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

搜索文档
南瑞发布“一氢二储”新产品 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能源网· 2025-06-28 17:38
国电南瑞"一氢二储"新技术发布会 - 公司发布4项创新成果:4S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绿电制氢技术白皮书》[2] - 董事长郑宗强强调"一氢二储"三项成果突破传统储能瓶颈,为电网提供能量均衡解决方案[4] - 展示中心设三大展区:南瑞展示中心、氢储产品测试中心、智慧园区运行监控中心[6] 4S储能系统技术突破 - 基于System/Smart/Safety/Savvy理念重构储能架构,实现精准配置规划、全时间尺度电网支撑、全链条安全防护及场景优化收益[6] - 应用场景覆盖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电站、薄弱微网等,已在实际项目中示范应用[7] - 正在研发多类型储能协同控制技术,构建毫秒至天级全时间尺度电力平衡方案[11] 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优势 - 变速抽蓄机组功率响应快、工况转换灵活,可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频率波动、电压闪变问题[7] - 公司持续深化宽水头运行技术,适配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提升电网可靠性及可再生能源消纳[13] 绿电制氢技术布局 - 构建"电-氢"协同机制,攻克电解制氢、集群功率控制等技术瓶颈,目标降低绿氢制备成本[10] - 《白皮书》显示方案覆盖规划仿真、核心装备等全环节,包含并/离网、交/直流型解决方案[10] - 正在开发百兆瓦级中压直流离网制氢系统,研究IGCT中压直流变压器以提升转化率与收益率[13]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深耕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等领域,自主研发特高压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等核心技术[13] - 持续升级传统技术并探索新兴方向,推动中国电力科技国际领先地位[13]
储能BMS龙头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获受理
证券日报网· 2025-06-28 10:13
公司概况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正式受理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产品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型储能系统安全与价值提升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 [1]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大型储能BMS领域产品出货量持续领跑市场,品牌认可度行业领先 [2] - 根据CESA《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公司位列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BMS企业TOP10首位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跻身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的BMS厂商 [2]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388.62万元、3863.89万元和6377.84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91%、4.96%、6.94%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达183人,占员工总数34.14% [2] - 公司在电池信息采集技术、全态双向主动均衡技术、电池状态诊断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优势 [2] 产品创新与业绩表现 - 2024年11月公司发布新一代塑壳一体化高压箱和储能系统专用故障录波装置,实现行业新突破 [3] - 公司产品性能与技术指标稳居行业前列,持续根据市场需求迭代创新 [3] - 2022年至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44亿元、7.78亿元和9.1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63.31% [3] 行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储能产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战略重点,我国将储能技术列为"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 [4] -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明确提出要突破电池管理等核心技术 [4] - BMS是新型储能系统的"神经中枢",直接影响储能系统的安全与运行效率 [4] - 储能BMS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4] - 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为储能BMS产业打开广阔空间 [4] IPO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5] - 公司将依托资本市场助力,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5]
福能股份稳健经营净利三连增 控股股东拟最高2亿增持显信心
长江商报· 2025-06-27 07:25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1亿至2亿元,不设价格区间 [1][2] - 这是年内第二次增持计划,第一次增持计划已于2025年6月完成 [1][2] - 截至2025年6月25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持股15.53亿股,占总股本55.87% [2] - 增持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97亿元(同比+0.31%),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42.83%),扣非净利润7.42亿元(同比+41.89%)[1][5] - 2024年营业收入145.63亿元(同比-0.90%),归母净利润27.93亿元(同比+6.47%),连续三年增长 [4][6] - 2022-2024年分红金额分别为7.82亿元、8亿元、8.62亿元,分红率30.13%、30.5%、30.85% [3]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50.81%降至2025年一季度37.78%,连续三年下降 [6]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末控股运营总装机规模609.6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56.35% [4] - 2025年一季度发电量53.40亿千瓦时(同比+0.26%),上网电量50.73亿千瓦时(同比+0.18%),供热量208.95万吨(同比+3.54%)[5] - 拟投资63.76亿元建设656MW海上风电场项目,预计年发电量29.85亿千瓦时 [5] - 拟投资53.77亿元建设2×650MW热电联产项目,预计年发电量61.10亿千瓦时 [6] 战略规划 - 主攻"绿色能源"方向,发展风能、太阳能、天然气发电、核能等清洁能源 [6] - 目标2025年末控股运营、建设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2030年末2000万千瓦 [6] - 资产规模2025年一季度达530.42亿元 [6]
调峰补偿上限下调至 0.262元/kWh!新疆2025新能源装机50GW,保障新能源企业收益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26 22:38
新能源发展目标与规划 - 新疆提出"三个不变、两个保障"原则,包括保持新能源开发战略不变、新增装机目标不变、电价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变,保障企业收益和优质营商环境 [2] - 2025年目标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50GW,"十五五"期间每年保持合理新增规模 [2] - 2024年底新疆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04亿千瓦,成为西北首个过亿省区,2024年新增4211万千瓦全国第一,2025年1-5月新增2688万千瓦同比增长126.6%,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占比达60% [8] 电力市场机制改革 - 调峰辅助服务补偿上限从0.7元/千瓦时下调至0.262元/千瓦时,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期间暂停调峰市场运行 [3][10] - 推动电价市场化改革,制定新疆实施方案稳定企业收益预期,保障公平交易 [10][11] - "疆电外送"战略目标"十五五"期间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达40% [13] 新型储能布局与调度 - 在新能源集中送出区和电网薄弱环节布局网侧储能,鼓励"沙戈荒"区域建设源侧储能,支持用户自愿配置储能 [4][16] - 优先调度储能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实现日内应调尽调 [5][16] - 推动液流电池、飞轮等多技术路线储能应用,依托百万级项目发展全产业链 [17] 绿电直连与试点项目 - 允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绿电直连,要求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总发电量)和30%(总用电量) [6][11] - 开展构网型技术、虚拟电厂等试点,重点布局昌吉/哈密"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基地 [6][14] - 研究算力产业绿电直连模式,构建风光储算产业链实现与大电网互动 [8][15] 电网建设与产业协同 - 加快南北疆骨干电网建设,论证特高压柔性直流通道提升电力互济能力 [12][13] - 承接东部高载能产业转移,推动硅基材料、电解铝等产业链发展,建设零碳园区 [14] - 打造绿色算力集群,承接东部中高时延业务,研究算电协同监测指标 [15] 投资管理与成本控制 - 2025年目标新能源投资2000亿元 [12] - 严禁强制企业缴纳保证金、配套产业或摊派公共设施建设任务 [7][12] - 规范项目备案管理,禁止权限下放至县级 [12]
电网ETF(561380)上涨1.22%,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或提振行业景气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10:48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 新疆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通知 提出21条具体政策措施 旨在打造高质量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集群 推动新能源发展 [1] - 国家电投2025年陆上第二批2 5GW风机集采开标 除部分标段外 平均价格均超2000元/kW 风机价格回暖中 后续风电整机盈利有望回升 [1] - 5月亚洲 北美逆变器出口金额同环比提升 光储出海景气度维稳 中国向亚洲出口逆变器3 13亿美元 同比+27 92% 环比+19 32% [1] - 特斯拉中国首个吉瓦时级电网侧储能项目签约 采用Megapack建设独立储能电站 为电网侧储能发展奠定基础 [1] 电网ETF及指数构成 - 电网ETF跟踪恒生A股电网设备指数 该指数由恒生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中国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发电 输电 配电设备制造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工业制造行业龙头企业 采用价值与成长并重的选股策略 旨在反映中国电网设备产业核心企业的整体市场表现 [1]
践行ESG理念 “源网荷储”协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上海证券报· 2025-06-26 02:46
ESG理念与新型电力系统 - ESG理念在环境层面关注绿色低碳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目标契合,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效率等途径减少化石能源环境影响[1] - 社会责任层面强调稳定供电和经济性保障,要求系统各环节改进以辅助新能源消纳[1] - 公司治理层面需要高水平战略规划和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储能、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领域[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状 - 电力行业占全国碳排放40%以上,火电仍占主导地位(2024年占比67.4%),但风光装机已达14.1亿千瓦[2] - 2023年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下降8.78%,市场交易电量占比达63%(较2016年增长46个百分点)[2] - 系统正经历从"源网荷"向"源网荷储"转型,需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5] 电源侧发展 - 火电灵活性改造是重点,改造后运行范围从50-100%扩展到30-100%额定负荷,爬坡速率从1-2%提升至3-6%Pn/min[8] - 2027年目标实现存量煤电机组应改尽改,纯凝机组侧重深度调峰,热电联产机组需实现热电解耦[6][7] - 辅助服务收入机制和容量电价政策逐步完善,2024-2025年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比例约30%,部分区域达50%[9][10] 电网侧升级 - 2024年1-3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4.8%,特高压建设加速,"十四五"规划38条/段工程[11] - 配电网需具备"四可"能力(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发展柔性智能化方向[12] - 特高压解决风光大基地(主要位于西部)与用电大省(沿海)的空间不匹配问题[11] 未来展望 - 2030年前重点推进绿色转型,预计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9%[13] - 煤电仍为基础保障电源但进行"三改联动"(节能降碳、供热、灵活性改造)[13] - 长期将实现清洁能源主体地位,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和能源安全[14]
白云电器: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33
公司信用评级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主要基于其在智能电网、轨道交通和特高压领域的竞争优势以及与头部客户的稳定合作关系[3] - 公司2024年末在手订单规模达79.85亿元,其中广铁集团待履约订单38.32亿元,未来收入有保障[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9.85亿元,同比增长15.12%,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75.09%[3][13]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00.09亿元,总负债63.13亿元,资产负债率63.07%[3][22] - 短期债务规模24.32亿元,占总债务82.52%,现金短期债务比0.74,短期偿债压力较大[6][2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72亿元,EBITDA 4.46亿元,EBITDA利息保障倍数5.09倍[25][26] 业务运营 - 公司核心业务为成套开关设备(收入占比62.89%)、电力电容器(16.74%)和变压器(13.30%)[14] - 2024年成套开关设备销量264,182台,同比增长72.2%,电力电容器销量2,838万千乏,同比增长38.3%[15]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55.70%,其中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2024年中标金额分别为11亿元和4亿元[14][15]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电网工程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连续四年正增长[11] - 截至2024年末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12,160.77公里,在建线路5,833.04公里[12] - 2025年全国预计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超3亿千瓦,特高压/超高压建设提速[11][13] 风险因素 - 公司2024年末存货跌价准备0.65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59亿元,需关注资产减值风险[8][21] - 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和长期应收款合计占总资产42.38%,营运资金占用较大[8][21] - 近年新增产能较多,电力电容器和变压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79%和74.79%,存在消化压力[6][16]
政策与市场共振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亮眼
证券日报· 2025-06-25 00:32
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 [1]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9% [1] - 1-5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578亿元,同比增长0.4% [1] - 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40亿元,同比增长19.8% [1] 电力设备板块表现 - 电力设备(申万)板块6月24日表现亮眼,多家公司股票涨停 [1] - 电力设备板块表现是政策推动、产业升级与企业主动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行业并购趋势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扩大带动风电、光伏等设备需求增长 [2]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储能系统、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成为增长点 [2] - 多家A股电力设备企业推进并购,覆盖电源设备、光伏、电网设备等领域 [2] - 内蒙古电投能源拟购买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100%股权 [2] - 国家电投远达环保拟购买五凌电力100%股权和广西长洲水电64.93%股权 [3] - 华电国际拟购买华电江苏能源等8家公司股权,交易完成后装机规模将提升至约7588万千瓦 [3] 技术发展方向 - 企业积极布局虚拟电厂电力聚合平台,整合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等资源 [5] - 北京合康新能在多个区域申请售电资质并已获得部分省份资质 [5] - 淮河能源虚拟电厂项目已完成硬件安装调试,处于平台功能开发阶段 [5] - 企业加大前沿技术投入以抢占电力系统解决方案制高点 [5] - 储能领域需突破长时储能技术瓶颈,虚拟电厂依赖精准负荷预测与交易策略 [5] 行业结构性矛盾 - 风光发电增长与电网消纳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 [6] - 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与用户电价承受力存在落差 [6] - 跨区域电力交易规则尚未统一 [6] 企业战略建议 - 构建"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模式 [7] - 通过研发钠电池、氢能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 [7] - 海外建厂规避贸易壁垒 [7]
深度解读丨绿电直连费用几何?核算标准呼之欲出
国家能源局· 2025-06-23 21:46
一条专用线路,正成为缓解中国新能源消纳问题、满足企业多样化用能需求、纾解出口企业碳足 迹认证难题的新路径。 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将21个项目纳入自治区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清单。2024年 11月,内蒙古电力系统首个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顺利送电。 2025年2月,江苏省启动建设阿特斯、宁德时代等5个知名新能源公司绿电直连试点项目,其切 入点直指企业绿电消纳能力的提升和企业多样化的用能需求。 今年6月初,绿电直连项目终于在国家层面获得了政策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 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首次在国家层面为绿色电力点对点直连"开闸"。 这份文件的核心突破,在于首次明确允许光伏、风电等绿色电源项目,可通过专线直接输送给特 定的用户,不再强制要求全额上网或仅通过电网企业统购统销。 破壁 直连交易解缚绿电潜能 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全口径的火电装 机,今后也将成为常态。 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加,其消纳压力同步渐显。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 ...
智慧电力行业周刊:技术成果多点开花,虚拟电厂仍是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13:35
政策动态 - 四川省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大型工商业项目原则上全部自发自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后可调整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三州一市"一般工商业项目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 [4] - 天津拟优化分时电价机制,峰段电价上浮60%,谷段电价下浮60%,尖峰电价在峰段基础上再上浮20%,并试点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峰谷政策 [6] - 陕西省出台虚拟电厂实施方案,要求聚合资源总调节容量不低于5兆瓦,单节点不少于0.5兆瓦,调节时间至少1小时,可全面参与各类电力市场交易 [57] - 福建省发布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修订版,明确参与绿电交易的风电、光伏项目类型及用户条件,分布式发电项目需由虚拟电厂聚合参与 [61] 技术创新 - 广东电网投运全国最大省级全自主可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基础软硬件100%国产化,日均10万余次控制决策保障新能源精准消纳 [30][31] - 南方电网首款应急装备状态感知模块上线,集成远程操控、数据检测等核心功能,已在20余家地市局试点应用 [32][33][34] - 国网青海电力上线检修计划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一键生成"检修方案,人工干预减少62%,重复停电下降53% [38][39][40] - 多家企业公布电力领域专利:数字绿土的电力线放线实时监测技术提升点云数据处理效率 [43][44],大唐数字科技的能源电力知识检索模型提高检索准确率 [45],华为数字能源的不间断电源专利解决供电连续性难题 [46],中国电建河北院的光伏巡检无人机专利增加坠落保护功能 [47][48] 企业动态 - 南网科技构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全链条能力,产品在电力巡检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并与多家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 [49] - 海博思创发布电力电子技术平台,聚焦"高效率、高过载、高适应性"三大方向,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 [50][51] - 华润电力启动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智慧运营研究,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探索沙戈荒基地多能互补协调控制 [52][53][54][55] - 虚拟电厂领域:深圳虚拟电厂具备110万千瓦调节能力启动迎峰保电 [65][66],固德威与广德交投成立合资公司落地城市级虚拟电厂 [68][69],温州两储能电站接入虚拟电厂平台 [70],贵州金元绿电交通虚拟电厂完成负荷响应测试 [71][72][73],合康新能布局电力聚合平台并获多地售电资质 [75] 项目进展 - 贵州电网建成近零碳示范区,940千瓦光伏年发电100万千瓦时,仓储作业效率提升2倍人员需求降50% [8][9][10][11] - 贵州电网500千伏金海湖变电站建设应用模块化静音墙板等绿色建造技术,工地噪声环保达标率100% [12][13][14][15][16] - 贵州电网建成1.2万余支充电枪实现乡镇全覆盖,1-4月充电电量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45% [18][19][20][21] - 沈阳投运东北首座新式户内子母智能变电站,节约用地3100平方米减少碳排放475吨 [37] - 云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成立,为南方电网辖区首家 [22][23][24] - "宁夏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研究"立项为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目标2030年新能源装机超1亿千瓦时占比超70%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