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豪威集团第三季度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再创单季度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21:5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83亿元,同比增长15.20%,归母净利润32.10亿元,同比增长35.1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78.27亿元,同比增长14.81%,归母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17.26%,该季度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创单季度新高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预计分配现金红利约4.81亿元,占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14.98%,分红总额较2024年中期实现翻倍 [3] 增长驱动因素 - 营收与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快速提升汽车智能驾驶领域渗透率,以及在全景与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终端应用市场的显著扩张 [1]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供应链梳理推动毛利率持续改善,并加快产品技术迭代与发布节奏 [1] - 公司推出专为高端消费电子产品设计的TheiaCel OV50R CMOS图像传感器,拥有5000万像素和110dB超高动态范围 [2] 市场地位与产品布局 - 2024年公司全球汽车CIS市场份额为32.9%,位居全球第一 [2] - 公司推出包括SerDes、PMIC、MCU以及SBC在内的车载整体解决方案,并已实现汽车AR-HUD量产交付 [2] - 公司以图像传感器加LCOS显示技术双优势切入智能眼镜市场,传感器端推出集成NPU的CIS产品,支持眼球追踪、SLAM等关键功能 [2]
瑞鹄模具 | 2025Q3:业绩超预期 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28 20:11
事件概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6.04亿元,同比增长50.90%;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40.5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9.42亿元,同比增长55.72%,环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0.90%,环比下降1.19% [2] 25Q3业绩分析 - 营收增长主要受大客户奇瑞汽车销量(747,644辆,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16.80%)及装备业务强劲需求拉动,抵消了重点车型智界R7与S7销量(12,571辆,环比下降16.37%)的承压影响 [3] - 2025Q3毛利率为25.99%,同比提升1.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5.61%,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7个百分点,利润率波动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3] - 20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3%/3.78%/4.56%/-0.13%,财务费用波动系利息收入减少及递延薪酬费用摊销增加所致 [3]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机器人制造、研发与销售,积极响应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4] - 公司依托现有智能装备产品(如AGV、AMR机器人),并与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适用于多场景的专用特型机器人及高端复合式移动协作机器人产品 [4] 业务订单与前景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达4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9%,汽车制造装备业务新承接订单保持增长 [5] -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已全部进入量产阶段,其中铝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为5款车型量产,铝合金精密成形铸造动总件为6款机型量产,随产能爬坡有望进一步提升业绩 [5]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5亿元、42.6亿元、5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亿元、5.8亿元、6.8亿元 [6] - 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30元、2.77元、3.25元,以2025年10月24日收盘价38.17元计算,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7倍、14倍、12倍 [6]
三一机器人发布行业技术领先新品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5:36
新品发布与技术亮点 - 公司于10月24日举行全球新品发布会,推出F7系列平衡重叉车和S系列三支点叉车两款新品 [1] - F7电动叉车搭载行业首个八合一动力总成和96V双水冷系统,成为全场焦点 [1] - F7电动叉车相比市面主流产品能耗降低15%,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降低30%,主要电气接口减少90% [1] - S系列三支点叉车驾驶空间提升30%,搭载96V电压平台和20Kw集成永磁同步电机 [1] - S系列三支点叉车可在零下20℃环境作业,电池容量保持率高达75% [1] 产品矩阵与市场战略 - 发布会全面展示了覆盖多场景的31款产品,包括电动平衡重叉车、电动搬运车、室内外无人平衡重叉车等 [2] - 产品全面聚焦电动化、数智化和无人化趋势,满足不同行业用户需求 [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渠道拓展双轮驱动,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重大突破 [2] - 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工厂、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 [2] 发布会商业成果 - 发布会现场签约金额突破1.5亿元 [3] - 订单台量突破1500台 [3]
沪光股份(605333):丰富产品矩阵,布局机器人打开发展空间
国盛证券· 2025-10-28 15: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沪光股份业绩符合预期,客户结构优质且多元化,并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布局机器人线束业务打开未来发展空间 [1][2][3]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58.4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19% [1]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15.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7.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客户结构与市场开拓 - 公司客户结构多元化,主要客户包括赛力斯、大众、蔚来、奇瑞等,并已进入上汽大众、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等知名车企供应商体系 [1][2] - 新增订单市场开拓顺利,业务涵盖极氪、奇瑞E02等车型 [2] - 公司通过夯实罗马尼亚公司经营管理、优化供应链,加快在欧洲市场及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2] 业务布局与产品发展 - 公司全面布局高、低压线束产品,已研制出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X汽车、赛力斯、上汽等整车客户上实现搭载 [3] - 在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组建专门研发团队,为某知名AI头部企业提供多个产品系列的线束总成,部分零件号出货量已近千套 [3] - 公司参与了分拣搬运机器人50系列三个机型的整机线束报价工作,并完成了首批送样交付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亿元、8.0亿元、9.3亿元 [3]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4倍、20倍、17倍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63亿元、100.15亿元、116.1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0%、13.0%、16.0%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45元、1.72元、2.00元 [5] 财务数据摘要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9.14亿元,同比增长97.7%,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1139.2% [5] - 2024年销售毛利率17.5%,净资产收益率(ROE)30.1% [5]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公司总市值158.79亿元,收盘价34.22元 [6]
浙江世宝绩后涨超5%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超三成 线控转向已获数个主流客户定点
智通财经· 2025-10-28 09:4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62亿元,同比增长35.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增长33.66%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19元 [1] - 业绩发布后股价上涨5.37%,报5.13港元,成交额2628.31万港元 [1] 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转向系统的一级配套 [1] - 主要客户为国内领先整车厂商及主流新势力车企 [1] - 公司是小米汽车的转向中间轴供应商 [1] 研发与技术布局 - 公司目前主要的研发投入均投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向技术 [1] - 公司的线控转向、后轮转向已获得数个主流客户定点,但尚未量产 [1]
港股异动 | 浙江世宝(01057)绩后涨超5%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超三成 线控转向已获数个主流客户定点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09:44
近日,浙江世宝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转向系统的一级配套,主要客户为国内 领先整车厂商及主流新势力车企。公司目前主要的研发投入均投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向技术。公司的线 控转向、后轮转向已获得数个主流客户定点,尚未量产。公司是小米汽车的转向中间轴供应商。 消息面上,10月27日,浙江世宝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该集团取得营业收入24.62亿元,同比增加 3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加33.66%;基本每股收益0.1819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江世宝(01057)绩后涨超5%,截至发稿,涨5.37%,报5.13港元,成交额2628.31万 港元。 ...
2025H1汽车板块营收增速略高于利润增速,整车制造利润承压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8 09:40
行业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板块实现营收19,287.64亿元,同比增长7.56% [1][2]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801.38亿元,同比增长6.16% [1][2] - 行业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与海外市场拓展 [1][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板块整体毛利率为15.56%,较2024年同期下降0.52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板块整体净利率为4.34%,较2024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下降主要因车企采取降价促销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3]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至3.44%,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至3.66%,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至-0.54% [3] 子板块业绩分化 - 乘用车板块营收9,453.83亿元,同比增长9.73%,归母净利润281.76亿元,同比下降7.88% [4] - 汽车零部件板块营收7,164.60亿元,同比增长13.18%,归母净利润431.87亿元,同比增长17.06% [4] - 商用车板块营收1,725.50亿元,同比下降0.54%,归母净利润40.68亿元,同比下降16.74% [4] - 摩托车及其他板块营收497.99亿元,同比增长23.19%,归母净利润41.84亿元,同比增长34.61% [4] - 汽车服务板块营收445.73亿元,同比下降47.38%,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3816.73% [4] 子板块盈利能力 - 摩托车及其他板块毛利率最高,达20.64%,净利率为8.22% [4][5] - 汽车零部件板块毛利率为18.49%,净利率为6.44% [4] - 乘用车板块毛利率为14.36%,净利率为3.03% [4] - 商用车板块毛利率为10.40%,净利率为2.50% [4] - 汽车服务板块毛利率为8.02%,净利率为1.23% [4]
利润暴跌99%,保时捷在中国卖不动了?
核心观点 - 保时捷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至4000万欧元 业绩遭遇多重危机形成的“完美风暴” [5][6][8] - 公司电动化战略摇摆不定产生约27亿欧元重组成本 几乎吞噬全部利润 [10][11] - 中国市场销量持续大幅下滑 成为公司业绩最大拖累 [4][12] - 传统豪华车品牌普遍面临严峻挑战 电动化目标转向更为务实 [16][17][2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68.6亿欧元 同比下降6% [8] - 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40.35亿欧元降至4000万欧元 降幅99% [5][8] - 营业销售回报率从14.1%降至0.2% [8] - 全球交付量下降6%至21.25万辆 [8] - 股价较2022年上市发行价82.5欧元下跌近58%至34.81欧元 [9]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暴跌28%至5.69万辆 [4][12] - 2025年前三季度在华销量再降26%至3.2万辆 [4][12] - 电动车型Taycan在中国销量下滑49% [14] - 2024年新能源车交付占比仅27% [14] - 车机系统流畅度与本土化功能落后 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智能化需求 [14] 战略调整与成本 - 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推出 延长燃油和混动车型生命周期 终止电池自产计划 [10] - 战略调整产生约27亿欧元额外支出 [11] - 计划裁员1900人 并在今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 [21] - 与产品战略调整相关的特殊费用、组织变革费用、美国进口关税增加是利润下滑核心因素 [12] 行业挑战 - 奔驰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跌幅达55.8% 宝马下滑29% 奥迪下滑37.5% [17] - 2025年1-7月奔驰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8% 宝马下滑20% 奥迪下滑17% [19] - 奔驰实施大规模裁员 约4000名员工已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 [20] - 奔驰将2030年全面纯电动化目标暂缓 调整为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 [22] - 奥迪不再设定明确停售燃油车时间表 未来7到10年继续生产燃油车和混动车型 [22]
【2025年三季报点评/长城汽车】业绩受报废税返还确认节奏干扰,新品周期仍强势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12亿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7%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50% [2] - 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10% [2] - 第三季度批发销量合计35.4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3% [3] - 第三季度单车净利为0.6万元 [3] 营收与销量结构分析 - 第三季度魏牌销量占比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山系列热销 [3] - 第三季度出口量为14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28%,主要由哈弗品牌出口拉动 [3] - 销量结构优化及出口占比提升推动第三季度平均销售单价环比改善4%,至17.3万元 [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8.4%,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环比下滑主要由于高毛利车型坦克销量同环比下滑,以及哈弗/皮卡提高对经销商返利 [3] - 第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04、0.3、0.1个百分点,环比分别下降0.5、0.2、0.5个百分点 [3] - 第三季度因人民币升值产生汇兑损失 [3] 业绩影响因素 - 第三季度业绩受到俄罗斯市场报废税返还确认节奏影响,因两款车本地化调试需补充数据,当期未收到补贴税返还 [3] 技术与产品布局 - 智能座舱方面,公司依托CoffeeOS 3系统构建全场景智能出行生态,已搭载至蓝山、高山等多款战略车型 [4] - 辅助驾驶方面,Coffee Pilot Ultra车位到车位功能于8月正式OTA上车,并在坦克500改款等新车上搭载 [4] - 电动化方面,公司于2025年5月发布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兼容插电、混动、纯电、氢能混动和燃油五大动力形式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修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119/174/221亿元 [5]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7/11/9倍 [5] - 维持"买入"评级,主要基于魏牌/欧拉有望在2026年迎来较强新品周期,以及坦克泛越野版本上市拓展目标人群 [5]
汽车行业跟踪报告:2025H1汽车板块营收增速略高于利润增速,整车制造利润承压
万联证券· 2025-10-27 20:5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稳健增长,营收增速略高于利润增速,行业内部子板块业绩分化明显 [1][3][25] - 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与海外市场拓展是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行业内部竞争导致利润增速承压 [1] - 行业毛利率因促销手段而下降,但通过严格的费用管控,净利率保持了相对稳定 [2] - 投资建议聚焦于盈利能力强、增长确定性高的细分领域,重点关注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拥有高技术壁垒的汽车零部件核心供应商 [25] 汽车板块整体业绩 - 2025年1-6月汽车板块实现营收19,287.64亿元,同比增长7.56%;实现归母净利润801.38亿元,同比增长6.16% [1][12] - 板块整体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15.56%和4.34%,较2024年同期分别下降0.52和0.06个百分点 [2][14] - 板块整体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44%、3.66%、-0.54%,较2024年同期分别变化-0.59、+0.09和-0.71个百分点,费用控制有效对冲了毛利率下滑的影响 [2][14] 汽车各子板块业绩 - **营收表现**:2025年1-6月,乘用车营收9,453.83亿元(同比+9.73%),汽车零部件营收7,164.60亿元(同比+13.18%),商用车营收1,725.50亿元(同比-0.54%),摩托车及其他营收497.99亿元(同比+23.19%),汽车服务营收445.73亿元(同比-47.38%)[3][17] - **利润表现**:同期,乘用车归母净利润281.76亿元(同比-7.88%),汽车零部件归母净利润431.87亿元(同比+17.06%),商用车归母净利润40.68亿元(同比-16.74%),摩托车及其他归母净利润41.84亿元(同比+34.61%),汽车服务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3816.73%)[3][17] - **盈利能力**:各子板块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乘用车14.36%、汽车零部件18.49%、商用车10.40%、摩托车及其他20.64%、汽车服务8.02%;净利率分别为:3.03%、6.44%、2.50%、8.22%、1.23% [3][19] - **板块分析**:乘用车板块增收不增利,是竞争压力集中体现;汽车零部件板块展现盈利韧性和增长质量;商用车需求疲软;摩托车及其他板块盈利质量较好,品牌溢价能力强;汽车服务板块利润暴增主要源于低基数效应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