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
搜索文档
中国产机器人灵巧手“拿捏”肯尼亚客户:希望采购!
凤凰网财经· 2025-10-15 09:08
产品展示与性能 - 在2025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上,众多参展商展出的机器人灵巧手产品具备拿鸡蛋、举壶铃、扫码、握手等技能 [1] - 浙江强脑科技展出的智能仿生灵巧手能够精准拿捏鸡蛋而不摔掉或摔碎 [1] 市场反馈与前景 - 来自肯尼亚的采购商对中国制造的灵巧手表示非常感兴趣,并认为其传感器技术非常精确 [1] - 该采购商看好灵巧手产品,因其应用场景广泛,包括超市等领域 [1] - 肯尼亚的电子硬件设备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具体采购量需视当地市场情况而定 [1]
“女版巴菲特”:AI会让GDP十年内翻倍,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合理
36氪· 2025-10-14 18:07
颠覆性创新技术平台与宏观经济展望 - 机器人技术、能源存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多组学测序五大技术平台融合将在未来5至10年内显著提升生产力,推动实际GDP增长率从过去125年的3%跃升至7%以上,并引发通货紧缩现象,通胀率可能降至0%甚至更低 [1][3] - 自18世纪以来,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在约400年间仅为0.6%,随后进入持续125年的3%增长期,当前是125年来首次出现五个主要创新平台同时发展的局面,涵盖15种不同技术 [3] - 技术融合是关键,例如自动驾驶出行融合机器人技术、能源存储和人工智能,而AI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是测序技术和AI的融合,这被认为是市场定价效率最低的领域 [3] 颠覆性创新企业投资机会 - 从2019年至2024年,除特斯拉外的六大科技股市值翻了三倍,而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型企业市值仅增长30%,投资者偏好安全资产,仅投资于市值最大、现金最充裕的股票 [4] - 真正颠覆性创新的时刻即将到来,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正在扩展,预计在未来五年内,真正颠覆性创新将带来约40%至45%的复合年回报率 [4][6] - 方舟创新ETF目前交易价格接近52周高点,去年回报率超过170%,资产管理规模达170亿美元 [2] 比特币价格预测与投资策略 - 官方对比特币的牛市目标价预测为150万美元,而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计算,若以最优权重纳入投资组合,比特币价格可能达到380万美元,该分析得出的头寸规模占多元化投资组合的19% [5][7] - 长期建议采用平均成本法买入比特币,随后根据个人风险承受度决定持有量 [7] 对特斯拉及马斯克薪酬方案的观点 - 全力支持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方案,该方案与方舟投资的模型高度相似,五年目标价为2600美元,如果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预期进展,股价可能超过2600美元 [6][9] - 马斯克的薪酬方案基于里程碑获酬,此举是强大激励,希望更多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能够效仿他 [9] 投资组合管理策略 - 投资组合波动性较大,不同于基准指数,在熊市中控制风险的方式是集中于最高信念持仓,基于管理、执行、护城河、估值及论点风险等因素的评分系统 [8] - 在牛市中会分散投资,认为当前正处于一个扩展中的牛市 [8]
京东11.11:活跃用户增长47.6%,带电品类单量增长超70%
新浪科技· 2025-10-14 18:00
活动初期业绩表现 - 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在10月9日至10日期间同比增长47.6%,增速位居行业首位 [1] - 截至10月14日中午12时,家电、手机、数码、电脑等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 [1] 促销策略与活动安排 - 公司促销玩法大幅简化,主打“官方直降”,优惠力度低至1折 [1] - 为消费者提供至高2111元的官方加补券包及京东金融提供的“百亿消费补贴” [1] - 10月14日晚8点开启连续3天的“超级秒杀日”活动,10月29日将举办有百大总裁和神秘明星参与的超级直播日 [1] - 从10月16日起,八大主题惊喜日将轮番进行,并新增刘宇宁作为惊喜大使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采销推荐”专区,由采销团队严选高性价比商品 [2] - 上线业内首个“差价换”服务,支持全平台跨品牌自由换货 [2] - 客服推出母婴辅食导购、家配师等专属服务 [2] 技术应用与商家支持 - 本届活动是AI、大模型、机器人等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 [2] - 提供京小智、京点点等智能AI工具,免费开放大模型客服和设计智能体服务以提升效率 [2] - 通过JoyAI全线产品为商家提供超千万免费资源与超50款专业AI工具,并推出核心产品优惠政策 [2]
亿嘉和股价连续4天下跌累计跌幅9.65%,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276.65万股,浮亏损失912.9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5:27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4日公司股价下跌3 35%,报收30 90元/股,成交金额2 38亿元,换手率3 64%,总市值63 51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9 6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融合移动、感知、操作、人工智能等技术,面向电力、消防、新能源、轨道交通等行业提供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机器人产品57 01%,智能电网设备及智能自动化设备25 28%,其他(补充)15 33%,无人机巡检服务2 38% [1] 主要流通股东动态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十大流通股东之一,二季度增持52 36万股,截至二季度末持有276 6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 34% [2] - 该基金在10月14日股价下跌中浮亏约296 02万元,在连续4天下跌期间累计浮亏912 95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今年以来收益率为35 19%,近一年收益率为54 61%,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 04%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144 71亿元,基金经理为华龙,其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429 26亿元 [2]
广和通(00638)招股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30
上市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至10月17日招股,预计2025年10月22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 - 全球发售1.350802亿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份的15%,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3] - 招股价范围为19.88港元至21.50港元,每手200股,入场费为4,343.37港元[3] - 按招股价中位数计算,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6.89亿港元[5] - 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承销商包括中信证券、国证国际、招银国际等[3][6] 募资用途 - 约55.0%的募集资金净额预期将分配用于研发,主要投向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的创新及产品开发[5] - 约15.0%预期将用于未来五年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5] - 约10.0%预期将用于偿还若干计息银行借款[5] - 约10.0%预期将用于战略投资或收购[5] - 约10.0%预期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5] 基石投资者与市场地位 - 此次IPO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12.60亿港元的发售股份[4] - 基石投资者包括勤道赣通、太平洋资产管理、中国太保(香港)、广发基金管理、广发国际、瑞华投资、智度投资、张晓雷先生、国泰君安证券投资、君宜香港基金[4][5]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的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15.4%[8] - 在汽车电子应用场景中,公司市场份额为26.8%,排名全球第二;在智慧家庭和消费电子场景中,市场份额分别为15.1%和5.0%,均排名全球第一[8] 公司业务与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产品包括数传模块、智能模块及AI模块,并提供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解决方案等定制化服务[8] - 模块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家庭、消费电子、智能零售等场景[8] - 上市后,控股股东张天瑜先生持股比例为31.26%[7][8]
小米登记第三代人形机器人CyberOne作品著作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1:05
公司动态 - 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于10月10日登记"第三代人形机器人CyberOne"美术作品著作权 [1] - 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 法定代表人为曾学忠 注册资本约5556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北京小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屹唐创欣创业投资中心共同持股 [1] 业务布局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业机器人制造 工业机器人销售 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等 [1] - 小米公司通过新设子公司正式进入机器人制造领域 [1]
广和通(0638.HK)今起招股,入场费4343港元
格隆汇APP· 2025-10-14 09:05
公司招股概况 - 无线通讯模组提供商广和通于10月14日至10月17日进行招股 [1] - 公司发售1.35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 [1] - 每股招股价范围为19.88港元至21.5港元,集资额最多为29.04亿港元 [1] - 每手交易单位为200股,入场费为4343.37港元 [1] - 预期挂牌上市日期为10月22日,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1] 募集资金用途 - 约55%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分配用于研发,重点投向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产品开发 [1] - 约15%的资金计划用于未来5年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主要生产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终端产品 [1] - 约10%的资金将用于偿还部分计息银行借款 [1] - 约10%的资金将用于进行战略投资及/或收购 [1] - 约10%的资金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
广和通(00638.HK)预计10月22日上市 引入太平洋资产管理等基石
格隆汇APP· 2025-10-14 07:00
全球发售方案 - 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35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1350.82万股,国际发售约1.22亿股 [1] - 招股期为2025年10月14日至10月17日,预期定价日为10月20日,股份预计于10月22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 发售价范围为每股19.88至21.5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200股,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产品包括数传模组、智能模组及AI模组,并提供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解决方案等定制化服务 [1] -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于汽车电子、智慧家庭、消费电子及智慧零售等广泛场景 [1] - 以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15.4% [1] 基石投资者 - 基石投资者已同意认购总金额约12.5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2] - 假设发售价为中位数20.69港元,基石投资者将认购的总股数为6056.86万股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勤道赣通、太平洋资产管理、中国太保(香港)、广发基金管理、广发国际、瑞华投资、智度投资、张晓雷先生、国泰君安证券投资及君宜香港基金 [2] 募集资金用途 - 假设发售价为中位数20.69港元且超额配股权未行使,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26.89亿港元 [3] - 约55.0%的募集资金将分配作研发用途,重点投向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产品开发 [3] - 约15.0%将用于未来五年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主要用于生产模组产品及终端产品 [3] - 约10.0%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约10.0%用于战略投资或收购,另有约10.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3]
广和通(00638)于10月14日至10月17日招股
新浪财经· 2025-10-14 06:32
招股信息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至10月17日招股,计划全球发售约1.35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每股发售价区间为19.88港元至21.5港元,每手200股,预期H股于2025年10月22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1] - 基石投资者同意认购总金额约12.5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产品包括数传模组、智能模组及AI模组,并提供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解决方案等定制化服务 [1]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公司为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2024年以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计全球市场份额为15.4% [1]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52.03亿元增加8.6%至2023年的人民币56.52亿元,并进一步增加23.3%至2024年的人民币69.71亿元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4个月收入为人民币24.80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0.47亿元增长21.2% [2] - 公司毛利由2022年的人民币10.66亿元增加11.4%至2023年的人民币11.87亿元,并进一步增加6.7%至2024年的人民币12.67亿元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4个月毛利为人民币4.3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085亿元增长7.4% [2] 募集资金用途 -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20.69港元,公司估计自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26.89亿港元 [3] - 约55.0%募集资金将分配作研发用途,主要用于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的创新与产品开发 [3] - 约15.0%募集资金将用于未来五年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主要生产模组产品及终端产品 [3] - 约10.0%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约10.0%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另有约10.0%用作营运资金 [3]
广和通于10月14日至10月17日招股,拟全球发售约1.35亿股H股 获基石投资认购约12.53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4 06:28
公司H股发行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至17日进行H股全球发售,计划发售约1.35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并设有15%超额配股权 [1] - 每股发售价区间为19.88港元至21.5港元,每手交易单位为200股,预期H股将于2025年10月22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1] -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20.69港元,公司估计自全球发售获得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6.89亿港元 [3] 行业地位与业务构成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产品包括数传模组、智能模组及AI模组,并以模组为基础提供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解决方案等定制化解决方案 [1]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5.4% [1]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52.03亿元增长8.6%至2023年的人民币56.52亿元,并进一步增长23.3%至2024年的人民币69.71亿元 [2]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的人民币20.47亿元增长21.2%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24.806亿元 [2]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10.66亿元增长11.4%至2023年的人民币11.87亿元,并进一步增长6.7%至2024年的人民币12.67亿元 [2] - 公司毛利从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的人民币4.085亿元增长7.4%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4.39亿元 [2] 基石投资者与募资用途 - 公司已与包括勤道赣通、太平洋资产管理、广发基金管理、瑞华投资等在内的多家基石投资者订立协议,基石投资者同意认购总金额约12.5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2]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6.89亿港元的用途分配如下:约55.0%用于研发(主要与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约15.0%用于在深圳建设制造设施,约10.0%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约10.0%用于战略投资或收购,约10.0%用作营运资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