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投资

搜索文档
连续三周超30只新基募集,权益基金占比超八成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1:43
新基发行市场概况 - 全市场本周共有31只新基启动募集 连续第三周单周开募新基不低于30只 [1] - 权益基金占比超八成 股票型基金成为募集主力 [1] 新基发行结构分析 - 权益基金合计26只 包括22只股票型基金和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占总量的83.87% [2] - 股票型基金全部为指数型基金 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17只(54.84%) 增强指数型基金5只(16.13%) [2][3] - 混合型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4只(12.90%) [2] - QDII混合型基金1只(3.23%) [2] - FOF基金2只(6.45%) 均为混合型FOF基金 [2][3] - 债券型基金2只(6.46%) 包括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各1只 [2] 指数型基金发展动因 - 投资者青睐运作透明、费率低廉的被动投资工具 指数基金分散化投资优势契合资产配置需求升级 [3] - 监管层优化权益类公募发展环境 通过设立ETF绿色审批通道等举措为指数化投资注入政策动能 [3] - 指数基金高效跟踪政策红利行业能力突出 能有效规避个股波动风险 获得避险资金持续涌入 [3] FOF基金市场表现 - 新发FOF基金数量今年以来已达36只 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3] - A股市场企稳向好为FOF基金提供更广阔投资运作空间 [3] - FOF基金凭借多资产配置能力 可灵活布局港股、黄金等非A股资产及各类ETF产品 [3]
贝莱德与先锋领衔,美国资管巨头靠ETF横扫欧洲,十年规模翻倍!
华尔街见闻· 2025-08-11 14:46
美国资管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扩张 - 美国资管公司在欧洲的资产管理规模从十年前的2.2万亿美元激增至4.9万亿美元 [1] - 贝莱德在欧洲和英国管理的ETF和指数追踪基金规模达1.4万亿美元,先锋集团管理4420亿美元 [1] - 排名前三的美国公司合计占据所有在欧运营美国公司50%的市场份额 [2] 被动投资的崛起 - 被动投资产品因费率低廉受到投资者追捧,贝莱德与先锋领航是市场主导者 [2] - 欧洲投资者正从昂贵、表现不佳的基金转向低成本选择 [3] - 美国公司受益于本土市场的规模效应,可复制到全球市场 [3] 欧洲同业面临的挑战 - 欧洲资管机构增长缓慢,英国AUM从1.2万亿美元增至2万亿美元,法国从8700亿美元增至1.5万亿美元 [1] - 欧洲公司需通过整合和差异化竞争应对美国巨头的挤压 [4][5] - 瑞银、东方汇理和德意志资产管理等老牌机构在国内市场仍占较大份额 [4] 主动管理的潜在机会 - 被动基金的崛起为主攻精选策略的基金经理创造新机会 [6] - 在主动管理领域,资源雄厚的竞争者减少,跑赢市场的机会增加 [6] - 贝莱德强调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投资者看重公司在公开和私募市场的洞察力 [6]
资金进出节奏加快 龙头宽基ETF减持中芯国际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15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在8月1日减持中芯国际65.18万股,持股比例从5.00%降至4.97% [1][2] - 此前7月11日该ETF曾增持中芯国际39.92万股,持股比例从5.00%提升至5.02% [1][2] - 7月12日至8月1日期间该ETF上涨4.20%,但资金净流出超31亿元,规模在全市场ETF中排名第三 [1][3] 中芯国际市场地位与持仓情况 - 中芯国际为科创50指数第一大权重股,权重达10.09% [1][3] - 截至二季度末,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有中芯国际市值84.40亿元,全市场排名首位 [1][3] - 全市场共有18只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产品,合计规模超1800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以857.28亿元规模居首 [3] 中芯国际业绩表现与行业动态 - 中芯国际2025年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16.2%,毛利率20.4% [4] - 公司预计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7%,毛利率18%-20%,产能利用率达92.5% [4] - 8英寸晶圆收入环比增长7%,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76%,图像传感器平台收入环比增长超20% [4] 半导体行业周期与投资逻辑 - 半导体周期仍处上行通道,AI需求持续增长,泛工业领域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5][6] -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AI产业发展中受益程度有望提升,投资主线为云端自主可控和终端下游增量 [6] 被动投资市场影响力 - 龙头宽基ETF已成为标的指数成分股重要股东,如中芯国际前十大股东中四席为ETF产品 [7] - 2024年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曾因规模变动单日净流入超86亿元,创历史新高 [7][8] - 被动投资话语权边际提升,未来将在优化公司治理、提升分红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8]
资金进出节奏加快龙头宽基ETF减持中芯国际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05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对中芯国际持仓变动 - 7月11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中芯国际39.92万股至9981.32万股,持股比例从5.00%升至5.02% [2] - 8月1日该ETF减持中芯国际65.18万股至9882.79万股,持股比例从5.00%回落至4.97% [1] - 两次调整间隔三周,此前2月该ETF曾减持281.03万股中芯国际,持股比例从5.10%降至4.96% [2]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资金流动与表现 - 7月12日至8月1日该ETF上涨4.20%,同期资金净流出超31亿元,净流出规模在全市场ETF中排名第三 [1][2] - 截至7月31日中芯国际为科创50指数第一大权重股(10.09%),该ETF持有中芯国际市值84.40亿元居全市场首位 [1][3] - 全市场18只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合计规模超1800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以857.28亿元规模居首 [3] 中芯国际经营与行业动态 - 2025年Q2中芯国际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1.7%,同比+16.2%),毛利率20.4%(环比-2.1pct,同比+6.5pct) [3] - Q3预计收入环比增长5%-7%,毛利率18%-20%,产能利用率92.5%(环比+2.9pct),8英寸月产能增至99.1万片 [3] - 图像传感器平台收入环比增长超20%,射频平台收入显著增长,8英寸晶圆收入环比+7%,12英寸收入占比76% [4] 半导体行业趋势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AI需求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复苏 [4] - AI将成为半导体最大驱动力,云端需求增长叠加终端应用落地,中国厂商受益程度有望提升 [4] - 投资主线聚焦云端自主可控与终端下游增量 [4] 被动投资市场影响 - 龙头宽基ETF跻身成分股前十大股东,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等4只ETF位列中芯国际前十大股东 [4] - 2024年10月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因规模变动增持中芯国际961.62万股(持股比例4.98%→5.47%),后减持124.65万股(5.05%→4.99%) [6] - 被动投资规模快速攀升,指数基金将在公司治理优化、分红提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6]
平台时代已至 “选基金就是选人”迎来新解
证券时报· 2025-08-11 01:37
行业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过去27年以"选基金就是选人"为核心理念,但这一理念正面临被动投资崛起的挑战 [1] - ETF规模截至7月末突破4.5万亿元,年内有望突破5万亿元,对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形成直接挑战 [1] - 行业从依赖个体的"明星时代"转向依托体系的"平台时代",证监会5月印发《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团队制管理模式 [2] 主动基金应对策略 - 部分主动基金转型为聚焦单一赛道的类工具化产品,例如创新药赛道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超70%,超过同类指数基金 [1] - 基金经理批量离职成常态,年内发生近3000条变更事项,包括鲍无可、周海栋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 [1][2] 平台化转型实践 - 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成为新趋势,可突破个人能力圈限制、保障运作稳定性,避免因离职导致业绩突变 [3] - 中欧基金通过工业化理念实现投研专业化分工,天弘基金构建"流程化+平台化+智能化"投研体系,降低对个人能力的依赖 [3] - 行业共识认为传统"手工作坊"模式已过时,平台式基金公司成为主流选择 [3] 投资者策略演变 - 投资者选择标准从押注单一基金经理转向综合考量基金公司投研实力、风控机制和治理结构 [4] - "选人"理念升级为选团队、选平台、选机制的新思维 [4]
活动邀请 | 2025上半年全球公募基金趋势与海外基金配置中国情况解读
Morningstar晨星· 2025-08-07 09:05
全球公募基金市场趋势 - 2025上半年全球公募基金总规模达57.6万亿美元 管理规模前十巨头占据60%市场份额 [2] - 被动投资占比持续攀升 但新发行ETF中主动型数量反超被动型 [2] - 股票型基金资金流入前三为欧洲大盘股票 印度股票和中国股票 新兴数字资产ETF吸引183亿美元 [2] - 中国内地股票型基金和沪港深积极配置基金发行火热 [2] 中国市场布局策略 - 海外资金配置中国的最新动向成为关注焦点 [8] - 深度解读全球资管行业趋势 揭示海外资金配置中国的动态 [3] - 中美等重点市场策略热点分析 [8] 晨星数据与工具 - 结合晨星全球海量投资数据 剖析2025上半年全球公募基金动态 [4] - 晨星Direct数据提供全球公募基金发行策略与资金流向分析 [8] - 晨星为全球主要投资研究机构 业务遍及33个市场 管理及建议资产达3380亿美元 [15] 分享会核心内容 - 解读被动化浪潮下主动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8] - 分析公募基金发行与关闭格局及区域差异 [8] - 通过资金流向揭示资产配置新风向 [8]
ETF丛林时代:嘉实基金的“超级”生态样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21:18
中国ETF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ETF总规模已达4.64万亿元 2025年4月突破4万亿元后仅用3个月增长6400亿元 [1][8]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效应 前12家基金公司占据超80%市场份额 前5家占比近60% [2][8] - 规模增长呈现加速态势 突破首个万亿用时16年 第四个万亿仅用7个月 [8] 嘉实基金ETF业务表现 - ETF管理规模超2900亿元 稳居行业前五 [2][8] - 旗下沪深300ETF规模达1760.38亿元 为旗舰宽基产品 [9][11] - 科创芯片ETF规模从3.67亿元增长至317.4亿元 增幅86倍 [4] - 近25只产品为全市场首批或首只ETF 2025年已布局5只首批产品 [7] 产品业绩表现 - 恒生医疗ETF近一年收益率达100.95% [5][6] - 中证稀土产业ETF和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近一年涨幅超70% [5] - 科创芯片ETF近一年收益率67.13% 软件ETF收益率65.26% [6] - 多只主题ETF在细分赛道规模领先 包括软件ETF(51.52亿元)、稀土ETF(43.11亿元) [4][10][11] 产品布局战略 - 围绕四大投资主线布局:自主可控、数字AI、绿色低碳、生命技术 [5] - 自主可控线包括科创芯片ETF、集成电路ETF、信息安全ETF等 [5] - 数字AI线涵盖软件ETF、通信ETF、机器人ETF等 [5] - 绿色低碳线布局新能源、电池、绿色电力ETF [5] - 生命技术线包括科创医药ETF、恒生医疗ETF、标普生物科技ETF [5] 创新产品发展 - 科创债ETF上市不到1个月规模达154.16亿元 在首批10只同类产品中规模第一 [9] - 推出中证A500ETF等创新宽基产品 采用低费率结构让利投资者 [9][15] - 跨境产品布局包括纳斯达克100ETF(68.9亿元) [11] 服务体系升级 - 推出"超级ETF"品牌 包含超级宽基、超级机遇、超级便利、超级工具四大内涵 [14][15][16] - 开发"超级嘉贝"指数投资小程序 提供"以股选指"等特色功能 [16] - 启动"超级ETF投顾大使计划" 与券商投顾深度合作 [16] - 提供《人工智能+ETF投资全攻略》等工具手册 帮助投资者把握产业机遇 [17] 投资理念与能力 - 坚持投研一体化 通过主动投研能力驱动被动产品布局 [2][13] - 注重产业趋势前瞻洞察 在AI、芯片等领域提前布局 [3][4][7] - 构建客需驱动体系 涵盖客需解构、策略形成、产品供给、投研匹配全流程 [9] - 提供从"自助选购"到"精准导航"、"组合搭配"到"全程护航"的全流程服务 [2][18]
ETF丛林时代:嘉实基金的“超级”生态样本
券商中国· 2025-08-06 21:13
被动投资市场趋势 - 中国ETF市场规模已突破4.6万亿元,从4万亿元到4.6万亿元仅用3个月,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2][8] - 行业集中度显著,前12家基金公司占据超八成市场份额,前5家占比近六成,马太效应凸显 [2][8] - 美国ETF市场成熟且巨头林立,中国ETF市场正以"中国速度"追赶,第四个万亿规模突破仅用7个月 [8] 嘉实基金战略定位 - 公司提出"超级ETF"品牌战略,聚焦四大核心内涵:超级宽基、超级机遇、超级便利、超级工具 [14][15][16] - ETF管理规模超2900亿元,稳居行业前五,旗下沪深300ETF规模达1760亿元,科创芯片ETF规模317亿元 [3][9][11] - 前瞻布局四大时代主线:自主可控、数字AI、绿色低碳、生命技术,相关ETF产品业绩表现亮眼 [5][6][7] 产品布局与业绩表现 - 科创芯片ETF(588200)规模从3.67亿元增长至317.4亿元,增长86倍,净值达1.6282元 [5] - 软件ETF(159852)规模超51亿元,被视为AI"精度"最高的ETF之一 [5] - 近一年嘉实恒生医疗ETF涨幅达100.95%,稀土ETF和沪港深互联网ETF涨幅超70% [6][7] - 近五年布局全市场首批、首只类ETF近25只,2025年已推出5只首批产品 [7] 服务生态构建 - 推出"超级嘉贝"指数投资小程序,提供"以股选指"等特色功能,覆盖全市场ETF [16] - 启动"超级ETF投顾大使计划",联合券商投顾解决客户需求痛点 [16] - 发布《"人工智能+"ETF投资全攻略》等工具手册,帮助投资者把握产业趋势 [17] 行业赛道布局 - 自主可控领域:科创芯片ETF、集成电路ETF、信息安全ETF、稀土ETF等 [5] - 数字AI领域:软件ETF、通信ETF、机器人ETF等 [5] - 绿色低碳领域:新能源ETF、电池ETF、绿色电力ETF等 [5] - 生命技术领域:科创医药ETF、恒生医疗ETF、标普生物科技ETF等 [5]
一年十大资管重磅事件全梳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9:46
政策层面,一方面,各种促进消费、提振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措施持续出台,另一方面,规范行 业的政策也越来越具体和明确;市场层面,相关提振措施之下,股债市场迎来一波显著轮动,尤其资本 市场一改多年态势活跃度大为提高;行业发展层面,资管行业在合规、普惠、减费让利方面的具体举措 进一步推开,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行业暗流涌动,迎接新的变革。 一年一度的"资产管理年会"召开之际,21世纪资管研究院梳理了最近一年以来大资管行业发生的十大重 磅事件。 1."9·24"推出一揽子金融组合拳,股债走势迎来转折点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吴霜 最近一年来,大资管一如转型以来的每一年,充满了种种变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变量因素。 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公布的货币总量、房地产支持、资本市场系 列支持等多项重磅政策,力度和时点均超市场预期,导致去年股市和债市的走势出现转折点。 具体来看,去年的"9·24"新政涵盖了七大政策要点,包括:第一,央行的政策考量主要聚焦增长、物 价、银行息差、汇率、财政政策协同等五大考量因素;第二,总量宽松政策降准降息齐发;第三,地产 领域发布五项金融支持新政策;第四, ...
赢了业绩输了规模!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遭ETF“偷袭”,什么情况?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9:52
主动权益基金与ETF业绩与规模对比 - 主动权益基金凭借个股挖掘能力阶段性跑赢ETF 但ETF实现规模碾压 [1] - 创新药板块行情推升基金业绩 年内17只基金业绩翻倍 其中10只为主动权益基金 7只为创新药主题ETF [2] -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通过精准选股和集中持仓收获业绩大幅领先相关指数基金产品 [2] 创新药主题基金规模变化 - 10只业绩翻倍的创新药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末规模94亿元 二季度仅增加58亿元 [3] - 7只创新药ETF产品二季度规模增加129亿元 总规模达284亿元 7月份至今规模再度增加近100亿元 [3]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获资金净流入超80亿元 成为此轮创新药行情中吸金最多的产品 [3]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二季度末规模134亿元 最新规模154亿元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二季度末规模78亿元 最新规模120亿元 [3] ETF相对优势分析 - ETF被动跟踪机制能精准捕捉行业贝塔收益 投资者更倾向通过ETF快速布局高景气赛道 [4] - ETF凭借透明持仓和灵活交易特征吸引大量投资者和量化资金 每日披露持仓和规模避免风格漂移风险 [5][6] - ETF管理费率普遍低于主动权益基金 具有明显成本与效率优势 [6] - 部分ETF实现T+0交易机制 强化对交易型资金的吸引力 [6] 行业主题ETF规模表现 - 人形机器人 券商等主题ETF规模均比主动权益基金大 [4]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7月至今吸金超百亿元 规模几乎翻倍 一个月涨幅一度超过40% [8] - 港股券商主题ETF成为稳定币行情中资金抢筹工具 易方达基金持有多家港股券商比例超过5% [8] 基金公司战略重心转移 - 基金公司将战略重心转移至被动投资 进一步挤压主动权益基金空间 [6] - 2025年新成立ETF中科创板人工智能 通用航空主题 港股通科技主题 云计算产业等贝塔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6] ETF对市场波动影响 - ETF短期交易属性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部分高频投资者倾向短期波段操作放大跟踪指数波动 [8][9] - 人形机器人主题ETF行情熄火后规模止步不前或大幅缩水 资金追涨杀跌迹象明显 [8]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近期回撤超过7% 市场波动明显加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