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息收入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601838.SH)】规模扩张强度加大,营收盈利增长提速——2025年半年报点评(王一峰/赵晨阳)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8 07:05
核心观点 - 成都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盈利增长提速 息差拖累减弱 规模扩张为主要贡献因素 [7][8] - 公司对公贷款投放景气度较高 存款稳步增长但定期化趋势延续 [9][10] - 净息差降幅收窄 手续费收入大幅下滑但债券投资浮盈变现支撑非息收入 [11][12]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不良率维持低位 资本充足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降 [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122.7亿元(同比增长5.9%) 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7.3%) [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7]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6% 非息收入同比下降0.2% [8] - 成本收入比23.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重11.5% [8] 业务规模 - 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2.2% 贷款同比增长18% [9] - 第二季度单季对公贷款新增244亿元(同比多增106亿元) 零售贷款新增28亿元(同比少增3亿元) [9] - 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9.1% 主要投向租赁商服和基建领域 [9] - 付息负债同比增长13.7% 存款同比增长14.7% [10] 息差表现 - 上半年净息差1.62%(较2024年下降4个基点) [11] - 生息资产收益率3.57%(下降27个基点) 贷款收益率4.06%(下降30个基点) [11] - 付息负债成本率1.98%(下降24个基点) 存款成本率1.96%(下降20个基点) [11] 非息收入 - 非息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0.2%) 占营收比重20.4% [1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45%) [12] - 其他非息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9.7%) 债券投资浮盈变现形成支撑 [1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66%(与第一季度末持平) 关注类贷款率0.44%(上升3个基点) [13] - 拨贷比2.98% 拨备覆盖率452.7% [1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1% 一级资本充足率9.24% 资本充足率13.13% [13]
江苏银行(600919)营收增速上行 资产规模大幅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季度增速6.2%,第二季度单季增速9.4%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第一季度增速8.2% [1] - 利息净收入大幅增长19.1%,非利息净收入下降14.6% [2] - 净息差1.78%,较2024年全年下降8个基点 [3] - 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下降20.1%,但降幅较第一季度明显收窄 [3] 资产与规模 - 总资产较期初大幅增长21%,预计规模升至城商行第一 [2] - 贷款较期初高速增长16.0%,第二季度环比增长7.4% [2] - 一般对公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23.3%,其中租赁商务和制造业贷款增速分别达34%和19% [2] - 零售贷款较期初增长3.1%,房贷和消费贷正增长,经营贷规模收缩 [2] - 存款较期初大幅增长20.2%,活期存款占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29.3% [2] 资产质量 - 上半年末不良率0.84%,较期初下降5个基点,环比下降2个基点 [1][4] - 拨备覆盖率331%,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较期初下降19个百分点 [1][4] - 不良净生成率1.10%,较2024年全年下降31个基点 [4] - 总零售贷款不良率较期初下降5个基点至0.94%,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下降37个基点 [4] 成本与收益结构 - 贷款收益率较2024年下降32个基点至4.45%,其中对公和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下降50和31个基点 [3] - 金融投资收益率下降36个基点 [3] - 存款成本率较2024年下降32个基点 [3] - 信用减值金额同比大幅增长48% [4] - 所得税率同比大幅降低10.5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 - 理财规模较期初大幅增长17.7%至7454亿元,拉动托管收入增长 [3] - 中收增速5.1%,较第一季度回落,代理收入同比下滑 [3] - 第二季度单季公允价值损益金额转正,其他综合收益余额环比回升37亿元 [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回升13个基点至8.5% [2]
江苏银行(600919):对公引领信贷高增 负债成本改善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8-24 18:2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 [1] -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1] - 净利息收入329.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10%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5.15% [2] - 公允价值变动录得净损失2.26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收益20.46亿元 [2] - 成本收入比22.21%,保持同业较低水平 [2]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48.16% [2] 业务发展 - 上半年信贷新增3348亿元,同比多增1744亿元 [3] - 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98% [3] - 对公贷款(不含贴现)较年初增长23.30% [3] - 一般对公贷款新增3071亿元 [3] - 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8.90% [3] - 基础设施贷款较年初增长31% [3] - 个人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7% [3] - 个人消费贷和住房按揭贷分别较年初增长5.5%和3.1% [3] - 个人经营贷和信用卡余额分别较年初下降3.1%和7.5% [3] - 江苏省内贷款占比总贷款84.06% [3] 息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净息差1.78%,同比下降12个基点 [4] - 第二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1.61%,同比下降18个基点 [4] - 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89% [4] - 吸收存款平均利率1.78%,同比下降40个基点 [4]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67% [4] - 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利率4.45%,同比下降53个基点 [4]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84%,较年初下降5个基点,环比下降2个基点 [1][5] - 单季年化净生成0.93%,环比下降10个基点 [5] - 关注类贷款占比1.24%,较年初下降16个基点,环比下降9个基点 [5] -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由2024年末21.75%降至20.26% [5] - 房地产业不良率上升至3.95% [5] - 个人经营贷不良率较年初下降37个基点至1.67% [5] - 个人贷款整体不良率稳定在0.87% [5] - 拨备覆盖率331.02%,较年初下降19.08个百分点 [1][5] 战略定位 - 全国性布局的头部城商行,治理机制稳定,战略规划清晰 [6] - 深度受益于江苏省发达的区域经济和活跃的实体经济 [6] - 在长三角(不含江苏)、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贷款占比均较年初提升 [3] - 坚持高分红策略,计划延续中期分红政策 [6]
平安银行(000001):风险缓释,但仍需新的增长点
国投证券· 2025-08-24 16:33
投资评级 - 买入-A评级 维持现有评级 [5] - 6个月目标价14.17元 较当前股价12.06元存在17.5%上行空间 [5] - 总市值2340.35亿元 流通市值2340.32亿元 [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同比下降10.0% 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10.4%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9%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 [2]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7.79% 利润增速0.82% [12] - 二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3.3%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6.5个百分点 [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回升至5.7% 为2023年Q4以来首次转正 [8]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3.1% 连续两个季度表现优异 [8] 资产负债结构 - 二季度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同比下降1.61% 规模维持在5万亿元附近窄幅震荡 [2] - 贷款日均余额同比下降1.43% 其中企业贷款增长7.85% 票据贴现下降19.28% 个人贷款下降6.57% [15] - 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定期存款占总存款比例处于高位 [24][25] - 信贷增长主要依靠一般对公贷款驱动 零售信贷持续负增长 [3][18] 净息差分析 - 二季度净息差1.76% 环比下降7bps 同比下降15bps [3] - 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4bps至3.48% 贷款收益率下行为主要拖累因素 [3] - 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0bps至1.74% 存款和同业负债成本均呈下降趋势 [4] - 预计净息差仍将缓慢下行 但下行斜率有望逐步趋缓 [8] 资产质量 - 上半年不良生成率1.64% 同比下降5bps [9] - 二季度不良率1.05% 环比下降1bp 零售信贷不良率下降至1.27% [9] - 对公贷款不良率环比上升3bps至0.91% 主要受部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暴露影响 [9] - 关注率环比下降2bps至1.76% 逾期率环比下降16bps至1.37% [9] - 拨备覆盖率238.48% 拨贷比2.51% [30] 零售业务 - 零售客户数1.27亿户 同比增长0.39% [36] - 零售AUM规模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2.24% 增速有所放缓 [36] - 财富客户数147.54万户 同比增长3.59% [36] - 私行客户数9.99万户 同比增长6.84% [36] 业绩驱动因素 - 规模增长拖累净利润增速4.87个百分点 [14] - 净息差收窄拖累净利润增速1.58个百分点 [14] - 非息收入贡献净利润增速2.23个百分点 [14] - 拨备计提减轻贡献净利润增速1.42个百分点 [14]
东亚银行(00023.HK):拨备少提带动利润增长 信用成本展望审慎
格隆汇· 2025-08-23 19:46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符合预期 主要因HIBOR下行压缩息差空间[1] - 1H25归母普通股净利润同比增长24.7%超预期 主要因减值损失少提[1] 净利息收入 - 1H25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0.7% 环比2H24下降11.5% 下滑幅度略高于同业[1] - 收入下滑因信贷敞口集中于中国香港与大陆 两地降息及保守投放策略压制息差[1] - 1MHIBOR于8月21日恢复至2.84% 预计下半年净利息收入压力或缓解[1] 非息收入 - 1H25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0.5% 主要受益于汇兑损益贡献[1] - 手续费收入达16.5亿港元 同比增长16.6% 受惠于香港跨境财富管理业务热度高[1] - 中国大陆境内客户同比增长62% 南下客户同比增长54% 带动零售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285%[2] 资产质量与拨备 - 1H25拨备计提同比减少11.9% 环比减少2.9%[2] - 信用成本0.95% 同比下降13bp 环比下降3bp[2] - 不良贷款率下降9bp至2.63% 拨备覆盖率环比微降0.3ppt至37.3%[2] - 公司预计2H25信用损失水平不低于1H25的0.95% 2025全年信用成本不低于2024年的1.03%[2] 地产敞口风险管控 - 香港地产敞口83%有抵押 平均LTV为55% 90%以上敞口LTV低于70%[2] - 大陆相关敞口账面拨备覆盖率45.7% 加入抵押物价值后覆盖率在49%-52%[2] - 不排除下半年因客户资金困难或抵押物价值下行增提拨备[2] 估值与评级 - 公司当前交易于0.4倍2025E/2026E市净率[2] - 目标价上调25%至14.12港元 对应0.4倍2025E/2026E市净率与4.4%上行空间[2] - 维持中性评级[2]
中金:维持东亚银行(00023)中性评级 升目标价至14.1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0:22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东亚银行预测不变 上调目标价25%至14.12港元 对应0.4倍2025E/2026E市净率与4.4%上行空间 维持中性评级 [1] 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 主要受HIBOR下行压缩息差影响 [1] - 1H25归母普通股净利润同比增长24.7% 主因减值损失少提 [1]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0.7% 环比2H24下降11.5% 因信贷敞口集中于中港两地降息及保守投放策略 [2] - 非息收入表现突出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50.5% 手续费收入16.5亿港元同比增16.6% [3] 业务亮点 - 香港跨境财富管理业务热度高 带动中国大陆境内客户增62% 南下客户增54% 零售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增285% [3] - HIBOR自8月13日后快速上行 1M HIBOR恢复至2.84% 净利息收入压力下半年或缓解 [2] 资产质量 - 信用成本0.95% 同比降13bp 环比降3bp 不良贷款率降9bp至2.63% 拨备覆盖率微降至37.3% [4] - 公司预计2H25信用损失不低于0.95% 2025全年信用成本不低于2024年1.03% [4] - 香港地产敞口83%有抵押 平均LTV为55% 超90%敞口LTV低于70% [4] - 中国大陆敞口账面拨备覆盖率45.7% 加入抵押物价值后达49%-52% [4] 资本管理 - 1H25每股派息0.39港元 分红率45.3% 与往年持平 [5] - RWA同比下降2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升6.1ppt至23.7% [5] - 公司优先考虑为经济形势预留资本缓冲而非提升股东回报 [5]
万亿成都银行迎来“75后”董事长,零售短板怎么补?
搜狐财经· 2025-08-18 20:27
核心人事变动 - 董事长王晖因组织工作调动辞职 任职期间推动公司2018年成功上市 实现资产规模从4923亿到1.25万亿元的跨越式增长[2][6][11] - 成都农商行董事长黄建军接任成都银行党委书记及董事长提名 黄建军曾长期任职于成都银行并担任关键岗位 2020年起转任成都农商行[2][6] - 行长徐登义原为成都农商行副董事长及行长 2024年12月获批担任成都银行副董事长及行长 与黄建军形成成都农商行老搭档组合[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 归母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 增速较2021年22.54%及29.92%明显放缓[2][16] - 净息差从2021年2.13%持续收窄至2025年一季度1.58% 利息净收入增速从21.94%下滑至2024年4.57%[17] - 非息收入中投资收益从2021年21.29亿元增长至2024年36.24亿元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3.46亿元增至6.92亿元 但非息收入占比不足20%[17][18] 资产与业务结构 - 资产总额从2018年4923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1.335万亿元 存款8800亿元 贷款7413.19亿元 较上市前分别增长2.8倍、2.8倍及5倍[6][11][19] - 对公贷款占比从2022年77.81%提升至2024年81.15% 规模达6026.17亿元 零售贷款占比从21.93%降至18.68% 规模1387.02亿元[19][21] - 个人购房贷款2024年末规模999.07亿元 不良贷款率从0.45%升至0.78% 不良额增加3.65亿元至7.75亿元[22] 资本充足水平 - 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四季度13.88%降至2025年一季度13.45% 持续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74%及15.06%[4][11][13] - 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9.48%和8.84%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57%及11%[13] - 2023年至2025年连续发行资本工具 规模分别为50亿元、150亿元和110亿元 以补充资本[13] 同业高管变动模式 - 同城银行高管互换现象普遍 案例包括北京银行与华夏银行、上海银行与上海农商行、重庆银行与重庆农商行等[9] - 高管互换旨在优化管理结构、促进业务协同、强化风险控制 并实现人才跨机构流动与资源整合[10]
常熟银行(601128):公司简评报告:非息收入保持强劲增长,现金分红比例提升
东海证券· 2025-08-13 19: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10.10%),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13.51%) [2] - 总资产规模达4012.27亿元(同比+9.24%),不良贷款率0.76%(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489.53%(环比-0.03个百分点) [2] - Q2单季度净息差2.55%(同比-20BPs,降幅较Q1收窄2BPs) [2] 业务结构分析 - **贷款业务**:Q2个贷新增规模弱于近年同期,对公一般贷款放缓,票据贴现强于季节性 [4] - **金融投资**:Q2增速随行业提升,政府债发行力度加大驱动规模增长 [4] - **存款结构**:高成本存款控制显效,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占比显著下降 [4] 盈利能力 - **息差表现**:Q2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58BPs至4.21%,负债成本同比-37BPs至1.88% [4] - **非息收入**:Q2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6亿元(同比+10.5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71亿元(同比+869%) [4] 资产质量与处置 - 关注类贷款与逾期贷款占比上升,Q2资产减值损失9.24亿元(同比+9.54%) [4] - 上半年不良贷款核销比例36.33%(年化),已核销收回比例171.56%(年化)创近年新高 [4]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现金分红比例由20%提升至25%,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5] - 社保基金、利安人寿等机构投资者增持,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2025E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3%) [4][34]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业收入至119.66/132.14/145.51亿元,归母净利润至43.26/49.34/55.98亿元 [6][8] - 2025年预测ROE 14.35%,每股净资产9.54元,对应PB 0.83倍 [6][34] 行业与公司优势 - 在银行业息差承压背景下,非息业务高增长支撑业绩持续性 [8] - 资产质量稳定性优于行业,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2025E 474.24%) [6][34]
银行半年报大丰收!这项收入增长最快
中国经营报· 2025-08-11 14:52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多家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整体业绩表现亮眼[4] - 5家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5] - 银行资产规模与营业收入均实现双增长[5] 具体银行业绩数据 - 浦发银行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6] - 青岛银行资产总额7430.2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 同比增长16.05%[6] - 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6% 拨备覆盖率374.16% 资本充足率15.21%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7] - 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率1.09% 拨备覆盖率343.24% 主要资产质量指标连续七年持续优化[8]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下降带动负债成本率下降[5] - 资本市场回暖带动财富管理相关中间业务收入增长[5] - 全国性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逐季回升[5] - 银行通过以量补价策略保证营收持续增长[8] - 债市利率下行推动银行投资业务收入增长[8] - 代销理财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较大 因代销理财规模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9] 资产质量状况 -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36.72亿元 较一季度末减少6.08亿元 不良贷款率1.31% 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6] - 高风险行业敞口有限及积极的不良处置推动资产质量保持稳定[8] - 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及主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使不良贷款率保持在低位[8] 下半年展望 - 贷款和存款继续驱动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长[5] - 新增信贷更多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5] - 银行理财、财富管理、投资业务收入仍有增长空间[5] - 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有望持续修复[9] - 新发放贷款价格呈现企稳态势[10] - 银行可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压降高息存款等措施推动负债成本下行[10] - 银行资本消耗整体可控 资本充足情况良好[10]
银行半年报看点:非息收入成增长引擎
中国经营报· 2025-08-10 21:37
行业整体表现 - 多家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资产规模与营业收入均实现双增长,5家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 [1] - 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为银行业提供稳定经营环境,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 [3] - 银行上半年经营业绩稳健得益于以量补价推动营收稳定,以及稳增长政策托底经济、高风险行业敞口有限和积极不良处置 [3] 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 - 浦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2] - 青岛银行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 [2] -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374.1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2] - 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率1.09%,拨备覆盖率343.24%,主要资产质量指标连续七年持续优化 [3]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下降带动负债成本率下降,资本市场回暖带动财富管理相关中间业务收入增长 [1] - 市场利率下行及资本市场发展推动非息收入回暖,银行理财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债市利率下行推动投资业务收入增长 [4] - 部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已实现同比正增长,代销理财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较大,得益于代销理财规模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 [5] 下半年展望 - 银行将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增长,贷款和存款继续驱动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信贷更多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1] - 银行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但相对较小,存量贷款重定价影响已在一季度体现,新发放贷款价格企稳,银行可通过下调存款利率等措施稳定净息差 [6] - 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有望持续修复,叠加资本市场活跃度上升和居民风险偏好修复,非息收入压力将缓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