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南粤科技潮涌 新质生产力赛道疾驰
金融时报· 2025-07-07 11:23
中国科技产业进展 - 中国在航天、海洋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包括神舟飞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奋斗者号深潜器 [1] -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 在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和机器人等领域实现突破与创造 [1] 广东制造业升级 - 广东熠日科技等企业产品已具备全球高端市场竞争实力 [2] - 广东制造标签的精密仪器、智能装备和前沿科技产品凭借创新技术走向世界 [2] - 福昆航空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实现产业化 [2] - 广东机器人产业实施"机器人+"战略 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 [2] 科技创新实践 - 全息投影技术融合文化与科技 在岭南地区打破虚实边界 [2] - "集装箱+"概念突破运输载体局限 融入生态与产业需求 [2] - 科技创新突破依赖长期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 包括数千次参数调试和数十年潜心研究 [2] 金融与产业支持 - 广东省系统化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 建立现代科技金融体系 [3] - 2025年一季度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3246亿元 同比增长6.1% 占全省经济比重9.7% [3] - 金融赋能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型 [3] 产业集群建设 - 广东已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3] - 通过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以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政策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
港股科技ETF(513020)上一交易日净流入1.36亿,市场关注反内卷政策与AI产业景气传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09:53
反内卷政策与行业整合 - 反内卷政策或主要聚焦新能源车、光伏等行业 [1] - 行业并购重组和整合将加速 而非行政性去产能 [1]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触及区间上沿后回调 [1] - 受美国强劲经济数据影响 降息预期延后 [1] - 人民币汇率回落及长端利率抬升导致港股负债端压力上升 [1] - 本周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34% IT和可选消费板块表现较弱 [1] 后市展望 - 美元长端利率高位或持续压制经济 [1] - AI资本开支浪潮下港股科技龙头业绩相对占优 [1] - AI上游算力、服务器等高景气度或延续至下半年 [1] - 恒生科技板块在业绩支撑下具备较高长期性价比 [1] 港股科技ETF与指数 - 港股科技ETF跟踪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 [1] - 指数由国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追踪可通过港股通机制买卖的科技行业股票表现 [1] - 成分股涵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高科技领域 精选高成长潜力创新型企业 [1] - 行业配置聚焦云计算、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 [1]
“跨越海峡我们共同创业,是互补的搭档”,8支台湾创业团队项目落户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7-07 08:36
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 武汉"金银湖杯"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闭幕,8支台湾创业团队项目签约落户武汉 [1][5] - 大赛累计吸引117家台青创业项目在武汉东西湖区落地 [5] - 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应用、生物医药、新材料科技等领域 [3] 膝关节仿生多模态融合导航系统项目 - 项目由台湾创业团队开发,创新运用核磁共振重建膝关节,1至2秒即可完成建模,精准还原结构 [3] - 相较于传统CT三维建模耗时大幅降低,解决了现有骨科导航无法精准定位软骨厚度的问题 [3] - 项目团队正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沟通,进行产品验证 [3] 两岸创业合作 - 台湾创业团队希望通过参赛让更多人了解项目,并推动两岸开展更多合作 [3] - 两岸合伙创业的例子显示,台湾年轻人可以在祖国找到高层次伙伴、有视野的投资人和更好的政策支持 [3]
每周股票复盘:昭衍新药(603127)参与投资设立基金及股本情况更新
搜狐财经· 2025-07-06 02:0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 昭衍新药报收于22 36元 较上周的19 12元上涨16 95% [1] - 本周最高价为22 76元(7月1日) 最低价为18 92元(6月30日) [1] - 本周出现1次涨停收盘 无跌停情况 [1] - 当前总市值167 58亿元 在医疗服务板块市值排名9/50 两市A股市值排名950/5149 [1] 投资动态 - 公司计划以不超过2000万人民币参与华夏致远创业投资基金 该基金目标募集规模3500万元 普通合伙人认缴460万元 单个有限合伙人最低认缴1000万元 [2] - 基金投资期限20年(含最长2年延期) 运作期7年 主要投向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用生物医药产业链未上市企业 [2] - 管理费按全体合伙人实缴出资总额的1%/年收取 亏损按认缴出资比例分担 [2] 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H股法定注册股本118 995 206股 A股法定注册股本630 482 128股 每股面值1元 [3] - H股已发行总数118 995 206股(无库存股) A股已发行630 482 128股(含库存股3 303 034股) [3] - 本月未发生股份期权 权证等导致的股份变动 [3]
戴德梁行:上半年深圳甲级写字楼供应延后 缓解空置率上行压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7-04 17:44
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深圳甲级写字楼新供应面积23.5万平方米,低于市场预期,全市甲级物业存量达860.5万平方米 [1] - 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半年微升1.2个百分点至27.8%,供应延后缓和了空置率上行压力 [1] - 高新技术产业和硬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为办公楼租赁市场提供持续需求,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结构性压力影响增量需求 [1] - 业主下调租金以留住租户,第二季度平均租金较去年末下跌5.3%至每月每平方米160.1元,价格优势促进净吸纳量达6.8万平方米 [2] - 总部型物业吸引关联企业回流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政府部门参与重点行业企业孵化和培育 [2] 深圳零售物业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深圳零售市场新增30.3万平方米优质购物中心,主要来自K11ECOAST和罗湖益田假日广场,全市优质购物中心存量增至747.7万平方米 [2] - 第二季度最优层平均租金半年下降2.4%至每月每平方米761.6元,整体空置率上升1.2个百分点至9.1% [2] - K11持续筹开有望带动片区空置率下行 [2] 粤港澳大湾区大宗交易市场 - 上半年大湾区大宗交易单宗均价降至5亿元,市场主流需求转向小总价资产 [3] - 广州工业类与非核心区办公成交主要由各区属平台招商引资及企业自用需求推动 [3] - 深圳办公类物业成交总额近80亿元,多为自用买家成交,上市企业及国企购置占据交易主体地位 [3] - 独栋别墅及工业类资产法拍成热点板块,险资持续加码布局物流资产,稳定运营商业项目受投资人青睐 [3] 投资机会与趋势 - 市场参与者可把握政策利好节点,优选政策导向明确的板块 [4] - 价格调整下投资价值浮现,私人投资者将择机低价收购优质物业 [4] - 商业与产城基础设施、内循环、产业转移机遇受关注 [4] - 新经济崛起推动数据中心投资重返热点,生物医药领域配送仓储及医疗器械生产获关注 [4]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如何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7-04 12:50
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发展成果 -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4% 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其中外贸出口连续实现"32连冠" [1] - 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3%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低空与空天产业集群增加值分别增长12.7% 15.9% 26.4% [3] 《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核心内容 - 传承2020-2025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精神 新增科技创新 人才培育 大湾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亮点 [1] - 提出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 包括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 科技型企业信贷 知识产权证券化 科技成果交易等场景优化 [2] - 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加强产学研协同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机制 [4] 银行业发展机遇与创新方向 - 银行可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ABS 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产品 加强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业务 [3] - 对接普惠型科技金融平台如"个体通""小微通" 探索银保合作模式 服务私募创投资金 [3] - 设立科技人才专项贷款 支持高端人才创业与科研项目 提供高校企业联合培养项目贷款 [4] - 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 跨境托管 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提升企业资金效率 [5] - 吸引海外优质企业落户大湾区 支持跨境并购与境外投资业务 [6] 大湾区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 政策将加速大湾区资本市场一体化 促进资金自由流动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4] - 银行需强化境内外联动优势 推动政策宣传与跨境金融咨询服务 [6]
戴德梁行:深圳零售市场供应端表现亮眼,优秀科技企业涌现带来新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7-04 00:33
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深圳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23.5万平方米,总存量达860.5万平方米 [1] - 上半年全市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6.8万平方米,科技企业需求持续增长带动租赁市场 [2] - 2025年内预计新增122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供应,2027年末总存量或突破1000万平方米 [2] - 小米、腾讯、vivo等企业总部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可能对存量楼宇租赁形成压力 [2] - 新兴行业及经营类业态占比上升,科技企业涌现将带来新增需求 [2] 深圳零售商业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新增30.3万平方米优质购物中心,总存量增至747.7万平方米 [1][3] - K11 ECOAST、罗湖益田假日广场为主要新增项目,太子湾招商花园城开放式街区形成差异化补充 [3] - 华润万象改造PA MALL引入首店品牌,印力轻资产项目iN城市广场以户外运动为特色 [3] - 未来三年计划新增126.4万平方米优质购物中心,西部板块占比达68.4% [3] - 文体娱乐、潮玩、二次元及宠物经济等细分消费领域料成零售增长点 [3] 大宗交易与投资趋势 - 上半年深圳办公类物业成交额近80亿,自用买家为主力,上市公司及国企占比显著 [4] - 大湾区大宗交易单宗均价降至5亿元,市场偏好小总价资产 [4] - 数据中心投资因AI算力需求激增重返热点,生物医药仓储及生产设施受关注 [5] - 价格调整下投资价值显现,私人投资者活跃度提升 [5]
★最高检:今年将常态化开展恶意诉讼专项监督 知识产权检察厅首次亮相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业化 -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入专业化、综合化发展阶段 [1] - 知识产权检察厅将参与"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 加强对跨区域案件的统筹指导 [1] - 2025年将重点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界限 [1] 新型侵权犯罪趋势 - 利用深度链接、网络爬虫、游戏私服、电子侵入等新技术手段的侵权案件显著增加 [1] - 2024年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数达163件 同比上升12.4% [2] - 共同犯罪特征突出 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类犯罪中共同犯罪占比达80% [2] 案件数据与类型分布 -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3486人 审查起诉33805人 [2] - 侵犯商标权类犯罪占比81% 著作权与商业秘密类犯罪数量增幅显著 [2] - 重点保护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 [2] 年度工作重点 - 常态化开展恶意诉讼专项监督 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 [2] - 强化商业秘密保护 2024年审查起诉相关案件涉及385人 [2] - 目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
★特色投资标的提质扩容 深交所发布创业板电池等5条指数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5
新指数发布 - 深交所将于6月27日发布5条创业板主题指数,包括创业板电池指数、创业板医疗指数、创业板算力基础设施指数、创业板传媒指数、创业板金融科技指数 [1] - 5条指数聚焦创业板特色产业优势,各选取5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的股票构成样本股 [1] - 创业板在电池、医疗领域上市公司市值分别达1.8万亿元、1.0万亿元 [1] - 创业板算力、传媒领域上市公司在同类A股公司中市值占比超30% [1] - 创业板金融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在同类A股公司中数量占比近50% [1] 创业板电池指数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电池产业核心领域的企业 [1] - 样本分布于电池产品、电池材料及零部件、电池生产设备等细分领域 [1] - 代表性公司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新宙邦、当升科技、先导智能等 [1] 创业板医疗指数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医疗核心领域的上市公司 [2] - 样本分布于医疗用品、医疗设备、医药研发服务等细分领域 [2] - 代表性公司包括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新产业、泰格医药、华大基因等 [2] 创业板算力基础设施指数 - 选取算力基础设施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 [2] - 聚焦计算芯片、计算设备等核心领域 [2] - 样本分布于网络、运维、计算等细分领域 [2] - 代表性公司包括景嘉微、奥飞数据、首都在线等 [2] 创业板传媒指数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传媒领域的上市公司 [2] - 样本分布于游戏、广告、影视动漫等细分领域 [2] - 代表性公司包括光线传媒、昆仑万维、神州泰岳等 [2] 创业板金融科技指数 - 样本分布于金融数字化服务、金融数据服务、财富管理等细分领域 [2] - 代表性公司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润和软件等 [2] "创系列"指数发展现状 - "创系列"指数覆盖宽基、主题、策略、ESG等主要类型 [3] - 跟踪产品规模超过2000亿元 [3] - 创业板指已成为A股创新创业企业标杆 [3] - 创业板50指数在近六年上涨行情中表现亮眼,年内有12只相关新产品发行 [3] 行业影响 - 新指数发布有利于精准表征新质生产力发展 [3] - 为投资者把握转型升级红利提供优质载体 [3] - 机构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赛道加大创业板主题指数产品布局 [3]
巧了吗这不是!七家亏损企业IPO,都是半导体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53
资本市场政策变革 - 2019年科创板打破A股IPO净利润红线,允许未盈利但技术硬、赛道热的企业上市,为半导体行业开辟融资通道 [2] - 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批准创业板第三套上市财务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适用于AI、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企业 [2] - 2025年6月18日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6月27日深圳大普微电子成为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标志政策落地 [2] 半导体行业IPO新现象 - 2025年上半年177家IPO企业中,7家为亏损半导体公司,反映资本市场对战略级硬科技赛道的容忍度提升 [1] - 亏损企业上市集中于国家战略支持的硬骨头领域,如GPU、存储控制芯片、硅基OLED显示等 [2][12] 七家半导体企业技术布局 - **GPU领域**:摩尔线程MTTS80芯片需千万级流片投入,沐曦股份聚焦高性能计算生态搭建,两者均面临英伟达垄断压力 [6] - **存储控制芯片**:大普微研发智能控制芯片,适配国产存储颗粒,技术迭代快致研发投入高,已切入服务器市场 [7] - **硅基OLED显示**:视涯科技攻克AR/VR设备微型高清低功耗屏幕技术,需持续投入量产线建设和良品率提升 [8] - **CPU国产化**:兆芯集成研发CPU及配套芯片组,构建完整计算平台,但生态适配与性能优化成本高昂 [9] - **半导体硅片**:上海超硅攻关12英寸高纯度硅片生产技术,生产线建设需数十亿前期投入 [10] - **射频前端芯片**:昂瑞微开发5G毫米波芯片及集成模组,突破博通、Qorvo高端市场垄断 [11]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国家通过资本市场为半导体产业输血,支持高端芯片、关键材料自主可控,应对全球芯片竞争 [12] -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政策放宽,推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融资,加速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