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

搜索文档
北京市集中发布96项地方标准
北京青年报· 2025-07-03 09:10
自动驾驶行业 - 发布《自动驾驶地图数据交换及服务接口规范》填补国内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服务共享标准空白 [1] - 标准规定自动驾驶地图数据交换基本要求、主体和模式、数据交换要求 [1] - 助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标准体系 实现不同图商、车企、用户间数据高效共享 [1]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 - 修订《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优化办公、商业、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配建需求 [1] - 落实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电力线缆入固定车位纳入新建住宅配建要求 [2] - 更新直接建设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 使充电特征与出行特征在时空维度匹配 [2] 信息安全行业 - 发布《信息安全技术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与评估要求》 系该领域首个地方标准 [1] - 标准从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等方面提出增强型安全保护要求 [1] - 要求采用加密、脱敏、去标识化等技术手段保护个人敏感信息安全 [1] 物业管理行业 - 新修订《住宅物业服务标准》创新设置刚性指标不分级 柔性指标分三级方式 [2] - 业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服务标准 实现服务差异化和个性化 [2] - 从效果和频次两个方向设置要求 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2] 其他行业标准 - 发布京津冀三地协同制定首个健康体检领域标准《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 [3] - 发布全国首个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地方标准《大型活动医疗保障通用要求》 [3] - 发布全国首个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地方标准《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规范市场监管领域》 [3]
新势力车企6月份交付量出炉:鸿蒙智行独占鳌头 零跑理想小鹏汽车紧随其后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20:53
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6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激烈竞争态势 [1] - 乘用车销量略高于预期,预计终端销量200万辆左右,受端午假期、"618"促销、高考结束及暑期自驾游需求增长等因素推动 [1] - 新车上市及炎热多雨天气导致部分消费者观望情绪显现 [1] 头部新势力车企销量表现 - 鸿蒙智行6月全系交付5.27万辆,单日交付3651辆,刷新单月、单日销量历史新高,成为新势力月度销量冠军 [2] - 零跑汽车6月全系交付4.8万辆,同比增长138%,累计交付超80万辆,零跑B10交付1.43万辆,2026款零跑C10大定突破1.5万辆 [2] - 理想汽车6月交付3.63万辆,同比减少24.1%,下半年将推出两款高压纯电SUV(理想i8和i6),形成4款增程电动SUV+1款MPV+2款纯电SUV的产品布局 [2] - 小鹏汽车6月交付3.46万辆,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3.2%,连续8个月交付超3万辆,上半年累计交付19.72万辆已超2024年全年,小鹏P7+累计交付超6.2万辆 [3] 其他新势力车企动态 - 深蓝汽车6月全系交付2.99万辆,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7%,为重庆长安新能源领域贡献关键力量 [4] - 小米汽车6月交付超2.5万辆(环比下滑),小米YU7上市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预计7月销量将大幅增长 [4] - 蔚来集团6月交付2.49万辆,同比增长17.5%,蔚品牌交付1.46万辆,乐道品牌交付0.64万辆,萤火虫品牌交付0.39万辆,下半年将推出三款新车 [5] - 极氪科技6月交付4.30万辆,连续4个月超4万辆,极氪品牌交付1.67万辆,领克品牌交付2.63万辆,三季度将推出极氪9X和领克10EM-P [6] - 阿维塔科技6月交付1.02万辆,同比增长117%,岚图汽车交付1.01万辆,同比增长83%,智己汽车交付0.6万辆 [6] 行业趋势分析 - 消费者购车从尝鲜转向注重实用性与性价比 [6] - 新势力车企通过自研掌握核心技术,获得弯道超车机会 [6] - 下沉市场潜力被挖掘,如零跑汽车近50%门店在非一线城市,深蓝汽车布局二三线市场 [6]
苏交科:拟出资1.35亿元参与设立空地基金 投资低空经济产业链等
快讯· 2025-06-30 20:45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35亿元参与设立南京空地数智一期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 - 公司认缴出资占基金认缴出资总额的15.00%[1] - 空地基金总规模为9亿元[1] 基金投资方向 - 基金主要投资领域包括低空经济产业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1] - 其他投资方向涵盖新基建、智慧物流、航空航天、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1]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6月第4周)
乘联分会· 2025-06-30 16:38
政策法规 - 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至12月,主题为“购乐享消费 换新出行”,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完善县乡地区购买使用环境 [6][7] - 六部门联合提出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鼓励开发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减轻用户购车负担 [9][10] - 工信部部署2025年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检查动力电池系统、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及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能 [11][12] - 广州市发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培育2-3家年产超50万辆新能源车的企业,L2级以上智能网联新车占比超90% [13][14] 市场洞察 - 2025年1-5月墨西哥皮卡销量9.7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日系品牌日产占据25.3%市场份额,中系品牌江淮同比增长10.7% [15][16][23] - 墨西哥皮卡需求以汽油(占比90.8%)、两驱(占比62%)、双排驾驶室(占比77.2%)、手动挡(占比52.4%)、五座(占比73.5%)为主 [19][20] - TOP5热门车型包括日产FRONTIER、丰田HILUX、雪佛兰S10 MAX等,主打动力性能与越野能力,如日产FRONTIER提供2.4L发动机与5速手动变速箱组合 [25][26] 企业动态 - 长城汽车推出G1050混动旗舰重卡,基于Hi4-G超级混动技术,综合动力1050Ps,油耗降低15%-25%,售价53.66-61.66万元 [28][29] - 长安凯程V919车型上市,覆盖货运与客运市场,速运舱版载重1.5t,商务舱版支持L2级辅助驾驶,售价8.99-22.59万元 [31][32] - 远程新能源发布X7E+X3E纯电子母车组合,双车自重低于20吨,支持双枪600A快充(40分钟充至80%),电池质保10年/200万度电 [33][35][36] - 陕重汽与宁德时代达成重卡换电战略合作,恩智浦发布OrangeBox 2.0连接域控制器开发平台,支持人工智能应用 [30]
(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今年前5个月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14:47
汽车产业产量与排名 - 2024年1月至5月安徽省汽车产量12357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量6133万辆 均居全国第一 [1] - "十四五"期间汽车产量从2020年1161万辆增长至2024年3570万辆 增长2倍 新能源汽车从105万辆增至1684万辆 增长15倍 [1] - 全国排名从2020年第8位(汽车)和第4位(新能源汽车)提升至2024年双双第2位 [1] - 占全国比重从2020年46%(汽车)和77%(新能源汽车)提升至2024年114%和131% 分别增长68和54个百分点 [1] 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安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出口量25% [1] - 2025年1月至5月汽车出口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1] - 汽车产业已拓展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产业创新与发展战略 - 将创新作为驱动汽车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走以强促大发展路径 [2] - 推动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打造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 - 聚焦国家战略部署 打造全球汽车企业研发总部和技术研发集聚地 [2] 智能网联应用场景 - 在重点城市/线路/区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建设 [2] - 应用场景覆盖无人配送 智慧环卫 智慧小巴 港口物流 矿山开采等多个领域 [2] 数据技术应用 - 通过数字新技术加强汽车产业数据归集治理标准化 [2] -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确保数据安全使用 [2]
全球车企第一家!吉利汽车获国际权威认证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3:07
吉利汽车获得全球首个ISO/PAS 8800认证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通过ISO/PAS 8800道路车辆安全与人工智能流程认证的车企[1] - 认证标志着公司完成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人工智能安全三大国际安全标准的工程体系建设[1] - 认证由国际权威机构SGS审核并获欧洲DAkkS认可[1] ISO/PAS 8800标准的重要意义 - 该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道路车辆领域人工智能安全的权威标准[2] - 规范AI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开发流程[2] - 覆盖需求定义、设计开发、数据管理、验证测试、部署运维等环节[2] - 标志着汽车AI安全从"安全合规"向"全生命周期安全"转型[4] 公司在AI安全领域的布局 - 组织内部团队协同电子软件中心、智能驾驶中心和人工智能中心建立完整AI安全体系[3] - 构建覆盖功能、系统、软件、硬件、芯片、供应链的全方位AI安全体系[4] - 已开展专项技术培训覆盖AI安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核心内容[6] 公司安全技术发展历程 - 2021年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德国DAkkS和美国ANAB双认证[5] - 2024年通过ISO 21448预期功能安全美国ANAB认证[6] - 2025年通过ISO/PAS 8800 AI Safety德国DAkkS认证[6] - 三大标准形成从软硬件失效预防到AI性能不足约束的闭环安全守护[6] 行业发展趋势 - AI安全分析和设计体系能力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竞争的核心壁垒[4] - 随着AI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安全分析和设计方法将持续发展和完善[6] - 公司在该领域已走在行业前列[4]
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标准制定的前沿——专访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总经理周金应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30 10:14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标准制定 - 中国汽研采用虚实融合的验证方式,结合实物验证和虚拟仿真验证,模拟极端路况和环境条件以加速研发周期,例如阳澄湖试验场可模拟雨雾、阳光、隧道等多种环境 [1] - 测试方式显著提高效率并降低实际路测风险和成本 [1] 标准制定举措与成果 - 遵循国家标准作为产品上市基本门槛(60分及格线) [1] - 制定高于国标的团体标准,涵盖被动安全、车内空气质量、智能驾驶等领域,被多数企业作为研发设计前期输入 [1] - 推出高端Super系列标准(Super Care、Super Crash、Super AI),针对新技术方向设置更高门槛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1] 行业技术推动与合作 - 通过测评和验证发现产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例如针对"鬼探头"等突发情况设置苛刻测试场景,模拟恶劣环境测试车辆应急反应能力 [2] - 与企业合作实现交钥匙工程,全程参与从问题发现到解决方案落地 [2] - 与吉利、奇瑞、赛力斯、长安等企业建立联合研究实验室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2] 成功案例 - 帮助某企业优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通过模拟极端场景测试发现"鬼探头"处理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并获得市场良好反响 [3] 华东总部选址与优势 - 选择苏州因产业链聚集效应,涵盖材料级、零部件级、系统级、整车级全环节,降低物料和运输成本并便于吸引技术人才 [4] - 苏州市委市政府提供大力支持与发展环境 [4] 未来规划 - 持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和标准水平 [5] - 加强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合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5] -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 [5]
2025年中国汽车天线行业产业链、产业环境、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研判: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发展,汽车天线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8 09:15
行业概况 - 汽车天线是拦截高频电波并传输给车载设备的装置,主要分为地天线、鲨鱼鳍天线和内置天线三类,其中地天线已基本被市场淘汰,鲨鱼鳍天线和内置天线成为主流[1] - 汽车天线产业链上游包括PP/ABS、铝合金/铜、碳纤维、芯片、滤波器等原材料及零部件,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为汽车整车制造产业[2] 产业现状 -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2024年产销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4]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6.59%[6] - 传统燃油车平均搭载3-4根天线,具备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需要6-8根天线,2024年中国汽车天线市场规模达40.33亿元,较2017年的22.67亿元显著增长[8] 企业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外资主导、本土崛起、技术升级加速"特点,国际巨头如Continental AG、TE Connectivity等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如硕贝德、北斗星通等通过技术突破快速成长[10] - 硕贝德2024年营业总收入18.57亿元,同比增长12.37%,其中天线销售收入10.24亿元,同比增长8.93%,其4D毫米波雷达天线已进入比亚迪、理想等供应链[12] - 信维通信2024年营业收入87.44亿元,同比增长15.85%,2025年Q1营收17.43亿元,同比下滑6.19%[14] 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集成化趋势显著,天线将具备自动调节信号强度和智能故障诊断功能,并集成V2X通信、WiFi等多种功能[16] - 小型化与隐形化设计推进,减少空间占用并提升车辆美观度[17] - 高效率与低能耗成为产品升级重点,通过新材料、新工艺和优化设计实现高性能低能耗[19]
成都未来科技城五周年:筑梦未来,科创高地崛起成势
第一财经· 2025-06-26 21:39
前沿产业与尖端平台 - 成都未来科技城聚焦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量子科技等前沿产业,形成"1+X"现代化产业体系 [8][10] - 天府绛溪实验室已签约10个顶尖科研团队,孵化11家硬核科技公司,聚集超200名科研人员 [5] -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亚洲首个模拟验证机场,包括航站验证楼、1200米跑道和四大科技示范平台 [5]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 - 沃飞长空获CCAR-135部运行合格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eVTOL载客飞行资质的主机厂,首期规划年产能50架 [7] - 目标到2030年打造600亿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和400亿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7] - 凌空天行发布超音速飞机验证机,遨天科技具备1000颗/年商业卫星配套量产能力 [8] 智能网联汽车 - 国汽智端作为链主企业填补四川产业链空白,车载智能终端已搭载多款整车 [9] - 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吸引多家配套企业协同入驻 [9][10] - 智能网联汽车从小范围测试转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 [10] 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 天府绛溪实验室成立交互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攻克动态环境适应性瓶颈 [4] - 启动建设覆盖成都主城区的量子互联示范网,推动量子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4]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推动科研与产业双向驱动 [6] 产业生态与城市配套 - 导入电子科大研究生培养基地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累计培养学生18000人 [12] - 建成103公里市政道路、7所教育设施(5200个学位)和超万套安置住房 [11] - 地铁S3/18/19号线和成自宜高铁构建空铁联运枢纽,实现"15分钟生活圈" [11]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入股赛力斯汽车:战略协同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6-25 17:31
战略投资与合作 -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联合9家机构投资者入股赛力斯汽车 包括三大国有银行投资子公司 与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11.2亿元投资同属一轮融资 [1] - 中国移动入股赛力斯汽车是通信巨头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通信+汽车"深度融合时代的开启 [1][3] - 此次投资是中国移动布局"数字新经济"战略的关键举措 旨在获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战略通道 [6] 赛力斯汽车业务与技术 - 赛力斯汽车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部件研发制造 拥有AITO问界M9/M7/M5系列车型 自持整车/动力总成/电驱总成等核心技术 [3] - 公司通过50亿元增资显著增强资本实力 降低资产负债率 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资金保障 [8] 产业协同与互补 - 中国移动的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资源与赛力斯硬件制造能力形成互补 有望在车载信息娱乐/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突破 [6][8] - 智能驾驶赛道依赖的高精度地图/实时数据传输/边缘计算等技术与中国移动通信网络优势高度契合 [8]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两大特点:传统车企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资金实力 科技巨头加速向汽车领域渗透 [5] - 产业跨界融合成为大趋势 ICT企业/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与整车企业形成复杂竞合关系 [10] - 未来汽车行业竞争将演变为生态系统间的较量 构建开放产业生态成为制胜关键 [10] 战略价值体现 - 赛力斯获得三重战略价值:资金支持/智能化升级资源/公司治理优化 [8] - 多元化股东结构带来资金与战略资源的双重优势 包括国有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