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油城青春之歌不辍:以创新铸就民企高质量发展引擎
齐鲁晚报· 2025-07-09 11:13
技术攻坚与创新突破 - 国瓷材料青年团队攻克碳化硅DPF技术难题 打破国外垄断 第一炉实验合格率提高至90%以上 [1][3] - 金雷重装青年团队开发"超大型海上18MW风机主轴铸造技术" 关键指标超越国内水平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 利华益集团青年骨干主导国内首套ASA树脂一体化生产项目 投资22亿元 构建全产业链条 打破国外垄断 [13] 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工厂建设 - 康宝科技推进三氯蔗糖数智化综合提升项目 总投资6.08亿元 预计生产效率提升15% 年新增销售额10亿元 [6][8] - 华泰集团自主研发"5G造纸工业云平台" 建成山东省示范性产业大脑 年节约采购成本10% 物流成本降低11.4% [9][10] - 康宝科技数智化覆盖率达65% 引入22套系统软件 预计年收益增加3亿元 实现"行业首家智慧工厂"愿景 [8] 产业链整合与高端化转型 - 利华益集团采用国际领先工艺技术 实现"炼油-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AMS-ASA特种工程树脂"全产业链整合 [13] - 利华益集团ASA项目团队30岁以下青年占比超80% 通过"传帮带"培养机制 让青年骨干承担关键任务 [14] 青年人才与研发实力 - 国瓷材料研发团队840人 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70% 持续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发力 [3] - 金雷重装青年科技团队聚焦高端风电核心部件研发 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向新高度 [5]
2025能源化工行业采购大会:数智化成能化供应链转型新引擎
中国化工报· 2025-07-09 10:29
能源化工行业供应链发展趋势 -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成为能源化工企业的重中之重[1] - 数智化转型被视为重塑能源化工产业供应链新生态的关键路径和全新引擎[1]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新态势[1] 供应链重构的驱动因素 - 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1] - 过去单纯追求供应链效率的方式已不可持续,需平衡成本与安全[1] - 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带来供应链不可预测因素[2] 企业供应链优化策略 -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供应链[1] - 在战略层面处理好供应链韧性与效率的关系[1] - 构建强大的生态化供应链以保障极端情形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 - 通过数智系统的感知、传输、决策、执行实现供应链自循环优化迭代[2] 数智化转型实践案例 - 沈鼓集团通过数字化变革实现供应链加速发展和企业智慧升级[2] - 万华化学、心连心集团、渤化易采科技等企业分享了采购业务数智化实践经验[2] 行业活动与参与规模 - 2025能源化工行业采购大会吸引了1500余人参加[2] - 同期举办了供应链出海峰会、链主企业协同创新恳谈会、技术创新发布会等活动[2]
招银国际维持迈瑞医疗买入评级,三大产线不断突破
江南时报· 2025-07-08 13:48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致力于构建覆盖全科室的"设备+IT+AI"和"设备+耗材"整体解决方案 [1] - 三大产线基于IT+AI技术构建数智医疗生态 [1] - 持续拓展业务边界,丰富流水型业务布局,为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1]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 以设备为载体,通过"瑞智联"设备数据中台整合信息,构建患者数字画像 [2] - 利用AI专科智能体赋能临床诊疗,未来有望形成辅助决策与医疗设备的反馈回环 [2] - AI医疗布局聚焦急诊、手术和重症,启元重症大模型已在24年12月发布 [2] - 预计今年可完成超30家医院的装机 [2] - 25年底将发布麻醉垂类大模型,急诊、心血管、超声和检验的专科大模型有望在未来1-2年内陆续发布 [2] 医学影像业务 - 全栈全景超声AI智能解决方案提升检查效率和诊断质量 [2] - Neuwa A20妇产智能解决方案覆盖孕期全周期筛查及产前诊断 [2] - 通过自动测量提升检查效率,通过图像自动获取、切面质量评分赋能质控 [2] - 远程解决方案和AI训练模型助力基层医生能力提升 [2] - 超声垂类大模型将优化扫描策略和工作流,实现智能撰写与质控 [2] 体外诊断业务 - 自动化流水线是IVD业务高端突破的尖刀 [3] - 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超200套 [3] - 2025年流水线新增装机预计将达到约300套 [3] - 完善的IVD布局支持多学科流水线全面自产,具备成本与迭代效率优势 [3] 市场预期与估值 - 数智化转型将助推公司全球高端突破 [3] - 新兴业务的高速发展将驱动业绩增长 [3] - 招银国际小幅上调公司盈利预期 [3] - 基于9年DCF模型,上调目标价至272.90元人民币 [3]
球场竞争“上头”?秋糖“甜蜜”管够
齐鲁晚报· 2025-07-07 16:56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展区面积达18万平方米,吸引超30万全球买家参与 [1][3] - 参展企业包括500余家食饮龙头企业,涵盖茅台、五粮液、蒙牛、三只松鼠等知名品牌 [3] - 国际展团预计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国际品牌 [3] 参展企业与特色展团 - 传统酒业巨头如茅台、五粮液、汾酒、洋河等参展 [3] - 食品赛道领军品牌包括蒙牛、王老吉、盼盼、安琪酵母等 [3] - 特色展团涵盖贵州、宁波、汾阳白酒、诸城机械、台湾商品中心及意大利葡萄酒等 [3] 配套活动与消费体验 - "秋糖季·赏味金陵"活动联动百家特色餐饮名店和核心商圈,覆盖南京都市圈 [5] - 活动包括线上美食地图打卡、线下沉浸体验与消费券福利 [5] - 文化地标如夫子庙、老门东、熙南里、玄武湖融入秋糖元素 [5] 观众邀约与商贸配对 - 组委会在全国多地开展线下推介,组织南京及周边30城专业观众社群 [5] - 吸引东南亚、土耳其等地专业买家团,构建国际贸易双向通道 [5] - 组织超千名核心采购商洽谈,举办专场闭门选品会提升商贸配对效率 [5] 科技与健康主题 - 联合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举办"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展示2000余项前沿创新成果 [7] - "健康及科技服务专区"聚焦低GI食品、临床营养、科技服务 [7] - "智能制造设备专区"呈现人工智能、数字化尖端装备,推动智能生产、包装、物流等场景应用 [7] 高端论坛与思想碰撞 - 展会包含超过30场高端论坛专业会议,采用"1+4"架构 [9] - 主论坛聚焦"创新领航 智汇食饮",深入剖析长三角一体化、首发经济、国际化拓展等议题 [9] - 四大平行论坛分别聚焦酒业趋势、食品健康升级、全球渠道匹配、食品科技前沿等关键领域 [9] 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 - 特设约2000平方米的"桃花盛开的地方——百县千品万家福"专区 [9] - 专区划分县域经济展示与农业产业集群两大模块,推广县域地标产品 [9] - 通过产品展陈、直播推介等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9]
传化集团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AI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通过AI工具显著提升生产一线管理和效率,员工参加"AI大数据与数字化工具运用"培训后反馈积极[1] - "黑灯工厂+AI助手"成为制造业标配,公司每年投入超1亿元用于职工技能培养,2024年人均学习时长75小时同比翻番[3] - 公司推动全员参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智能化改造使劳动效率成倍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及时率等行业领先[4] 人才培养与组织变革 - 公司打造"传化技能学院"体系,每年培养技能人才超3500人次,建立2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比武覆盖31个专业超1.5万人次[3] - 推动产业工人从"蓝领"向工程师转变,职能类人员向领域专家转变,每年100余名中后台人员到一线锻炼,新招聘300余名大学生先到基层培养[3] - 公司连续7年召开战略研讨会,鼓励员工建言献策,推动从"要我变"到"我要变"的文化转变[2] 科技创新与研发突破 - 公司每年增加50%科研投入,与浙江大学共建创新研究院,与20余家顶尖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4] - 历经7年突破稀土橡胶"卡脖子"技术实现进口替代,10多年研发实现前纺油剂重大突破打破国外垄断[4] - 充分发挥专家、工程师、科学家核心作用,推动管理者从领导向导师转变,实施"1对1带教"制度[4] 员工关怀与激励机制 - 建立覆盖所有岗位的分享机制,包括营销提成、生产计件、技术创新和管理绩效分享,创新合伙人二元机制[5] - 投资百亿元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搭建就医绿色通道,解决职工子女就学问题,建立"传爱计划"提供紧急救助[6] - 集团工会每年为1.6万名员工提供免费体检和子女暑期托管服务,建设职工心声平台落实"一访三问"[6] 战略布局与全球化发展 -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化学、新安、物流、科技城、农业等多个领域,拥有全球化布局[2] - 连续派出大批职工到标杆企业学习现代治理模式,在科技创新、数字化、全球化等战略主战场向世界一流企业攀登[4]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发布 北京数字经济领跑全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20:35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总指数提升,全球排名第二,位列"全球领跑城市",在数据要素配置力、数字产业引领力和数字创新策源力等方面表现优异 [1] - 北京市在数字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市场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持续释放新动能 [1] - 北京聚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标准为引领,依托政策创新、产业升级、算力支撑实现协同突破 [1] 自动驾驶与技术创新 - 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创新、多方合作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融合,打造全球自动驾驶产业标杆 [1] - 在基础软件、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持续攻坚,构建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 [1] - 数字产业创新指数领跑全国,与粤浙苏沪并居第一梯队,展现领先优势与协同发展活力 [1] 数字经济出海与数智化转型 - 北京市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出海平台,通过便利化机制、完善口岸功能、创新监管保障模式等举措,优化出海环境,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2] - 北京市推进数智化转型,以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融合重塑发展格局,通过算法、算力、数据要素联动赋能产业升级与制造业转型 [2] - 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2]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市将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融合,加快算力体系优化布局,推动数据要素深度市场化改革 [2] -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夯实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人才基础,探索更多元的产业融合应用场景 [2] -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2]
紧抓前沿机遇,专家热议AI赋能央国企数智化转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4 21:39
AI技术与央国企数智化转型 - AI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颠覆性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央国企转型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1] - 信息技术作为具备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是赋能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1] - 央国企需以"主力军、国家队、排头兵"的定位,紧扣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引领、数字赋能等战略重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行业实践与挑战 - 在客服场景,人工接话量只占20%,智能客服已达到80%比例 [2] - 视觉模型正在路网运行监测、资产巡检等场景探索落地应用,但仍面临小模型精度不足、误报率高等挑战 [2] - 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正探索大模型在安全规范、视觉分析(如安全隐患随手拍识别)、数据洞察等场景的应用,并致力于推动国产算力应用与行业智能体构建 [2] 算力与国产智算生态建设 - 数智化转型的基础"底座"在于算力,国产智算生态建设刻不容缓 [2] - 产学研用各界需携手共建"中国标准"的智能算力体系,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算力自立"托举"智能自强" [2] - 当前国产智算系统发展面临两大核心任务:一是提升系统的可用性与好用性,二是研发低成本个人推理机,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化应用 [3] 国产大模型生态系统发展 - 针对国产大模型生态系统的不足,破局关键是构建类CUDA系统并打造核心基础软件 [3]
老百姓大药房连续四年荣膺“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奖项
证券日报网· 2025-07-04 18:48
公司荣誉与奖项 - 老百姓大药房连续第四年荣获"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奖项,是唯一上榜的民营上市医药连锁零售企业[1] - BMC项目由德勤中国主办,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等机构进行严格筛选,旨在发现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中国企业[1] - 2024年共有75家中国企业获评BMC,获奖企业总收入达3.2万亿元,平均存续期29年[1] 数智化转型战略 - 公司2019年提出"打造科技驱动的健康服务平台"总战略,持续加大数智化研发投入[2] - 构建"营、采、商、销"全链路数智化体系,提升经营效率和顾客满意度[2]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1.36亿元,约占年总营收的0.6%[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有效商标726件、著作权143项、专利46件[2] AI战略布局 - 2025年成立AI应用战略委员会,由董事长亲自挂帅统筹AI战略规划[3] - 在营采商销、新零售等多个业务领域探索AI应用,包括业务流程智能化改造和生成式AI辅助营销[3] - 自研部署大模型,已建设"医保政策助手"、"人资行政助手"等多个生成式AI对话助手[3] 行业发展趋势 - BMC项目近年越发关注企业在数字驱动、AI应用方面的关键举措[2] - 医药零售行业面临增长挑战与转型机遇并存的局面[3] - 公司计划深化数智AI应用及商业模式创新,应对市场变化[3]
构建央企投资新范式,博时助力把握央企价值重估新机遇
新浪基金· 2025-07-04 11:07
央企投资新范式 - 央企战略价值被重新定义,政策红利、新兴产业崛起和资本市场改革推动投资逻辑从传统低估值转向高股息和硬科技双轮驱动 [1] - 公募基金加速布局央企赛道,2023年央企主题基金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产品形态从宽基指数向行业主题、跨境产品延伸 [1] - 博时基金构建差异化优势,产品矩阵覆盖央企改革多元化场景,投研体系深度融合AI技术,实现从被动跟踪到主动赋能的跨越 [1] 政策与产业升级驱动 - 2024年《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推动长期破净央企通过并购和产业链整合修复估值 [2] - 国资委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倍增计划",2024年央企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2]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和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等创新工具应运而生,精准覆盖央企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核心资产 [2] 指数表现与特征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注重创新驱动特征,截至2025年3月31日,通信、计算机、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行业合计权重超40%,前十大成份股中四只聚焦计算机、电力设备、通信板块,合计权重占比16.68% [3]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3.59%,优于创业板指(1.33%)、中证500指数(2.02%)、沪深300指数(3.41%)和上证指数(2.99%),自基日起累计收益率134.33%,年化收益率7.43% [3]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自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高于沪深300、国新央企综指和全指能源,年化波动率和年化夏普比率均优于同类指数 [4] 博时基金产品布局 - 博时基金旗下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及其联接基金、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及其联接基金等产品以低门槛、高流动性优势连接政策导向、产业升级与市场需求 [5] - 央企创新驱动ETF过去一年、三年和五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06%、19.89%、66.24%,均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2%、11.01%和47.71% [5] - 央企现代能源ETF自成立至2025年一季末份额净值增长率5.3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4.94%,持仓集中在能源、公用事业领域 [6] 博时核心竞争力 - "战略账优先于财务账"的投资哲学,平衡传统资源要素价值重估与战略新兴产业成长空间,例如能源领域既配置传统能源保供龙头又重仓新能源技术领军企业 [8] - 数智化转型构建投研能力,AI技术应用于智能因子配置、深度学习因子挖掘和文本因子挖掘,实现95%准确率的研报观点批量提取 [9][10] - 生态化布局通过与国新投资等机构深度合作定制指数工具,成为央企改革的重要推手,并通过分红再投资、定投策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10]
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电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龚正丁焰章出席并见证签约
快讯· 2025-07-03 20:25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和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出席并见证签约 [1] -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和中国电建总经理王斌代表双方签约 [1] 合作原则与领域 - 双方将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利共赢 [1] - 合作将充分发挥上海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1] - 合作将发挥中国电建作为综合性企业集团的竞争优势 [1] - 重点聚焦经济建设、能源、水利水资源、城市综合开发、数智化转型等领域 [1] 合作目标 - 助力中国电建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 - 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 区域合作 - 松江区与中国电建华东区域总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