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国际双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新增6趟铁路图定班列 助企出海“轻装上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7:32
物流运输效率提升 - 中鼎物流园至黄岛的图定班列运输时间从平均48小时以上缩短到不到22小时,可为光伏、装备制造等高时效产业提供"当日达"服务 [1][4] - 中鼎物流园-新港北(天津)多式联运班列全程运行时间由原平均40小时压缩至18小时50分 [4] - 中鼎物流园-江村(广州)多式联运班列由69小时压缩至63小时 [4] 班列开行频率增加 - 中鼎物流园至黄岛的图定班列每周常态化开行两列 [1] - 从三季度开始每周增开中鼎物流园至天津、青岛、广州三个方向6趟图定多式联运班列 [4] - 截至目前中鼎物流园达到每周开行10列图定班列 [5] 物流网络扩展 - 中鼎物流园推出晋津、晋鲁、晋粤、晋疆等多式联运班列产品,辐射全国30个省份、125个城市和222个铁路车站 [5] - 开行内贸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大力推行物流总包服务 [5] 企业效益提升 - 图定班列的"公交化"开行方式使企业可提前锁定舱位和运价,提高物流效率,加速资金流转 [4] - 将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山西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5]
实探东北最大服装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900亿 销往120多个国家地区
证券时报· 2025-07-02 02:23
西柳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 - 西柳镇从1978年制售裤子起家,现已成为国内最大专业裤装批发市场、东北最大服装批发市场,拥有"中国棉服名镇"、"中国裤业名镇"等称号 [1] - 2024年市场交易额达900.6亿元,同比增长12%,年产裤子3.5亿条、棉服2.2亿件 [1][3] - 目标"十五五"末期交易额突破千亿元 [1] 特色服装产业集群 - 形成以裤装、棉服、大码女装、时尚女装为主的产业集群,包含10个单体市场和配套产业园区 [2][3] - 摊位总数2.6万个,从业人员6万余人,最高日客流量5万余人,辐射周边就业逾30万人 [3] - 商品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货物吞吐量114.7万吨,同比增长5% [3] 产业链与企业发展 - 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从面料、辅料到生产设备均可一站式购齐,最快两天完成服装打版到批量生产 [2] - 龙戈尔裤业年销售男裤50万条,走中高端路线,计划拓展国内外市场 [2] - 华诚制衣年生产女裤60万条,以自产自销为主,同时为大品牌代工 [2][3] 直播电商发展 - 2024年电商交易额271亿元,同比增长23%,从事直播电商主播超万人 [5][6] - 西柳电商产业园累计培训1.8万人次,打造56个直播间,日均成交量突破3万单,交易额超300万元 [6] - 棉服平均价格120元,羽绒服180-280元,保持较高性价比 [7] 产业升级建议 - 市场设施老化,需改造升级为数字化商业综合体 [8][9] - 建议投建数字化智能服装工业园区,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8] - 推动校企合作组建设计师团队,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9] - 发展跨境电商和网红经济,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设施 [9]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07:11
服务实体经济 - 公司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近3000家小微企业和商户 累计放款超200亿元 [1] -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推出"惠开户"产品 帮助贸易公司绑定近20个亚马逊店铺 处理订单达40余万笔 [1] - 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比例达80%的并购贷款 支持其战略性并购电子产业供应链平台 [2] - 落地"降碳贷"业务 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减排效果挂钩 激励企业低碳转型 [2] 科技金融创新 - 参与主承销全国首批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并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 [3] - 推出"浦研贷"产品 为珠海泰诺麦博制药提供1亿元授信基础上追加5000万元贷款 支持其抗体研发项目 [3] - 承办"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 构建"诊断-赋能-跟进"服务链条 [4] 跨境金融服务 - 在口岸区域及重点商圈提供Visa Mastercard等境外银行卡刷卡服务 推进"口岸外汇悦行"项目提升个人外汇服务水平 [5] - 为跨境电商头部企业"Y企业"提供红筹重组融资服务 实现跨境资金3天高效流转 刷新同类业务时效纪录 [6]
6月份PMI数据出炉 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12
制造业PMI指数 - 6月份制造业PMI升至49 7% 较5月份上升0 2个百分点 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1]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 0%和50 2% 较5月份上升0 3和0 4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 市场需求改善 [2] - 采购量指数为50 2% 较5月份上升2 6个百分点 企业采购意愿增强 [2] 制造业价格指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 4%和46 2% 均较5月份上升1 5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改善 [2] - 5月份和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同向变化 变化幅度相当 [2] 制造业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 4% 50 9%和50 4% 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 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 0% 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7 8% 较5月份上升0 8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2]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 较5月份上升0 2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较5月份略降0 1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 0% 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 8% 较5月份上升1 8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 7% 连续3个月位于55 0%以上 [4] 经济展望 - 下半年制造业将保持稳中有增发展态势 市场需求适度增长 企业供给平稳增长 市场价格稳定运行 [1] - 下半年经济将重点推进"强内"和"稳外"工作 扩大内需强化动力 壮大新动能优化结构 [3] - 非制造业整体保持扩张态势 投资和消费相关活动具备持续向好基础 [5]
制造业PMI连续2月回升,下半年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6-30 11:52
制造业PMI回升 - 6月制造业PMI为49 7%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 - 新订单指数为50 2% 较上月上升0 4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显示市场需求止降回升 [2] - 生产指数为51% 较上月上升0 3个百分点 采购量指数为50 2% 较上月上升2 6个百分点 均进入扩张区间 [3] 行业分化明显 - 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 4% 50 9%和50 4% 均连续两个月扩张 [3] - 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 产需两端活跃 [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7 8% 较上月上升0 8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仍处收缩区间 [3] 价格指数企稳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8 4% 出厂价格指数为46 2% 均较上月上升1 5个百分点 结束连续3个月下降趋势 [5] - 上游原料端和下游产品端价格走势协同性较好 5-6月变化幅度相当 [5]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1 2% 较上月上升0 5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升至53%以上 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2%以上 [7] - 中型企业PMI为48 6% 较上月上升1 1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上升超4个百分点至49%以上 [7] - 小型企业PMI为47 3% 较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 继续收缩 [7] 非制造业扩张 -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11] - 电信 金融 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1]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 8% 较上月上升1 8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建筑业连续三个月高于55% [11] 政策展望 - 下半年政策将重点推进"强内"和"稳外" 扩大内需强化动力 保持对外开放 [8] - 专项债投向扩围有利于激活基建需求 发挥投资稳增长作用 [13]
制造业PMI连续2月回升,下半年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6-30 10:41
制造业PMI指数 - 6月制造业PMI为49 7%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 - 新订单指数为50 2% 较上月上升0 4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反映内需政策效果显现 [1][4] - 生产指数为51% 较上月上升0 3个百分点 采购量指数为50 2% 较上月上升2 6个百分点 均进入扩张区间 [5] 行业分化表现 - 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 4% 50 9%和50 4% 均连续两个月扩张 其中装备制造业产需指数均超53% [5] - 高耗能行业PMI为47 8% 较上月上升0 8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仍处收缩区间 [5] 价格指数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8 4% 出厂价格指数为46 2% 均较上月上升1 5个百分点 结束连续3个月下降趋势 [6] - 5-6月上下游价格指数同向变化且幅度相当 显示价格走势协同性增强 [6]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1 2% 生产指数升至53%以上 新订单指数超52% 扩张加快 [7] - 中型企业PMI为48 6% 新订单指数回升超4个百分点至49%以上 需求明显恢复 [7] - 小型企业PMI为47 3% 较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 持续收缩 [7] 非制造业表现 -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保持扩张 [11] - 电信 金融 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超60% 零售 运输 餐饮等行业因节日效应消退有所回落 [12]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 8% 土木工程指数连续三个月超55% 专项债扩围激活基建需求 [12] 政策与展望 - 下半年政策聚焦"强内"(扩大内需 壮大新动能)和"稳外"(高水平开放) 预计制造业将稳中有增 [8] - 非制造业在金融支持与基建拉动下 内生动力有望持续改善 [13]
国民技术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全球MCU市场排名中国企业前五
金融界· 2025-06-27 09:38
公司上市计划 - 国民技术于6月26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在主板挂牌 [1] - 中信证券担任此次上市的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申请资料已同步在港交所网站披露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提供高安全性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 [1]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数字能源、智慧家居、汽车电子及医疗电子 [1] - 同步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布局 [2] - 锂电池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核心,探索硅碳、硬碳等技术路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与便携式设备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排名前五 [1] - 在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中位列中国企业前三名 [1] - 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占据第一位 [1] 技术优势 - 产品线从专业市场芯片扩展至通用MCU、边缘AI计算等高端产品 [1] - 2019年率先实现通用MCU产品基于40纳米eFlash制程的量产 [1] - 核心技术包括多核异构架构、AI算法支持、密码模块及功耗控制 [1] - 技术在边缘智能、储能控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实现产品落地 [1] 行业前景 - 全球MCU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29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480亿美元 [2] 上市目的 - 拓展国际融资渠道 [2] - 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2] - 推进海外战略布局 [2]
以金融活水润泽外贸企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书写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答卷
搜狐财经· 2025-06-27 04:1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外贸发展 -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前5个月投放对外贸易领域贷款110亿元,支持外贸稳定增长[1] - 公司打造以信贷为主导,贸金、结算、咨询等并重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提供跨境融资方案设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1] - 坚决贯彻商务部《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精神,落实国家稳外贸政策[4] 制造业与汽车产业支持 - 十余年来持续支持北汽集团及福田汽车海外拓展,覆盖"一带一路"30余个国家市场[5] - 为北汽新能源整车业务转型升级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加速海外布局[5] - 制定《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专项工作方案》等制度,建立支持外贸新动能的长效机制[5] 专项贷款与新兴领域 - 推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专项贷款,涵盖流动资金和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6] - 专项融资覆盖"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及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6] 民营企业支持 - 将普惠金融与支持民企深度融合,服务科创板上市的风机整机制造龙头企业[7] - 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地首笔"外贸通"产品,解决流动资金压力[9] - 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9] 跨领域协同合作 - 与物美集团合作设立"外贸优品专区",铺设"出口转内销快车道"[10] - 与中国信保北京分公司签署联合工作方案,为外贸企业提供"双保险"[11] - 与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制定联合工作方案,发挥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互补优势[11] - 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11]
便利化水平提升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广西日报· 2025-06-26 09:42
双循环便利地建设进展 - 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畅通六大方面便利化水平提升 [1] - 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设立 [1] - 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获批打造 [1] - 边境地区外籍人员入境务工试点获批开展 [1] - 南宁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及桂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列入国家建设名单 [1] - 南宁、百色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 [1] 立体联通网络建设 - 平陆运河、黄桶至百色铁路、合浦至湛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 [2] - 北部湾港开通至阿联酋首条滚装航线,运输时效提升10%-15%,较传统路径缩短4-10天 [2] - 北部湾港海铁联运一体化改革成效显著,综合作业效率提高30% [2] - 海铁联运班列自2017年开行以来累计发运量超230万标箱 [2]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2] - 布局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新兴企业,形成"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跨境产业生态 [2] - 实施产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 [2] 开放合作深化 - 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平台能级 [3] - 扩大RCEP出口原产地证明应用享惠范围 [3] - 深化通关便利化,组织海外货源经桂入境、国内货源由桂出海 [3] -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形成214项制度创新成果 [3] 营商环境优化 - 54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 [3] - 县级以上99.83%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3] - 91.7%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可网办" [3]
“内外一体”拓格局(评论员观察)——直击2025经济新现象④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10
中国经济发展活力与开放格局 - 中国制造与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大吸引力 海外游客倾向于携带空箱来华采购中国商品 智能产品等特色商品需求旺盛 [1] - 上海定兴路6号蛋饼店铺成为国际化消费场景代表 不同国籍消费者聚集体现中国市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1] - 长三角"包邮区"区位优势带动安徽南陵县发展智能物流装备产业 其物流分拣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5% [2]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县域经济发展突破行政区域限制 通过开放合作实现产业形态多元化 典型案例显示跨区域资源整合成效显著 [2] - 城乡协调发展政策推动区域壁垒打破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要素市场改革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 - 区域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显现 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共同进步 为更多地区创造发展机遇 [2] 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 - 汽车制造业存在两种产业链模式 部分"链主"企业通过压榨上下游转嫁风险 另部分注重协同创新实现共赢 [3] - 健康产业链生态强调"链主"与"链属"企业共同体意识 非零和关系下形成"五指攥成拳"的协作格局 [3] - 产业链良性互动需要打破"内外有别"观念 建立"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融通发展机制 [3] 新发展格局构建 - 市场准入持续放宽与营商环境优化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3] - 外资市场准入放宽与内外贸一体化加速 促进国内外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3] -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逐步完善 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