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驻英大使郑泽光呼吁中英双方应聚焦合作、排除干扰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3 12:12
中国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2] - 中国经济总量预计增加35万亿人民币 [2] - 单位GDP能耗过去四年累计降低11.6% [2]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2] - 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 [2] - 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 [2] 中国科技创新 - 中国取得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 [2] - 中国开发出赋能千行百业的AI大模型 [2] - 中国研制出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人 [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 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迅猛发展 [2] - 中国政府今年4月在伦交所成功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2] 中英经贸合作 - 中英年贸易额连续多年突破1100亿英镑 [2] - 中英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300亿英镑 [2] - 中英绿色金融合作进展迅速 [2] 中英教育合作 - 教育合作成为双边关系推动力 [2] - 中国是英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 [2] - 在英中国留学人员总数超过20万人 [2]
全球车市格局生变?“大而美”法案“扇动翅膀”,混动市场或迎“小阳春”
华夏时报· 2025-07-12 06:41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提前终止7500美元电动汽车购置抵免至2025年9月30日,削弱消费者购买动力 [2] - 2026年起电动汽车需满足60%本土化组件比例(2030年提升至100%),否则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2] - 新增电动汽车250美元注册费及混动车100美元注册费,弥补汽油税缺口 [2] - 取消拜登时期50万个充电桩建设预算,阻碍充电网络完善 [2] - 撤销加州2035年禁售燃油车豁免权,允许燃油车继续销售 [3] - 联邦土地油气钻探许可从每年续期改为四年有效期,加速化石能源项目落地 [3] - 工厂设备投资可100%抵扣税收,先进制造项目投资税收抵扣比例提高至35% [6] 对电动汽车行业影响 - 巴克莱预测10月起美国电动汽车销量或骤降20%,3-6万美元价格区间车型冲击最大 [2] - 摩根大通测算特斯拉年利润因抵免取消减少12亿美元,碳积分收入5.95亿美元将消失(占当季净收入14.6%) [4] - Rivian、Lucid等新势力若9月底前未完成融资将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 [4] - 日产推迟美国工厂两款电动跨界车投产近一年,本田削减电动汽车投资3万亿日元并转向13款混动车型 [5] - 福特终止下一代电气架构开发项目,可能收缩电动皮卡产能 [6] 对混动及燃油车行业影响 - 混动车型注册费比电动汽车便宜150美元/辆,废除CAFE标准罚款使车企更易达标 [8] - 43%潜在电动汽车消费者可能转向混动车型,中国插混销量上半年同比增长31.1%至252.1万辆 [8] - 中国插混车型出口增速显著,1-5月同比增长2倍至31.5万辆,海外充电设施不足地区更受欢迎 [9] 对全球供应链及竞争格局影响 - 法案将中俄企业列为FEOC,禁止使用其关键矿物及电池组件,2025年后项目使用FEOC组件将无税收优惠 [7] - 拟禁止2027年后在美销售联网车辆使用中国产软硬件,威胁比亚迪、蔚来等出口 [7] - 现代汽车投资90亿美元将美国年产能从100万辆提升至120万辆以规避25%关税 [6]
支撑苹果的中国幕后企业向东南亚分散生产基地
日经中文网· 2025-07-11 16:16
公司动态 - 蓝思科技于7月9日在香港交易所二次上市 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3.9% 通过公开增发融资47亿港元 [1][2] - 蓝思科技计划将部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越南工厂追加投资 同时筹备泰国新工厂 预计2026年投产 [1][2][3] - 立讯精密工业计划2025年在香港上市 融资规模或达10亿美元 已对印尼Air Tag生产基地追加投资 [4] - 歌尔股份1月申请子公司在香港上市 但未披露具体目的 [4] 财务表现 - 蓝思科技2024财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至698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36亿元 [1] - 公司对苹果的销售依赖度从2022年的70%降至2024年的50% 主要因新增小米等客户 [2] 战略调整 - 生产基地从中国大陆向东南亚分散 跟随苹果向印度/东南亚转移供应链的趋势 [2][3] - 加速业务多元化 在泰国工厂生产汽车驾驶舱组件 切入中国车企的EV供应链 [3] - 深化与小米合作 从智能手机扩展到电动汽车领域 [4] 行业趋势 - 苹果供应商普遍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 因智能手机普及率见顶且苹果增长放缓 [4] - 产业链向AI/EV转型 越南获美国关税优惠(降至20%) 吸引中资企业投资 [2][4] -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 5月达成的关税暂停措施仅维持90天至8月中旬 [2]
全球碲铜合金市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7-09 17:42
碲铜合金材料特性 - 碲铜属于碲青铜材料 美国ASTM标准牌号C14500 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高导电易切削铜合金 填补铜合金精密加工材料空白 [1] - 兼具良好切削性能与优异导电导热性能 耐腐蚀耐电烧蚀 冷热加工性能良好 可锻造/铸造/挤压/拉拔/冲压成型 [1] - 产品形态包括板材/片材/棒材/丝材/管材及异型材 [1] 全球市场规模 - 2031年全球碲铜合金市场规模预计达19.2亿美元 2025-2031年CAGR为10.8% [2] - 棒材为最主要产品类型 占比73.2% 因可加工性和结构完整性优势 板材和带材适用于电子/汽车薄型部件 [8] - 电气电子是最大应用领域 占比41.0% 需求来自连接器/开关部件/电机触点 汽车应用受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动 [1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8强生产商包括Wieland Concast/科派新材料/鑫炬矿业/San-Etsu Metals/博威合金/兴敖达铜业/Lego/Aviva Metals [20] 核心驱动因素 - 精密加工需求增长 碲铜晶粒细化特性使其适合螺纹零件/车削连接器等精密部件 [15] - 电气电子行业小型化趋势推动高导电性铜合金需求 用于端子/继电器元件/电极材料 [15] - 汽车新能源行业扩张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系统增加对导电散热材料需求 [15] 行业发展机遇 - 5G基础设施和高频电子设备扩张 推动高导电易加工铜合金需求 碲铜具备尺寸稳定性优势 [18] - 电动汽车普及带动充电站端子/连接器/母线需求 碲铜在导电性/机械强度/可加工性间实现平衡 [18] 行业挑战 - 碲供应受限且价格波动 作为铜精炼副产品产能受限 [17] - 易切削黄铜/无氧铜等替代材料在成本敏感领域形成竞争 [17] - 热处理和焊接工艺要求高 增加小型制造商技术门槛 [17]
短线下挫!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09:21
日韩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早盘高开后震荡下探,截至发稿微跌0.02% [3] - 韩国KOSPI指数上涨0.29%至3124.07点 [9] 日本个股表现 - 住友制药领涨8.82%,欧姆龙(6.86%)、胜高(5.54%)、卡西欧(5.50%)涨幅均超5% [5][6] - 瑞萨电子上涨4.15%至1983日元,总市值达3.7万亿日元 [6] - 日产汽车盘中快速下跌超3%,现价306.3日元,市值1.14万亿日元 [6][7] - 富士通、任天堂、三菱重工等权重股跌幅居前 [5] 日本货币政策动向 - 日本央行前副行长中曾宏警告通胀上行风险,指出工资增长强劲和企业成本转嫁能力增强可能推高物价 [7] - 央行委员小枝淳子暗示可能上调通胀预期,为年内再次加息创造条件 [8] 韩国出口风险 - 专家预测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韩国下半年汽车出口或下降7.1%,钢铁出口下降7.2% [9][10] - 汽车零部件和机械行业出口可能分别下滑6.5%和3.8% [10] - 建议韩国企业分散市场至欧盟、东盟等地,加快向半导体、新能源车等高科技产业转型 [10]
补贴中止倒计时!美国电动车市陷滞销困局:特斯拉(TSLA.US)Q2全球交付跌13.5%
智通财经· 2025-07-07 09:50
分析指出,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担忧、购置成本偏高及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仍是主要障碍。当前美国市场 在售电动汽车已达75款,创历史新高,但市场需求增速明显滞后。即便特斯拉通过Model3和Cybertruck 等车型实施零利率融资等促销手段,展厅客流仍以体验为主,实际购车转化率较低。 税收优惠政策曾对销量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精明消费者尤为关注相关补贴。但根据共和党议员推动的新 法案,现行最高7500美元的新能源车购置税抵免及4000美元的二手车补贴将于9月30日终止。尽管部分 车企通过赠送家用充电桩或承担公共充电费用缓解用户焦虑,但业内普遍预期,若联邦补贴未能延续, 电动汽车销售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丰田(TM.US)北美总裁大卫.克里斯特表示,政策变动将迫使整个行业加速调整战略布局。当前市场格局 显示,尽管厂商持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但消费者信心重建仍需突破续航、成本、基建三大核 心瓶颈。 据最新报道尽管汽车制造商正通过大幅降价吸引消费者,但美国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仍未见明显提 升。现代汽车在新泽西州经销商处推出的Ioniq6车型月租价格已低至169美元,起亚Niro EV更以每月 129美元起的价格提供租赁服 ...
本田将停止开发电动SUV
财联社· 2025-07-05 22:35
本田电动汽车战略调整 - 公司停止开发电动SUV并将减少对电动汽车的投资 转向开发混合动力汽车 [1] - 公司最初计划从2026年起推出新的Zero系列电动汽车 2030年前推出7款车型 被叫停的是大型SUV车型 旗舰轿车和中型SUV仍将继续投放市场 [2] - 公司已将2030财年前电动汽车相关投资从10万亿日元大幅削减至7万亿日元 [2] 战略调整原因 - 美国电动汽车需求放缓和政策环境逆转 从2024年9月30日起将不再为购买或租赁新电动汽车提供7500美元税收抵免 [2] - 电动SUV开发成本高 在美国新车销售中占比达60% 但车身越大电池和底盘开发及采购成本越高 销量不及预期将对企业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2] 混合动力车新战略 - 公司计划从2027年起的四年内在全球推出13款混合动力车型 目标到2030财年实现220万辆销售 是2025年计划销量的2.2倍 [3] - 行业趋势显示美国福特汽车已宣布退出大型电动汽车开发计划 日产也中止了在美国市场开发的两款电动汽车项目 [3]
泰国学者教育为桥连双乡:越来越多的泰国人爱上“酷”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20:49
中泰教育文化交流 - 泰国年轻人对中国文化兴趣显著提升 中国在时尚微短剧 潮流电子音乐 潮玩拉布布 电动汽车等领域展现出吸引力 被视为未来机遇所在 [1] - 教育成为中泰民众相知相亲的重要基础 两国建交50年来双向文化交流持续深化 泰国华裔学者关国兴长期推动语言教育合作 [1][2] - 成都大学2006年开设短期泰语班 2008年成立四川首个泰语专业 中文教学已覆盖全球180+国家和地区 部分泰国学校将中文纳入必修课 [4] 语言人才需求与就业前景 - 中泰文旅合作催生语言人才缺口 泰语专业学生未毕业即被企业预定 毕业生分布在泰国企业 中文教育 中泰高铁翻译等领域 [6] - 数字经济 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合作需要双语文化人才 学生学习对方语言不仅为就业 更着眼于两国协同发展的未来机遇 [6][7] 经贸与产业合作成果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同时是泰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最主要外资来源国和旅游客源国 [6] - 两国在经贸投资 互联互通 产能合作领域成果丰硕 中泰高铁等基建项目推进 民间交流通过电影 餐饮等文化载体深化 [6] 文旅产业协同效应 - 旅游旺季泰国访华游客激增 中国游客将泰国作为热门出境游目的地 旅游活动促进双方对真实文化的认知 [4] - 直航便利 签证政策优化及语言人才储备共同推动中泰文旅产业联动 形成"万家灯火"式民间交流格局 [6]
日韩败退!中国六家电池企业全球市占比近7成!
起点锂电· 2025-07-05 18:10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1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赞助/演讲单位包括小哈换电、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等30余家产业链企业 [2]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 1-5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8%,中国电池企业成为最大红利占据者 [2] - 中国6家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合计市场份额达68.4%,同比显著提升 [3][4] - 比亚迪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蜂巢能源装车量同比翻倍增长110.1%,而日韩企业LGES、三星SDI等份额下滑 [4][5] 欧洲市场格局 - 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份额跃升至56.3%,韩国企业份额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至35.6% [6] - 1月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5%,增长红利主要被中国电池企业获取 [7] - 宁德时代5月欧洲市场份额达44%,主要客户为大众、奥迪、宝马 [8]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5月中国装机量26.2GWh(同比+39%),市场份额42%,客户包括小米、特斯拉、吉利等 [8] - 小米SUV车型YU7上市首小时获28万订单,全系采用宁德时代电池 [8] - 日韩电池企业因美国政策变化(IRA废除、税收抵免取消)削减投资,LG新能源计划缩减资本支出30% [9][10] 新兴市场布局 - 中国锂电产业链加速向印度、摩洛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扩张,以规避政策风险 [10] - 20家锂电企业已宣布超760亿元东南亚投资计划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