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
搜索文档
发改委:加力扩围实施以工代赈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证券时报· 2025-05-14 02:01
政策部署与核心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部署推进加力扩围实施以工代赈工作,旨在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1] - 政策核心功能是促进返乡农民工、农村脱贫人口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 [1] - 会议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以工代赈项目组织实施,尽最大可能吸纳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并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 [1] 政策实施与项目规划 - 政策实施将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领域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储备力度 [1] - 项目将深入挖掘工程建设、服务保障、项目管理和建后管护等各环节的务工岗位 [1] - 通过岗前培训、以工代训等方式提升务工群众就业技能,同步实现就业与技能提升 [1] 政策背景与关联举措 - 此次部署是为贯彻落实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该举措包含支持就业等五方面内容 [1] - 支持就业方面的具体举措明确包括了扩大以工代赈支持 [1]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出要通过加大以工代赈支持来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并稳住3000万脱贫人口的务工规模 [2] 政策成效与资金投入 - 2024年全年以工代赈政策累计吸纳带动332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1% [2] - 2024年全年通过以工代赈发放劳务报酬478亿元,同比增长32%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门已提前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90.5亿元,支持地方实施2000余个项目 [2] - 提前下达的2025年专项投资预计将吸纳20余万名群众就近就业,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 [2]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1+4”生态治理模式让农牧民“出力”又“获利”
内蒙古日报· 2025-05-13 12:30
生态治理项目进展 - 杭锦旗郭二后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50多名农牧民在585亩沙地开展治沙工程 包括铺设网格沙障和栽植沙柳苗 工程自4月23日启动 预计5月中旬完成 [1] - 参与治沙的农牧民每人每日劳务收入约300元 同时可兼顾自家草场养殖业务 形成生态改善与收入增长的双重收益 [1] - 库布其沙漠占杭锦旗总面积52.2% 该旗作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主战场 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统筹推进防沙治沙 生态修复和产业培育 [3] "1+4"模式运作机制 - 模式核心为农牧民通过合作社或村集体形式参与生态工程 需签订农牧民-合作社实施协议及林草局-苏木镇-嘎查村-合作社四方协议 [4] - 旗林草局提前下发沙化土地治理明细单和图纸 村民自主选择治理方案后逐级上报审核 协议明确工程范围 标准 价款等要素 [6] - 该模式突破传统企业承包制 实现农牧民共建共享 2023年试验成功后2024年在全旗32个嘎查村推广 [4][6][8] 经济效益量化表现 - 参与工程农牧民可获得四重收益:沙地治理补偿款 设施租金 苗木供应收入 劳务费用 治理后草场载畜能力提升带动养殖规模扩展 [8] - 2024年全旗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43万元 培育年收入超50万元示范村13个 实现生态治理与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同步提升 [9] - 沙柳平茬 柠条加工等衍生收益及政策性补贴持续增加 形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8] 产业协同发展 - 治沙工程直接带动苗木 种子等物资需求 刺激本地供应链发展 [8] - 草场改良后养殖业规模扩展 饲草料加工等下游产业同步受益 [8] - 生态建设与农牧民就业 村集体增收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2024年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问题成效显著 [9]
乌兰察布市“以工代赈”兴绿富民
内蒙古日报· 2025-05-12 10:22
项目模式与实施 - 四子王旗实施“以工代赈”模式,通过“工程项目+劳务报酬”实现生态建设与农牧民增收双赢 [1] - 项目模式包括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中企业雇用牧民进行管护,以及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中牧民参与整地、挖坑、种植、施肥、抚育、管护等劳务 [1] - 积极探索“村集体+农牧民”、“合作社+农牧民”等创新模式,发挥村集体与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作用 [3] 项目规模与投资 - 2025年乌兰察布市计划实施“三北”工程林草生态建设324.51万亩,总投资14.6亿元 [2] - 计划落实“以工代赈”资金占项目总资金额不少于10%,资金规模达1.4亿元以上 [2] - 截至4月份,已累计每日雇工8415人,发放劳务费126.3万元 [2] 农牧民收入与参与 - 牧民参与植树造林日均收入150元以上,例如有村民半个月收入达2400元 [1] - 在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中,牧民通过项目区禁牧管护可获得每亩10元的额外收益 [1] - 在有偿拉运草种、羊粪等劳务中,牧户可得到每亩11元的直接收益,并按每亩12元的标准获得管护费 [1] - 有牧民在参与草场修复项目如拉网围栏、拉水等工作后,去年获得劳务报酬15000多元 [2] 生态效益与行业影响 - “以工代赈”模式提高了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并提升了生态建设的效果 [1] - 该模式为“三北”工程注入人力活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 - 行业通过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不断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范围 [3]
10万公里、1947亿元、3.5亿吨……多领域“硬核”成绩单支撑经济发展稳步向前
央视网· 2025-05-11 17:44
交通运输建设 - 2025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0万公里 新增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乡镇250个 新增通硬化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1.2万个 [1] - 实施农村公路危旧桥改造3000座 修复性养护工程10万公里 [1] - 推动农村公路数字化转型 开展"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 推进路况自动化检测 [3] - 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5万个 [3] - 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 加快产业路 旅游路 资源路建设 [5] 铁路投资建设 - 2025年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亿元 同比增长5.3% [6][8] - 国铁成都局完成铁路建设投资181.9亿元 占比近10% [8] - 成渝中线高铁磨盘山隧道 西安至十堰高铁西岭隧道等多条隧道贯通 [8] - 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进入轨道施工阶段 雄安至商丘高铁枣清特大桥完成箱梁架设 [8] - 加快推进陇海线郑州至兰州段 临河至哈密铁路额济纳段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 [10] 水利工程建设 -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采用"双向对挖+动态支护"开挖方法 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12][15] -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投入上万名施工人员 2000多台大型设备 [14] -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完成隧洞掘进80公里 管线埋设138公里 [17][18] - 浙江镜岭水库工程大坝枢纽完成爆破 11个输水工程标段同步施工 [18] 钢铁行业 - 2025年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59亿吨 同比增长0.6% [24] - 生铁产量2.16亿吨 同比增长0.8% 钢材产量3.59亿吨 同比增长6.1% [24] - 行业处于转型升级攻坚期 绿色低碳发展关键期 国际竞争格局重塑窗口期 [22] 绿电交易 - 首次实现跨省错峰绿电交易 新疆1200万千瓦时绿电错峰送入北京 [26] - 2024年进京绿电350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29% 2025年预计超400亿千瓦时 [32] -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西部新能源富集区与东部负荷中心能源互补 [28]
广东: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
快讯· 2025-05-07 15:53
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 - 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 [1] - 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帮扶 [1] 就业服务与保障 - 持续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加强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建设 [1] -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1] - 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行动,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 [1] 收入保障与用工政策 -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 [1] - 在交通、水利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 [1] - 强化欠薪源头治理,依法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1] 就业目标 - 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1]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429
格林期货· 2025-04-29 1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已越过中长期低点,当前下行风险有限,但横盘整理时间可能超预期,中长期看多,淡化短期波动;随着关税影响淡化,美股开始反弹,假期持仓风险不大,节后主题交易有望活跃,符合政治局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定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复盘 - 周一两市主要指数延续震荡行情,成长类指数偏弱,两市成交额1.05万亿元变化不大;中证1000指数收5877点,跌62点,跌幅 -1.05%;中证500指数收5598点,跌28点,跌幅 -0.51%;沪深300指数收3781点,跌5点,跌幅 -0.14%;上证50指数收2651点,涨2点,涨幅0.09% [1] - 行业与主题ETF中涨幅居前的是游戏ETF、银行ETF基金等,跌幅居前的是房地产ETF、机器人ETF易方达等;两市板块指数中涨幅居前的是普钢、PEEK材料等,跌幅居前的是房产服务、林业等 [1] - 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指数股指期货沉淀资金分别净流出28、16、5、5亿元 [1] 重要资讯 - 发改委鼓励企业稳定就业,扩大服务消费等;央行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研究推出增量政策 [1][2] - 一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万亿,增加约2200亿元,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 [1] - 券商储备一批“科技含量”更高的科技企业发债项目 [1] - 10台核电机组获批,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 [1] - 1季度中国国内黄金ETF持仓增长23.47吨,较2024年1季度增仓5.49吨,3月底持有量为138.21吨 [1] - 外国投资者对美股科技股抛压减弱,对冲基金试探性回补,一季报表现良好等释放积极信号 [2] - 美国关税冲击穷人及小企业,将引发供应链危机,亚马逊平台部分商品平均涨价29% [2] - 越来越多美国人担心社保制度,提前申领退休福利 [2] 市场逻辑 - A股已越过中长期低点,当前下行风险有限,但横盘整理时间可能超预期;央行货币政策围绕稳就业、稳增长发力 [2] 后市展望 - 两市指数延续震荡,成长类指数偏弱;发改委鼓励企业稳定就业等,央行货币政策发力;A股下行风险不大,横盘时间或超预期;美股反弹,假期持仓风险不大,节后主题交易有望活跃 [2] 交易策略 - 股指期货方向交易上,A股下行风险有限,四大股指中长期看多,淡化短期波动,远月合约持续收贴水 [2] - 股指期权交易上,市场整理时间超预期,暂缓推介四大股指远月深虚值看涨期权 [2]
【广发宏观王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线索下的十个想象空间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3-18 21:22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 现存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为"每两年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主要省市均按此执行 [1] - 国家发改委提出"适当加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年均复合增幅有望加快 [1] - 目前主要省份最低工资年均复合增幅明显低于名义GDP增速,理论上应向经济增长速度靠拢 [1] - 2025年新疆、广东已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广州从2300元提至2500元(+8.7%),深圳从2360元提至2520元(+6.8%),乌鲁木齐从1900元提至2070元(+8.9%)[11] 以工代赈政策 - 2024年以工代赈累计吸纳就业332万人(+31%),发放劳务报酬478亿元(+32%)[2] - 人社部提出"更大范围实施以工代赈",2025年就业吸纳量和劳务报酬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 受益群体主要为建筑业农村务工人员,收入效应将带动必需消费品消费 [2] 住房公积金政策 - 政策意义包括:稳地产作为稳消费前提、提供公积金利率下调指引(上次下调为2024年5月)、扩大使用范围 [3] - 使用范围扩大包括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同时申请贷款,加大租房提取力度 [3] - 2024年5月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5年以上利率降至2.85% [12] 中小微企业账款清偿 - 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占全部就业的79.4%,清偿欠款可改善居民部门现金流 [4] - 政策要求"应付快付、应付尽付",健全清欠长效机制 [13] 育儿补贴制度 - 育儿补贴政策正在制定,财政测算显示年补贴规模占财政收入比重低于1% [5] - 按2024年68.3%的消费倾向测算,育儿补贴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拉动在0.1-0.3个百分点 [5] - 基于过去3年平均出生人口937万测算,一孩占比49.3%,二孩37.9%,三孩及以上12.8% [15] 中小学春秋假政策 - 杭州试点春假/秋假各2-3天,全年增4-6天假期,与五一/国庆连接 [6] - 全国中小学在校生1.59亿人,假设30%-50%新增假期用于旅游,按人均160元/日计算,可新增旅游收入307-767亿元 [6] - 家长陪同效应将使消费规模倍数放大 [6] 汽车消费管理转变 - 推动"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分年限保障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7] - 2024年12月北京个人客车中签率0.29%(申请量超330万),上海中签率9.9% [16] 儿科及养老服务供给 - 2025-2027年为"儿科服务年",目标基层医疗机构儿科服务比例达90%以上(当前80%)[8] - 2024年底全国老年助餐点7.5万个,日均服务290万老年人 [17] - 河南省建成老年助餐场所8367个,覆盖48.9%城镇社区和10.7%行政村 [18]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 2024年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2.5万余部 [19] - 政策纳入"城市更新"范畴,将提升房产流动性并带动衍生需求 [9] 财政补贴与贷款贴息 - 贷款贴息聚焦两方面: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居民个人消费贷款的重点领域消费 [10] - 财政货币工具组合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形成消费正循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