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推理
搜索文档
全球首富,刚刚换人了
新浪财经· 2025-09-10 23:11
财务业绩 - 公司第一财季营收149.3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低于市场预期的150.3亿美元 [3] - 非GAAP净利润43亿美元 同比增长8% [3] - 调整后每股收益1.47美元 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48美元 [3] - 运营利润率42% 高于市场预期的41% [3] 业务表现 - 云计算收入71.86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占总营收48% [3] - 软件收入57.21亿美元 同比下降1% 占总营收38% [3] - 硬件收入6.70亿美元 同比增长2% [3] - 服务收入13.49亿美元 同比增长7% [3] 合同与订单 - 剩余履约义务金额达4550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四倍 环比增长超三倍 [3] - 与三家大客户签署四笔价值分别达"数十亿美元"的合同 [4] - 剩余履约义务金额预计未来几个月超过5000亿美元 [4] - 与OpenAI签署协议建设4.5吉瓦容量数据中心 年价值预计300亿美元 [3] 战略发展 - 云基础设施收入预计本财年同比增长77%达180亿美元 [4] - 云基础设施收入未来四年有望达上千亿美元规模 [4] - 资本支出指引从250亿美元上调至350亿美元左右 [4] - 与亚马逊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达成协议 可在这些公司云基础设施运行甲骨文云服务 [4] 市场地位 - AI推理市场被认定为"将远大于"AI训练市场 [4] - AI模型训练被描述为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4] - 推出"AI数据库"通过向量化存储保证用户隐私安全 [5] - 在云上提供ChatGPT Gemini Grok Llama等前沿AI模型 [5] 股价表现 - 9月9日股价涨1.27%收于每股241.51美元 [5] - 总市值6783.6亿美元 [5] - 9月10日美股盘前股价大涨超30% [5] - 若保持增长势头 公司市值将突破8000亿美元 [5] 行业观点 - AI浪潮带来的云计算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5] - 企业渴望高性价比的AI云工具 [5] - 大型组织选择甲骨文云支持AI计划 [5] - 基础设施投资将持续获得回报 [5]
国内AI产业链或被低估?甲骨文4550亿美元订单震撼市场,股价一度飙涨超40%
上海证券报· 2025-09-10 22:55
甲骨文业绩与AI需求爆发 -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财季未实现履约义务(RPO)达4550亿美元 同比大增359% [1][2] - 股价单日一度上涨超40% 总市值增长超2500亿美元至9300亿美元 超过礼来、沃尔玛和摩根大通 [1] - 与三家客户签署四份价值数十亿美元合同 RPO预计未来数月突破5000亿美元 [2] 财务表现与业务指引 - 第一财季总营收14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非GAAP净利润43亿美元 同比增长8% [2] - 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收入指引同比增长77%至180亿美元 未来四年预计增至320亿、730亿、1140亿和1440亿美元 [2] - 2026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350亿美元 主要用于数据中心设备 [3] AI算力需求与市场动态 - AI推理市场规模远超训练市场 推理算力供不应求 [2] - 算力需求能见度延伸至2030年 甲骨文业绩反映AI基建需求强劲 [1][2] - 公司通过数据库优势帮助客户结合私有与公有数据 安全使用大语言模型推理 [2] 全球AI产业链资本开支 - 中国"BAT"第二季度资本开支合计615.83亿元 同比上涨168% 重点投向AI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研发 [3] - 海外科技巨头同步增加AI基础设施投入 形成全球性投资趋势 [3] A股市场反应与资金流向 - A股CPO、算力板块强势上涨 嘉元科技、东山精密、工业富联、景旺电子等多股涨停 [4] - 工业富联特大单净流入47.37亿元 中际旭创流入13.97亿元 东山精密流入13.57亿元 新易盛与胜宏科技均超10亿元 [4] 中国AI产业落地进展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推动AI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4] - AI技术已在钢铁、航空、船舶、纺织、工业母机等领域实现工艺流程赋能 正从单点应用向全流程协同进化 [5] - 中国移动与多家央企合作落地行业大模型 包括能源行业昆仑大模型、医疗领域九天·医疗大模型、民航客服大模型及农业储粮大模型 [6] 行业发展前景 - 国内直接配套海外供应链的公司被看好持续性 [1][4] - 中国拥有最完备工业生产体系 在AI应用创新和场景适配方面具后发优势 [4] - 云、GPU、服务器、存储等国内AI产业链环节可能被低估 [4]
英伟达下一代GPU登场,Rubin CPX一次推理数百万Token,网友:这是头野兽
机器之心· 2025-09-10 16:14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在周二的 AI 基础设施峰会上,英伟达宣布推出一款名为 Rubin CPX(Rubin Context GPUs) 的新 GPU,专为超过 100 万 token 的长上下文推理而设计。 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在软件开发、视频生成等长上下文任务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 例如,在软件开发中,AI 系统必须能够对整个代码库进行推理、理解仓库级代码结构,才能更好的帮助开发者。同样地,长视频和研究类应用也要求在数百万 token 范围内保持持续的连贯性和记忆。 现在,随着 Rubin CPX 发布,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款新型 GPU(Rubin CPX) 将与 NVIDIA Vera CPU 和 Rubin GPU 搭配使用,共同组成全新的 NVIDIA Vera Rubin NVL144 CPX 平台。这一集成式 NVIDIA MGX 系统在单机架内可提供 8 exaflops AI 算力,其 AI 性能是 NVIDIA GB300 NVL72 系统的 7.5 倍,并配备 100TB 高速内存和 1.7 PB/s(petabytes)内存带宽。 同时,NVIDIA 还将为已有 V ...
英伟达的劲敌,拿下百亿美元芯片大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3: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业收入159.52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略高于158亿美元收入指引 [1] - 调整后净利润107.02亿美元 同比增长30.15% [1] - AI业务营收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3% 略高于51亿美元收入指引 [1] -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约174亿美元 [5] - 股价单日涨幅一度超过14% [1] AI业务发展 - 定制AI加速器业务占AI总收入的65% [5] - 新获价值100亿美元的XPU芯片订单 预计推动2026财年AI业绩超预期 [5] - 三大超大规模客户计划2027年底前将集群规模提升至100万个XPU [5] - 预计2027财年可服务潜在市场达600亿至900亿美元 [5] 技术路线对比 - 博通通过ASIC定制化芯片服务云厂商 AI推理需求 [3] - 英伟达主推通用GPU芯片及解决方案 [3] - ASIC芯片针对特定AI推理需求定制 与云厂商业务协同性更高 [3] - GPU主要满足AI训练需求 ASIC更适合推理场景 [6] 市场竞争格局 - 北美四大云服务商均自研ASIC芯片(如Meta社群算法 谷歌搜索) [6] - 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平台 支持ASIC芯片与GPU协同 [8] - 联发科 Marvell成为英伟达ASIC生态首批合作伙伴 [8] - 2023-2028年高端云端AI加速器出货量CAGR:GPU为50% AI ASIC为52% [9] - 预计2028年AI ASIC出货量将超过GPU [9] 行业趋势 - AI推理芯片市场空间有望超过训练市场 [6] - ASIC芯片因设计固化 具备省电和快速分析优势 [6] - 云厂商同步采购GPU与推进自研ASIC芯片 [7] - 谷歌持续迭代自研TPU芯片 OpenAI表示兴趣 [8]
新意网集团(1686.HK):2025财年业绩稍低于预期;估值已充分反映良好基本面
格隆汇· 2025-09-06 04:21
财务业绩 - 2025财年公司收入29.38亿港元 同比增长10% 主要受新数据中心电力容量及爬坡拉动 [1] - EBITDA利润率同比上升约3个百分点至72% 主要因租金收入构成及成本优化 [1] - 经调整EBITDA为21.28亿港元 同比上升15% 稍低于预测的22亿港元 因MEGA IDC 1期租户进驻时间晚于预期 [1] - 经营性现金流入20.63亿港元 同比上升23.5% [1] - 末期股息每股0.12港元 同比上升约7% 派息率维持在约50% [1] 运营状况 - MEGA IDC第一期提供50万平方呎总楼面面积及50兆瓦电力容量 成为香港最大数据中心 [1] - 首批占总楼面面积约30%的客户已进驻营运 但另一主要云服务商转租同系列其他数据中心导致总在营运容量仅同比上升约3%至104MW [1] - 未来两至三年收入增长主要来自MEGA IDC新增70万平方呎楼面面积及130MW电力容量 以及成熟项目每年3-5%续租租金调升 [1] 资本开支与估值 - 2025财年资本开支从去年29.7亿港元下降至11.8亿港元 预示已度过资本支出和利率周期高峰 [2] - 新项目提升电力容量结合AI推理、云计算及AI应用需求增长 将推动中长期收入加速增长 [2] - 当前估值与国际同行头部企业折让不大 已充分反映基本面正面因素 除非新项目进驻加速 否则短期上升空间有限 [2] - 维持目标价8.58港元 对应约20倍2026年EV/EBITDA 与国际第三方数据中心龙头估值相若 [2]
国产AI推理芯片的双重博弈:围攻4090,谁能卡位成功?
雷峰网· 2025-09-04 14:04
文章核心观点 - 信创市场是国产AI芯片最容易相遇的战场,但规模有限且进入门槛高[1][22] - 国产AI芯片公司正通过极致性价比和场景优化策略集体围攻英伟达4090,争夺边缘推理市场主导权[4][17][19] - 2025年AI推理市场将面临云-边-端协同格局的重构,国产芯片需通过生态合作实现场景落地[7][9][24] AI推理市场格局争议 - 业界对云-边-端协同方式存在分歧:一方认为边缘推理需求将下降,端侧小模型(10B以内)和云端主导未来[7];另一方认为端侧算力提升受功耗限制,边缘推理需求持续增长[8] - 大模型重新定义算力边界:单卡算力超100TOPS@TF32属边缘市场,10B以下模型归端侧市场[7] - 云天励飞提出云端推理占比提升,端侧需求待应用饱和后可能反弹[9] 泛安防市场现状 - 万亿级存量市场格局固化,华为、云天励飞、登临科技等公司已占据优势位置[11][12] - 设备更新周期延长(原5年现延至8年),智能摄像头渗透率仍低[12] - 新玩家需颠覆式创新才能突破,客户更关注资源极致利用和性价比升级[12][13] 新兴应用与芯片布局 - 生成式AI催生AI玩具/眼镜/戒指等新硬件,带来端侧芯片需求[14] - 老牌芯片公司专为7B模型设计芯片押注端侧赛道[15] - 70B以下模型边缘推理市场更受关注,成长性优于端侧[15] 国产芯片竞争策略 - 以极致性价比对标英伟达4090:128G显存加速卡售价约5000元,运行30B量化模型达20 token/s[17] - 通过大显存(128G对比4090的48G)和场景优化实现TCO优势,单台设备可替代8卡4090服务器[17] - 软件优化是关键:GPGPU架构缩短落地时间,专用架构通过算子优化可实现数倍性价比优势[18][19] 信创与行业落地 - 信创市场刚需以CPU为主,AI算力需求有限且受财政预算制约[22] - 医疗、能源、互联网头部企业及中小企业成为重点拓展领域[23] - 江原科技、沐曦、天数智芯通过PC加速卡等灵活形式降低信创市场成本[23] 生态合作与未来布局 - 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芯片公司需与ISV深度绑定实现从1到100的突破[24] - 2025年将发布全国产工艺AI芯片,大客户绑定能力决定市场地位[26] - 后摩智能聚焦消费终端/智能语音/运营商边缘计算三大赛道[24]
新意网集团(01686):2025财年业绩稍低于预期,估值已充分反映良好基本面
交银国际· 2025-09-04 13:32
投资评级 - 中性评级,目标价8.58港元 [1][3][4] 核心观点 - 2025财年业绩稍低于预期,收入29.38亿港元(同比增长10.0%),经调整EBITDA为21.28亿港元(同比上升15%),主要因MEGA IDC 1期租户进驻时间较预测稍晚 [1] - 估值已充分反映良好基本面,目标价对应约20倍2026年EV/EBITDA,与国际第三方数据中心龙头运营商相若 [1] - 公司已度过资本支出和利率周期高峰,2025财年资本开支从去年约29.7亿港元下降至约11.8亿港元 [1] - 新数据中心进驻稍慢于预期,MEGA IDC第一期仅30%楼面面积投入运营,总在营运容量同比上升约3%至104MW [1] - 未来增长动力来自MEGA IDC未来数期额外增加700,000平方呎楼面面积及130MW电力容量,以及成熟项目每年约3-5%续租租金调升 [1] 财务表现 - 收入2,938百万港元(同比上升9.9%),毛利1,665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7.7%) [2]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同比上升约3个百分点至72.4% [1][2] - 经营性现金流2,063百万港元(同比上升23.5%) [1][2] - 每股收益0.2409港元(同比上升7.8%),末期股息每股0.12港元(同比上升约7%) [1][2] 行业对比 - 新意网集团在交银国际覆盖的数据中心行业中评级为中性,目标价潜在涨幅22.7% [5] - 同业万国数据(9698 HK)评级为买入,目标价28.89港元 [5]
下周重磅日程:九三大阅兵、上合峰会闭幕、美国非农
搜狐财经· 2025-08-31 17:27
核心经济数据 - 中国8月标普制造业PMI将于9月1日公布 前值为49.5 [3][8] - 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将于9月2日公布 预期48.8 前值48 [3][9] - 欧元区8月服务业PMI终值将于9月3日公布 前值50.7 [3] - 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变动将于9月4日公布 预期增加6万人 前值增加10.4万人 [3][7] - 美国8月ISM非制造业指数将于9月4日公布 预期50.5 前值50.1 [3][9] - 美国8月失业率将于9月5日公布 预期4.3% 前值4.2% [3][4] -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口变动将于9月5日公布 预期增加7.8万人 前值增加7.3万人 [3][4][5] - 中国8月外汇储备将于9月7日公布 前值为32922.4亿美元 [4]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终值将于9月3日公布 前值环比下降9.3% [10] 重要财经事件 - 特朗普家族支持的WLFI代币于9月1日启动公开交易 初始20%代币进入流通 完全稀释估值超400亿美元 [3][12] -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3]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9月3日举行 展示新型武器装备占比显著 [3][11] - 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于9月4日公布 上月提及通胀次数创四年新低 [4][13] - 沙特阿美将于9月5日左右公布官方原油售价 [4] 企业财报与业绩 - 蔚来汽车于9月2日公布财报 摩根大通将其评级上调至增持 目标价从4.8美元上调至8美元 [3][16] - 博通于9月4日公布财报 AI推理需求超预期增长 非AI业务开始复苏 [4][15] - 露露柠檬、C3.ai、Figma于9月4日公布财报 [4] 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 - 高盛认为若8月非农就业增长低于10万人 将确定9月降息 均衡就业增长约8万人 [5][6] - 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高度关注 鲍威尔已为9月降息铺平道路 [5] - 美国核心风险转向公共部门债务问题与高资产估值 [14]
下周重磅日程:美国8月非农,中国举办九三阅兵,博通蔚来财报
华尔街见闻· 2025-08-31 14:23
经济数据 - 中国8月标普制造业PMI将于9月1日公布 前值为49.5 [3][9] - 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将于9月2日公布 预期48.8 前值48 [3][10] - 欧元区8月服务业PMI终值将于9月3日公布 前值50.7 [3] - 美国8月ISM非制造业指数将于9月4日公布 预期50.5 前值50.1 [3] - 美国8月失业率将于9月5日公布 预期4.3% 前值4.2% [3] - 中国8月外汇储备将于9月7日公布 前值32922.4亿美元 [4]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终值将于9月3日公布 6月数据环比骤降9.3%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降幅 [11] - 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变动前值为新增10.4万人 [8] 重点事件 - 特朗普家族支持的去中心化金融项目WLFI代币于9月1日启动公开交易 早期投资者可解锁20%代币 [3][13] - WLFI代币完全稀释估值超过400亿美元 特朗普持有代币价值或超60亿美元 [14] - 天安门阅兵于9月3日举行 展示上百种新型武器装备包括首次亮相的陆海空基战略重器 [3][12] - 美联储将于9月4日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上月报告显示经济活动略有增加 [3][15] - 沙特阿美将于9月5日左右公布官方原油售价 [4] 企业财报 - 蔚来将于9月2日公布财报 摩根大通将其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目标价从4.8美元上调至8美元 [3][18] - 博通将于9月4日公布财报 AI推理需求超预期增长且超过当前产能 非AI业务开始复苏 [3][17] - 露露柠檬、C3.ai、Figma同期公布财报 [3] 市场预期 - 高盛认为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上升 若8月非农就业增长低于10万人将确定降息 [6] - 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高度关注 就业数据修正可能偏向负面 [6][7] - 美国制造业持续萎缩 ISM制造业指数连续五个月低于荣枯线 [10] - 企业资本支出保持谨慎 耐用品订单出现大幅波动 [11]
英特尔288核新至强处理器揭秘:Intel 18A制程,3D堆叠与键合,EMIB封装……
巨潮资讯· 2025-08-28 22:16
产品发布与核心规格 - 英特尔新一代至强处理器Clearwater Forest首次亮相 基于Intel 18A制程打造的首款服务器芯片 [2] - 处理器搭载288个能效核心 双路配置下最高提供576核心 配备超过1152MB三级缓存 [2] - 采用12个24核心CPU芯粒设计 四个核心共享4MB二级缓存 L2带宽较上代Sierra Forest翻倍 [5] - 与上代至强6能效核处理器Sierra Forest插槽兼容 最多支持12通道DDR5 RDIMM内存 [5] 架构性能升级 - 全新Darkmont能效核心采用3x3解码引擎 更深乱序执行窗口和更强执行端口 [4] - 相比上一代Crestmont核心 每时钟周期指令数(IPC)提升约17% [4] - 专为处理多线程网络服务和AI推理任务设计 成为吞吐量"怪兽"级产品 [5] 制程技术突破 - 采用Intel 18A制程工艺 降低栅极电容提高核心逻辑电源效率 [7] - 实现更高电池密度和超过90%的电池利用率 增强信号路由减少RC延迟 [7] - 支持低功耗功率传输 实现损耗降低4-5% [7] - 相较Intel 3制程 在相同功耗下每瓦性能提升15% 相同面积下芯片密度提升30% [7] - 运用Ribbon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 [7] 先进封装与集成技术 - 采用全3D集成结构 包含12个基于Intel 18A制造的CPU芯粒 [8] - 芯粒位于三个独立基础模块 包含Fabric、LLC、内存控制器和I/O [8] - 中介层集成两个I/O芯粒 具备高速I/O、互连结构和加速器 [8] - 芯粒之间通过EMIB 2.5D先进封装技术实现连接 [8] - 体现先进制程与封装技术结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