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
搜索文档
珠宝巨头冲刺IPO!CFO系内部提拔,上任未满1年
搜狐财经· 2025-09-17 18:19
公司概况与上市动态 - 公司是国内最早的珠宝品牌之一 由廖木枝和廖创宾父子于1996年创立 从百货商场自营小金店起步 现已发展为超1500家门店的连锁品牌[3] - 公司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冲刺"A+H"上市 若成功将成为港股"时尚珠宝第一股"[3] - 公司业务聚焦中高端时尚消费品 核心业务包括"CHJ潮宏基"和"VENTI梵迪"两个珠宝品牌 2014年收购女包品牌"FION菲安妮"新增女包业务模块[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43.64亿元 2023年58.36亿元 2024年64.52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40.62亿元[4][5] - 净利润呈现波动:2022年2.05亿元 2023年3.3亿元 2024年1.69亿元 2025年上半年3.33亿元[4][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4.34%[6] - 毛利率表现:2022年毛利12.77亿元 2023年14.74亿元 2024年14.58亿元 2025年上半年9.36亿元[5] 业务结构分析 - 珠宝业务占收入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93.6%收入来自珠宝品类[7] - 经典黄金珠宝增长迅猛:2022年14.2亿元增至2024年29.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3.4% 2025年上半年增速24.0%[7] - 时尚珠宝增速相对平稳:2022年24.5亿元增至2024年29.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5% 2025年上半年增速20.4%[8] - 手袋业务持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收入1.2亿元 同比下滑16.9% 收入占比从2022年7.5%降至2025年上半年3.0%[6] 产品毛利率变化 - 珠宝毛利率整体下降:从2022年24.6%降至2025年上半年19.6%[9] - 时尚珠宝毛利率显著下滑:从2022年34.5%降至2025年上半年26.8%[9] - 经典黄金珠宝毛利率提升:从2022年7.9%升至2025年上半年11.8%[9] 渠道与运营 - 线下门店总数1542家:包括201家自营店和1337家加盟店 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10] - 经营模式转变:从以自营为主转变为以加盟为主[11] 管理层信息 - CFO陈述峰先生于2024年11月22日获委任 2007年加入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3][12] - 陈述峰先生2024年薪酬为13.5万元[16] - 原CFO苏旭东先生2023年年薪71.2万元 2022年年薪78.91万元[17][18][19] 股权结构 - 潮宏基珠宝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 认缴出资额4.5亿元[13][15]
国潮在“县”:一副眼镜撬动千亿产业,中国小城改变世界的“目光”
36氪· 2025-09-17 17:26
丹阳眼镜产业概况 - 丹阳是世界最大的眼镜镜片生产基地 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 占全国总量75% 全球总量50% [1][2] - 拥有眼镜产业及相关配套工贸企业2000余家 行业从业人员超8万人 产品涵盖眼镜产业各个领域 [7] - 2022年眼镜制造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22.3亿元 2024年前7个月眼镜及零件出口28.5亿元 同比增长5.4% [7][8] 鹰潭余江眼镜产业概况 - 中童镇1.2万多人常年在外销售眼镜 全球开设眼镜经销店2万多家 年销售收入60多亿元 [1] - 眼镜产业园集聚企业300余家 培育自主品牌90余个 获授专利137项 [14] - 2024年实现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22亿元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全球每三副眼镜 一副有余江基因"的产业规模 [14] 产业发展历程 - 丹阳1960年代起从手工作坊发展 1986年建成中国首个眼镜专业批发市场 产业链出现专业化分工 [4][5] - 鹰潭2017年承接温州眼镜产业转移 以浙江亨得利为首的企业集体入驻 快速复制完整产业链 [13] - 中国眼镜产业从丹阳"一枝独秀"演变为丹阳以镜片为主 鹰潭以镜架见长的"双城记"格局 [14]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丹阳每年设计推出超3000件新款产品 设立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7] - 鹰潭成立12亿元眼镜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开展数字体检实现"一企一策" 完成全产业链升级 [14] - 行业攻克高折射率 防蓝光 变色等技术 普及自动化生产线和AI视觉检测等智能制造技术 [16] 市场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眼镜进口总额34.65亿元 同比增长5.41% 高端眼镜需求持续攀升 [17] - 中国眼镜出口金额从2021年212.61亿元攀升至2024年304.44亿元 [18] - 消费者需求向个性化 时尚化发展 "一人多镜"成为趋势 AI功能成为行业增长关键力量 [20][21] 产业生态竞争 - AI眼镜市场竞争加剧 三大运营商 小米 阿里 理想汽车等企业纷纷入局 [21] - 创业公司通过垂直细分领域切入 包括医疗 工业 运动等专业应用场景 [21] - 眼镜产业从代工生产向品牌出海转型 从"世界工厂"向"品牌高地"和"创新策源地"迈进 [22]
首发首秀数量高!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有哪些新亮点?记者探访→
搜狐财经· 2025-09-15 17:02
活动规模与参与情况 - 活动在北京798艺术区751园区举行 为期一周多 共举办100多项秀展活动 其中首发首秀达140场创历史新高[3] - 汇集11个国家近230个品牌和400多位设计师参与[5] 非遗元素应用与创新 - 非遗元素成为最大亮点 彝族服饰 彝绣 苗族亮布 苗银 苗绣等元素在过半品牌秀场及多个展览中呈现[5] - 少数民族非遗童装服饰首次亮相[5] - 设计师通过创新材料 街头潮流等元素推动东方美学与世界时尚融合[5] 行业趋势与设计理念 - 行业前沿方向显示消费者对国潮产品存在需求和期待[7] - 设计师获得推进国潮设计理念的机会[7] 国际交流与产业推动 - 搭建中国设计师与世界设计师的交流舞台 促进东西方文化碰撞[9] - 推动中国服装产业走向世界[9]
金价狂飙潮宏基闯关港股IPO,加盟店撑起半壁江山
搜狐财经· 2025-09-15 17:00
上市计划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实现"A+H"两地上市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于2010年1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 截至2025年9月12日总市值约为135.05亿元 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60% [1] - 公司2025年5月公告筹划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1] 业务发展与产品结构 - 公司1997年成立于广东汕头 主打18K金镶嵌首饰 面向年轻消费群体 被誉为"K金之王" [2] - 2014年全资收购女包品牌"FION菲安妮" 业务从珠宝延伸至手提包领域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02亿元 同比增长19.54% 净利润3.31亿元 同比增长44.34% [5] - 产品分为珠宝和手袋两大类 2025年上半年珠宝收入占比93.6% 手袋收入1.2亿元同比下滑16.9% 收入占比从2022年7.5%降至2025年上半年3.0% [5][7] - 珠宝业务分为时尚珠宝和经典黄金珠宝 时尚珠宝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24.5亿元增长至29.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5% 2025年上半年增速20.4% [7][9] - 经典黄金珠宝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14.2亿元增长至29.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3.4% 2025年上半年增速24.0% [8] 盈利能力与毛利率 - 珠宝毛利率从2022年24.6%降至2025年上半年19.6% [10] - 时尚珠宝毛利率从2022年34.5%降至2025年上半年26.8% 经典黄金珠宝毛利率从2022年7.9%升至2025年上半年11.8% [11] 渠道扩张与运营策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1542家线下珠宝店 包括201家自营店和1337家加盟店 [12] - 自营店数量从2022年末324家降至2025年末202家 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末834家增至2025年末1340家 [13] - 自营店收入占比从2022年37.4%降至2025年上半年27.3% 加盟店收入占比从2022年32.5%升至2025年上半年54.6% [13] - 2025年上半年199家自营店同店GMV增长26.5% 968家加盟店同店GMV同比增长32.0% [14] 海外扩张与资金用途 - 2024年在马来西亚开设首家海外门店 随后在泰国开设另一家门店 2025年在柬埔寨开设两家海外珠宝门店 [16] - IPO募资拟用于海外扩充 兴建新生产基地 在中国内地开设三家"CHJ•ZHEN臻"品牌旗舰店 营销及品牌建设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6]
关注高端国货美妆发展潜力
湘财证券· 2025-09-14 18:5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商贸零售行业"增持"评级 [3][7][24] 核心观点 - 高端国货美妆品牌受益于理性消费趋势和国潮崛起 产品力提升和性价比优势推动渗透率提升 [7][23][24] - 港股通标的调入带来流动性改善机会 重点关注商贸零售和美容护理领域基本面扎实的个股 [6][22][24] - 国内扩内需政策持续刺激 线下消费能力与意愿有望进一步走高 [7][24] 板块市场表现 - 商贸零售板块上周报收2396.85点 上涨0.85% 跑输沪深300指数0.53个百分点 [4][9] - 子板块表现分化:贸易Ⅱ上涨2.5% 一般零售上涨0.72% 专业连锁Ⅱ下跌1.78% 互联网电商上涨2.47% [4][12] - 个股表现突出:三江购物周涨幅33.4% 农产品上涨15.2% 新华百货上涨14.7% [15][16] 行业估值水平 - 当前板块PE(ttm)为42.81X 环比上升0.45个百分点 近一年波动区间24.35X-43.07X [5][17] - 当前PB(lf)为2.06X 近一年波动区间1.19X-2.07X [5][19] - 子板块估值差异显著:互联网电商PE达73.53X 美容护理PB达3.68X [18][21] 行业动态分析 - 深交所调整港股通标的 新调入20支股票包括周六福等商贸零售相关标的 [6][20] - 8月抖音美妆市场国货品牌表现强势:韩束销售额突破7亿元位居榜首 百雀羚/卡姿兰/丸美/毛戈平等排名大幅跃升 [6][23] - 美妆市场呈现集中化趋势 消费者更注重产品可靠性和长期价值 优效产品复购率提升 [23] 投资建议方向 - 短期关注港股通调入标的的交易性机会 中长期重视行业景气度高且基本面扎实的个股 [6][24] - 重点推荐国货美容护理头部品牌 特别是稀缺的高端国货品牌如毛戈平 [7][24] - 七夕节日驱动高端美护产品热度提升 国内美护市场高端化发展潜力较大 [7][24]
【西街观察】创新消费,国潮不止“潮”
北京商报· 2025-09-13 21:54
国潮与科技融合激活消费 - 绒花工艺与潮玩Molly结合、咖啡美拉德反应链接书画打印、圆明园通过LBSS技术1:1复刻等案例体现国潮与前沿技术联动显著提升消费体验 [1] - 全栈、云应用、元宇宙、底层算力、AIGC内容生产等技术叠加东方文化IP(如花木兰)创造沉浸式XR体验,推动东方美学传播 [1] - 2024年8月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发售三天全平台销量超1000万套,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达154.46亿元,现象级案例证明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的商业潜力 [1] 文化企业盈利与行业驱动因素 - 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利润总额6298亿元,同比增长19.3%,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终端制造销售三大行业贡献显著 [2] - AI数字人提供秒级应答服务、潮玩LABUBU全球热卖、《全职高手》《庆余年》等网文入藏大英图书馆,体现自主创新与服贸场景拓新双轮驱动 [2] - 科技创造新产品与服贸打造新场景共同解决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推动文化资源开发与消费转化 [2] 国潮消费创新核心逻辑 - 科技赋能需瞄准真需求,通过"从爱看到爱买"路径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增长 [3] - 创新消费需超越传统界限,结合人文关怀(诗和远方)与技术创新(卓越突破) [3] - 科技赋能场景不限于服贸,覆盖更广泛消费领域 [4]
【西街观察】创新消费,国潮不只“潮”
北京商报· 2025-09-13 19:16
国潮与科技融合创新 - 传统工艺与现代潮玩结合 如唐朝绒花工艺与Molly潮玩的融合 [1] - 前沿技术应用包括全栈 云应用 元宇宙 底层算力 AIGC内容生产等 [1] - 东方美学与XR技术结合案例《木兰2125 XR》获得市场认可 [1] 文化产品市场表现 - 《黑神话:悟空》发售三天全平台销量超过1000万套 [1] - 《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档获得154.46亿元票房 [1]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上半年利润总额6298亿元 同比增长19.3% [2] 行业驱动因素 - 数字内容服务 互联网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终端制造三大行业带动利润增长 [2] - AI数字人提供"秒级应答"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2] - 中国网文《全职高手》《庆余年》入藏大英图书馆 [2] 市场需求与供给 - 有效需求不足反映有效供给不足的市场现状 [2] - 科技创造新产品 服贸打造新场景的双轮驱动模式 [2] - 潮玩LABUBU实现全球热卖 [2] 创新发展方向 - 科技赋能需要瞄准真需求实现增长与传承 [3] - 大空间追踪技术实现圆明园1:1复刻 [1] - 咖啡美拉德反应链接书画打印技术 [1]
酒业消费之变,悦己是最核心的演变?
搜狐财经· 2025-09-13 16:11
消费群体结构变化 - 年轻消费者成为酒类消费市场主导力量 31-40岁人群占比45.45% 26-30岁人群占比35.23% [2] - 90后和00后消费者正逐步替代70后和80后成为白酒饮用主力军 [2] - 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34.78% 西南地区消费力最强达25.14% [2] 消费偏好演变 - 健康与口感并重 21.15%消费者因健康考虑拒饮白酒 [5] - 清香型和酱香型白酒更受消费者青睐 [5] - 中档价位酒最受欢迎 占比37.22% [5] - 低度化和健康化产品成为重要选择方向 [4] 消费场景转型 - 朋友聚会场景占比43.75% 自饮场景占比39.2% [5] - 商务宴请场景占比下降至38.21% [5] - 即时零售规模近200亿元 实现30分钟送达服务 [6] - 露营和居家观影等休闲场景带动低度酒增长 [8] 渠道变革与技术创新 - 年轻消费者偏好网购 对线下购买兴趣低下 [8] - 即时零售平台订单量2024年增长31.3% [9] - 预计2030年酒类即时零售规模达1000亿元 渗透率升至6% [12] 产品创新趋势 - 功能化酒饮成为新趋势 添加益生菌和胶原蛋白等成分 [10] - 低度酒品牌以"微醺治愈"为卖点 2024年销量翻倍 [12] - 部分企业推出0度产品和低碳环保产品 [12] - 国潮文化带来新机遇 传统文化IP联名产品表现亮眼 [9] 行业战略转型方向 - 消费逻辑从"悦人"转向"悦己" 从社交工具转向生活伴侣 [8][13] - Z世代消费者重视性价比和个性表达 拒绝面子消费 [9] - 行业需精准捕捉健康、情绪、效率三大核心需求 [13] - 需平衡Z世代与下沉市场的双轨需求以赢得市场 [13]
国货潮品聚长安 首届西安丝路老字号国潮消费嘉年华9.19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45
活动概览 - 西安市商务局主办首届西安丝路老字号国潮消费嘉年华 活动于9月19日至21日在大唐西市举行 主题为"国货潮品·历久弥新" [1][3] 战略定位 -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以历史文化为底色 深度融合商业展销 文化体验与旅游发展 旨在唤醒老字号市场活力 打造城市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展示窗口 [3] - 活动采用"线下展销+文化体验"形式 为市民游客提供集购物 体验 文化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 [3][4] 参与品牌 - 汇聚全国十余省市老字号及特色产品 覆盖餐饮食品 传统手工艺 医药保健 服饰鞋帽等多个领域 [3] - 包括北京稻香村 全聚德 吴裕泰 王致和 张一元等全国性品牌 以及重庆桥头火锅 陈昌银麻花 杭州万事利 朱炳仁铜 狮峰茶叶 厦门茶厂 安徽谓博中药 河南刘老翁鸡内金焦馍等地方特色品牌 [3] 体验设计 - 围绕"吃 游 购 娱"打造四大沉浸式场景 通过视觉 听觉 味觉 触觉多维联动 [4] - 设置各省老字号展销区与非遗传民俗体验区 提供皮影 雕刻 陶艺等非遗作品现场制作讲解 [4] - 包含"国潮音乐汇"与"篝火民俗荟"特色活动 大唐乐队表演 篝火晚会 民俗表演及NPC互动环节 [4] 活动意义 - 通过"展销+演艺+互动"创新模式将商业空间转化为文化剧场 使参与者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体验 [4] - 满足各类购物需求的同时深化传统文化体验 吸引不同年龄层受众包括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 [4]
332亿市值“中国男装之王”海澜之家启动港股IPO,能否借势再登高峰?
搜狐财经· 2025-09-12 07:0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正式启动港股IPO计划 将成为首家登陆港股的中国男装企业 当前A股总市值达332亿元 [2] - 港股IPO被视为品牌国际化与资本实力提升的重要战略 2025年一季度港股募资规模跃居全球首位 [2][4] - 2014年借壳凯诺科技登陆A股 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专注品牌管理与渠道建设 [2]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3年公司营收达215.28亿元 多品牌战略贡献显著 [2]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2.65%至209.57亿元 净利润降幅达26.86% [4] - 线下门店调整期间现金流减少51亿元 过度依赖科技研发与数字化改造导致成本激增 [4] 市场地位与品牌发展 - 连续11年稳居中国男装市场占有率榜首 2024年市占率达6.2% 远超优衣库的2% [2] - 2002年开创一站式男装购物模式 配合50天无理由退换服务精准定位男性消费痛点 [2] - 推出女装品牌爱居兔与童装品牌英氏 试图打破男性专属标签 [2] 品牌转型与创新举措 - 2020年管理权移交85后二代 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 广告投放转向热门综艺 [2] - 国潮战略成效显著 与《大闹天宫》等IP联名获市场认可 非遗创新系列斩获国际奖项 [4] - 创始人1997年以30万元积蓄接手毛纺厂 通过技术改良和代工积累原始资本 [2] 门店扩张与运营模式 - 门店数量从2013年3200家扩张至峰值 通过轻资产模式将生产环节外包 [2] - 标志性广告语"男人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成功占领消费者心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