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VTOL
icon
搜索文档
亿航- 在动态电动垂直起降(eVTOL )领域持续调整适应-EHang Holdings Ltd-Continuous adaptation in a dynamic eVTOL sector
2025-08-27 09:12
**公司及行业** EHang Holdings Ltd (亿航控股) 专注于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 属于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领域[1][5][65] **财务表现与业绩指引** * 公司上半年收入1.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 但仅完成修订后全年5亿元收入指引的约35%[1] * 第二季度净亏损8100万元人民币 较第一季度的7800万元亏损略有扩大[3] * 毛利率表现坚韧 第二季度达62.6% 环比和同比均扩张0.2个百分点 得益于更好的规模效应和更低的采购成本[2] * 管理层将2025年运营支出增长目标从之前的40%下调至30%以下 预计下半年经营杠杆效应将更加明显[2] * 公司目标在2026年实现季度净利润盈亏平衡 2027年实现全年盈亏平衡[3] **业务运营与市场需求** * 战略重心转向优先保障安全和服务以实现长期可扩展性 而非追求激进的短期扩张目标 因此将全年收入目标从9亿元下调至5亿元[7] * 管理层对下半年表现转强充满信心 源于第二季度获得了超过150架EH216系列订单 其中10%来自海外市场[1] * 日本和泰国市场需求迅速回升[1] **未来催化剂与增长动力** * 即将到来的催化剂包括9月发布VT35机型 启动EH216的公开商业运营 以及获得运营合格证(OC)或赢得新项目[3] * 长期增长潜力源于其向城市空中交通(UAM)运营商的业务转型 eVTOL市场接受度快于预期 以及政府项目增加带动EH216系列交付量增长[9] **风险因素** * 业务转型为UAM运营商未能成功[9] * 生产遇阻导致EH216-S交付延迟或取消[9] * 新闻头条风险导致市场接受速度放缓[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摩根斯坦利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行业观点为“符合预期”[5] * 目标股价为26.00美元 较当前17.79美元的股价有46%的上涨空间[5] * 估值基于贴现现金流(DCF)法 关键假设包括15.1%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2.5%的永续增长率[8][9] **其他重要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摩根斯坦利持有亿航控股1%或以上的普通股[15] * 在过去12个月内 摩根斯坦利曾向亿航控股提供过投资银行服务、非投资银行金融服务以及其他非投资银行的证券相关服务[17][18][19][20] * 未来3个月内 摩根斯坦利预计将或有意寻求向亿航控股提供投资银行服务[17]
万丰奥威涨停,低空经济+eVTOL+通航业务三重概念叠加
搜狐财经· 2025-08-26 14:32
股价表现 - 截至14时8分 公司股价涨幅达10.02% 最新价19.22元 总市值408.10亿元 [1] - 封板资金21.73亿元 成交额26.38亿元 换手率6.88% [1] 业务进展 - 基于eVTOL技术研发的无人机产品实现40公里200公斤级货物运输能力 [2] - 无人机产品可部署于传统物流难以覆盖领域 [2] 行业催化 - 西南证券等机构将公司列入低空经济产业链重点推荐标的 [2] - 机构明确提及公司eVTOL整机制造业务环节 [2] - 国内多地加速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2] - 公司通航业务布局直接受益于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 [2] 概念板块 - 公司主要涉及低空经济 汽车轻量化 通用航空 eVTOL 无人机等概念板块 [3]
太平洋:给予正海磁材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4 10:35
核心观点 - 太平洋证券给予正海磁材买入评级 公司稀土永磁技术和产销量全国领先 高端市场布局完善 受益于稀土价格上涨和行业政策支持[1][3][4][5]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总营业收入30.57亿元 同比增长20.42%[2] - 利润总额1.04亿元 同比减少33.2%[2] -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减少24.39%[2] - 营业成本上升26.39% 毛利率承压[2] 产能与产量 - 截至2024年稀土永磁产能30,000吨[3] - 2024年产量20,781吨[3] - 南通基地产量同比增长超150%[3] - 稀土永磁收入占比超过99%[3] 技术优势 - 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5%[3] - 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同比增长82%[3] - 晶粒优化技术(TOPS)产品覆盖率达97%[3] - 扩散技术(THRED)产品覆盖率超80%[3] 市场应用 -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乘用车需稀土永磁2-3kg/辆 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需1.5kg/辆[4]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领域eVTOL成为新增长点[4] - 国际汽车品牌TOP10覆盖率100% 自主汽车品牌TOP5覆盖率100%[4] - 全球变频空调压缩机品牌TOP5覆盖率100%[4] - 2024年汽车领域销量14,105吨 占比近70%[4] 全球布局 - 在德国 法国 日本 韩国 美国 马来西亚设有营销服务基地[4] - 形成辐射全球重点市场的销售网络[4] 行业政策 - 2025年4月中国对钐 钆 铽 镝 镥 钪和钇等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4] - 政策实施有利于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4] 稀土供需 - 2024年中国稀土配额27万吨 其中轻稀土25万吨(同比增长6.36%)重稀土2万吨[5] - 2024年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 同比增长10.43%[5] - 2024年进口稀土产品13.3万吨 同比下滑28.9%[5] - 2025上半年进口量5.7万吨 同比微增[5] - 2025年以来稀土价格上涨 产业链具备传导能力[5] 机构预测 - 西部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2亿/3.72亿/4.58亿元[8] - 中邮证券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27亿/3.93亿/4.91亿元[8] - 民生证券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5.54亿/6.43亿元[8] - 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16.5元[8]
国金证券:我国固态电池市场预计在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将迎来需求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21:17
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态势 - 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1] -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同步推进 [1] 半固态电池应用进展 - 已实现规模化装车应用 [1] 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硫化物电解质体系取得关键进展 [1] - 氧化物电解质体系取得关键进展 [1] - 多种技术路线及制备方法百花齐放 [1]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 [1] - 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将在eVTOL领域迎来需求爆发 [1] - 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将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迎来需求爆发 [1]
Archer, Joby Upstaged By Chinese, Brazilian Rivals In Battle For Future Of Flight
Benzinga· 2025-08-23 03:24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动垂直起降(eVTOL)行业竞争格局快速转变 美国公司Joby Aviation和Archer Aviation落后 中国亿航智能和巴西Eve Holding成为领跑者 [1] - 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40年达到1000亿美元 [6] 亿航智能竞争优势 - 亿航智能EH216型号获得中国民航局完全认证 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运营的eVTOL公司 [2] - 公司计划2025-2027年将年产量提升至300-800架 目标2027年前实现307%的盈利复合年增长率 [3] - 当前专注于公共部门合同和观光航线等细分市场部署 [3] - 摩根大通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价26美元 较8月20日收盘价17.26美元有51%上涨空间 [2] Eve Holding发展态势 - Eve Holding获得巴西航空工业公司73%持股支持 在全球9个国家获得2800架订单 总价值140亿美元 [4][5] - 产品设计专注于城市通勤用途 相比专用机型具有更广泛市场吸引力 [4] - 预计第二季度交付量将出现反弹 [5] 美国企业现状 - Joby Aviation和Archer Aviation因认证延迟而进展缓慢 摩根大通保持谨慎看法 [6] - 美国企业可能成为亿航智能与Eve Holding双雄竞争的旁观者 [6]
商业化带动需求提升 eVTOL动力电池路径渐明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37
行业规模与需求 - eVTOL作为新型应用场景 预计到2030年为锂电池带来30GWh的需求增长 [2] - eVTOL产业将共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eVTOL将成为锂电池的新蓝海市场 为行业增长注入活力 [2] 电池技术性能要求 - eVTOL航空动力电池需实现高能量密度 高功率 高安全性及快充的"三高一快"综合性能突破 [2] - 固态电池因兼具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特点 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 应用潜力较大 [2][3] - 正力新能目标在2028-2030年将量产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以上 [3] 技术研发进展 - 多家电池厂商与eVTOL厂商达成合作 推进固态/半固态电池研发 [1][2] - 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通过适航取证实现量产交付 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 [2] - 中创新航实行半固态过渡-全固态领航双轨策略 半固态电池已在eVTOL领域实现量产应用 [3] - 亿航智能与欣界能源合作研发的高能量固态电池完成全球首次eVTOL飞行试验 [2] 商业化时间表 - 预计2027年成为低空载人飞行元年 成为半固态及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第一大场景 [3]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3] - 正力新能计划2026-2027年解决大于400Wh/kg电池的安全与寿命挑战 [3] 固态电池发展瓶颈 - 技术突破面临固态电池倍率性能提升难度较大等问题 [4] - 供应链尚未成熟 电解质材料 负极材料发生较大变化 规模化效应未显现 [4] - 关键原材料如高纯硫化锂成本高企 加工费用受限于规模化效应欠佳 [4] 混合动力路线优势 - 混动驱动航程可达1000公里 速度达300公里/小时 燃油能量密度是电池的10倍 [6] - 混动模式能将每航时直接成本降低60% 适用于高载重 长距离复杂场景 [7] - 对基础设施依赖度低 只需配备充油设施 大幅降低基建投入成本 [6] - 能实现高频起降和高利用率 保证持续运营能力 [6] 技术路线展望 - 未来10-15年交通运输类低空飞机采用混动驱动是最务实选择之一 [7] - 即便固态电池取得突破 混动驱动依然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7] - 参照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纯电与混动比例可能达到6:4 [7]
万丰奥威20250820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城市空中交通(UAM)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 - 公司:万丰奥威(通过收购钻石飞机和Volocopter布局eVTOL领域)[2]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收购Volocopter的战略意义** - Volocopter为欧洲eVTOL鼻祖,已获EASA设计和生产组织批准,技术及安全等级领先[2] - 收购价格合理:1,000万欧元收购账面价值4,200万欧元的资产和知识产权[7] - 目标市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EASA调查显示83%欧洲公众对UAM持积极态度[14] **2 Volocopter的技术与认证进展** - 机型Volocity:双座多旋翼,采用电池交换模式+有人驾驶,适航认证按EASA高标准完成75%,预计2025下半年或2026上半年取得TC(型号合格证)[6] - 对比亿航智能L6S:L6S为充电模式+无人驾驶,认证标准低于EASA[6] - 全球拓展:正在申请美国、日本、新加坡适航认证,有望成为全球最快获TC的飞行器之一[7] **3 钻石飞机的协同效应** - 技术协同:钻石飞机在轻量化材料、电动飞机(如EDA40快充技术)及适航取证经验可优化eVTOL设计[10] - 产业链支持:自产发动机能力及材料供应链可支持eVTOL关键部件生产[8] - 销售网络:全球43个销售网点(欧洲18、美国16、亚洲7)和140+服务中心,加速Volocopter商业化[12] **4 欧美市场潜力与需求** - 法规优势:欧美空域管理成熟(如FAA六类划分、EASA统一技术规范)[13] - 需求预测:16个重点城市(如巴黎、纽约)初始需求约6,000架,年均需求2,000架[17][19] - 应用场景:机场通勤、城市观光、短途交通、应急救援等,载人场景为主[17] **5 商业化进展与整合能力** - 产品线丰富:与大众合作的eVTOL机型+Volocopter补充,加速商业化[9] - 历史整合案例:钻石飞机2020-2023年收入增长70%,交付量行业第三[8] - 制造与研发协同:全球4个制造基地、3个航校培训基地、3个研发中心[11] --- **其他重要细节** - **公众接受度**:欧洲38%民众关注噪音/环境影响,37%关注安全性[15] - **eVTOL竞争力**:环保性、经济性(成本较直升机低)、安全性优于传统航空器[16] - **巴黎奥运会**:Volocity原计划试飞但因适航进度延迟未实现[5] --- **总结** 万丰奥威通过收购Volocopter和钻石飞机,形成“技术+市场+产业链”的eVTOL全链条布局,重点瞄准欧美高潜力市场。核心优势包括: 1 EASA高标准认证进度领先[6] 2 钻石飞机的协同赋能(技术、生产、销售)[8][12] 3 欧美年均2,000架需求的市场空间[19] 风险点:适航认证进度、公众对噪音/安全的接受度[15]
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入局eVTOL成热点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太蓝新能源参与的固态电池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项目目标是开发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固态电池系统,重点面向低空飞行器动力应用 [2][3] - 项目整合产学研用资源:南开大学提供材料基础,太蓝新能源负责电池设计与产业化,中国民航大学进行航空验证,小鹏汇天关注空域交通能源需求 [3] - 太蓝新能源已发布容量120Ah、能量密度720Wh/kg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并完成多款数十Ah级电池原型及定点量产,与无人机及智能装备企业开展合作 [3] 行业竞争格局 - 瑞浦兰钧牵头的全固态锂电池项目入围浙江省科技计划,其电芯能量密度预计超过400Wh/kg,目标应用于低空飞行器等领域 [4] - 赣锋锂业展示能量密度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产品,配套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10Ah级样品已小批量生产,计划年内向eVTOL企业交付验证样品 [4] - 金龙羽签订无人机用500Wh/kg固态电芯采购订单,欣界能源推出能量密度480Wh/kg、循环超1000次的锂金属固态电池 [4] 低空飞行器应用进展 - 小鹏汇天成立于2013年,由何小鹏和小鹏汽车投资控股,专注于飞行汽车研发,在广州设有研发中心和飞行试飞基地,在深圳、上海设有前瞻实验室 [3] - 亿航智能在2024年11月完成EH216-S全球首例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并在2025年央视春晚展示七机同飞 [6] 行业活动预告 - 新能源电池大会将涵盖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等先进电池技术讨论,同期举办新品发布、科技成果展示及供需对接活动 [8]
对话沃飞长空:eVTOL行业普遍还在卷研发和取证,2026年后才会开始卷商业|产业专访
36氪· 2025-08-18 10:56
公司产品与技术 - AE200采用倾转旋翼构型 纯电动力 航程200公里 巡航速度248公里/小时 支持垂直起降 无需跑道[2] - 智能灵动舱融入汽车产业智能交互系统与人体工学设计 包含灵动中岛、云端座椅、天际光影系统、智能空气管家等创新元素[1] - 座舱配置3排4-6座灵活布局 第三排座椅采用电动坐垫翻折技术 可在载人与载物模式间切换[2] - 安全性设计采用"八轴内四倾转"构型 内层四个倾转旋翼加外层四个升力旋翼 保障故障状态下安全降落[10] - 适航审定进度领先行业平均周期1-2年 安全性标准达一亿分之一故障率 远超传统航空器千万分之一标准[4][14] 商业化与市场定位 - 目标应用场景为低空文旅、低空交通出行和应急救援 例如虹桥机场至莫干山153公里航程仅需42分钟 浦东机场至陆家嘴航程缩短至10分钟[2][22] - 定价策略为直升机价格的1/3至1/5 约地面专车价格的2-3倍 单座15分钟航程成本约压缩至400-666元[10] - 已获华龙航空、工银金租数百架意向订单 与川航集团、中信海直等建立战略合作[4] - 2025年底全球总部基地投产后具备年产40-50架产能 2026年开启小批量生产[15] 技术路线与研发进展 - 专注纯电路线 基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基建配套优势 未来考虑混合动力补充800公里以上长航程需求[6][7][18] - 2025年三季度末启动载人飞行试验 目标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试飞的6座eVTOL产品 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8][13] - 研发难点集中于倾转旋翼多姿态控制(90度至0度)及满足超高安全性标准[14] - 通过自研+联合开发模式保障供应链安全 例如与卧龙电驱合资开发电推进系统[2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eVTOL主机厂数量超30家 较2024年前增长约一倍 技术路线分化出纯电、油电混动、氢电混动等派别[6][18] - 全球eVTOL研发企业超1000家 沃飞长空在《航空周刊》全球前十榜单中研发取证速度排名第一[4][26] - 行业淘汰赛将于2026年后进入商业化阶段 比拼重点从研发取证转向价格、性能、场景适配及服务[26] - 最终存活企业预计不超过两位数 核心竞争要素为资金实力(参考Joby年研发费用数亿美元)及航空专业人才储备[27][28] 战略优势与资源 - 背靠吉利汽车获得供应链协同(座舱、电驱系统、充电系统)、制造经验及出行平台流量支持[4][6] - 团队具备航空基因 研发人员规模近600人 覆盖研发、生产及运营管理板块[4][30] - 中国供应链在硬件(性价比、稳定性)和软件(通信保障)方面具全球竞争优势[25] - 适航认证层面需应对FAA/EASA与CAAC双边认证缺失的出海挑战[25]
Is Archer Aviation the Smartest Investment You Can Make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8-17 20:40
公司概况 - Archer Aviation是一家开发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的公司 其Midnight机型可搭载1名飞行员和4名乘客 单次充电续航100英里 最高时速150英里 采用类似无人机的设计 比传统直升机更适合在拥挤城市区域起降 [4] - 公司股票过去12个月上涨超过180% 但尚未产生任何收入 2023年净亏损达6.52亿美元 [1][7] - 当前市值66亿美元 自2021年通过SPAC上市以来流通股数量增加超过一倍 [9] 商业合作与订单 - 合作伙伴包括美联航、日本航空与住友合资公司Soracle、埃塞俄比亚航空等 这些公司计划将Midnight用于空中出租车服务 [5] - 与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达成制造合作协议 同时获得美国空军合同 2023年已交付首架测试飞机 未来几年还将交付5架 [6] - 订单储备约60亿美元 计划2025年生产10架 2026年48架 2027年252架 2028年650架 [8] 营收预期与增长潜力 - 分析师预测2025年营收140万美元(阿布扎比首架交付) 2026年激增至1.034亿美元(FAA批准后) 2027年达4.508亿美元 [10] - 若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 2035年营收可能达到37亿美元 届时市值或增长近六倍至370亿美元(按10倍市销率计算) [11][12] - eVTOL行业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35.3% 2031-2035年27.6% [11] 战略布局 - 计划未来两年推出自有空中出租车服务 并成为2028洛杉矶奥运会官方服务商 [5] - 与Palantir达成AI合作优化制造和航空系统 通过股权激励和增发股票持续融资 [9] - 潜在并购机会包括收购竞争对手Joby Aviation等行业同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