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松延动力7月实现人形机器人交付105台
贝壳财经· 2025-08-01 21:51
量产交付情况 - 7月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105台 其中N2型号92台 E1型号13台 环比增长176% 创公司成立以来最高纪录 [1] - 公司目前处于产能快速爬坡阶段 北京 常州 东莞三地生产基地支撑批量交付需求 [1] 订单与市场表现 - 量产元年意向订单突破2000台 合同金额超1亿元 教育教具和商业演出领域占比超60% [1] - 文旅展厅场景需求出现显著增长 [1] 行业活动参与 - 将参与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日-17日) 战队已进入筹备阶段 [2]
隆盛科技(300680):EGR老牌供应商混动再成长,马达铁芯、机器人布局加速正当时(机器人系列深度报告之三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1 21:2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111亿元,较当前有36%上涨空间 [1][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96/3.67/4.37亿元,同比增速32.1%/24.0%/19.0% [2][12] - 对应2025年PE为28倍,参考可比公司给予38倍PE估值 [12] 核心业务分析 - EGR系统2024年收入7.30亿元占比30%,覆盖柴油商用车及混动乘用车市场 [11][23] - 新能源马达铁芯2024年收入10.34亿元占比43%,产能432万套将于2025年全面落地 [11][21][108] - 精密零部件业务2024年收入5.37亿元占比22%,通过微研精工开展 [23][26] 成长驱动因素 - EGR业务受益PHEV渗透率提升,预计2025-2027年收入9.9/11.9/13.1亿元 [13] - 马达铁芯业务配套价值量有望从500-800元提升至1500-2000元 [11][119] - 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和航空航天业务,已构建技术生态体系 [11][12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0.15/37.49/43.00亿元,同比增长25.8%/24.3%/14.7% [2] - 毛利率稳定在18.3%-18.5%区间,ROE提升至15.7% [2] - 每股收益1.30/1.61/1.92元,市盈率28/22/19倍 [2] 市场空间 - EGR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46.6亿元,2024-2027年CAGR 9.04% [69][71] - 马达铁芯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27.3亿元,2022-2027年CAGR 29% [95][96] - PHEV渗透率从2022年6%提升至2024年18%,带动混动EGR需求 [66][67]
创世纪(300083):深度报告:3C设备龙头,消费电子周期复苏、新领域拓展促增长
浙商证券· 2025-08-01 21:28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对应2025年8月1日PE约34倍 [2][4][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 0亿/5 5亿/6 6亿元 同比增长70%/36%/20% [2][3]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52 44亿/57 31亿/62 62亿元 同比增速14%/9%/9% [3][115]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营收44 65亿元 占比96 95% 毛利率22 31% [24][27] - 2024年国内营收43 98亿元占比95 49% 海外营收2 07亿元同比增42 61% [27][28] - 2020-2024年营收CAGR7 29% 2024年归母净利润2 37亿元同比增22% [31][32]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机床市场规模1202亿美元 预计2025-2033年CAGR7 5% [40][42] - 中国机床消费占全球30% 2024年消费额2025亿元 [42][48]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3000亿元 低空经济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5800亿元 [81][86] 竞争优势与增长驱动 - 3C钻攻机市占率领跑 产品获富士康/比亚迪电子等头部客户认可 [97][106] - 布局五轴数控机床 已实现批量交付 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领域 [93][97] - 直销占比提升至93 44% 海外业务高增长(2024年+42 61%)且毛利率更高 [109][110] 新兴领域布局 - 人形机器人领域与宇树科技合作 提供关节部件加工设备 [111] - 低空经济领域供货亿航智能 产品用于eVTOL零部件加工 [81][82] - 新能源汽车领域立式/龙门加工中心获客户认可 市占率逐年提升 [93]
创世纪(300083):3C设备龙头 消费电子周期复苏、新领域拓展促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01 20:35
公司概况 - 创世纪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电子行业的钻铣加工中心系列以及汽车制造、五金模具等行业的立式、卧式、龙门加工中心系列 [1] - 2024年营业收入约46 05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约2 37亿元,同比增长约22%,近5年营业收入CAGR约7 3% [1] 机床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全球机床市场规模约1202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292亿美元,2033年增至2304 2亿美元,2025-2033年CAGR=7 5% [2] - 短期受益于机床更替周期(7-10年)和制造业复苏(2025年6月PMI 49 7%,环比上升0 2pct) [2] - 中长期国产化、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明确 [3] 下游需求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行业处于复苏与创新周期叠加阶段,苹果引领增长或带动上游设备需求弹性超预期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9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750亿元(占全球32 7%),2035年达3000亿元,2025年进入规模化商用期,拉动高精度数控机床需求 [5] - 低空经济领域:2024年中国核心产业规模5800亿元,其中低空制造(无人机、eVTOL等)占比88%达5104亿元,飞行器量产需求推动高精度数控机床增长 [5] 公司竞争优势 - 研发与规模优势领跑行业,品牌信誉与直销模式增强客户粘性 [6] - 公司有望优先受益消费电子创新周期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从0到1的发展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4 0、5 5、6 6亿元,同比增长70%、36%、20%,对应PE约34、25、21x [7]
隆盛科技(300680):EGR老牌供应商混动再成长,马达铁芯、机器人布局加速正当时(机器人系列深度报告之三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1 20:10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111亿元对应2025年38倍PE,较当前有36%上涨空间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96/3.67/4.37亿元,同比增速32.1%/24.0%/19.0% [2] - 当前2025年PE为28倍,2026-2027年PE为22/19倍 [2] 业务布局与成长曲线 - 形成EGR系统、新能源电驱动铁芯、精密零件三大业务板块,布局航空航天和人形机器人潜力业务 [15] - EGR业务2024年收入7.3亿元占比30%,新能源板块10.34亿元占比43% [18] - 三条成长曲线:EGR基本盘稳定、新能源进入收获期、机器人/航天打开远期空间 [7] EGR业务分析 - 国内轻柴EGR市占率40%,产品覆盖柴油商用车及混动乘用车 [17] - 混动EGR收入2024年达3.21亿元,2022-2024年CAGR 375.8% [83] - 预计2027年EGR市场规模46.6亿元,2024-2027年CAGR 9.04% [66] 新能源马达铁芯业务 - 2024年收入10.34亿元,2021-2024年增长6倍 [97] - 绑定联合电子、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客户,前十大电驱厂商覆盖4家 [110] - 半总成业务将配套价值量从500-800元提升至1500-2000元 [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3.97亿元同比+31.2%,归母净利2.24亿元同比+52.8% [26] - 毛利率企稳回升,2024年整体毛利率18.0%,EGR业务毛利率21.1% [34] - 2025Q1营收6.06亿元同比+7.1%,净利0.59亿元同比+11.4% [27] 产能与技术优势 - 马达铁芯产能将达432万套,采用黑田"Glue FASTEC"粘胶技术 [101] - 在建工程从2023年3.1亿元降至2025Q1的1.4亿元,capex高峰期已过 [39] - 精密冲压工艺延伸,具备高端模具设备技术优势 [100]
筒仓迎来机器人!首钢园这片区域变身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1 19:41
首钢冬奥广场转型 - 西十筒仓区域从冬奥组委办公区转型为首钢冬奥广场 承载办公会议 艺术展示 商业街区等功能 并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1][3][11] - 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企业中科闻歌入驻南六筒1号筒仓 将第二研发总部落户于此 旗下8家企业共同入驻整栋筒仓[5][11] - 冬奥广场入驻率已超过50% 独特工业风办公空间吸引多家企业考察并表达租赁意向[7] 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 - 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由石景山区政府与首钢基金联合打造 已聚集产业链企业近20家[11] - 基地规划建设3.5万平方米专属空间 聚焦具身大脑 智能感知 运动控制及关键零部件四大核心赛道[11] - 石景山区出台专项政策覆盖技术研发 平台建设 成果转化等环节 首钢基金配套产业基金与融资租赁服务[11] 空间改造与业态升级 - 30米高筒仓改造为6-7层多功能办公空间 南六筒顶层引入健康管理团队提供康复健身服务[9] - 原冬奥餐饮楼升级为轻食简餐 员工食堂 咖啡厅等商业配套[9] - 北七筒区域改造为人形机器人展厅 原冬奥调度中心引入漾美吾舍文化艺术馆展示陶瓷展品[12][14]
2025款林肯冒险家SUV车型上市:可选2.0T燃油/1.5T混动;比亚迪公布自动充电及充气机器人专利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8-01 18:20
1. 【比亚迪公布自动充电及充气机器人专利】天眼查App显示,8月1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申请 的"一种机器人"专利公布。该机器人无需车端改造,集成充电与充气功能,通过智能判断、精准对接 及闭环控制,实现自动充电、胎压监测与充气,提升智能化体验,确保安全,降低使用成本。(腾讯 网) 2. 【奇瑞汽车公布全固态电池专利】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全固态 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包和车辆"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本公开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全固态电池包 括多个料区极组、多个第一集流体和多个第二集流体,料区极组包括依次压制在一起的正极料区、固 态电解质和负极料区,其中,第一集流体与料区极组的正极料区贴合,第二集流体与料区极组的负极 料区贴合。本公开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包和车辆能够减小采用等静压技术压制全固态电 池时集流体受到的损伤。(网易) 车辆提供2.0T燃油和1.5T混动两种动力,其中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92千瓦,峰值扭矩395牛・米, 匹配8挡自动变速箱,并提供四驱系统。1.5T混动版发动机最大功率142千瓦,峰值扭矩226千瓦; 驱动电机最大功率96千瓦,峰值扭矩235牛・米; ...
机械设备行业双周报(2025、07、18-2025、07、31):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基建项目支撑国内工程机械需求-20250801
东莞证券· 2025-08-01 18:19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标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特斯拉OptimusGen3有望2025年推出并2026年大规模生产,国内傅里叶GR-3医用康养机器人将于8月6日发布[3]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将支撑工程机械长期需求,钻机作为核心施工设备需求有望快速增长[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高端机床/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34]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近50%且复合增长率约15%[34] 行情表现 -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双周上涨1.84%(跑赢沪深300指数0.82pct),7月上涨5.67%(跑赢2.12pct),年初至今上涨15.49%(跑赢11.92pct)[1][11] - 二级板块双周表现:工程机械(+4.17%)>专用设备(+2.75%)>通用设备(+1.12%)>轨交设备Ⅱ(+0.65%)>自动化设备(+0.49%)[2][17] - 个股表现:恒立钻具双周涨191.69%(年初累计涨324.49%),华曙高科双周跌15.27%[2][18][19][20] 估值水平 - 申万机械设备板块PE TTM为28.51倍,细分板块:自动化设备(47.37倍)>通用设备(36.24倍)>专用设备(28.01倍)>工程机械(21.35倍)>轨交设备Ⅱ(17.47倍)[2][22] - 当前估值较近一年均值溢价:自动化设备(+16.35%)>专用设备(+16.48%)>通用设备(+14.39%)>工程机械(+5.67%)[22] 重点公司推荐 - 机器人领域: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市占率领先)、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龙头)[3][37] - 工程机械领域:三一重工(挖掘机龙头)、恒立液压(油缸市占率超50%)[3][37] 产业动态 - 逐际动力发布人形机器人LimX Oli(售价15.8万元起)[34] - 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启动(首期50亿元)[34] - 杰普特2025H1净利润预增57.03%-82.60%[34] - 浙江鼎力20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27.49%[38]
震惊!这家人形企业上月交付105台机器人!还有近2000台订单加速量产中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01 18:00
量产交付进展 - 7月成功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环比6月38台增长176%,创公司历史最高纪录 [1] - 交付订单中N2型号92台,E1型号13台,预计8月交付量将翻倍 [1] - 量产启动不足2个月即实现单月破百台交付,已跻身行业头部 [1] - 公司在北京(3000平米)、常州(2100平米)、东莞布局生产基地支撑产能爬坡 [4] 订单与商业化情况 - 量产元年意向订单突破2500台,合同额超1亿元,教育教具/商业演出占比超60% [2] - 文旅展厅需求激增,交付能力被列为公司关键任务 [2] - 计划2024年交付量达万台,目标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商业化闭环 [6][9] 产能与质量管控 - 召开"百日誓师大会"集中解决量产交付问题,创始人强调交付是年度最重要事项 [2] - 快速完善组织结构,提高质量标准,强化自有工厂制造能力 [4] - 面临交付压力,需防范产能不足或产品批量返修风险 [2] 长期发展战略 - 重点构建清晰组织架构,打造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团队 [8] - 追求形成利润和正向现金流,减少对融资依赖 [9] - 持续招募具备行业资源或系统集成能力的生态合作伙伴 [9] 行业地位 - 松延动力被列入人形机器人企业名单,与优必选、宇树等头部公司并列 [17]
又一人形机器人厂商,筹备科创板IPO
36氪· 2025-08-01 15:45
公司IPO筹备 - 天链机器人于7月30日在四川证监局办理科创板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华安证券[1] - 消息公布后股价连续两日大涨,7月31日收盘涨20.37%至13元/股,市值达9.10亿元;次日再涨15.23%至14.98元/股,市值升至10.49亿元[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991万元,尚未满足科创板上市财务标准[1] 公司发展历程 - 前身福德机器人成立于2012年7月,由西南科大教师胡天链创立,3年内即实现新三板挂牌[2] - 2023年5月业务覆盖机器人、数字化工厂、核心零部件等领域,谐波减速机实现进口替代并进入国产品牌第一梯队[3] - 2024年5月更名为天链机器人,累计融资额6104.52万元,投资方包括金慧通股权、弘俊财富等机构[4] 股权结构 - 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胡天链与9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8.53%[6] - 首轮投资方金慧通股权持股3.29%,为第八大股东及外部第一大机构股东[7] 产品与技术 - 已研制谐波减速机、一体化关节、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拥有发明专利50余项,总专利超150项[8] - 人形机器人T1身高1.60米,重37公斤,负重深蹲145kg,应用于影视、教育、军工等场景[8] - 2024年开发T1pro人形机器人并交付客户测试,但整机产品尚未规模化,2025年6月仅生产1台人形机器人[12][13]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79万、2039万、2383万、2139万、2991万元,2024年同比增长39.81%[10][11]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89万、1014万、484万、1877万、1427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10][11] - 截至2024年底净资产2829.28万元,总资产4286.20万元[11][12] 行业合作与布局 - 2024年与中兴通讯合作推出"Tina"人形机器人,与冠盛股份研发机器人轴承,与深圳利和兴推进自动化制造[12] - 规划构建以人形机器人为主导、谐波减速机为支撑、协作机器人为新增长点的全栈式产品布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