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航母

搜索文档
谁将称霸低空江湖
齐鲁晚报· 2025-08-09 05:23
飞行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广汽高域在香港交付GOVY AirCab首台样机,计划2026年下半年量产交付,力争2027年成为低空载人飞行元年 [2][3] - 该飞行汽车采用90%航空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超30%,官方指导价不超过168万元,已收获近1000个意向订单 [4] - 广汽高域同时布局"短途多旋翼+跨城复合翼"技术路线,另一款产品GOVY AirJet最大飞行时速250公里,续航200公里 [5] 主要企业产品与技术 - 吉利沃飞长空发布AE200 eVTOL"智能灵动舱",融入"柔性安全"理念,预计运营费用为高端专车2-3倍 [6][7] - 红旗推出"天辇1号"飞行汽车,采用分体式架构设计,空中续航超200公里,最高时速150公里 [8] - 小鹏"陆地航母"为全球首款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定价200万元以内,已获5000张订单,计划2026年量产 [8][9] 商业化进程与竞争格局 - 亿航智能EH216-S已获全球首个载人eVTOL产品型号合格证,目前在广州和合肥提供商业载人服务 [10] - 沃飞长空AE200进入适航取证第四阶段,计划2026年完成取证;广汽高域计划2025年建立示范运营区 [10][11] - 国际方面,美国Archer公司计划2025年底启动商业运营;上海峰飞航空已交付全球首架吨级以上eVTOL [10][11] 市场前景与挑战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3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 [12] -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预计2030年eVTOL市场保有量有望突破10万架 [11] - 行业面临城市低空环境复杂、恶劣天气影响、空域管理政策不完善等技术与监管挑战 [13]
【高端访谈】2026年有望实现“陆地航母”国内量产交付——访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
新华财经· 2025-07-24 17:22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应用良性互动[1] - 赛迪顾问报告乐观预计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1] - 低空经济形成万亿规模的前提是解决载人和载货的交通问题,为人类出行提供便捷安全服务[2] 小鹏汇天发展战略 - 公司提出飞行汽车"三步走"产品战略:限定场景应用→典型场景应用→3D立体交通[3] - 第一步推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2026年有望实现国内量产交付[1][4] - 第二步推出高速长航程eVTOL产品,解决典型场景空中交通问题[3] - 第三步推出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实现点到点城市3D立体交通[3] 产品与技术特点 - "陆地航母"采用陆空两栖分体式设计,解决传统飞机储存难、补能难、学习难、移动难四大痛点[3] - 陆行"母舰"可搭载飞行器实现全自动分离与对接,飞行器机臂可折叠收纳[3] - 计划在第一步与第二步之间开发衍生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4] 产能与市场布局 - 飞行汽车智造基地2024年10月动工,规划年产能1万台[4] - 首期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布局四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4] - 面向个人用户布局200多个飞行营地,提供飞行体验等服务[4] - 公共服务领域聚焦紧急医疗救援、高楼逃生舱等应用[4] - 实现国内量产后将推进出海计划,面向全球市场[5]
【新华财经调查】低空翼动|载人eVTOL商业化“起飞” 实探头部企业生存法则
新华财经· 2025-07-22 19:25
低空经济政策支持与行业启动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良性互动 [1] - 中国民航局颁发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标志低空经济"载人时代"开启 [1][2] - 首批获证企业合翼航空和亿航通航可在批准区域内提供付费载人服务,推动低空经济和航空文旅发展 [2] 企业商业化运营进展 - 亿航智能采取"三步走"方案推进商业化运营,目前已在合肥骆岗公园和广州穗港码头进入常态化载人试运营阶段 [3] - EH216-S在骆岗公园已安全飞行超1000次,获证后飞行400多次,每天向监管部门报告运营情况 [3] - EH216-S是全球首个获得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三证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 [4]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 - 全球约400家企业发布超1100个eVTOL型号,多旋翼、倾转旋翼为主力机型,仅不到20个获TC受理 [4] - 零重力飞机工业ZG-ONE"鹊飞"预计2026年取得TC证,小鹏汇天"陆地航母"TC申请已受理 [4][5] - 峰飞航空V2000CG获TC证仅用18个月,预计2025-2026年将迎来eVTOL适航取证集中爆发期 [5] 企业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亿航智能一季度总收入2610万元同比下降,调整后净亏损3110万元,预计全年收入9亿元 [6] - 亿航智能布局物流、应急等非载人业务,新一代VT-35已申请TC证,三季度将发布 [6] - 零重力飞机工业采取"销售一代、取证一代、研发一代"策略,RX1E-A已交付客户贡献现金流 [7]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将于下半年预售,联合合作伙伴布局飞行营地提供综合服务 [7]
小鹏汇天完成B轮融资累获近54亿 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封顶年产能1万台
长江商报· 2025-07-18 07:29
低空经济与飞行汽车行业动态 - 低空经济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多重推力下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行业融资事件近100起,融资总额超75亿元 [2][6]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智能汽车链展区 [2] 小鹏汇天融资进展 - 公司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超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83亿元),资金将用于研发、量产及商业化 [2][3][6] - B轮融资包含1.5亿美元B1轮(2024年8月)和1亿美元B2轮(2025年7月),投资方包括产业方与财务投资人 [3][4] - 2021年A轮融资超5亿美元,由IDG资本、五源资本及小鹏汽车领投,红杉中国等跟投 [4] - 获得银行支持:2022年11月获60亿元授信额度,2025年4月获12.6亿元银团贷款 [6] 小鹏汇天公司背景与战略 - 公司为小鹏汽车生态企业,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前身为2013年创立的汇天科技 [3] - 愿景为"全球领先的低空产品创造者",聚焦安全智能的飞行汽车研发,解决个人飞行、空中通勤等需求 [3]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多次强调飞行汽车是未来战略方向 [8] 量产进程与工厂建设 - 全球首个飞行汽车工厂已封顶,计划2025年Q4竣工,年产能1万台,2026年量产交付"陆地航母" [2][9] - 工厂占地300亩,含复材、连接、涂装、总装四大车间,融合航空质量与汽车规模化制造特点 [9] - 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获民航中南局受理,量产体系进入审查阶段 [9] 产品测试与商业化进展 - "陆地航母"完成1200架次高温高原测试,为电动航空领域最大规模双高测试 [10] - 与云路复材合作研发碳纤维复合材料,推动轻量化技术产业化应用 [10][11] - 产品售价不超200万元,已获4000台预定订单,潜在收入达80亿元(若2026年交付) [12] 技术认证与里程碑 - 预计2025年10月末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2026年实现用户飞行 [9] - 飞行汽车量产工厂2024年10月动工,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的飞行体部分 [9]
“飞行汽车”订单爆发 阿联酋企业豪掷10亿美元采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1:52
行业动态 - 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采购协议,订购350架E20 eVTOL,成为中国最大单笔eVTOL意向订单 [1] - 订单首批交付需等待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双方将共同推进中东及北非市场的试点部署与商业化落地 [1] - 2024年多家主机厂相继宣布获得订单,包括时的科技与中银金租100架协议,沃兰特、峰飞航空、零重力等企业也公布大额采购 [2] - 行业预计2025年将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主机厂将迎来确定性订单 [1] 产品与技术 - 时的科技自主研发E20 eVTOL采用倾转旋翼与纯电驱动,载客5人,航程200公里 [1] - 该机型适航申请已获华东民航局受理,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预计2027年完成取证并量产 [1] - 不同厂商产品定价差异显著:亿航智能EH216-S售价239万元/架,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套装低于200万元,而E20单价超2000万元 [2] 商业模式 - 当前eVTOL采购客户以金融租赁机构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国资采购为主,中东企业直接采购属罕见案例 [2] - 金融租赁模式借鉴民航大飞机采购经验,通过分期付款缓解运营商资金压力,同时为制造商提供稳定需求 [3] - 金融租赁公司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参与企业出海、产业链共建及人才培训等环节 [3] 国际合作 - 时的科技与阿联酋民航总局就E20适航审定路径、运行规则及监管机制进行技术交流,为商业化应用铺路 [1] - 中东采购涉及中国适航标准互认等复杂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2]
飞行汽车领域,再现巨额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21:17
小鹏汇天融资与量产进展 - 公司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飞行汽车研发、量产及商业化 [1] - 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封顶,计划2024年Q4竣工,2026年实现"陆地航母"量产交付 [1] - "陆地航母"采用分体式设计,支持陆行体与飞行体自动分离/结合,飞行体X3-F的生产许可证申请已获民航中南局受理 [1] 小鹏汇天融资历史 - 成立以来累计完成4轮融资,包括2021年10月超5亿美元A轮融资(IDG资本、五源资本、小鹏汽车领投) [2] - 2024年8月获广州金控等国资1.5亿美元B1轮融资,A轮后估值达100亿元 [2][3] 飞行汽车行业前景 - 行业定位为融合汽车与飞机的创新型交通工具,主打纯电驱动、垂直起降(eVTOL),目标解决城市拥堵 [3] -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预测2030年行业规模超万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05亿美元(同比+17.31%) [3] 竞争对手动态 - 广汽高域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完成首飞,采用8轴8桨+双涵道设计,计划2027年在大湾区2-3城示范运营 [4] - 中国一汽飞行汽车总部落户深圳大鹏,红旗天辇1号分体式飞行汽车续航超200公里,计划年内首飞 [4][5] - 长安汽车宣布投入超2000亿元布局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计划2024年底完成新一代飞行汽车试飞 [5] 行业技术趋势 - 分体式设计成为主流技术路径(小鹏、红旗均采用),复合翼构型兼顾巡航效率与垂直起降灵活性 [1][4] - 行业处于爆发临界点,需突破技术成熟度、法规完善度与用户接受度三重考验 [5]
飞行汽车来啦!小鹏汇天“陆地航母”亮相青岛,吸引市民“打卡”
齐鲁晚报· 2025-06-24 14:56
合作签约与低空经济落地 - 小鹏汇天与青岛青铁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低空飞行汽车应用场景拓展及"低空+文旅"新业态培育[1] - 合作涵盖四大核心领域:低空+文旅场景创新、智慧飞行营地建设、展销中心共建、品牌联合推广,计划建设2个示范点和10个起降点[3] - 山东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此次合作加速产业链融合,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样本[5]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产品细节 - "陆地航母"为分体式飞行汽车,由陆行体和飞行器组成,陆行体长5.5米、宽2米、高2米,配备800V碳化硅增程平台,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11] - 飞行器采用电动六旋翼双涵道构型,碳纤维机身,载重200公斤,续航30分钟,飞行高度1000米以下,最大速度130公里/小时[13] - 产品预计2026年量产交付,已布局全国200家体验网络,计划拓展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场景[18] 商业化进展与适航认证 - "陆地航母"已完成全球首次公开飞行,进入适航审定阶段,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预计2024年底前取得型号合格证[16] - 产品亮相青岛万象城进行10天静态巡展,现场展示陆行体、飞行器及MONA M03纯电轿车,吸引大量市民参观[7][9] - 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王谭为青岛人,主导设计了旅航者T1/X2及"陆地航母",强调其对家乡低空经济的推动作用[15]
小鹏汇天动作频频 飞行汽车冲刺量产
搜狐财经· 2025-05-07 21:37
小鹏汇天IPO传闻 - 公司考虑将飞行汽车子公司小鹏汇天首发上市 已邀请多家银行参与竞标 IPO可能在香港或美国进行 [1] - 公司对IPO传闻未予置评 表示将专注于业务发展并在合适时机分享进展 [1] 资本运作与融资情况 - 公司近期获得12.6亿元银团贷款 由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五家银行联合提供 用于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建设 [1] - 已完成三轮外部融资 包括2021年5亿美元A轮融资(投前估值超10亿美元) 2022年A轮追加融资 2024年1.5亿美元B1轮融资并启动B2轮 [2] - 多轮融资将确保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顺利实现 [2] 生产基地建设进展 - 飞行汽车智造基地于2024年10月27日动工 是全球首个现代化流水线大规模量产飞行汽车工厂 规划年产能1万台 [2] - 截至2024年5月 基地总装车间、涂装车间等已完成封顶 量产工厂整体完成度达70%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竣工 [3] 产品规划与商业化 - "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预计2026年量产交付 售价不超过200万元 已收到近2000份预订申请 [3] -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获得型号合格证 这是商业化关键环节 [3] 行业定位与发展 - 低空经济被视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 是万亿级新蓝海市场 蕴含巨大机遇 [2] - 公司被认定为广州低空经济领域重要企业 获银行支持打造产业集群 激活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2]
上海车展|小鹏P7+推出新版本,2025款小鹏X9开启全球交付
观察者网· 2025-04-29 17:26
小鹏汽车参加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 公司携热销车型及前沿AI科技成果参加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1] - 车展首日举办以"AI改变世界"为主题的发布会 [1] - 推出小鹏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官方建议零售价20.88万元 [1] 小鹏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产品亮点 - 新版本搭载5C超充AI电池与智能可变阻尼减震器,提升补能效率与驾控体验 [3] - 新增20英寸多幅轮毂与星阙灰外观色 [3] - 5C超充AI电池配合S4超快充电桩可实现10分钟补充420公里续航 [3] - 升级智能可变阻尼减震器和太极液压衬套矩阵,响应速度达20ms [5] - AI底盘具备"AI智能预瞄"功能,可扫描车辆前方30米路况 [8] 2025款小鹏X9市场表现 - 开启全球交付并在车展现场举办首批车主交付仪式 [8] - 已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上市发布,印尼市场开启盲订 [8] - 上市7天在中国内地获得6000台订单 [8] - 在亚太地区获得超1500台大定 [8] 公司战略与研发进展 - 宣布即将开启AI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 [10] - 一季度登顶新势力品牌交付量第一,海外交付量占比同比提升370% [10] - 累计交付量突破70万台 [10] - 展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与人形机器人IRON [10] - 研发720亿参数自动驾驶大模型"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参数量是主流VLA模型的35倍 [10]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低空经济行业周报:(4月第4周)美团获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OC,欣旺达与航天飞鹏合作
开源证券· 2025-04-27 1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已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纵向落地,政府针对基建、主机、应用场景补贴的资本开支将迎订单释放期,建议关注低空经济后续板块行情,推荐卧龙电驱、绿能慧充,受益标的涵盖低空制造、基建、运营等领域 [3][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板块回顾 本周板块涨跌幅 - 4月21 - 25日低空经济A股相关标的平均涨跌幅为+3.6%,受益关税预期趋缓下风险偏好回升,涨幅前五为新晨科技(+37.2%)、万丰奥威(+14.7%)等,跌幅前五为吉峰科技(-9.7%)、川大智胜(-7.9%)等;美股方面,亿航智能上涨+14.2% [4][11] - 4月22日美团自研无人机获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OC证,其供应链相关标的万丰奥威、光洋股份涨幅靠前 [15] 低空经济板块周观点 - 政策资金支持:中央安排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设备更新,低空装备受重点扶持;地方上,广州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公司,四川首只低空经济基金备案,吉林扩大“低空+”应用 [18] - 物流场景开发:4月22日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获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同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无人机配送是重要助力 [18] - eVOTL产品:4月23日上海车展超15家企业携eVTOL产品亮相,标志低空经济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 [19] 行业动态 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获运营合格证 - 4月22日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通过民航局审查,获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该机型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显著提升,环境适应能力强 [22] 中央财政支持低空装备更新 - 4月24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开闸,中央财政安排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低空装备受重点扶持,消费级无人机、eVTOL等受益 [24] 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公司成立 - 4月25日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由多家公司共同持股 [25] 吉林扩大“低空+”应用 - 4月22日吉林省印发方案,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扩大“低空+”应用,开发低空消费项目 [26] 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将召开 - 4月26日该论坛春季会将在北京召开,聚焦“低空交通一张网标准”与产业发展趋势 [27] 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开幕 - 4月25日大会在上海开幕,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展开研讨,上海派斯林公司总经理作主题发言 [28][29][30] 上海车展超15家公司eVTOL产品亮相 - 4月23日上海车展上,奇瑞、红旗、小鹏、峰飞航空等超15家企业携eVTOL产品亮相,标志低空经济加速商业化落地 [31] 四川省首只低空经济基金落地 - 4月23日航投正菱双东简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备案落地,重点投向eVTOL整机制造 [34] 无人机配送助力京东外卖订单突破 - 4月22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服务覆盖166个城市,无人机配送是重要助力 [35] 个股动态 新晨科技 - 2024年营收13.49亿元,同比-22.22%,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324.01%;自主打造市域一体化“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36] 欣旺达 - 4月25日与航天飞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FP - 981C机型搭载其高性能动力电池亮相 [37] 金盾股份 - 2024年营收5.22亿元,同比+7.52%,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21.73%;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涵道推进器”,可用于多领域 [38] 海特高新 - 2024年营收13.19亿元,同比+25.26%,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51.34%;成功研制并交付国内首台eVTOL模拟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39] 英搏尔 - 2024年营收24.30亿元,同比+23.7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13.79%;为亿航智能开发的机型电推进系统完成样机交付,与丰立智能合作 [41] 国安达 - 2024年营收3.07亿元,同比-17.58%,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157.45%;成立子公司并获“两证一权”,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42] 吉峰科技 - 4月18日实控人变更为田刚印,安徽澜石及其一致行动人斥资13.95亿元,定增后持股比例将达29.96%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