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

搜索文档
余额宝收益创历史新低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06 21:05
全球股市表现 - 韩国股市因李在明"5000点不是梦"言论继续大涨 其他市场表现平淡 [1] - A股当日涨跌股票数量基本持平(2600 vs 2602) 市场整体平稳 [2] - 美股受特朗普与马斯克公开争执影响 呈现高开低走态势 [2] 中美元首通话市场影响 - 历史数据显示通话后标普500平均涨幅1% 沪深300涨幅0.25% 恒指涨幅0.87% [3]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通话后平均微跌0.04% [3] - 通话后一周资产表现分化明显 标普500平均涨0.8% 而沪深300平均跌1.4% [3] - 通话后一月数据显示标普500平均涨1% 恒指涨1.04% 人民币汇率微升0.21% [3] 货币基金收益趋势 - 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165% 创成立12年来新低 [9] - 货币基金收益率从初期接近7%降至1.2%以内 符合资产收益规律 [11] - 低利率时代成为家庭资产配置最大主线 需调整投资策略 [12] 资产配置建议 - 看好股市结构性机会 特别关注各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13] - 维持对债市的乐观判断 不建议看空 [13] - 二三四五线城市房产性价比显著低于优质股权资产 [14] - 股市内部需警惕高位股风险 避免追涨杀跌 [14] 市场热点追踪 - 红利低波ETF(512890)获大额净申购5.978亿元 规模达180亿 [17][18] - 红利低波类ETF年初至今涨幅居前 最高达3.91% [19][20] - 红利低波指数与上证红利指数表现差异达8% 主因行业配置不同(银行vs煤炭) [21] - 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单日下行2bps 创该券种最大单日波动 [23][25] 固收+投资策略 - 万得偏债混基金指数(885003)当前3年年化收益率1.67% 处于历史低位 [28][30] - 当该指数3年年化收益率低于3%时 显示固收+产品进入配置窗口期 [29] - 当前水平比过去10年80%时间更便宜 建议持续跟投 [30]
5年即可领钱的快返年金真的“香”吗?业内:选择相关产品需警惕两大核心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21:17
"200万元买房就是稳赔,但200万元买顶流的快返年金,不仅本金一直在,第五年后每年还有2.7%的确 定利息直到终身……" 每经记者|袁园 每经编辑|陈旭 "低利率时代,银行定存收益跌破1.5%,而快返年金第五年就能领钱,活多久领多久,还能保本增 值……" "银行利率降到1%以下了,钱存银行是真没利息了,快返年金类似5年定存+n个一年期定存,一辈子领 利息,买定,就不降息了……" 以某险企的一款快返年金为例,王女士若为自己投保了这款产品,并一次性趸交10万元保费,保险期间 为终身,基本保险金额为2700元,领取频次为年领,则自该保单第六年起可以领取2700元的保险生存 金,直至王女士身故。 "快返型年金的核心优势在于返还速度与资金灵活性。相较于普通年金通常需等待至退休后才开始领 取,快返型年金最快第五年即可返还资金,且部分产品在第五年后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退保无损 失。"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这种设 计既能满足教育金、婚嫁金等中期资金需求,又能通过搭配万能账户实现二次增值(需注意万能账户利 率不保证)。此外,快返型年金提供终身稳定现金流,合同约定领取金 ...
又创历史新低,普通人在“低利率时代”如何理财?
36氪· 2025-05-30 11:09
存款利率下调趋势 - 六大银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三年期定存利率从1.5%下调至1.25%,五年期定存利率仅剩1.3% [1] - 以100万本金定存5年为例,利率从2020年6月的4.0%降至2025年5月的1.3%,利息减少13.5万 [3][4] - 中小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长沙银行等也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其中长沙银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从1.9%降至1.6% [7] 利率下调影响 - 利率下调导致储户利息收入大幅减少,如100万本金5年定存利息从20万降至6.5万 [3][4] - "存款特种兵"现象正在消失,因利率差异不足以覆盖跨城存款成本 [10][11] 金融产品属性 - 金融产品三大属性:收益性(如股票潜在收益高但波动大)、安全性(如国债、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流动性(如货币基金实时到账,股票型基金赎回需3-4天) [13][14][15][16][17][18][19][20] - 投资领域存在"不可能三角"理论:潜在收益、安全性和流动性不可能同时具备 [21] 低利率时代理财策略 - "不出银行"组合:包括大额存单、储蓄国债、结构性存款等现金存款类产品,以及RI\R2理财产品 [22][23] - "走出银行"组合:包括保险类产品(如养老、医疗险)、基金类产品(如货币基金、债基)、股票类产品(需控制仓位) [22][24] - "钱分三笔,配置4个数"策略:将资金分为短期备用钱、中期规划钱、长期增值钱,并按比例配置现金、保命钱、投资钱、未来钱 [26]
国债期货下跌意味着什么?散户的钱袋子正在被谁掏空?
搜狐财经· 2025-05-29 22:06
国债期货市场波动 - 3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4%,5年期和2年期合约同步走低 [2] - 央行逆回购单日净投放585亿元,财政部通过随卖方式投放2.8亿和2.6亿的2年、3年期国债 [2] - 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跌至0.05%,1年期定存全线跌破1%,30年国债ETF年化收益率达15.28% [2]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 资金逃离低息存款,涌入长期国债避险,反映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深度焦虑 [2] - 5年期国债期货前20席位净空头寸达6254手,机构采用"期货做空、现货做多"的套利策略 [3] - 短债产品回撤幅度达去年9月赎回潮水平,散户恐慌性抛售与机构套利形成对比 [3] 国际因素影响 - 美国5年期国债招标遇冷,间接投标人获配比例创78.4%的历史新高 [3] - SOFR利率期货未平仓合约三日内暴增17.3万手,预示市场酝酿更大风暴 [3] - 中外资本对经济前景认知鸿沟扩大,国内资金在国债期货市场夺路而逃 [3] 经济转型与政策影响 - 政府债5-6月发行可能超预期,地方债单月发行规模或达7000亿 [4] - 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但居民储蓄倾向增强,4月活期存款占比跌破20% [4] - 实体经济复苏需求与资本市场存量博弈形成矛盾 [4] 市场本质与策略风险 - 国债期货下跌反映资金对经济预期的投票,包括政策博弈、利率困局、国际传导和市场分化 [5] - 低利率时代依赖固收类产品的策略面临系统性风险 [6]
降准降息下,银行理财有哪些变化?又暗藏哪些重要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5-29 18:47
3、展望今后,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在收益、期限、产品类型上有哪些变化? 展望今后,在收益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可能面临进一步压缩,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中枢或将 持续走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可能成为趋势。在期限方面,短期限产品占比或将持续提升,以 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在产品类型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将更加多元化,例如低波动稳健型 产品、特色主题产品(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 4、低利率时代,个人投资者如何做好低波理财和权益类银行理财投资? 5月以来,央行降准降息政策落地,市场利率波动。 跟着普益君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1、央行降准0.5%、降息0.1%的政策组合拳下,当前银行理财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在2025年5月央行实施降准0.5%、降息0.1%的政策组合拳后,银行理财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包括:一是 降息直接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同业存单利率走低,使得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进一步缩水,而存款利率同步 下调也加剧了"资产荒";二是理财客户多为保守型投资者,对收益率下行较为敏感,但银行存款利率下 行节奏与幅度存在滞后,导致银行净息差进一步压缩。潜在机遇方面,一 ...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杭州有人担心还要降,急凑100万元直奔银行!低利率时代如何理财,专家建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1:35
每经编辑|杜宇 在国有大行与股份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后,城商行也密集跟进调整。 据钱江晚报,杭州80后王女士称,她有一笔三年期90万元大额存单是5月23日到期,尽管已经做了功课,对比了好几家银行,决定5月23日到期就立即去一家 股份制银行购买五年期2.3%利率定存产品,但是突如其来的降息让她隐隐担心:恐怕到不了23日,2.3%也保不住。 果不其然,5月21日,银行客户经理就来通知她:如果有钱就赶紧来存,马上要降息了,而且下调力度有点大。 "可我没办法啊,只能眼睁睁错过五年期的!"王女士遗憾地说,本来凑个100万,去存五年期2.3%,这家银行下调之后,五年期只有1.95%,"就差了两天, 本来这笔钱可以安心五年,这下感觉亏了一个亿!" 5月23日,王女士的大额存单到期,年利率是3.45%,三年利息总计93150元。23日当天早上,她就在朋友圈发问紧急求助:"大额存单到期,有什么好的理 财?在线等,急!" 没多久,一位在城商行工作的朋友联系她,称该行现在还有三年期2.4%利率的定存产品,要存也抓紧。 王女士想也没想就直奔银行,火速开了卡,并凑齐100万元,存好了三年期。 "我担心再晚点,这家银行也下调利率了。"王女 ...
【西街观察】 低利率时代应摒弃躺赢心态
北京商报· 2025-05-28 22:27
定存跌破1%的低利率时代如期而至。 低利率时代短期不可逆。虽然短期内,货币进一步通过宽松来实现稳增长的必要性下降,但长期来看, 随着外部冲击显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国内降准、降息也只是时间问题。而贷款利率调降的同 时,为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存款利率仍将大概率同步调降。 在低利率时代,想要管理好自己的钱袋子,固守旧思维,拒绝变化恐怕不行。唯有持续学习、理性配 置、动态调整,才能让财富在不确定性中扎根生长。 虽然投资策略无"标准答案"。但不管是经济周期的轮动,还是监管风向的调整,以及个人财务目标的变 化,都是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主动配置,还是被动理财,掌握基础金融知识都是必须做的事。当了解复利计算、资产配置等原 理后,被"高收益陷阱"误导的概率自然也将下降。 理性配置还在于对投资者自身财务目标的清醒认知与持续规划。它并非一时应对低利率的权宜之策,而 是应该贯穿于财富生命周期。 近日,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调降,部分商业银行也相应下调存款利率,其中,六大国有银 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 这是时代抛给每个人的财富管理考题。它宣告着"躺赚利息"的终结,却也开启了 ...
固收+爆火,年内业绩怎样?业绩首尾差近20%,融通、汇丰晋信、金鹰基金旗下产品垫底
搜狐财经· 2025-05-28 19:46
行业趋势 - "固收+"基金2025年一季度规模突破2万亿元 环比增长6.7% 单季度净申购500亿份 为2024年以来首次重返两万亿阵营 [1] - 低利率环境推动资金迁徙 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暴跌88个基点至1.68% 1年期品种跌破1.1% [1]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背景下 具备20%-30%权益仓位的"固收+"产品展现收益弹性 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近十年最大回撤8.17% 显著优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45.42%波动 [3] 产品表现 - 截至5月28日 全市场23只偏债混合基金年内收益率超5% 工银聚享A以13.65%收益领跑 富国久利稳健配置A以12.2%紧随其后 [4] - 富国基金旗下三只产品进入高收益榜单 景顺长城和工银瑞信各有两只产品上榜 [4] - 业绩分化明显 首尾差距近20个百分点 年内5只高波动"固收+"产品亏损超4% 融通多元收益一年持有和汇丰晋信慧盈跌幅超过5% [5] 头部产品数据 - 工银聚享A规模0.42亿元 成立3.76年 最大回撤-4.9% [4] - 富国久利稳健配置A规模2.39亿元 成立8.42年 最大回撤-11.55% [4] - 兴全汇吉一年持有A规模达10.5亿元 成立4.3年 最大回撤仅-2.28% [4]
公募规模创新高33万亿,银行理财重回31万亿高位,低利率时代谁主沉浮?
搜狐财经· 2025-05-28 14:07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12万亿元 较3月底增加0.9万亿元 首次突破33万亿关口创历史新高 [2] - 开放式基金中仅混合基金规模微降0.001万亿元至3.581万亿元 但份额净申购26亿份 缩水主因股市下挫而非赎回 [2] - 货币基金单月暴增6623亿元至13.99万亿元 债券基金增长1402亿元 股票基金增长1120亿元 QDII基金增长83亿元 [3] - 截至4月底货币基金占公募总规模42.2% 债券基金占19.8% 股票基金占13.8% 混合基金占10.8% [4] 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回升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5月25日达31.44万亿元 较3月底净增2.41万亿元 连续两月增长重回历史高位 [2][6] - 固收类产品突破23万亿元 现金管理类产品突破7万亿元 较3月底增幅均近8% 短期限产品受追捧 [6] - 2024年银行理财净增规模3.15万亿元 2025年以来净增1.38万亿元 逐步收复市场份额 [8] 存款搬家现象加剧 - 4月居民存款减少1.39万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增加1.57万亿元 资金加速流向低风险资管产品 [5] - 国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 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 货基7日年化普遍1.3%以上 活钱理财部分产品达3% [6] - 存款降息推动广谱利率下行 预计年内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历史高点 [7] 资管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公募规模首超银行理财 但银行理财凭借渠道优势逐步收复失地 [8] - 低利率环境下"存款替代"成为核心竞争力 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或进入胶着状态 [8] - 股票ETF呈现"越跌越买"特征 国家队护市买入宽基ETF贡献主要抄底资金 [3]
海外固收类基金专题:日本固收类基金启示录
华源证券· 2025-05-27 2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日本债市中利率债规模占比大幅上升,政府债务持续增长,企业及个人债务规模增长可能停滞;日本债券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持有,发生货币危机可能性较低;日本股票基金大幅增长,债基规模接近清零 [1] - 从日本固收基金历史来看,10Y国债收益率与债基规模呈负相关;资本自由可兑换时,本国债券收益率低,全球债基是方向;低利率环境下,指数化及ETF化是大趋势,费率下降 [1] - 中国已处于低利率时代,建议顺应债基指数化及ETF化趋势,布局细分领域债券ETF及指数产品;争取QDII额度,布局海外债券投资;发展固收+产品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本债市结构的长期变迁 - 日本经济二战后高增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陷入失落时代,1992 - 2024年平均实际GDP增速仅0.7%;1995年日本GDP接近美国,后差距拉大 [6][7] - 日本债券市场以政府债券及准政府债券为主,截至2024年末占比92.3%,近26年规模不断增长,信用债规模下降;未来中国政府债券规模或增长,占比可能提升 [9][14][16] 日本债市投资者结构变化 - 日本央行是日本债市最重要投资者,持有国债近一半;银行及险资持有境外债券比例高;海外投资者持有比例上升但仍低;日本政府债券主要由境内投资者持有,未发生货币危机 [17] - 日本国债发行期限长,10年及以上余额占比76.4%;日本央行是政府债券核心投资者,资产以政府债券为主;金融机构持有海外债券比例高;寿险投资国债和境外证券比例高;年金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占比高;公募基金持有日本债券规模小;个人投资者持有国债余额低,零售国债销售额与发行利率相关 [20][22][39] 日本公募基金业的七十年风云 - 日本公募基金发展超70年,1992 - 2002年固收类基金规模超股票基金,如今以股基为主,2024年末股基规模230.3万亿日元 [51] - 日本公募基金经历起步、蓬勃发展、股基低迷、股基成熟阶段;股票基金投资债券规模曾高于股票,2012年后占比下降;行业投向集中在电器、电信等;股票基金规模增长与股市和ETF发展有关 [54][60][68] - 日本固收类基金细分类型中,货币基金、中期国债基金及内外债基规模归零,以MRF为主,2024年末MRF规模15.3万亿日元 [71] - 日本资管机构竞争格局集中,野村资产管理一家独大;股票基金指数化、ETF化特征鲜明;公募基金依靠券商代销,费率下行 [91][95][97] 日本固收类基金发展启示 - 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0.5%,固收类基金发展受限;日本固收类基金大头MRF对收益率不敏感;资本自由可兑换时,本国债券收益率低,全球债基是方向;低利率环境下,指数化及ETF化是趋势,费率下降 [98][100][101] - 中国处于低利率时代,境内纯债基金规模增长可能停滞;应顺应债基指数化及ETF化趋势,布局细分领域产品;发展海外债券基金;发力固收+基金 [102][1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