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红险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短期买贝塔价值,长期买新发展机遇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9 08:19
保险板块估值与投资机会 - 全球股市震荡导致保险板块PB估值处于过去三年区间下限,隐含较高性价比的贝塔价值 [1] - 保险公司股价以净资产为估值基准,过去三年受降息周期、地产下行和股市波动影响,业绩稳定性变差 [2] - 长期看行业将分享供给侧集中、低成本负债和分红险转型的发展红利 [1] 短期估值与市场影响 - 当前PB估值回到三年下限,贝塔价值性价比显著 [2] - 传统险销售模式导致业绩波动性增加,但估值基准稳定 [2] 长期行业新周期驱动因素 - 上市公司负债成本整体低于3%,显著优于中小公司,主要因历史积累的高价值率保障型业务 [2] - 2024年末险资债券配置占比同比提升5.0ppts,资产久期持续拉长 [2] - 2025年起可能进入低利率波动阶段,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分别为2.5%/2%/1.5%,预计进一步下调 [3] - 老龄化推动60后、70后对分红险等类固收资产需求释放 [3] - 报行合一政策促使银保渠道向头部集中,新业务价值有望量价齐升 [3] 分红险转型前景 - 2025Q1以来分红险销售占比显著提升,转型成效初现但需观察持续性 [3] - 分红险保底利率高于存款利率,长期可享超额回报,符合客户资产配置逻辑 [3] - 监管推动利率变动型产品发展,支持耐心资本培育 [4] - 参照中国香港、台湾及大陆2000-2013年经验,未来5-10年可能回归分红险主导模式 [4] 估值体系演变 - 过去五年PB为估值基准,因传统险主导且利差敏感度高 [4] - 2025年后分红险占比提升将推动商业模式趋近资管公司,PEV估值体系有望重建 [4] 投资策略核心逻辑 - 低利率环境加速行业分化而非整体利差损,监管支持负债成本优化和产品转型 [6] - 长期通胀假设下,2%CPI目标与险企4%投资收益率具有合理性 [6] - 2025年是低成本负债积累和分红险转型起点,商业模式将向资管公司靠拢 [6]
新华保险2024年净利润增长超200% 分红险转型提升至战略高度
中国经营报· 2025-03-30 15:39
文章核心观点 新华保险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三项核心指标创新高,公司通过改革推动专业化、市场化、体系化发展,未来有三项重点工作规划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亿元,同比增长2.8%;总资产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加201.1% [2] - 2024年投资规模超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总投资收益率5.8%,综合投资收益率8.5%,同比大幅提升 [2] - 2024年一年新业务价值62.53亿元,同比增长106.8%;首年保费口径下新业务价值率14.6%,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为70.1%,较上年同期提升12.6个百分点;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34亿元,同比增长19% [3] - 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95.7%,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25个月继续率为86.2%,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 [4] 分渠道业务 - 个险渠道2024年保费收入1159.70亿元,同比增长0.3%,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32.35亿元,同比增长19.7%;个险代理人规模人力13.64万人,月均绩优人力1.55万人,同比增长4%;月均绩优率10.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月均人均综合产能0.81万元,同比增长41% [4] - 银保渠道2024年保费收入516.74亿元,同比增长8.1%,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达138.73亿元,同比增长11.5%;续期保费267.55亿元,同比增长42.8% [4] - 银保渠道业务价值大幅提升原因:业务平台增值、银保价值率攀升、外部环境有利、公司改革赋能 [5] 分红险转型 - 公司围绕销售力、产品力、服务力加强核心竞争力,加大对浮动型产品业务推动 [6] - 分红险以稳妥为主推动,二季度加大销售,业务节奏把握谨慎,不同渠道体现不同特色 [6] - 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和资产负债联动工作机制,丰富产品供给,防范利差损风险 [6] - 推出不同期限功能产品、加大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加强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 [7] 未来重点工作 - 推动全面优化体制机制,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推进寿险营销体制机制改革,改善产品和业务结构,推进分红险转型 [8] - 为客户提供立体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丰富医康养等服务生态建设,加强服务与各环节融合 [8] - 推动投资板块做大做强,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打造领先投资管理能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