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发布AI眼镜,魅族前高管拆台,称没啥AI能力;DPU明星企业暴雷!欠薪数月、0赔偿裁员:HR直言就是不发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6-28 17:04
国内AI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员工规模达1000人,年度营收超10亿元,受益于具身智能行业关注度提升[5] - 小米发布定价1999元起的AI眼镜,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和第一人称视角拍摄[6][13] - 阿里巴巴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阿里云AI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8] - 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应用AQ,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和近百万医生[9][10] - 华为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首批50余款智能体即将上线[23] - 星动纪元推出拟人服务机器人星动Q5,已获超百单意向订单[25] - IDC预测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6万台,复合增长率95.3%[28][29] 国际AI行业动态 - 谷歌发布Imagen4文生图模型,定价0.04-0.06美元/张[29] - 英伟达市值单日增长1.12万亿元至3.77万亿美元,重夺全球市值第一[31] - Meta挖走三名OpenAI研究人员加入超级智能团队[32] - 黄仁勋称机器人技术是英伟达继AI后最大机遇,市场潜力达数万亿美元[33] - OpenAI被曝开发集成聊天功能的办公协作套件,挑战Google和微软[38] - 特斯拉Robotaxi在得州启动服务,定价4.2美元/次[40][41] - 谷歌利用200亿条YouTube视频训练AI模型,包括Gemini和Veo3[49] 投融资概况 - 全球AI融资26起,总规模259.96亿元,平均单笔13.68亿元[51] - 国内融资集中在北上广,北京广东各5起,上海3起[57][60] - 国内最大单笔融资为银河通用11亿元A+轮[62] - 海外最大单笔融资为Thinking Machines Lab 20亿美元种子轮[70] - 融资阶段分布:早期12起,成长期6起,后期6起[54]
特斯拉Model Y首次实现全自动驾驶交付
财联社· 2025-06-28 12:56
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当地时间周五(6月27日)表示, 该公司已完成了首次从工厂到客 户家中的Model Y全自动驾驶交付。 这是该公司的最新举措,旨在展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进 步。 在X平台的一篇帖子中,马斯克宣布了该公司达成的上述创新性成就。马斯克表示,该公司已 将一辆特斯拉Model Y从工厂自主交付到客户家中,并指出这次交付"跨越了城市",且包含高 速公路路段,比计划提前一天完成。 马斯克表示,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在公共高速公路上进行的完全自动驾驶,车内无人,也没 有远程操作员控制车辆。 尽管该帖子未包含视频或图片,但马斯克表示相关视频将很快发布。特斯拉人工智能与自动驾 驶负责人Ashok Elluswamy则表示,该车辆的最高时速达到了72英里(约合116公里)。 此次交付比马斯克此前设定的首次全自动驾驶交付日期(6月28日)提前了一天 ,而6月28日恰 逢马斯克的54岁生日。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首次实现的全自动驾驶交付,凸显了马斯克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 引领其电动汽车公司未来发展的押注。 此举也紧随特斯拉于6月22日启动备受期待的Robotaxi服务之后。10台左右的Model ...
黄仁勋,又卖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8 09:42
公司高管减持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6月20日至25日期间累计减持22.5万股公司股票,总价值约3320万美元,其中6月25日单笔减持7.5万股价值1144万美元为近期最高[3] - 此次减持是黄仁勋根据10b5-1售股计划进行的,该计划允许其在2025年前总共减持600万股股票[4] - 2024年6月和7月黄仁勋曾集中减持,两个月累计套现约5亿美元,当时正值公司股价高点[5] 公司股价表现 - 英伟达股价在6月25日创历史新高,市值达3.78万亿美元重夺全球第一,次日继续上涨再创新高[5] - 公司股价自2023年初以来保持高位,年内曾因美国关税政策陷入低迷,后由AI芯片需求拉动重新上涨[5] 公司战略转型 -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是公司最具潜力的领域,代表数万亿美元增长机会[6] - 公司正致力于为数十亿机器人、数亿自动驾驶汽车和数十万机器人工厂提供技术支持[6] - 已推出Drive芯片平台和Cosmos人形机器人AI模型,未来应用软件将依赖其数据中心AI芯片和车载/机器人芯片[6] 高管持股情况 - 黄仁勋目前身家约1290亿美元主要来自英伟达持股,截至2025年3月仍持有超过9亿股占总股本3.77%[6] - 2025年计划减持的600万股不足其总持股的1%[6]
打破垄断!中国500公斤“铁金刚”掀桌,马斯克急喊“狼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28 08:14
技术突破 - 美的发布500公斤级重载机器人,打破日本企业30年技术垄断,精度达±0.05毫米[1][3] - 国产RV减速器价格降至日本货的70%,交货期从半年缩短至15天[5] - 核心技术包括重载RV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实现全自主化[5][7] 性能优势 - 机器人力量是普通机器人的十倍,提升航空发动机叶片组装燃油效率8%,寿命延长30%[3] - 新能源电池厂生产效率提高50%,搬运模组稳定性显著提升[3] - 上海节卡机器人展示精准控制能力,可轻捏薯片不碎[5] 市场影响 - 2023年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51%来自中国,2024年产量达55.64万台[5] - 特斯拉上海工厂使用150台库卡机器人,Cybertruck生产线采购66台国产设备[5] - 极智嘉仓储机器人在海外建"千台级"智能仓,日处理35万件货[5] 产业链变化 - 日本减速器企业被迫降价30%并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7] - 中国掌控全球90%镓供应,氮化镓TR组件技术成为优势[7] - 国产"耐磨王"钢材和自研伺服电机推动产业链自主化[7] 行业应用扩展 - 军用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40亿元,美军计划2030年实现60%地面作战平台无人化[7] - 珠海航展展示"机器狼群"技术,可执行城市巷战任务[7] - 民用机器人已占据全球前十中的九席[7] 全球竞争格局 - 马斯克称中国机器人技术可能使全球经济翻十倍[1] - 日本企业失去价格和技术垄断优势,市场蛋糕被中国分食[7] - 纽约时报评价"东方机器人正在吃掉全球市场"[9]
英伟达市值称冠,Cyngn迎高光时刻,原因何在?
金融界· 2025-06-27 15:45
英伟达股价与市值表现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大涨15 46% 现价155 02美元 市值达到3 78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比第二大市值微软高出800亿美元 [1] 英伟达业务增长点 - 机器人技术被黄仁勋宣布为继AI后下一个数万亿美元市场 自动驾驶将成为首个商业化场景 [2] - 2024年将机器人业务并入自动驾驶部门 该部门过去12个月收入同比增长71 89%至19 32亿美元 占总收入1 30% 增速仅次于数据中心业务(年增幅100 19%) [2] - 6月24日与合作伙伴集中展示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及自动化解决方案 包括Cyngn等企业 [2] Cyngn公司概况 - 6月26日股价单日涨幅达171 46% 从5 01美元涨至13 60美元 盘中曾触及41 54美元触发熔断 [3] - 当日市值2383万美元 成交额达30亿美元 换手率超80倍 [3] - 原为安卓系统开发商 2016年转型工业自动驾驶 2017年更名并获加州自动驾驶测试许可 [3] - 开发DriveMod自动驾驶软件系统 作为企业自动化系统核心组件 具备操作扩展性和环境适应性 [4] - 2021年成为"工业自动驾驶第一股" 同年实现多客户站点部署 [4] - DriveMod技术可应用于牵引车(载重12000磅)和叉车 目标投资回收期通常不到2年 [5] Cyngn财务与订单情况 - 2024年净亏损扩大至2930万美元(2023年为2280万美元) 2025Q1净亏损760万美元(上年同期600万美元) [5] - 2024Q4获得130万美元DriveMod新订单 2025Q1新增30 8万美元订单 [6] 英伟达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 - NEURA Robotics:德国协作机器人厂商 开发认知能力机器人 [7] - 台达电子:推出新一代协作机器人D-Bot系列 [7] - Wandelbots:专注无代码机器人编程技术的德国公司 [7] - 斗山机器人:韩国最大协作机器人供应商 主导20公斤以上载荷市场 [7] - Franka Robotics:提供触觉人性化设计机器人技术 [7] - 海克斯康:瑞典企业 推出工业人形机器人AEON [7] - Intrinsic:开发工业级数字孪生技术 [8] - 雄克:德国夹具供应商 合作开发智能抓取系统 [8] - 优傲机器人:丹麦6轴工业机械臂生产商 [8] - Vention:提供数字制造自动化平台解决方案 [8] 行业合作生态 - 合作伙伴均为英伟达客户 使用其产品进行训练与仿真 同时共同开发更先进技术 [9] - 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张将为英伟达带来新增长点 合作企业有望获得业务快速增长与价值重估 [9]
新股前瞻|顶着头部自主智能体供应商光环赴港上市,镁伽科技的成长叙事会受市场欢迎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5:40
机器人技术发展历程 - 机器人技术历经电力驱动机械化、互联网赋能工业自动化、AI驱动的自主智能体三个阶段 [1] - 当前技术特点是智能性、适应性强,正成为多行业核心组成部分 [1] - 资本市场对机器人概念股关注度显著提升,相关公司加速上市步伐 [1] 镁伽科技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智慧实验室收入计,公司位居国内自主智能体供应商首位 [1] - 截至2024年6月,公司在中国拥有最广泛的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 [1] - 已服务880+客户,包括生命科学公司和工业制造商等头部客户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43%,从4.55亿元增至9.3亿元 [2]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占比从59.1%提升至68.3%,贡献主要增长 [3] - 智慧实验室业务2023年收入短暂下滑后,2024年恢复增长至2.95亿元 [5] 客户结构 - 客户总数从269家增至297家,智能制造客户占比从14.5%提升至30.6% [4][5] - 主要客户收入占比超90%,2022年新客户复购率达74% [2][5] - 主要客户平均购买金额持续提升,推动收入增长 [4]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从28.1%波动至29%,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达32.3% [6][7] - 2024年综合毛利2.7亿元,但净亏损仍达7.8亿元 [6] - 智慧实验室业务毛利率从35.3%降至21.9%,波动较大 [7] 行业前景 -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20160亿元增至2024年36570亿元,CAGR16.1% [8] - 中国自主智能体市场CAGR超50%,2024年规模达337亿元 [8] - 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357亿元,CAGR26.1% [9] 细分市场增长 - 2024年智慧实验室市场规模65亿元,预计2030年CAGR32.8% [10] - 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体市场2024年规模272亿元,预计CAGR24.2% [10] 公司战略 - 计划通过嵌入先进AI能力开发新一代自主智能体 [14] - 寻求拓展商业版图,开发新客群和市场 [14] - 港股上市旨在获取运营资金并提升全球影响力 [14]
金刻羽:当前主要发展机遇在二三线城市,许多人才正在回流
搜狐财经· 2025-06-27 12:53
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 - 中国在技术领先和规模效应方面具备独特优势,DeepSeek仅是第一波浪潮 [2] - 美国在发明创新领先,但高科技生产和规模化推广对经济推动力同样重要 [2] - 中国实施"AI+"战略,推动人工智能普及,数字经济占比达10% [3] - 高科技发展活跃,部分得益于美国出口管制刺激国内自主发展 [3] 宏观经济与微观信心 - 宏观经济维持约5%增长率,但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仍不足 [3] 消费与就业 - 立足消费是成为科技领先大国的核心基础,类似日本经济转型路径 [4] - 需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医疗、教育等),应对人口结构变化 [4] - 中国经济建立在经济和辅助性科技基础上,产品竞争力强 [4] - 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占就业和经济总量50% [4] 区域发展与人才流动 - 二三线城市是主要机遇,人才回流至高端制造业等领域 [5] - 人才资源区域重新分配预示中国将形成内生增长动力 [6] 产业转型与国际协作 - 中国从传统工业国向新型工业国转型,需确保生产要素成为核心驱动力 [4] - 增强国际协作必要,如电池产业需为各国提供供应链参与机会 [4] - 政策转向聚焦消费,地方政府推出刺激消费政策确保长期繁荣 [4]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英伟达、微软股价又创新高啦!美联储欲放松银行资本规则以增强美债市场韧性;美国下修第一季度GDP 消费者大砍娱乐支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27 10:00
美联储放宽银行资本规则 - 美联储提议将大型银行控股公司资本要求从5%降至3 5%-4 5%,子公司从6%降至相同范围,以增强美债市场韧性和银行购买美债的灵活性 [1] - 该提议以5比2通过,鲍威尔支持修订,但理事巴尔和库格勒反对,认为会增加银行倒闭风险 [1] - 银行业预计将争取更多豁免或规则放松,公众可在60天内提出意见 [1] - 大型银行控股公司层面释放核心资本约130亿美元,银行子公司层面核心资本减少约2100亿美元 [2] 美联储准备金利息政策 - 鲍威尔表示停止为银行准备金付息不能省钱,恢复稀缺准备金制度将充满挑战并可能引发动荡 [1] - 准备金余额利息(IORB)是美联储控制短期利率的重要工具 [1] - 德州参议员Ted Cruz提议终止付息,声称十年内可节省1 1万亿美元,但鲍威尔认为不可行 [1] 美国经济数据 - 第一季度实际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 5%,低于预期的萎缩0 2% [3] - 服务业支出对GDP的贡献为0 3个百分点,创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 [3] - 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率终值为0 5%,大大低于预期的1 2%,为疫情爆发以来最低 [3] - 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终值为3 5%,高于预期的3 4% [3] - 5月耐用品订单月率录得16 4%,为2014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远超预期的8 5% [3] - 5月商品贸易逆差初值966亿美元,高于预估的861亿美元 [3] - 截至6月2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3 6万人,低于预期的24 5万人 [3] 美联储官员观点 - 芝加哥联储行长古尔斯比称就业市场稳定,但关税对通胀影响需数月明晰 [3] - 里士满联储行长巴尔金认为关税将推升通胀,但影响不会太严重 [3] - 旧金山联储行长戴莉看好秋季降息前景 [3]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机器人技术是继人工智能之后的另一大增长潜力市场,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首个主要商业应用领域 [5] - 英伟达正构建机器人AI大模型软件和硬件生态系统,目标成为AI人形机器人与全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奠基者 [5] - 英伟达营收从2024财年的270亿美元飙升至2025财年的1305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接近2000亿美元 [5] - 英伟达股价隔夜报收155 09美元,合计涨幅4 86%,市值3 78万亿美元 [5] - Loop Capital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75美元上调至250美元,认为未来市值可能达6万亿美元 [5] 微软AI与云计算 - 微软股价报收497 45美元,涨1 05%,Wedbush将目标价从515美元上调至600美元,预计未来18个月内市值将达到5万亿美元 [7] - 人工智能驱动的Azure服务出现"大规模采用浪潮",预计AI和云计算盈利化将加速 [7] - 微软今年计划投入80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主要用于云设施、AI超级运算和数据中心扩张 [7] - Azure AI业务2025年预期收入120亿美元,2026年预计将达240亿美元,实现100%增长 [7] 日本并购市场 - 上半年日本并购交易额达2320亿美元,增长两倍多,创历史新高 [9] - 亚洲并购市场反弹至6500亿美元,同比翻番 [9] - 日本企业为应对长期估值低迷而推行的管理改革,吸引外资和积极型投资者关注 [9] - 低利率环境推动交易热情高涨,银行家预计超大型交易将持续 [9]
英伟达市值重回全球第一,外资开始抛售日本股票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6-27 00:47
对外投资合作 - 前五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16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155.2亿美元 增长20.8% [1] -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19.4亿美元 增长5.4% 新签合同额986.8亿美元 增长13% 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完成营业额505.9亿美元 增长3.9% 新签合同额849.3亿美元 增长20.7% [1] - 基建投资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创造就业 增强运输能力 促进外贸发展 [2] 白酒行业 - 五粮液将推出29度新品 泸州老窖研发低度产品 洋河已推出33.8度微分子白酒 计划9月再推新品 [3] - 低度酒需复杂工艺降度 成本不低 瞄准年轻消费者市场 60%年轻人偏好低度酒 [3] - 年轻人不习惯白酒辛辣口感 企业需创新营销方式重塑品牌形象 [4] 英伟达 - 股价涨4.33%至154.31美元 市值3.77万亿美元 超越微软重回全球第一 [5]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代表数万亿美元增长机会 汽车和机器人部门季度销售额5.67亿美元 占总收入1% [5] - 提供机器人仿真软件 开源基础模型等解决方案 但面临谷歌 特斯拉等竞争对手 [6] 美元指数 - 跌至97.268 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今年累计下跌9.6% 或创1986年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7] - 摩根大通预计美国下半年衰退概率40% 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下调至1.3% [7] - 美联储独立性减弱 市场预期加快降息 美元信用承压 [8] 日本股市 - 外资单周净卖出5243亿日元(36.2亿美元)日股 此前连续11周累计买入7.236万亿日元 [9] - 本季度外资净流入6.81万亿日元 创两年来最大规模 长期债券净卖出3688亿日元 短期票据买入1.5万亿日元 [9] - 日股估值已偏高 5月出口增速转跌 投资者重新审视前景 [10] 虚拟资产 -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牌照 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中资券商 [11] - 香港共40家机构获批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华泰国际 招商证券国际等中资券商在申请 [11] - 券商渠道更合规易上手 将成为稳定币重要分销渠道 [12] 基金市场 - 6月新发基金规模超900亿元 债券基金募集432.85亿元 占比47.63% [14] - 混合型FOF基金单只募资65.73亿元 两只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各募约60亿元 [14] - 债市资金面宽松 银行存款利率走低 提升低风险资金对债券基金需求 [15] A股市场 - 沪指跌0.22%报3448.45点 深成指跌0.48% 创业板指跌0.66% 两市成交1.58万亿元 [16] - 银行股逆势走强 11只创历史新高 稳定币 区块链概念活跃 半导体等板块调整 [16] - 市场自发修复性行情 缺乏明确预期 个股活跃但分化明显 [17]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小米集团(ADR)涨近10%
凤凰网财经· 2025-06-26 23:2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道指涨0.71% 纳指涨0.62% 标普500涨0.61% [1] - 中概股方面 小米集团(ADR)涨近10% 老虎证券 金山云涨超4% 爱奇艺涨超2% 小鹏汽车跌超3% 拼多多 知乎跌超2% [1] - 英伟达涨超1%续刷历史新高 稳定币概念股Circle大涨超13% [1] 美国经济数据问题 - 美国经济数据质量引发担忧 通胀 就业等经济指标可能不如过去准确 [2] - 经济学家对政府部门收集的经济数据质量表示担忧 [2] 加密货币政策 -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署考虑将加密货币作为住宅抵押贷款风险评估的资产 [3] - 此举可能为借款人使用加密货币资产申请住房贷款敞开大门 [3] 美国股市资金流向 - 野村证券预测未来一个月可能有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 [4] -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距离创纪录收盘高点仅一步之遥 [4] 美国经济展望 - 摩根大通评估美国今年下半年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为40% [5] - 摩根大通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期从2%下调至1.3% [5] 英伟达公司动态 - 英伟达股价大涨4.3%至154.31美元 总市值达3.77万亿美元 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一 [6]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是公司潜力最大的两个领域 代表数万亿美元增长机会 [7] - 英伟达正致力于推动数十亿个机器人 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和数十万个机器人工厂由公司技术驱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