越资本层面,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野蛮生长迈向“高质量竞争” [2][5]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资本化动态 - 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从发布上市公告到正式递表整个过程不到40天,速度罕见 [1][2] - 奇瑞汽车以1972亿港元市值登陆资本市场,阿维塔笃定四季度启动IPO [1] - 赛力斯因赴港计划迎来A股股价单日5.77%的涨幅,收盘价为157.22元/股,创历史新高 [3] “车二代”的运营与财务表现 - 极氪品牌2024年全年经营总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47%,财年内整车毛利率逐季攀升,第四季度达17.3%,全年整车毛利率15.6% [2] - 岚图在上市前即实现盈利,并实现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展现了传统供应链体系对成本控制的优势 [2] 资本化浪潮的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行业逻辑发生深刻变革: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落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重塑技术壁垒 [3] - 政策重心从补贴转向基建,充电网络与海外市场布局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欧洲等海外市场渗透率提升为中国车企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3] - 资本市场已不认可“母公司背书”的粗放模式,埃安此前IPO遇阻即是例证 [2] 岚图“介绍上市”模式的创新意义 - 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随后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交易所 [4] - 该模式规避了市场波动对募资的冲击,破解了母公司市值低迷拖累子品牌的困局,东风集团港股市净率仅0.24倍,融资功能几近丧失 [4] - 该模式为长安、北汽等面临新旧业务相互拉扯的车企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转型路径,是传统车企资产重构的“手术刀” [4]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潜在影响 - “车二代”的入场将带来更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和更稳健的盈利预期,倒逼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技术和盈利的双重比拼 [5] - 未来行业竞争核心将是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等硬核技术的突破,以及全球化市场的开拓能力 [5] - 浪潮将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能穿越估值周期、实现自主造血的企业将成为行业中坚力量并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高度 [5]
BBA在华销量失守 加速布局纯电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7:17
全球销量表现分化 - 宝马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达到58.83万辆,同比增长8.8%,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79.59万辆,同比增长2.4% [1] - 奔驰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同比下滑1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16万辆,同比减少9% [1] - 奥迪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39.71万辆,同比下降2.5%,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19.11万辆,同比下降4.8%,与宝马的销量差距超过60万辆 [1] 中国市场面临共同挑战 - 宝马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量累计下跌11.2%至46.4万辆,中国成为其全球唯一下滑市场 [3] - 奔驰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18%至41.8万辆,中国仍是其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 [3] - 德系品牌市场份额从2025年1月的18.4%跌至今年9月的14.3%,9月豪华车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1% [3] 价格体系与竞争格局 - 在20万至30万元区间,极氪、特斯拉Model 3/Y等车型挑战BBA入门级产品 [4] - 在30万元以上市场,蔚来、理想和问界通过空间、智能座舱和用户体验争夺BBA核心用户 [4] - 受中国市场影响,宝马下调全年利润预期,预计2025年全年税前利润将略低于去年的109.7亿欧元,全年息税前利润率预计为5%至6% [4] 电动化战略路径 - 宝马前三季度纯电车型累计交付32.3万辆,同比增长10% [7] - 奔驰发起产品攻势,承诺在2027年底前推出至少40款新车型,其核心战略车型全新纯电GLC长轴距版将于明年上市 [8] - 奥迪调整电动化战略,不再坚持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转向长期电动目标与灵活产品组合的平衡之道 [9]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宝马新世代iX3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LTC续航里程超过900公里,中国版将在年内亮相并于2026年国产 [8] - 奔驰与本土智驾公司Momenta联合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斥资13亿元获得千里科技3%的股份 [8] - 奥迪押注PPE和SSP两大纯电平台,其PPE平台首款中国专属长轴车型奥迪Q6L e-tron已正式亮相 [9] 新能源车市场动态 - 宝马集团第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至15.2万辆,增长主要由插电混动车型驱动 [9] - 奔驰第三季度交付9.6万辆混动车型,同比增长10% [9] - 中国市场9月纯电动批发同比增速达32.4%,显著高于插混和增程的8.4%与8.7% [9]
BBA失守中国市场,奔驰三季度交付量大跌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2:21
全球销量格局分化 - 宝马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588,300辆,同比增长8.8%,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795,900辆,同比增长2.4%,是BBA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企业 [1] - 奔驰第三季度全球销量525,300辆,同比下滑1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1,600辆,同比减少9% [1] - 奥迪第三季度全球销量397,100辆,同比下降2.5%,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191,100辆,同比下降4.8%,与宝马的销量规模差距超过60万辆 [1] 中国市场表现承压 - 宝马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147,121辆,微降0.4%,前三季度累计交付464,971辆,同比下降11.2%,中国成为其全球唯一下滑市场 [3][4] - 奔驰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暴跌27%至125,000辆,前三季度销量下滑18%至418,000辆,中国是其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 [5] - 德系品牌市场份额从2025年1月的18.4%跌至今年9月的14.3%,9月豪华车零售同比下降1%,豪华品牌零售份额为10.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5] 价格体系与竞争挑战 - 在20万至30万元价格区间,极氪、特斯拉Model 3/Y等车型凭借性能或性价比挑战BBA入门级轿车和SUV [6] - 在30万元以上市场,蔚来、理想和问界通过更优的空间、智能座舱和用户体验争夺BBA核心用户 [6] - 在70万元以上超豪华市场,蔚来ET9、比亚迪仰望、尊界S800等车型开始挑战BBA顶级车型 [6] - 宝马宣布下调2025年全年税前利润预期至"略低于"去年的109.7亿欧元,全年息税前利润率预计为5%至6%,低于此前目标 [6] 电动化战略路径 - 宝马前三季度纯电车型累计交付323,000辆,同比增长10%,新世代纯电战略首款量产车iX3 CLTC续航里程超过900公里,中国版将于2026年实现国产 [8] - 奔驰发起"史上最大产品攻势",核心战略车型全新纯电GLC长轴距版将于明年上市,并计划在2027年底前推出至少40款新车型 [8][9] - 奥迪调整电动化战略,不再坚持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转向"长期电动目标与灵活产品组合"的平衡之道,押注PPE平台和SSP平台 [11] 混动与纯电市场动态 - 宝马第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至152,000辆,增长主要由插电混动车型驱动 [11] - 奔驰第三季度交付96,000辆混动车型,同比增长10% [11] - 中国市场9月纯电动市场批发同比增速达32.4%,显著高于插混和增程的8.4%与8.7% [11]
宝马汽车集团下调全年利润预期 在华销量疲软成主因
犀牛财经· 2025-10-13 22:02
财务预期下调 - 2025年税前利润预期下调至略低于2024年的109.7亿欧元 [2] - 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预期从5%-7%下调至5%-6% [2] - 已动用资本回报率预期从9%-13%降至8%-10% [2] - 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预期大幅调低至超过25亿欧元,远低于原目标“超过50亿欧元” [2] 中国市场表现 - 10月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0.4%,1-9月销量同比下降11.2% [2] - 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为147,121辆,同比下降0.4% [3] - 年初至今中国市场销量为464,971辆,同比下降11.2% [3]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将进一步下滑 [2] 行业竞争格局 - 多家欧洲豪华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境,例如奔驰第三季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27% [3] - 大众旗下的奥迪和保时捷也受到中国本土品牌冲击,销量和利润率承压 [3] 电动化转型举措 - 公司推出新一代电动汽车iX3 SUV,作为Neue Klasse新世代系列首款车型 [4] - 公司已在该系列上投资超过100亿欧元 [4] - 主力电动车型i3和iX3在中国市场销量表现不佳,前8个月销量分别为16,586辆和8,599辆 [4] 产品质量与售后挑战 - 宝马5系、3系、X3因漏防冻液、销售承诺不兑现等问题位列投诉榜前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