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兴民智通标的估值降2亿元 PCPL出现业绩“变脸”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2
收购方案概述 - 兴民智通拟以11.06亿元收购中科信维50.29%股权 对应中科信维100%股权估值22亿元 较2018年乐通股份收购方案中的24亿元估值下降2亿元 [1][2][3] - 同时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23亿元 [2] 标的资产状况 - 中科信维为持股型公司 主要持有PCPL 100%股权 自2018年以来无实际业务经营 [2] - PCPL为全球最大机械硬盘精密零组件制造商之一 主营业务为HDD精密零组件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客户包括希捷、西部数据和东芝等知名硬盘制造商 [2] 财务表现分析 - PCPL 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5.2亿美元 净亏损2.2亿美元 2020年收入5.08亿美元 净利润1203.4万美元 较2016-2018年盈利水平大幅下滑(2016年净利润1304万美元 2017年4135万美元 2018年上半年2535万美元) [4] - 中科信维2019年净亏损330.54万元 2020年净亏损49.5万元 延续2016-2018年亏损态势 [4] - 前次交易中业绩承诺为2019-2021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0.7亿元 实际业绩远未达预期 [5] 收购背景与市场反应 - 此次收购构成跨界并购 兴民智通主营业务为钢制车轮、车载信息系统及车联网服务 交易后将进入数据存储业务领域 [7] - 公司2018-2020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分别亏损2.71亿元、3211万元和3.5亿元 2021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1176万元 [9] - 复牌当日股价出现"天地板" 收盘下跌8.21% 换手率7.91% 成交金额3.21亿元 市值39.53亿元 [1][9] 交易风险因素 - PCPL为新加坡注册公司 在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 整合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7] - 目标公司涉及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业务 面临跨国经营风险 [8]
*ST恒久拟收购憬芯科技部分股权:标的公司净资产仅106万元,评估增值近200倍达2.1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23:30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1000万元受让憬芯科技5.92万元注册资本,对应交易后3.57%股权,并以7000万元认购新增41.47万元注册资本,对应交易后25%股权,交易完成后直接持有憬芯科技28.57%股权 [1] - 全资子公司以40.51万元受让憬芯科技股东1%合伙份额,控制14.47%股权,合计控制憬芯科技43.04%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 [1] - 憬芯科技主营业务为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管理服务及项目监工管理服务 [1] 交易动机与战略意义 - 公司认为交易将加强新能源光伏领域布局,扩大业务规模并增加新利润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影像耗材(激光有机光导鼓)及信息安全,但近三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2022年-2190.84万元、2023年-3260.73万元、2024年-4710.40万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50万元至2450万元 [3]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 - 憬芯科技评估基准日账面净资产106.31万元,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价值2.12亿元,评估增值2.11亿元,增值率19842.27% [2] - 2024年营收770.28万元,净利润-1172.33万元,2025年1-4月营收1000.87万元,净利润-495.57万元 [2] 公司历史问题 - 公司及董事长余荣清等因信息披露违法受处罚,子公司闽保信息2019年通过伪造材料虚增收入和利润,导致2019-2021年报虚假记载,被江苏证监局罚款800万元,余荣清被罚款1000万元并禁入证券市场5年 [4] - 余荣清已辞去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4]
福达合金百亿重组终止次年扣非降56.85% 拟收购实控人之子资产跨界布局光伏
长江商报· 2025-07-14 18:12
公司重组动态 - 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光达电子不低于51%股权 交易完成后光达电子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尚处于筹划阶段存在不确定性 [1] - 此次交易是公司终止与三门峡铝业155.6亿元重组后推出的首笔资产收购 [1] - 本次交易采用现金方式不涉及发行股份 交易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王达武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光达电子实际控制人王中男系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之子 [2] 业务战略布局 - 本次重组为跨界并购 公司主营电接触材料行业而光达电子专注电子浆料研发生产 [2] - 光达电子产品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和电子元器件领域 目前主要产品为TOPCon电池银浆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导电银浆业务 形成电接触材料与导电银浆的双主业布局 [2] - 公司认为交易将丰富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 发挥银粉制备工艺和材料降本方面的协同效应 [2] 财务表现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1亿元同比增长37.94% 净利润4563.27万元同比增长11.69% [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073.5万元同比下降56.85% [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54.18% [3]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512.19万元同比下降174.34% 扣非净利润亏损940.07万元同比下降332.66% [3]
光韵达上市首亏后拟3.5亿元跨界并购,标的公司IPO折戟业绩暴跌
华夏时报· 2025-07-11 10:30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光韵达拟以3.52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 取得控制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6.28亿元 [2] - 收购比例从最初100%降至56.03% 主要考虑降低财务费用和分步收购以规避商誉风险 [2]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 亿联无限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6000万/7000万元 [7]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亿联无限主营光网络终端/无线路由器等通信设备 2024年营收5.3亿元 净利润2867万元 较2023年6201万元腰斩 [4] - 历史业绩波动显著 2021年营收4.4亿元 2022年冲高至7.9亿元后连续两年下滑 [4] - 2023年IPO撤回后估值从14.7亿元缩水至6.28亿元 降幅达57% [3][4] 标的公司风险因素 - 子公司长沙亿联3421万元土地可能被收回 存在违约金及定金没收风险 [7] - 二股东王周锋持股36.36% 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7]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991万元 占营收比例5.64% 但毛利率持续承压 [5][8] 收购方战略动机 - 光韵达2024年上市首亏2737万元 急需通过跨界并购寻求新增长点 [9] - 公司计划借亿联无限切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整合电子制造产业链并拓展海外市场 [9] - 此前两次跨界并购效果不佳 2024年智能装备和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分别下滑9.6%/17.16% [10][11] 财务数据对比 - 亿联无限2024年销售费用率2.99% 低于2023年的2.92% 但管理费用率从4.1%升至4.28% [5] - 光韵达2024年电子信息业务收入增长11.97%至9.2亿元 但航空制造业务收入下滑22.46% [11] - 亿联无限2022年净利润率达10.66% 2024年骤降至5.41% 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4][6]
A股公司“竞逐”拟IPO资产
快讯· 2025-07-07 06:39
A股公司并购拟IPO企业趋势 - 2025年至今A股公司宣布并购拟IPO企业案例达23个且呈加速趋势 [1] -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后40家A股公司披露相关事项(含已终止案例) [1] 并购类型分布 - 31家A股公司围绕主业(同业或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 [1] - 9家A股公司属于跨界并购 [1]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腰斩”后,德固特官宣“跨界”收购浩鲸科技
大众日报· 2025-07-02 18:09
资产重组概况 - 德固特作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主营业务为节能环保装备及专用定制装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而浩鲸科技为国际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面向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及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双方客户重叠度极低,德固特此前从未涉足软件业务,并购后需解决技术基因冲突问题 [2] - 公司称收购基于长远战略布局,旨在通过浩鲸科技的数字化能力拓展增长空间,目前正就技术适配性进行初步研究 [2] 市场关注焦点 - 市场对交易目的存在争议,部分观点认为浩鲸科技可能通过此次并购实现"借壳上市" [3] - 浩鲸科技前身为中兴软创,曾在新三板挂牌后摘牌,两次启动IPO未果,2021年和2023年分别启动上市辅导但进展有限 [4] 财务表现分析 - 德固特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1 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3 24% [4] - 公司解释业绩波动主因2023年末合同交付延迟导致2024年同期基数偏高,剔除该因素后2025年一季度营收呈增长态势 [6] - 2024年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下降0 7%,与营收同比增长64 21%形成背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 54亿元同比下降34 63%,与净利润150 15%的增速存在显著剪刀差 [6]
友阿股份15.8亿跨界并购尚阳通:内幕交易疑云与无业绩承诺之惑
新浪证券· 2025-07-01 15:00
并购交易概况 - 友阿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尚阳通100%股权 交易价格确定为15 8亿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 5亿元 [2] - 尚阳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 2022年营收7 36亿元 净利润1 39亿元 但2024年净利润下滑至4567万元 较2022年下降67% [3] - 公司表示交易完成后将实现战略转型 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行业背景与动机 - 传统百货零售行业面临系统性挑战 线上零售平台发展带来虹吸效应 消费场景重构 中高端客群消费行为变迁 导致业务增长瓶颈 [2] - 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 市场环境变化 技术研发成败等因素可能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6] 交易争议点 - 自查期间发现控股股东员工詹佩元在停牌前半年内大笔购入2万股 三个月后清仓 获益约5600元 [4] - 尚阳通监事配偶黄文龙账户出现11次买卖记录 含多次T+0操作 单日最大买卖量达4000股 [4] - 中介机构相关人员亲属存在短线交易行为 如西部证券员工之父曾晓明买入1 2万股后3日内股价涨20%抛售 [5] 交易结构风险 - 本次收购未设置业绩补偿承诺和减值补偿承诺 公司解释称交易对方非控股股东关联方且未采用收益法评估 [6] - 投资者担忧半导体行业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标的业绩持续下滑 进而损害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股东利益 [6]
德固特今起停牌筹划收购 交易对手方锁定浩鲸科技五大股东
经济观察网· 2025-06-30 17:26
并购交易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浩鲸科技控制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股票自6月30日起停牌,预计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1] - 交易对方初步确定为浩鲸科技主要股东,包括南京溪软等5家合伙企业,最终交易对方以后续公告为准 [3]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3] 德固特业务概况 - 公司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化工、能源、冶金、固废处理等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2] - 拥有有效专利151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14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 [2] - 2024年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64.21%,归母净利润9671.51万元,同比增长150.15% [3] - 海外业务营收3.02亿元,占比59.28%,外销产品毛利率达48.77% [3]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31.19%,归母净利润2367.3万元,同比下降53.24% [4] 浩鲸科技概况 - 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7.92亿元,是国际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 [2] - 主要业务包括电信软件开发及服务、云管软件开发及服务和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2023年7月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原为中兴通讯控股子公司 [2] - 在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端到端智算供给方案,解决行业"三高"挑战 [3] 战略发展 - 此次并购是公司跨界探索 [2] - 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国际化"路线持续深入布局,海外市场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 [4] - 海外收入上涨带动公司盈利水平整体上升 [4]
“借力”控股股东跨界储能,泰禾智能意欲何为
北京商报· 2025-06-17 19:50
并购交易概述 - 泰禾智能拟以不超过5000万元现金收购阳光新能源持有的阳光优储100%股权,跨界进入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业务 [1][3] - 标的公司阳光优储主要从事储能项目投资、开发和运营,核心产品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3]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阳光新能源为泰禾智能控股股东(持股15.22%),实际控制人均为曹仁贤 [3][4]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阳光优储营收1977.61万元,净亏损613.21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570.29万元,净亏损扩大至2265.66万元 [2][5] - 截至2025年3月末,标的公司总资产34285.22万元,负债29973.62万元,净资产4311.60万元 [2] - 公司明确表示标的尚未盈利,对当前业绩无正向贡献 [1][6] 交易背景与战略考量 - 泰禾智能原有主业为智能分选装备,无储能业务经验和技术储备,承认存在跨界经营风险 [3] - 控股股东阳光新能源正处上市辅导阶段,曹仁贤在入主泰禾智能半年后即推动此次资产注入 [4] - 行业专家指出亏损资产注入需满足协同逻辑清晰、定价合理等条件,否则可能拖累估值 [6] 泰禾智能业绩表现 - 2017-2023年公司净利润从8745.92万元持续下滑至1130.61万元 [7] - 2024年营收5.64亿元(同比+10.68%),净利润2146.96万元(同比+89.89%)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5亿元(同比+10.19%),净利润208.97万元(同比+716.41%) [9]
高溢价跨界并购!果链巨头加码汽车智能装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3:12
收购交易概况 - 博众精工拟以现金4.2亿元收购上海沃典70%股权,交易完成后上海沃典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 - 上海沃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6亿元,较2024年末净资产1.33亿元增值约352% [3] - 交易带来约3.6亿至3.62亿元商誉 [3]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上海沃典是工业智能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专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的智能输送系统、自动化检测与智能物流单元 [3] - 已与宝马、奔驰、小米、吉利等知名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 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3万元、3857万元,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264万元,呈现持续增长 [3] - 业绩承诺期内(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85亿元,年均需超6000万元 [5] 收购战略与协同效应 - 公司旨在构建涵盖3C、新能源和汽车领域的多元化业务格局 [4] - 上海沃典的汽车智能装备业务与公司现有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业务存在协同效应 [4][5] 公司现状与资金情况 - 博众精工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66%,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滑0.8%,归母净利润亏损超3000万元 [5] - 2025年一季度货币资金约12.02亿元,短期负债约12.3亿元,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债 [5] - 公司表示并购不会对资金流动性造成问题 [5]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6月16日)午盘股价报25.41元/股,涨幅1.36%,总市值113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