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
搜索文档
徐州铜山:链接产业“智囊团” 塑造发展新优势
新华日报· 2025-08-11 13:35
产业合作与研发进展 - 康泰通讯与西安交通大学就智能物流视觉系统设计沟通顺利,预计年底前将有成型产品实测[1] - 西安交通大学专家团与徐州铜山区签署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助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开拓创新[1] - 徐州铜山区着力构建“8166+N”产业体系,支持企业围绕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新型显示和高端器件等方向布局,构建碳化硅全产业链[1] 人才引进与校企协同 - 西安交通大学连续5年选派4名老师赴铜山挂职,累计32名老师参加区级创新创业大赛,成功落地3家企业,其中2家入围今年省双创计划项目答辩[2] - 徐州高新区科技局与西安交大电子与信息学部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电子信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创平台建设[2] - 5月底的徐州名校名所行活动中,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10多人次,未来在实习、研发交流、在职培训等方面有合作机会[1] 创新模式与问题解决 - 铜山区探索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校企联合“答题”模式,近两年摸排130余项企业需求,至今年上半年已有110项问题得到解答[2] - 江苏省部署推进“双高协同”发展机制,铜山协“铜”创新合作发展联盟聚焦安全应急产业,推进“四链融合”[2] - 从教师挂职“单枪匹马”转向产学研“系统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3]
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对接活动举行 现场达成合作 220 项
镇江日报· 2025-08-11 07:35
产学研对接活动成果 - 2025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约220项,促进高校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 [1] - 活动聚焦"876"创新引领工程,南大、东大等高校院所的100余个专家团队与镇江300余家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对接 [1] - 活动前征集到200多项技术需求,涵盖新材料、船舶海工等产业领域,合作总金额超3000万元 [1] 技术需求与合作 - 征集的技术需求聚焦产业创新瓶颈,源于企业真实痛点,科技部门希望校企双方通过对接实现联合攻关 [1] - 科技部门将坚持集中活动与常态联动并举,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1]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面向全球招聘三名院长——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及机械与先进制造学院
生物世界· 2025-08-10 09:00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招聘工科学院院长 核心观点 -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面向全球招聘三个工科学院院长,包括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及机械与先进制造学院 [3] - 校区定位智能化、生态化和国际化,计划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规模扩大至12000人 [3] - 校区整合全球顶尖学术和产业资源,旨在培养未来领军人才 [3] 岗位职责 - 监督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战略规划和执行 [5] - 招募顶尖教师,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产学研合作 [11] - 拓展教育资源,加强国际伙伴关系以提升学校全球声誉 [11] 应聘要求 - 需在国际上享有学术声誉并具有强大的学术影响力 [6] - 需与南京大学校训相契合,秉持创新理念推动学科发展 [6] - 需精通普通话和/或英语,拥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和卓越领导才能 [6] - 需身心健康,能够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工作 [6] 福利待遇 - 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且可协商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7] - 充足的人员配备支持和启动资金以促进团队建设 [7] - 可使用世界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设施、专用实验室及高性能共享设备平台 [7] - 有资格获得住房及搬迁补助、VIP医疗服务及子女入读顶级附属学校的机会 [7] 申请方式 - 申请者需将个人简历发送至rcb@nju.edu.cn,邮件主题注明学院名称及姓名 [8] 苏州区位优势 - 苏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以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 [9] - 汇聚众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驱动的研究机构,城市繁华与自然宁静相得益彰 [9]
一年来苏州市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促成项目合作金额超2.25亿元
苏州日报· 2025-08-10 08:23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苏州市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促成签订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合同225份,合同金额超过2.25亿元 [1] - 推动高校与长光华芯、宝士曼半导体、英维特科技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形成技术合同总金额超2000万元 [2] - 促成南京鼓楼医院向星童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转让一项发明专利,转化合同交易金额达800万元 [5]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团累计签订技术合同6200余万元,与江淮汽车、华为、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合作 [5] - 推动苏州科技大学与苏州高新区共建太湖光子中心前沿技术研究院,联合多家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创新联合体 [9]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协助地方引进各级人才900余人次 [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张家港分中心推荐海外高层次人才近百名,促成学校师生来地方工作80余人 [7] - 低空经济产业团组织本地专场招聘会3场,提供岗位600余个,吸引青年人才2000余人次 [7] - 苏作工艺学院创新"大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70余名手工艺匠人 [8] 金融服务与融资对接 - 为人才企业提供融资对接139家,融资金额超13亿元 [1] - 金融领域团员推动重点科创企业集萃高合获融资5700万元,博涛获融资1.36亿元,累计解决融资需求1.93亿元 [6] 产业升级与资源对接 - 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23项 [1] - 推动成立"工业AI赋能高精度智造科技创新中心"和"汽车内饰表面微纳制造创新联合中心" [2] - 古城保护和数字创意产业团构建高校技术输出、企业场景验证、国家基金孵化人才运营的闭环创新生态 [3] - 策划举办6场行业会议,提升苏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影响力 [5] 传统工艺与文旅发展 - 科技镇长团助力光福镇"苏作苏工"传统技艺传承,合作举办传统技能大赛和培训课程 [8] - 原创歌曲《香雪》在央广网上线,为光福文旅增添助力 [8]
关于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相关公司的架构搭建与发展模式探索(仅供参考)
搜狐财经· 2025-08-07 12:44
公司结构 组织架构 - 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战略规划、重大投资决策及高管任免成员包括行业专家、资深企业家和投资方代表以确保决策科学性和前瞻性 [3] - 管理层由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组成负责日常运营管理执行董事会决策并协调各部门工作 [3] - 职能部门包括综合部、财务部、市场部、技术研发部、运营部、安全管理部和法务部各司其职支持公司运营 [4][5][6] 部门职能 - 综合部负责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及后勤保障包括制度优化、人才招聘和培训发展 [7][8] - 财务部管理财务核算、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及资金运作确保财务数据支持决策 [8][9] - 市场部开展调研、品牌推广及客户拓展通过活动策划提升市场份额 [9] - 技术研发部专注无人机技术、低空飞行控制系统研发并与科研机构合作保持技术领先 [4][9] - 运营部管理业务执行包括无人机租赁、飞行任务安排及资源协调 [4][9] - 安全管理部制定安全标准、设备检查及人员培训确保飞行合规 [5][9] - 法务部处理合同审核、知识产权保护及纠纷解决保障运营合法性 [6][9] 发展模式 业务领域 - 无人机研发与制造聚焦高性能产品满足农业、物流、测绘等行业需求 [11] - 低空飞行服务提供租赁、培训及定制化解决方案如航拍和电力巡检 [11] - 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用机场和起降点运营争取政府合作 [11] - 低空数据服务通过无人机采集数据提供地理信息及环境监测商业化应用 [11] 合作模式 - 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研发推动技术转化 [11] - 产业联盟合作共享资源参与标准制定提升行业竞争力 [11] - 政企合作参与地方低空经济规划获取政策支持及项目订单 [12] 市场拓展 - 区域拓展优先布局珠三角、长三角等政策开放地区后向全国延伸 [13] - 行业拓展从物流、农业等需求旺盛领域切入逐步扩展至其他行业 [13] 盈利模式 - 产品销售通过无人机及相关设备销售获取收入 [15] - 服务收费包括租赁、培训、飞行及数据服务费用 [15] - 政府补贴申请研发补贴、项目扶持资金等政策支持 [15] - 合作分成与合作伙伴按协议分配项目收益 [15]
镇江打通科技创新价值跃迁路
新华日报· 2025-08-07 07:02
核心观点 - 镇江市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构建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经济发展 [1][2][4] 具体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泰科微5G/B5G/6G基站天线研发与制造中心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1] - 慧创医疗的近红外脑功能光治疗仪正在推动三期临床试验,用于攻坚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1] - 独步吾奇自主研发的脱细胞基质获得NMPA批准上市,引领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产品研发 [1] - 海姆霍兹公司将半导体工艺应用于汽车电子,研发的第四代车用薄膜加热器实现量产,刷新全球最高功率密度行业标准,今年新增10多家车企客户,完成31款车型定点,订单量同比增长300% [2] - 森克创能正在丹阳高新技术创新园推进年产1GWh锌镍电池项目 [3] - 恒神股份联合山东大学专家团队,破解国产碳纤维强度在复合材料中转化率偏低的难题,实现碳纤维在更多领域的进口替代 [7] 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 镇江市连续6年举办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3500余项,合作金额达5.53亿元 [1] - 海姆霍兹公司与湖南大学、江苏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2] - 江苏大学与中东欧各国高校、院所及企业开展技术发布与对接,共同签署“中国—中东欧智慧农业与农食产品加工模块化研究室”共建协议,已为共建国家培训农业装备人才超千人,累计承担国家、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0多项 [5] - 近3年来,镇江获得省科学技术奖94项,其中与驻镇高校合作申报项目59项,占比达62.77% [5] - 上半年,镇江举办“2025镇江(南京)科技合作交流会”等产学研活动40场次,促成合作260余项 [7] 创新平台与载体建设 - 句容琅琊创新港正式开园,吸引商汤、百度等龙头企业入驻,百度智能云AI原生应用线下商店实现全球首发,商汤(句容)人工智能创新服务中心将打造人工智能基础算力平台等四大中心 [2] - 全省首个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在镇江成立,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等首批入驻 [4] - 全市共建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9家、众创空间49家,孵化场地面积达160多万平方米,在孵、入驻企业2000多家,带动2.5万人创新创业 [4] - 镇江与上海市普陀区探索建设沿沪宁协同创新线上集市,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科普联盟发布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共享资源清单近200项 [6] 企业培育与金融支持 - 镇江市开展高企培育“量质提升”行动,去年全市高企总数增长至1617家,新入选国家、省独角兽2家,省潜在独角兽5家,瞪羚企业28家,数量再创新高 [7] - 上半年组织开展科技招商活动28场次,招引科技企业356家 [7] - 全省首批“科创园区+金融担保”模式镇江认股权试点项目发布,为创能科技提供500万元融资支持 [7] - 南京银行镇江分行为一家医疗科技公司提供股权投资比例不高于1%+综合授信1000万元的投贷联动方案,助其实现活体检测认证产品量产 [8] - 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创新券兑付情况显示,镇江76家企业获支持,获补助经费和兑付订单数均创历史新高 [8] 产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5.6%,位列全省第三 [1]
浙化院、四川大学签署支部共建协议
中国化工报· 2025-08-06 10:24
支部共建协议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聚合物研究所党支部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先进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心党支部签署支部共建协议 [1] - 双方聚焦4条路径:联学共建常态化、项目攻关协同化、人才培养贯通化、资源共享平台化 [1] - 联学共建常态化:每年定期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分享党支部工作经验,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1] - 项目攻关协同化:党员技术骨干带头组建联合研发小组,瞄准特种氟树脂加工技术瓶颈、高性能含氟膜材料开发等关键领域 [1] - 人才培养贯通化:推选优秀科研技术人员担任学校产业导师或企业特聘专家,采用"双导师制"共同培养工程硕博士生及技术研发人员 [1] - 资源共享平台化:构建以含氟高分子材料为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推动研发资源开放共享 [1] 合作目标与展望 - 合作旨在以党建为引领,将双方科研力量形成合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2] - 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 - 持续深耕高性能含氟高分子材料领域,力争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上实现重大突破 [2] - 锻造一支"征氟"先锋队,为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创新动能 [2]
数千“科特派”奔忙在车间
辽宁日报· 2025-08-04 09:20
项目规模与实施 - 辽宁省2024年启动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 已向1271家企业选派1452名特派员 解决技术平台人才金融及成果转化等需求1546项 [1] - 2024年计划选派300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 首批813名已于2月26日奔赴一线 第二批1034名正蓄势待发 [2][3] - 特派员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占比超60% 工程师研究员高级会计师等占30%以上 包括技术经理人 [5] 技术攻关成果 - 科技特派员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如辽宁融达新材料科技新设备产能达原有设备3倍 相当于6人创造2亿元产值 [2] - 东北大学教授杨洪英帮助铁岭贵鑫公司解决废催化剂提取贵金属技术难题 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 沈阳工业大学教授徐铁军帮助抚顺东科精细化工攻克EC生产催化剂升级替代问题 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2] 产学研协同创新 - 大连工业大学与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组织学生实习实训 已引荐4名优秀毕业生上岗 [4] - 筹划成立大连工业大学—大机床中试验证数字化基地 高校研究工艺参数模型 企业负责试验验证 [5] - 特派员帮助119家企业搭建技术创新平台186个 促成142家企业申请专利497件 [6] 人才与资金支持 - 特派员与高校院所共建人才基地40余个 帮助242家企业引育人才2542名 [6]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高级工程师帮助企业将2项知识产权转化为质押物 获得500万元贷款 [6] - 特派员为11家企业争取科技贷款1.4亿元 推动85家企业完成成果转化金额1.2亿元 [6] 工作机制与平台建设 - 建立动态调整供需对接清单 构建需求挖掘双漏斗机制 企业端建需求库 供给端建成果仓 [10] - 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 搭建特派员服务数据库 链接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10] - 特派员累计深入企业近2.5万次 签订有效服务协议1650份 [8] 产业基础与覆盖范围 - 辽宁省现有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4万余家 高新技术企业1.4万余家 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7000多家 [9] - 当前特派员服务企业数量占比仍较小 需进一步拓展覆盖面 [9] - 部分企业需求提报不够准确 影响选派精准性和有效性 [9]
实验室成果加速落地生“金”
辽宁日报· 2025-08-03 09:40
科技成果转化 - 大连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陶瓷铝晶种工程化制备技术历经4000多轮试验完成转化,终端产品可应用于汽车轻量化、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 - 陶瓷铝制动盘产品在链博会展出,具有质量轻、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大幅提高的特点 [1] -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54.3亿元,同比增长22.7%,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 [1] - 全省557家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1] 产学研合作 - 大连海事大学与大连热电新能源公司合作开发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实现年减少热损失55万吉焦,节省热费2750万元 [2] - 通过"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首批800多名特派员已奔赴生产一线,4支青年创新突击队深入服务创新 [2] - 建立科技成果库,收录4449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通过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精准匹配供需 [3] - 发布首批重点成果榜单121项、技术需求榜单77项,涉及智能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 [3] 中试基地建设 - 沈阳清洁燃烧与储能技术中试基地累计孵化科技企业230余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年产值突破亿元企业4家 [4] - 全省系统梳理53家省级中试验证平台公共服务事项195项,加速科技成果熟化验证 [5] - 研究制定《辽宁省中试基地和验证中心管理办法》,差异化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5] 科技服务机构 - 组织开展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年度绩效评价,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5] - 指导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对接路演活动200余场,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桥梁 [5] 政策支持 - 上半年支持省内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77项,金额2888万元,实施奖励性后补计划激发企业积极性 [6]
陕西支持企业从高校院所选聘“科技副总”
陕西日报· 2025-08-03 08:23
陕西省"科技副总"计划 - 陕西省设立"科技副总"计划 旨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强化高校科技人才培养 [1] - 选聘企业需满足条件 包括省内独立法人资格 运行满1年 持续研发投入 管理规范 非"科技副总"关联企业 明确岗位需求 [1] - 重点支持企业类型 涵盖科技领军企业 瞪羚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 重点产业链企业 [1] "科技副总"任职要求 - 人选来源 需为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正式或3年以上聘用合同科研人员 [1] - 能力要求 需具备强专业技术能力 能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1] - 优先支持对象 包括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科学家 "三秦英才"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陕西省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 青年科技新星 与企业有合作基础人员 [1] "科技副总"职责与协作机制 - 主要职责 包括制定企业创新规划 梳理需求 联合技术攻关 研发新产品 促进产学研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 平台建设 需协助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培养人才团队 开展技术培训 推动科技交流合作 [2] - 企业协作义务 需明确聘任期限 权责划分 管理评价 薪酬待遇 成果归属 收益分配 保密义务 竞业限制等事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