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优质企业如何顺利上市?静安提供精准化、陪伴式上市服务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37
活动概述 - "融无限 创未来"静安区上市培育系列活动于6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1] - 活动为近20家优质拟上市企业搭建与政府、交易所、专业机构的高效沟通桥梁[3] - 通过政策解读、实务指导与经验交流赋能企业把握政策红利并提升核心竞争力[3] 活动内容 - 企业代表参观上交所投资者教育基地及交易大厅,体验数字化投教服务并了解资本运作环境[4] - 上交所专家系统解读资本市场新政,聚焦注册制改革深化、板块定位优化及监管动态[4] - 国浩律师事务所专家剖析资本运作核心策略、多元化融资工具运用及法律合规要点[5] - 与会企业代表认为活动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解答政策疑惑并拓宽资本视野[5] 静安区上市培育成果 - 静安区构建"市区协同、部门联动"跨层级协作机制和精准培育体系[6] - "十四五"期间新增上市挂牌主体12家,包括科创板2家(灿瑞科技、合合信息)[6] - 2024年新增珍岛信息港股上市、网班信息纳斯达克上市,2025年合合信息启动赴港上市[6] - 截至目前全区境内外上市及挂牌主体44家,上市企业培育库企业60余家[6] 未来规划 - 静安区将持续优化服务体系,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精准化、陪伴式上市服务[6] - 加速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上市企业集群,推动企业双板上市[6] - 助力企业以"境内产业链+境外资本链"模式参与全球竞争,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6]
【IPO追踪】一波三折上市路,保险新贵富卫的困境
金融界· 2025-06-18 19:52
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于2013年成立的富卫集团,上市里程可谓一波三折。 富卫有何内在隐忧? 2013年至2024年间,富卫进行了多项收购:2015年通过收购PT Finansial Wiramitra Danadyaksa的50.1% 权益进入印尼市场,并在2018年增持股权至79.1%;2016年通过收购进入新加坡和越南市场;2017年收 购AIG富士生命保险进入日本市场;2019年至2024年通过收购进入马来西亚和泰国市场;2020年又通过 收购进一步扩大其香港市场和进入柬埔寨市场。 到如今,富卫的业务已遍布香港及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和马 来西亚在内的新兴市场。 2024年,其香港及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业务占了其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的34.2%、 32.6%、15.7%和17.5%。 分散的市场分布,或让其面临较大的经营挑战——需满足各地的监管规定和偿付能力标准,而且更容易 受到地缘风险和关税政策的冲击;此外,其收购交易或面临业绩承诺等条件,对其资产估值或带来挑 战。 富卫最早于2021年启动美股上市计划,但美国证监会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后,中概股面临退市风 ...
境外上市VS境内上市的区别!附首选境内上市的情况及首选境外上市的情况!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28
境内外上市的主要差别 - 境内上市需经过中国证监会严格审核,监管严格且审批流程长,上市门槛高 [3] - 境外上市如美国、香港采用注册制,流程简单审批快,企业自主性强但需符合当地监管要求 [3] - 境内上市从筹备到正式上市需二到三年时间 [3] - 境外上市体系成熟运作速度快,约需一年左右 [3] - 境内上市要求企业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4] - 境外上市如纳斯达克对盈利能力要求宽松,允许高成长潜力但未盈利企业上市 [4] - 境内上市筹资成本低但渠道单一,依赖国内资本市场 [5] - 境外上市筹资成本高但融资渠道多样,可通过全球资本市场筹资 [6] - 境内上市有助于提升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 [7] - 境外上市增强国际知名度,为海外扩展奠定基础但需注意语言文化法律壁垒 [7] - 境内上市股权结构需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 [8] - 境外上市股权结构灵活,可根据企业需要调整 [9] 分场景决策指南 首选境内上市的情况 - 行业符合国产替代制度如芯片(中芯国际科创板IPO募资532亿)、新能源(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 [10] - 享受"绿灯"审核通道,国资背景基金认购踊跃 [11] - 客户与市场集中在国内,本土投资者更理解业务从而提升估值溢价 [12] - 需人民币融资拓展境内业务,避免结汇损耗直接用于厂房/研发投入 [13] 首选境外上市的情况 - 外资股东占比>30%或急需美元融资,红筹架构天然适配(如蔚来汽车美股IPO解决美元基金退出) [14] - 行业受境内监管限制如互联网(阿里港股)、数据安全 [15] - 国际化扩张需求强烈,境外上市提升国际信誉便利跨境并购 [16]
连续十二年“不断档” 今年扬州再添三家上市挂牌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6-12 20:15
扬州企业上市发展 - 扬州近年来将推动企业上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今年新增三家企业上市挂牌 实现十二年"不断档"[1] - 全市现有上市公司24家 呈现底数更清、机制更畅、进程更快的态势[7] 惠通科技案例分析 - 公司新建3.5万吨聚乳酸生产装置处于调试阶段 首批产品试生产下线 预计2024年正式投产[3] - 作为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领域引领者 2024年产值超6.5亿元 年初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3] - 上市后融资能力提升 成本降低 通过股权激励绑定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5] - 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协助解决上市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5] 上市培育体系 - 实施《"金扬帆"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 将150家后备企业分为"种子""小苗""大树"梯队分类培育[9] - 建立上市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通办机制 对企业诉求一函通办[10] - 全年计划走访100家重点后备企业 组织与交易所审核专家对接活动[9] 其他拟上市企业动态 - 天富龙已过会完成注册 有望消除扬州上市公司空白县[7] - 江苏泽景向港交所递表 预计年内完成上市[7] - 万润光电、江苏宏信等企业2024年先后在深交所、新三板和港交所挂牌[7]
又一家锂电巨头将赴港上市!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2 15:05
近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 市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为提升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求,深入推 进全球化战略,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2025年6月7日,亿纬锂能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五十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关于公 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议案》等与本次发行上市相关的议 案。 截至目前,亿纬锂能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公司第六 届董事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 定。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本次发行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需要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 委员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批准、核准或备案,本次发行上 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据相关法规的规 定,根据本次发行上市的后续进展情1/2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后续 公告,注意投资 ...
“掉队”的相宜本草
北京商报· 2025-06-11 20:58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相宜本草管理层变动已经成为常态。据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近十年的发展 中,相宜本草先后有4位CEO离职,期间还不断出现其他高层的离职。当同时期成长起来的竞争对手都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开启更为长远的战略发展,慢一拍的相宜本草越发焦虑。 频换高管、上市无果 上市动作没有再进一步,相宜本草的高管变动却没有停止。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近十年的发 展中,相宜本草先后有4位CEO离职。其中就包括,今年3月,任职仅7个月时间的CEO张舸离职;2024 年6月,相宜本草CEO兼总裁俞巍宣布离职。在此期间,相宜本草还先后经历了副总经理、CS事业部总 经理、销售副总裁、首席营销官等多位高管离职。 相宜本草再次出现高管变动。6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相宜本草研发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吕智 离职。相宜本草方面对上述消息未作出任何官方回应,有媒体从吕智本人处确认其已不再担任相宜本草 研发副总裁一职,但依然是相宜本草的股东,并保留了首席科学家的职位。 关于管理层人事变动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相宜本草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在业界猜测中,相宜本草对于内部管理层的频繁调整,多少反映出其十年上市未果的 ...
香江电器成功过聆讯,年营收破15亿冲刺港股,湖北IPO版图再添一员
搜狐财经· 2025-06-11 01:45
上市进展 - 公司近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稳步迈向资本市场新阶段 [1] - 2024年初已完成IPO备案,为上市奠定基础 [1] - 此前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计划(拟募资5.76亿元)于2024年5月终止,后转战港交所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7亿元、11.88亿元、15.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026万元、1.21亿元、1.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5.6% [2] - 2024年毛利达3.29亿元,毛利率21.9%(2023年为24.1%) [2] - 2024年销售/行政/研发开支分别为3456万元、1.11亿元、3643万元,占营收比例23.1% [2] - 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4.74亿元,资金储备充足 [3] 治理结构 - 执行董事团队包括潘允、Guangshe Pan(父子关系)、吉颖、李友香等6人 [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由黄汉雄博士、李健男博士等3人组成 [3] - 潘允自2012年7月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Guangshe Pan自2016年3月起任威麦丝CEO [3] 股权结构 - 潘允直接持股54.07%,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蕲春恒兴间接控制19.54%股份(潘个人占该平台47.5%权益) [7] - 蕲春华钰持股26.39%,其余16名有限合伙人通过蕲春恒兴持有剩余股份 [7] 战略意义 - 上市突破将助力公司未来发展,成为湖北省又一家港股上市企业 [7]
今日新闻丨工信部:加大新车质量抽查监管力度!亿纬锂能计划赴港上市!
电动车公社· 2025-06-10 23:59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从比往年更加严厉的措辞来看,今年的监督检查工作会重点针对用户关心的新车质量问题加强检查,以进一步监督车企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国家层面上回 应用户的关切属于是理所应当,也有利于行业的长期 健康发展。 2、 近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目前,亿纬锂能在动力电池领域出货量排名全国第九, 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 根据官方公告的说法,此次港股上市是出于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 力、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三重考量。 考虑到2009年亿纬锂能已在深圳科创板上市,此番二次上市的操作也和宁德时代如出 亿纬锂能计划赴港上市 工信部:加大新车质量抽查监管力度 ; 宝马可能在明年推出增程车; 一辙:就是为了推进海外电池工厂的建设,跟随中国电动车共赴海外。 《今日新闻》将会每天给大家带来几条当日重磅新闻,并附上社长的简单评论。关注「电动车公社」,新能源圈大事小事 看我们就够啦~ 今日新闻要点: 1 、 工信部:加大新车质量抽查监管力度 6 月 9 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 2025 年度道路机动 ...
【政协要闻】持续关注企业上市!市政协开展主席会议专题视察
搜狐财经· 2025-06-10 20:46
会议由市政协副主席汤建萍主持。 今天上午,市政协围绕"企业上市推进情况"开展主席会议专题视察活动。市政协主席王建坤,副主席许静、汤建萍、王晓平、董碧颖、朱立军,秘书长唐 卫华出席。副市长金一应邀出席。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钟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市政协钟埭街道委员小组组长祝佳悦:"要加大力度引导培育,积极构建'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务赋 能'三位一体的上市培育体系,通过优化政策、强化保障、深化服务,构建精准扶持体系,强化资源统筹配置,打造专业赋能生态。" 曹桥街道党委副书记、市政协曹桥街道委员小组组长庞嘉隽:"做好企业上市工作,要强化融资支持与资本运作,保障投资引导与项目落地,深化产业链 延伸与集群培育,做好企业服务与政企协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与会政协委员结合现场视察情况和工作实际,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展开深入协商讨论。 …… 金一副市长就市政协对企业上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市新增上市企业3家,列嘉兴第一、全省第二,其中首发 上市企业数全省第一,这张亮眼成绩单的取得,离不开政协多年来的履职助力。就下一步工作,他强调,要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机遇,创新 ...
曝国资和员工利益受损,娃哈哈股改为何这么难?
36氪· 2025-06-10 16:42
公司治理与股权争议 - 娃哈哈集团被曝利润转移至高管掌控的体外企业,集团几成"空壳" [1] - 宏胜集团作为娃哈哈代工厂,实际产品数量约占"娃哈哈系"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6] - 娃哈哈集团资产占整个娃哈哈系总资产的比重只有15.67% [6] - 国资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宗馥莉继承宗庆后29.4%股份,职工持股会24.6% [4] - 2018年起娃哈哈要求员工以每股3元低价出售持股会股份,引发员工维权争议 [7] - 宗馥莉曾尝试将娃哈哈品牌转让给宏胜集团但失败,随后出现"娃小哈"等新商标 [9] 经营业绩与改革措施 - 娃哈哈2024年营收超过700亿,同比增长36.7% [3] - 宗馥莉上任后推行多元化投资布局,涉及健康、新能源等赛道 [3] - 瓶装水市场份额仅为农夫山泉的三分之一 [20] - 自1999年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以来,持股员工超1.5万人,远超A股上市200人门槛 [20] 历史遗留问题与上市分歧 - 1999年改制后娃哈哈由100%国资改为混合所有制 [4] - 2002年前后出现大量绕开国资的体外公司 [6] - 1996年与法国达能合资时商标转让被叫停,2006-2009年爆发"达娃之争" [14][16] - 宗庆后坚持不上市,宗馥莉认为上市是正常举动且有助于规范公司治理 [12][14] - 娃哈哈股权和商标争议源于改制时未彻底解决归属权问题 [14] 管理层变动与争议 - 宗馥莉上任后更换大批公司元老,关停代工厂 [3] - 宗馥莉接手半年即出现辞职风波,随后爆发员工集体诉讼维权 [10] - 媒体报道质疑宗馥莉改革新政及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