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

搜索文档
新闻多一点丨西博会25年:世界各国分享中国西部发展机遇
新华网· 2025-05-26 07:46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 本届西博会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 - 首次设立双主宾国机制,共吸引6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国家馆数量突破20个 [2] - 中国西部包括12个省区市,占全国国土面积七成多,总人口占全国近三成,与10多个国家接壤 [5] 历史数据与平台作用 - 过去的19届西博会累计吸引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会1210余次,6.8万家企业、58万人次参会参展,展览面积246万平方米,签订投资合作项目1.3万余个 [5] - 西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中国西部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5] 当前发展与机遇 -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西部地区正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发展、谋共赢 [7] - 本届西博会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西部发展机遇提供了有效平台 [2]
第七届西洽会闭幕 签约重大项目247个
中国新闻网· 2025-05-25 23:55
中新网重庆5月25日电(记者刘相琳)记者25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中 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当天在重庆闭幕。西洽会期间,共签约重大项目247个,其中 集中签约项目124个、金额超2000亿元,集中签约外各区县签约项目金额超1000亿元,为新时代西部大 开发形成新格局注入强大动能。 本届西洽会举行的全球采购对接会,吸引了32个国家的采购商,550家国内外企业精准匹配、资源对 接,现场达成意向签约金额约6500万元。中国汽摩出海非洲联盟在中国汽车、摩托车品牌出海非洲采供 资源对接会上成立,相关企业签署项目协议16.5亿元。"外贸优品中华行—重庆站"活动现场,70余家采 购商与西部省区市外贸企业开展一对一产销对接。马来西亚与重庆围绕火锅、油脂产业等,共商食品工 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路径。 本届西洽会期间,还举办了4场省际洽谈交流活动,深化区域间交流合作,携手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 场建设。渝粤经贸合作交流会上,重庆、广东达成投资贸易合作超20亿元。"渝礼相伴·易路同行"全国 产销对接大会推动重庆品牌商与易捷便利达成购销合同超3亿元。宁夏、辽宁等省区举办专题对接洽 谈 ...
习近平向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致贺信
证监会发布· 2025-05-25 13:58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 本届西博会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博览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 - 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西部发展机遇提供了有效平台 [1] 国际合作与贸易 - 通过博览会加深与各国了解、增进友谊、深化合作 [1] - 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1] - 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 [1] 博览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 [1] - 主题为"深化改革增动能 扩大开放促发展" [1] -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 [1]
先见之明与自知之明(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案例 - 杭州从"风景天堂"转向"高科技天堂",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科技型初创企业崭露头角 [1] - 贵州锦屏县从木头经济转型为林下经济和鹅毛产业,全球10%的羽毛球产自该地 [1] - 上海通过"聚焦张江"战略实现从农田到科学城的转变 [1] - 福建三明市坚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 [1] 区域经济成功路径 - 江西玉山县利用青石板资源发展台球桌产业,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黑龙江黑河市利用寒冷气候发展寒区试车产业,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 [2] - 浙江桐乡市不产羊毛但成为全国羊毛衫集散地,占70%批发份额 [2] - 安徽芜湖市布局低空经济细分领域,"小飞机看芜湖"成为城市新名片 [2] 失败案例警示 - 部分地区盲目跟风建设文创基地导致空壳园区 [3] - 财政基础薄弱地区盲目上马项目形成半拉子工程 [3] 发展战略方法论 - 先见之明需把握全球科技浪潮等趋势 [1] - 自知之明需立足资源禀赋开展可行性研究 [2] - 成功案例均体现差异化竞争和细分市场突破 [2][3]
外部冲击下 中国经济何以这么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5-23 05:50
4月,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最近出炉的4月经济数据亮眼,特别是出口快速增长。外部冲击下,中国经 济何以这么稳? ——人民网网友 5月19日,我国4月经济数据发布,"超预期"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第一反应,有些外媒还给出了"在贸易冲 突下,中国成功避免经济放缓"的评价。 外部冲击下,中国经济何以这么稳?不妨从最近的两件事说起—— 也是在5月19日,华为举行新品发布会,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正式发布;一天后,小米集团宣 布,自主研发设计的3纳米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玄戒O1大规模量产。 任何形式的遏制打压都没有也不可能打乱中国自主创新、发展壮大的步伐。 正是这份自信自立,让中国经济在4月有了"超预期"的表现。 改代工模式为自主品牌,今年开始,"义乌好货"品牌出海集合店以整店模式输出到海外。1月,"义乌好 货"全球首店开张首日签下1.2亿元订单;2月,欧洲首店落户意大利威尼斯……短短几个月,"义乌好 货"已帮助190多个义乌品牌业绩增长1亿多元,合作国家达11个,多元化布局自然无惧单边主义挑战。 不少义乌外贸企业还主动创新、拉长产业链提升自身竞争力。义乌一名商户的话很有代表性:"产品 好、销路广,就不怕变化。" 正是一个个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陕西日报· 2025-05-22 07:10
5月21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 赵一德说,当前陕西正按照习近平主席的科学指引,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 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加速转变、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加速跨越、产业集聚向产业链群 加速升级、城乡融合向城乡共荣加速迈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希望以本届丝博会为契 机,与各方深化交流、扩展合作,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共赢发展。 主宾省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永礼,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秘书长孙炜东在开幕式上致辞。国家有关 部委、有关协会和中央企业负责人,部分省(区、市)负责人,陕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 领导,来自泰国、吉尔吉斯斯坦、秘鲁、土耳其、意大利、马来西亚、阿塞拜疆、卡塔尔、柬埔寨、阿尔及利亚 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前,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展馆。 本届丝博会以"丝路融通·开放合作"为主题,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会期为5月21日至25日。本届丝博会围 绕国际省际交流合作、陕西比较优势、重点产业和消费促进等主题,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设置丝路优品展 ...
黄奇帆、邱震海齐聚佛山,共商佛企“破局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20 20:27
研讨会背景与主题 - 佛山举办"破局与重构:全球变局下的佛山企业机遇与挑战"专题研讨会 聚焦全球变局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1] - 活动由佛山市委金融办 佛山市国资委指导 佛山市上市公司协会主办 旨在寻找佛山企业"破局密码" [1] -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黄奇帆 香港全球化中心创始人邱震海作主旨演讲 [1][3][5] 佛山产业发展现状 - 佛山作为中国制造业重地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高地 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 [1] - 当地推行"三箭齐发"战略 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产业培育布局 [7][8] - 佛山国资国企发挥国民经济"压舱石"作用 助力新旧动能稳健转换 [1] 专家战略观点 - 黄奇帆提出中国五大战略优势:超大规模市场 产业链集群 金融防火墙 科技自主创新 坚定开放决心 [3] - 邱震海建议企业家放弃幻想准备转型 强调"寻找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5] - 专家共识:中国企业需把握技术变革 模式创新 市场迭代机遇应对不确定性挑战 [1][5] 金融与产业协同 - 农业银行佛山分行表示将持续以金融活水灌溉产业沃土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1] - 佛燃能源集团指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但技术变革带来重大机遇 [1] 后续行动计划 - 佛山市上市公司协会将持续开展"佛商论道"2025名家讲坛系列活动 [7] - 目标通过企业家力量凝聚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三箭齐发" [7][8] - 长期愿景为"再造一个新佛山"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8]
增量政策因时而进 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中国证券报· 2025-05-20 05:23
民营经济促进法带来的机遇 - 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从多角度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保障民营企业权益,鼓励企业放心大胆投资和创新创业 [1] - 法治化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法鼓励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创业,提供法律"定心丸" [2] - 政府需以身作则贯彻落实该法,改善民营企业预期,并出台配套监督条例推动法律落地见效 [2] 民营企业应对国际经贸挑战 - 面对全球力量对比变化带来的中美贸易问题,中国可构建内循环和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并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动力 [2]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变化,中国应提升作为"链主"的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布局 [3] - 数字化电商平台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步伐快,政策需支持民营企业在技术、标准、管理和品牌等方面提升全球影响力 [3] 金融领域的发展机遇 - 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导致美元信任度下降,中国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建设金融强国 [3] - 中国政治经济稳定增长动力强,人民币资产受青睐,可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提供更多人民币资产吸引全球投资 [3]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和养老产业 [4] 消费升级与服务经济发展 - "两新"政策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消费升级 [4] - 服务消费比重偏低但潜力大,尤其是老龄社会带来的刚性养老服务需求,需通过金融支持、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促进供给 [4]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真金白银"渗透到实体经济,支持市场主体定向需求 [4]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等措施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5] - 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中心,中国有能力降低全球不确定性 [5] - 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发展确定性增强,经济态势向好将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 [6]
4月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中国证券报· 2025-05-20 05:23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为去年以来月度增速较快水平 [1] -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以上 [1][2] - 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 [1] 工业领域 - 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 [2]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长29.3%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1.5% [2] 消费市场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增长,升级类绿色类商品销售增势向好 [2][3] - 1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3]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3]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两重"建设、"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潜力 [1][3]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将促进产业升级 [2] - 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 [2]
在开放创新中擦亮“投资中国”品牌(开放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0 05:22
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历程 - 1984年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40多年来由东向西扩展,成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1] - 国家级经开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兴业、设立研发中心,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1] - 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与自贸试验区、综保区等功能型园区联动发展,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创新探索 [1] 国家级经开区的角色与成效 - 国家级经开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从技术引进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前列 [1] - 国家级经开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截至2023年末东部与中西部经开区合作共建项目比上年增加182项,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 - 国家级经开区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产业有序转移承接中发挥"以东带西"作用 [2] 国家级经开区面临的挑战 - 全球经济低迷和地缘政治紧张影响出口导向型产业和招商引资 [2] - 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部分经开区产业配套不完善,技术设施不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2] - 产业布局存在同质化问题,部分经开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产业关联性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2] 国家级经开区未来发展方向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先行先试 [3] - 推动政务服务、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探索"小管委会+大运营公司"模式,增强全球要素吸引力 [3] - 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3] - 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数字产业和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3] - 科学规划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开发区功能定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