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可持续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湖北汇富纳米材料董祎:以纳米材料创新赋能涂料产业 凭科技驱动布局全球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05 01:06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涂料展览会于9月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主题为"新质引领、科技赋能" 展示空间超10万平米 汇聚800多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原材料、绿色涂料、智能制造等全品类展品 [1] 行业趋势变化 - 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 生物基涂料(如蓖麻油、纤维素原料)从概念款变主力款 性能媲美或超越传统石油基涂料 [3] - 低VOC技术成熟化 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无溶剂涂料逐步替代传统油性高VOC涂料 应用范围持续扩大 [3] - 功能性涂料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领域专用涂料成为焦点 包括动力电池绝缘阻燃涂料、光伏面板抗PID自清洁涂料、储能系统涂料 [3] -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展会设置数智化展区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于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效率 [4]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国家级绿色工厂 核心专利52项 参与制定11项标准(含3项ISO国际标准) 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前列 HIFULL®品牌在40多国受商标保护 营销网络覆盖50多国 [6] - 主流产品为气相法纳米材料(纳米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 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硅橡胶等传统领域 以及锂电池、医药、食品等新兴领域 [6] - 气相二氧化硅通过三维网络结构提升涂料性能:增稠触变稳定黏稠度 防沉降避免固体颗粒沉淀 防流挂保障垂直面涂装效果 [7] - 新能源领域应用案例:气相氧化铝和二氧化钛用于锂电池隔膜与正负极材料 减少充放电容量衰减 提升高温安全性 [8] 研发与生产创新 - AI技术驱动分子动力学模拟 预测气相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反应机理 优化改性剂选择与工艺 减少试错成本 [9] - AI分析历史实验数据与性能测试数据 为新配方开发推荐材料型号、添加量及工艺条件 缩短研发周期 [10] - 生产端采用AI预测性维护 通过设备运行数据分析提前预警故障 避免非计划停机损失 [10] 公司成果与战略 - 上半年开发特种牌号产品:超低/超高比表面积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 多种改性疏水型产品 锂电池专用气相氧化铝/二氧化钛实现技术突破并批量应用 [11] -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从中高端产品领域的跟随者转变为有力竞争者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建立国际销售网络 [11] - 产能提升:宜昌生产基地为全球单一工厂最大气相纳米材料生产基地 2025年产能达4万吨/年 [12] - 质量提升战略:发展功能性与特种定制化产品 开发生物医药领域高纯无菌产品(符合药典标准) 引进复合型研发人才 深化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以加速技术转化 [12]
第一轮通知 | 500+国际院士、行业大咖,确认出席!30+国家参与!10月20-23日,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大会,宁波启动!
材料汇· 2025-09-05 00:01
大会概况 - 2025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大会(BRCAM 2025)将于2025年10月20-23日在中国浙江宁波举办 旨在深化全球先进材料领域国际合作并落实"一带一路"倡议[3] - 大会将汇聚来自30余个国家的500余位材料科技精英 包括20余位中外院士和30余位国家杰青获得者 聚焦新材料前沿突破与产业转化[4][5] - 主题为"新材料链接未来 共建共赢新丝路" 设置八大主题论坛 涵盖二维材料、绿色复合材料、生物基材料、能源材料等领域[4][5]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世博研究发展联盟 联合主办单位包括哈拉雷理工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联邦化学物理与药物化学问题研究中心、南非大学等七家机构[6] - 协办单位为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 承办单位为宁波启明产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6] 主论坛安排 - 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论坛作为主论坛将于10月21日上午举行 重点探讨材料前沿技术突破与跨国协作机制[10] - 报告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John Wang等五位国际权威专家[11][12] 二维材料论坛 - 二维材料与未来器件创新应用论坛将于10月21日下午至22日全天举办 聚焦二维材料在能源、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产业化路径[12] - 分会主席由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孙正明、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魏迪等担任 报告嘉宾包括欧洲科学院院长Rodrigo Martins等九位专家[13] 生物基与绿色可持续论坛 - 生物基与绿色可持续论坛于10月21日下午至22日全天举行 聚焦生物质预处理、绿色复合材料及绿色农业三大专题[14] - 分会主席包括清华大学应用化学所所长刘德华等五位教授 报告嘉宾涵盖牛津大学教授Peter Sachsenmeier等十二位学者[15] 绿色复合材料论坛 - 绿色复合材料论坛于10月21日下午举办 旨在破解材料设计、性能调控等基础研究难题[16][17] - 分会主席为同济大学教授李岩 报告嘉宾包括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Mohd Sapuan Salit等六位专家[18] 绿色农业论坛 - 绿色农业论坛于10月21日下午举行 主题为"绿色农业材料创新与生态循环" 聚焦可降解农膜、缓控释肥料等核心技术[19] - 分会主席由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首席科学家余龙等担任 报告嘉宾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Ankit Garg等四位学者[20] 高分子绿色回收论坛 - 高分子绿色回收论坛于10月22日全天举办 聚焦化学回收和动态高分子技术突破[20][21] - 分会主席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王旭 报告嘉宾包括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首席科学家Jason Yuan Chong Lim等六位专家[22] 能源材料论坛 - 能源材料论坛于10月21日下午至22日全天举行 深度探讨能源材料在制备工艺创新和系统集成优化中的关键技术[22][23] - 分会主席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John Wang等四位学者 报告嘉宾涵盖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邵国胜等八位专家[23][24] 生物医用材料论坛 - 生物医用材料创新论坛于10月22日全天举办 围绕靶向治疗、再生修复、医学诊断等话题开展探讨[24][25] - 报告嘉宾包括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Thomas J Webster等十五位国际专家[26] 电子陶瓷材料论坛 - 电子陶瓷材料创新应用论坛于10月21日下午举行 聚焦电子陶瓷在5G/6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27] - 分会主席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周迪 报告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聂恒昌等五位学者[28][29] 成果征集机制 - 大会特设科研成果展示区 面向国际高校及科研院所征集可转化科研成果 提供现场一对一对接服务[29] - 同时面向青年学者征集报告 涵盖二维材料、能源材料等八大领域 入选报告可优先推荐至合作学术期刊发表[29][30] 注册费用标准 - 参会代表注册费为线上2500元/人或现场3000元/人 学生注册费为线上1500元/人或现场1800元/人[33] -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和会议期间餐费 不包含住宿费和交通费 缴费账户为宁波启明产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3]
金能科技4万吨山梨酸钾项目投产 构筑产业新优势
证券日报· 2025-09-04 14:40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 - 公司4万吨/年山梨酸钾新项目投产 年产能从1.5万吨提升至5.5万吨 成为全球最大山梨酸钾生产基地 [2] - 新项目建成国内最大巴豆醛生产装置 通过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化生产 显著提升效率并节约人力成本 [2] - 配套自动化包装线与机械手臂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包装 满足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标准 [2] 产品创新与竞争优势 - 公司研发推出球状山梨酸钾产品 克服传统柱状钾不足 具备易操作、易运输、易储存优势 [2] - 成为国内唯一优质球状山梨酸钾供应商 产品具有质优、环保、健康特性 [2] -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原材料循环利用与能源梯级使用 降低外部资源依赖并减少污染物排放 [3]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 通过技术创新大幅降低能耗成本 管理上优化采购策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 [3] - 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降低整体成本 精细化管理减少物料损耗并提升效率 [3] - 凭借稳定品质与良好信誉 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3] 行业前景与战略规划 - 山梨酸钾作为高效安全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防腐领域需求旺盛 市场前景广阔 [2][3]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并挖掘增长点 [3] -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实验室 优化生产工艺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引领产业升级 [3]
天奇股份/亿纬锂能签10年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9-03 17:56
战略合作协议概述 - 天奇股份与亿纬锂能签订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构建锂电池制造-应用-逆向回收-再生利用全链条闭环体系 提升产业链韧性并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2] - 协议内容包括信息共享 全球回收网络共建 再生材料供应保障与循环利用 自签字日起生效 [2] - 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与合作开发加速全球回收市场覆盖 提升整体回收效率 [2] 合作核心内容 - 建立高效信息共享机制 交流市场供需 价格动态及技术趋势 [3] - 天奇股份海外回收资源授权为亿纬锂能指定回收点 共同推进全球网络布局 [4] - 亿纬锂能承诺在全球正极材料生产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天奇股份的再生关键材料 采购模式包括直接采购和废料置换 [4] - 共同探讨再生材料定价机制 推动工艺改进 平衡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4] - 聚焦再生材料碳足迹追溯与认证 提升品牌绿色竞争力 [4] - 天奇股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亿纬锂能的全新A品电池 建立长期采购机制 [4] 天奇股份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始创于1984年 2004年深交所上市 为A股中小板改革首批上市公司 聚焦智能装备 锂电池循环及机器人三大主业 [3] - 智能装备业务以汽车智能装备为核心 融合智能仓储物流与再生资源循环装备 [3] - 锂电池循环业务涵盖回收 再制造与梯次利用 再生利用 [3] - 机器人业务以具身智能机器人工厂规模化应用为导向 涉及本体制造 真机数据采集与场景算法开发 [3] - 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实现收入12.47亿元 归母净利润5583万元 [3] - 锂电池循环事业部营业收入1.37亿元 产品毛利率0.79% 较去年同期上升6.94% [3] - 核心子公司天奇金泰阁形成10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产能规模 碳酸锂回收率达92%-93% [3] - 公司已在日韩 东南亚 欧洲布局回收网络或破碎产能 2025年下半年海外回收电池废料占比有望大幅提升 [4] - 三元锂电池再生材料需求量预测已大幅超出公司现有三元回收产能规模 公司将适时技改提升产能 [4] 亿纬锂能战略布局 - 合作是亿纬锂能全球战略下构建供应链体系的关键环节 可降低对初级矿产资源依赖 稳定原材料供应并降低成本 [4] - 有助于应对欧美电池法规 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绿色价值链闭环 [4] - 亿纬锂能于2025年6月牵头搭建覆盖四大洲的回收网络 计划2030年产能达12万吨/年 已建成246个网点(国内159个 海外87个) [5] - 通过技术共享使镍钴回收率≥98% 资源协同实现再生料直供生产 全球渠道降低跨国运输成本25% 推动行业平均回收率超95% [5] - 回收网络成为ESG竞争力核心引擎 再生材料使用使每kWh电池碳足迹减少35% 助力满足欧盟CBAM要求 预计2026年带来12亿元额外订单 [5] - 凭借零碳电池认证在欧洲高端市场溢价率达15% [5] 人形机器人领域合作 - 亿纬锂能为天奇股份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电芯供应 [5] - 天奇股份于2025年8月向国内头部汽车集团交付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 开启工业场景小批量交付 [5] - 场景验证为规模化应用落地奠定基础 公司将逐步实现更多机器人应用订单及交付 [6] - 合作进一步拓宽亿纬锂能在机器人领域应用边界 [6] - 亿纬锂能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客户及车系客户达成合作 并于2025年2月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 为唯二上榜的国内电池供应商 [6]
粘胶短纤行业研究框架
2025-09-02 22:41
**行业与公司** 粘胶短纤行业 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三友化工、中泰化学、吉林化纤、南京化纤[11] 其中三友化工外销量最大约82万吨[11] 赛德力、中泰化学和三友化工为行业前三大企业[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供给侧产能收缩与政策严控** - 2022年以来无新增产能 总产能下降约9% 截至2024年底产能降至482万吨 较峰值减少48.5万吨[1][5] - 政策淘汰落后产能 2017-2024年累计退出55-56万吨 要求新建产能规模≥8万吨 能耗标准从1000吨标煤降至900公斤标煤以下[1][2][6] - 环保要求强化 强制安装二硫化碳回收装置(回收率≥87%)并提高硫酸钠及含硫废气回收率[6]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 前三大企业(赛德力37%、中泰化学18%、三友化工17%)市占率从2014年27%升至2024年72%[1][2][7] - 头部三家企业总产能348万吨 占行业总产能481.5万吨的72%[7] **需求稳步增长与结构变化** - 2014-2024年表观消费量从300万吨增至420万吨以上 年均复合增长率4%[1][8] - 下游需求结构变化:人棉纱占比从2015年77%降至2024年55% 无纺布占比从3%升至18%[8] - 无纺布产量从2015年600万吨增至2024年850万吨 年均增速6% 预计2025-2037年增速可能超8%[8] **短期供需与价格支撑因素** - 行业开工率85%-86% 库存低于两周 处于2014年以来高位[1][9] - 棉花商业库存处近七年最低 棉花价格上涨带动粘胶短纤替代需求[3][4][9] -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加剧供需偏紧格局[1][4][9] **历史价格驱动因素** - 过去20年经历四轮涨价:2006-2007(下游需求提升)、2009-2010(棉花减产)、2016-2017(环保政策)、2020-2021(出口复苏与成本上升)[10] **其他重要信息** - 无纺布应用扩展至过滤、环保、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8] - 三友化工为外销量最大的上市公司[11]
中国香妆协会召开三大年度重点会议
FBeauty未来迹· 2025-09-02 18:53
行业活动与战略方向 - 中国香妆协会于8月25日举办三大行业会议,包括2025安全用妆科普宣传周动员会、媒体协作机制年度交流会和2025CAME新闻发布会,会议地点为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3] - 协会作为行业唯一"中字头、国字号"组织,致力于推动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助力全球科技与创新竞争 [4] - 2025年安全用妆科普宣传周定于9月1日-7日开展,主题为"安全用妆、科普护航",旨在落实国家药监局科普计划,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 [5] 安全用妆科普执行计划 - 第一执行计划为"安全用妆全媒体科普宣传行动",主题"安全才是终极溢价力",包括专家撰稿团队创作成分解析、肤质选择、儿童化妆品安全等深度内容 [10] - 通过多元形式如公益科普视频、动画、漫画及社交媒体短视频推广,并在电商平台设置安全提示语,增强年轻受众触达 [10] - 第二执行计划为"消费者安全用妆科普公益行动",主题"美丽需要安全感",组织企业进校园和绿色理念展示,引导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0] - 第三执行计划"绿色行动·空瓶回收"主题为"绿色心跳计划",全国设置约300个回收点,联合商场、企业及环保机构,并与外卖、快递平台合作提高回收效率 [11] 媒体协作与科学传播 - 协会召开媒体协作机制年度交流会,汇聚媒体、企业、科研多方力量,推动从"信息传递"向"价值共创"模式升维 [14] - 科学传播被视为行业规范发展基石,连接消费者信任与品牌声誉,需讲好中国香妆的科学、品质和创新故事 [14] - 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姚永斌介绍媒体协作年度工作,会议设置互动环节讨论传播痛点与创新方法 [15] 2025CAME博览会核心亮点 - 2025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2025CAME)定于9月25-27日在南京举办,主题"科技品牌共进",坚持"高品质、高规格、高精尖"标准 [23] - 展会围绕"会、展、典、赏"四大维度展开,呈现科技属性与生态化特征,老字号品牌如百雀羚、片仔癀焕新亮相,新兴品牌如敷尔佳、海龟爸爸聚焦细分赛道 [24] - 参展企业115家、品牌500多个、产品1000多个,国际巨头包括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等,国内企业涵盖华熙生物、珀莱雅、薇诺娜等 [25] - 举办超百位嘉宾参与的数十场主题会议,覆盖政策解读、技术突破及市场分析,14个国际组织如IFRA、PCPC确认出席 [27] 展会互动与行业影响 - 设计特色互动活动包括全时段免费直播带货、美妆达人探展、打卡领礼及30万元消费券优惠,提升观众参与感 [29] - 发布"2025中国香妆行业品牌价值TOP"榜单,基于品牌实力、技术创新等多维度评估,树立行业价值标杆 [28] -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超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国货凭借东方韵味与创新产品崛起 [29] 企业参与与技术支持 - 会议得到华熙生物支持,嘉宾参观全球最大合成生物中试成果转化中心,该中心具备"柔性化"和"平台化"特点,覆盖医药级、护肤品级等生物活性物原料生产 [19] - 中心以平台化模式向社会开放,提供生物制造中试转化服务,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市场化转化 [19]
南山铝业半年报发布:营收大幅增长 航空板业务实现技术突破
大众日报· 2025-08-31 21:5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2.74亿元 同比增长10.25%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25亿元 同比增长19.95% [1][3] - 归母扣非净利润26.11亿元 同比增长21.04% [3] - 子公司南山铝业国际收益596.8百万美元 同比增长41.0% 股东应占利润248.2百万美元 同比增长124.2% [1] 产能扩张 - 印尼已建成200万吨氧化铝产能并满产运行 拟再建200万吨新产能(其中100万吨已投产) [9] - 拟建25万吨电解铝新产能且项目已开工 [9] - 拟投资18.68亿元在印尼建设年产20万吨烧碱及16.5万吨环氧氯丙烷项目 [10] - 国内氧化铝产能140万吨 与印尼产能形成协同效应 [21] 产品与技术 - 航空铝板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关键部位 并同时供货波音、空客及中国商飞 [15] - 参与C929产品研制 与设计研究院成立联合研究中心 [15] - 汽车板业务与宝马、大众、蔚来、理想等车企深度合作 供货量持续增长 [17] - 再生铝项目实现10万吨产能 采用保级利用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11][21] 产业链布局 - 构建"热电-氧化铝-电解铝-高端制造-再生铝"完整闭环体系 [13] - 罐体料业务拓展全球核心供应商阵营 铝箔产品与国内外食品企业及电池制造商建立合作 [21] - 建筑型材开拓家装零售和系统门窗市场 [22] 资本市场行动 - 控股子公司南山铝业国际于2025年3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募资超20亿港元 [6] - 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派0.4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65亿元 [4][23] - 2024-2026年度承诺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度可分配利润的40% [23] - 计划每年以不低于3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回购6508.42万股(占总股本0.56%) 支付金额2.49亿元 [24] 可持续发展 - MSCI ESG评级上调至BBB 员工健康安全及劳工治理表现突出 [11] - 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环境管理实践优秀案例"、华证指数ESG评级A级(行业排名第27) [11][26][27] - 再生铝工艺使能耗显著降低 温室效应影响下降 [11] - 获中集集团冷藏箱铝型材领域"优秀供应商"称号 [25]
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6:3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决议 -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全体8名董事出席,审议通过7项议案,包括半年度报告、行动方案、担保额度、人事任命及管理制度修订等,所有议案均获全票通过 [5][6][7][8][9][10][11][13][14][15][17][18][19][20][21] - 公司选举董事长丁毅为执行事务董事暨法定代表人,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届满,同时聘任程疆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其任职资格已获交易所备案无异议 [13][15][60] - 董事会通过《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计划于2025年9月15日审议担保额度及管理制度等事项,并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20][63][64][65][67][68] 战略发展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聚焦一个行业、发展两大业务、布局新兴产业"战略,深耕内部物流领域,推进智能智造装备与智慧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并投资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23] - 2025年智能智造装备业务将优化产能布局,深化大车产品研发,联合科研机构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完善全球营销网络与供应链管理 [23][24] - 智慧物流集成业务将强化海内外子公司协同效能,通过团队建设与资源优化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支撑可持续增长 [2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7.64亿元,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机构拥有专利654项(含发明专利173项、PCT国际专利4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6项、行业标准14项、团体标准19项 [26] -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多项资质,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推动绿色产品创新如电动化锂电产品及天罡系列叉车 [26][27] 投资者回报与公司治理 - 自2015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11亿元,2024年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8.97元(税前),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达50%,2025年将继续执行积极分红政策 [25] - 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热线、上证e互动等渠道加强沟通,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定于9月24日召开,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将参与交流 [28][29][34][36][37][39] - 完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修订《防范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管理制度》等文件,强化"关键少数"履职监督与合规培训 [30][31][61] 财务与担保安排 - 拟新增为4家孙公司提供担保额度合计8,500万元,包括上海虹洲置业、诺力东南亚(马来西亚)、诺力东南亚(越南)及诺力韩国公司,需提交临时股东会审议 [43][46][47][55][56][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8.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54%,资产负债率66.68%,对外担保余额为5.67亿元,占净资产比例18.91% [48][58]
工银投资加持,正镶白旗风盛发电注册资本跃升至12亿
搜狐财经· 2025-08-28 02:49
公司股权变更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新股东,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1][2] - 注册资本从约7.3亿人民币增至约12亿人民币,增幅64.08%[1][2][3] - 变更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涉及投资人、注册资本及高级管理人员备案调整[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5年1月21日,法定代表人马俊华,存续状态[1][4] - 注册资本120259.0893万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52529328923677M[4] - 经营范围包括风能发电投资运营、技术咨询、建设安装及维修维护服务[4] 股东结构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0.9467%,认缴出资额73293.89万元[6]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9.0533%,认缴出资额46965.1993万元[6] 业务与发展战略 - 专注于风能发电领域,致力于电力生产与销售及清洁能源服务[1][3] - 未来将加大风能发电投入与研发,拓展国内外市场合作机会[5] - 依托股东背景与资金实力,强化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竞争力[1][5]
中炬高新: 中炬高新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1:10
公司核心业务与行业定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调味品生产销售,2025年上半年调味品板块销售收入达20.98亿元,占整体业务主导地位[3][5] - 公司调味品业务涵盖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等10余个品类,其中酱油销售额占比65.12%,鸡精鸡粉占比12.82%,食用油占比5.46%,其他调味品占比16.60%[5] - 公司拥有中山和阳西两大生产基地,整体年产销量超70万吨,多品类发展格局逐步形成[5]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2亿元,同比下降18.58%,主要因调味品收入下降及主动优化供货策略实施去库存[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26.56%,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下降26.1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0亿元,同比下降54.36%,主要受收入下降影响[14] - 货币资金8.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3%,交易性金融资产5.43亿元,增长304.68%,主要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5]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环境 - 调味品行业朝健康、高端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有机、低盐等创新产品比例攀升,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紧密[4] - 行业面临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新进入者及外资品牌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公司需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以实现差异化[17] -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公司房地产项目位于岐江新城核心区域,未来土地价值提升潜力显著[5] 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 公司主打厨邦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达292.89亿元,连续6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主打中高端市场[9] - 上半年签约谢霆锋为品牌代言人,通过央视广告、社交媒体等多平台共振策略提升品牌形象[8] - 推出厨邦减盐30%特级生抽、沃集鲜有机酿造料酒等健康产品,并针对餐饮定制开发厨邦丸滑生抽等新品[12] 渠道拓展与营销网络 - 经销商数量达2,799个,净增245个,区县开发率86%,地级市开发率97.9%,实施"一户一策"客户分级管理模式[13] - 线上业务核心品类增速超60%,打造十余款线上专供产品,积极适应即时零售快速增长趋势[13] - 海外业务通过本地化营销和团队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为海外拓展提供保障[9]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及国家认可委认定实验室,累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11] - 截至报告期末拥有国家授权有效专利232项,在有机、减盐、高温瞬时灭菌等技术领域深入研究与应用[11] - 研发团队由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等组成,强化与采购、生产、营销等部门联动确保效益最大化[11] 重大项目建设与投资 - 阳西生产基地累计投资15.59亿元,中山厂区技改扩产项目累计投资6.79亿元,孵化集聚区项目累计投资1.56亿元[16] - 报告期内终止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原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79.3亿元[21]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黎汝雄当选董事长,余健华任副董事长[17][18]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因部分激励对象离职及业绩考核未达标,回购注销423.12万股[19][22] - 公司于2025年7月实施2024年度现金分红3.25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36.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