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

搜索文档
拓普集团完成收购芜湖长鹏100%股权 研发费五年超38亿元总资产增至379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5-14 06:32
收购与扩张 - 公司拟以不超过3.3亿元现金收购芜湖长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权,并于2025年5月12日完成交割,标的公司更名为芜湖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1] - 交易对方为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2.87%)、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3.33%)和安徽源享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3.79%) [1] - 标的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4350万元,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制造、复合材料制造、隔音材料制造等 [1] - 收购旨在扩大产品市占率并提升行业地位,公司将通过经营管理优势和产业链整合提升标的公司盈利能力 [1]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设有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域想智行和电驱四大事业部,产品覆盖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 [2] - 2024年营收266亿元(同比+35.02%),净利润30.01亿元(同比+39.52%),扣非净利润27.28亿元(同比+35%),均创历史新高 [2] - 2020-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2024年汽车电子类产品订单放量,闭式空气悬架系统、智慧电动门系统等实现快速增长 [2] - 分业务增速:减震系统(+2.40%)、内饰功能件(+28.24%)、底盘系统(+33.98%)、汽车电子(+907.63%)、热管理系统(+38.24%)、电驱系统(+624.11%) [2] 研发投入与近期财务 - 公司每年将约5%营收投入研发,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38.18亿元,各年分别为3.55亿元(+12.9%)、5.02亿元(+41.61%)、7.51亿元(+49.40%)、9.86亿元(+31.39%)、12.24亿元(+24.11%)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7.68亿元(+1.40%),净利润5.65亿元(-12.39%),扣非净利润4.87亿元(-18.36%),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379.3亿元(+9.25%),负债总额152.1亿元(同比减少15.5亿元),资产负债率40.10%(较2024年末下降7.74个百分点) [3]
“三看”上市苏企答卷 亮点多干劲足信心强
新华日报· 2025-05-14 02:23
江苏上市公司2024年表现 整体业绩 - 江苏703家上市公司总营收达3.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占全省GDP25.1% [2] - 总净利润2381.20亿元,较前一年下降,总市值6.58万亿元,同比增长2.3% [3] - 逾六成上市公司营收正增长,近八成实现盈利 [3] 行业亮点 创新药企 - 亚虹医药营收2.02亿元,同比增长1365.55%,增幅领跑江苏 [3] - 迪哲医药营收3.60亿元,同比增长294.24%,商业化放量推动增长 [3] 汽车行业 - 沪光股份营收79.14亿元(+97.70%),净利润6.7亿元(+1139.15%) [4] - 光洋股份营收23.10亿元(+26.69%),净利润5101.12万元(+143.62%) [4] - 博俊科技营收42.27亿元(+62.55%),净利润6.13亿元(+98.74%) [4] 机械设备 - 扬电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939.68%,节能政策推动需求 [5] - 润邦股份、世嘉科技等10多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5] 其他行业 - 农林牧渔业净利润增长4.5倍 [5] - 商贸零售净利润增长1.6倍,数字化转型见效 [5] - 交通运输净利润增长15.4% [5] 研发投入 - 江苏上市公司研发总投入1244.8亿元,同比增长1.2%,平均1.8亿元/家 [6] - 245家研发投入超亿元,20家超10亿元 [6] - 整体研发强度3.6%,科创板达7.4%,312家超5%,114家超10% [6]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65.83亿元(同比+16.29亿元),国电南瑞32.35亿元(+5.06亿元) [7] - 江苏新能研发费用从18.82万元增至215.63万元,蓝丰生化研发投入6868.01万元(+350.18%) [7][8] 并购动态 - 龙蟠科技收购山东美多科技,交易金额约1亿元 [9] - 南微医学收购南微荷兰51%股权,对价2.89亿元,拓展欧洲市场 [10] - 浩辰软件收购匈牙利CadLine,进军海外BIM市场 [10] - 华润微计划通过并购布局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 [10] - 江苏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933.60亿元,支撑并购能力 [11]
京东(09618.HK):研发开支由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0亿元增加14.6%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6亿元(6亿美元)。研发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2025年第一季度为1.5%,2024年第一 季度为1.6%。
快讯· 2025-05-13 17:09
京东(09618.HK):研发开支由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0亿元增加14.6%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6 亿元(6亿美元)。研发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2025年第一季度为1.5%,2024年第一 季度为1.6%。 ...
康泰医学去年净利同比由盈转亏 实控人计划减持套现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9:4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净亏损7790.2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2] - 2024年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减少35.76% [2] - 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自2021年起持续恶化 [1] 业绩下滑原因 - 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主要产品销量及销售价格同比降低 [1][3]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9亿元,因血氧类产品原材料及半成品存货周转放缓且可变现净值降低 [3] - 研发费用维持高位,2024年研发投入1.05亿元,与上年持平 [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技术、质量、成本、品牌方面需加大投入 [2] - 各国医疗器械监管趋严,部分地区存在贸易保护,增加市场拓展和新产品进入成本 [2] - 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采购预算减少,进一步影响公司主营业务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医疗诊断、监护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血氧类、心电类、超声类、监护类等 [2] - 产品应用于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家庭等多个场景,形成院线类、家用类和其他类三大体系 [2] 实控人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胡坤计划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占总股本2.9865%),其中集中竞价减持400万股,大宗交易减持800万股 [1] - 胡坤当前持股1.88亿股,占总股本46.8362% [2]
鱼跃医疗: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12 15:15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将在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POCT、家用健康检测、急救等方向重点发力,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3]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AI战略布局,完善研发管线计划[2] - 已布局AI相关业务,包括后端研发和前端应用,董事长特殊阶段全勤投入AI项目[18] - 2024年研发创新与市场拓展投入导致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26%[25][31] 产品与业务发展 -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2024年受高基数影响增速放缓,但已回归常态化发展轨道,制氧机占比最大[4][30] - 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20%,正在研发动态血糖、乳酸等无创监测产品[20][26] - 家用健康检测板块中电子血压计占比大,2024年实现双位数增长,近期推出房颤血压双测机等新品[30] - 海外营收占总营收12.54%,东南亚、欧洲、南美为主要增长引擎,美国市场占比小[26]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75.66亿元,净利润18.0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4.36亿元(同比+9.17%),净利润6.25亿元(同比-5.26%)[19][31] -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区间为19.54亿-23.41亿、22.03亿-27.03亿、24.70亿-31.04亿[34] - 商誉余额11.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不到7%,减值风险可控[9] - 近90天20家机构给出评级,18家买入,2家增持,目标均价45.47元[32] 并购与国际化 - 并购Inogen部分股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以推动呼吸治疗业务发展[28] - 海外属地化建设完善,计划强化东南亚、欧洲、南美市场,并挖掘中东、非洲等区域机会[26] - 拥有成熟投资并购团队,通过标的选择、交易执行和投后整合实现业务增长[9] 行业与竞争 -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被公司充分看好,尤其在高端器械领域将持续投入[8][29] - CGM产品国内渗透率低,公司Anytime5系列实现技术突破,有望推动市场普及[26] - 对标全球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目标进入家用医疗健康市场全球前三强[7]
鱼跃医疗(002223) - 002223鱼跃医疗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互动记录表20250509
2025-05-11 19:22
研发投入 - 公司将在重点产品方向持续加大投入,进行AI战略布局,根据中长期战略和年度计划决定研发投入预算 [1] - 公司有完整产品研发管线和成熟研发团队,在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POCT、家用健康检测、急救等战略产品方向不断推出有竞争力新品,在产品设计、研发流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新产品注册方面加大投入 [7] - 公司在选定的产品赛道上将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2] 盈利增长点 - 公司将在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POCT、家用健康检测、急救等方向重点发力,积极扩展海外市场 [2] AI领域布局 - 公司积累26年临床经验,针对特定人群打造医疗级别的穿戴设备 [2] - 公司已布局AI相关业务,如后端研发、前端应用等 [7] 业务板块情况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 - 2024年同比增速受2023年高基数影响,目前业务逐步回归常态化发展轨道 [2] - 主要产品包括制氧机、呼吸机、雾化器等,制氧机所占比重最大,近期推出创新产品,市场地位引领国内市场,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12] 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板块 - 主要包括电子血压计、红外测温仪、胎心仪等检测产品,电子血压计占比较大,2024年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近期推出新品优化产品结构与客户体验 [13] 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业务板块 - 2024年产品持续迭代升级,营收规模同比增长40.20%,最新一代CGM Anytime5系列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重大突破 [11] 海外市场 - 海外各区域布局正逐步完善,有信心延续良好态势,外销产品主要包括制氧机、呼吸机、血压计、血糖检测、雾化器、轮椅等,未来将丰富海外产品矩阵 [2][11] - 2024年度海外营收占公司总营收12.54%,销往美国占比少,东南亚、欧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是海外业务成长重要引擎,公司关注政策并构建风险管控体系与预案 [11] 财务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6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亿元 [8] - 公司目前商誉余额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不到7%,且构成商誉主体的业务健康,减值风险可控 [4] - 2024年营收和利润较2022年仍保持一定增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主要是战略性加大研发创新与市场拓展投入 [8][11]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新愿景是进入全球家用医疗健康市场前三强,通过有机增长和并购双轮驱动努力实现目标 [3][6] - 公司对标全球范围内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3] 其他问题 - 公司成长历史中积累丰富并购整合经验,有信心通过投资并购实现业务增长 [4] - 品牌力是公司发展核心之一,卓越产品力、优质服务是强化品牌力重要途径 [4] - 公司将结合战略、行业发展以及团队情况综合考量新的股权激励计划 [6] - 公司将合理统筹资金,如有股份回购等计划将按法规履行程序与义务 [6] - 公司眼科板块在布局人才阶段,会关注市场动态 [10]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已披露《市值管理制度》,将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10]
觅得“千金方”:上峰水泥季度净利连续倍增,热衷投资、分红,研发投入却缩减
华夏时报· 2025-05-11 16: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27亿元,同比下降15.70% [4] - 2024年营业收入54.48亿元,同比下降14.83% [4] - 2021年营业总收入达峰值83.1453亿元,2024年降至54.483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0%,毛利率27.41%,同比提升5.05个百分点 [5] - 一季度水泥平均售价397元/吨,同比上涨9.3% [5] 行业动态 - 水泥行业受房地产和基建影响显著,2024年头部企业如海螺水泥、天山股份等净利润均下滑 [4] - 一季度行业盈利改善主要因煤炭成本下降及水泥价格上涨 [5] - 同行业一季度净利润增幅对比:海螺水泥20.51%、华新水泥31.8%,上峰水泥增幅显著领先 [7] 投资与理财活动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4.75亿元,同比扩大82.7% [7] - 2024年主业利润占比55%,产业链延伸和投资翼各贡献22% [7] - 证券投资收益9499万元,持有海螺水泥等股票获利111万元 [7] - 2025年计划投资:3亿元用于新经济股权投资(半导体/新能源等)、10亿元委托理财、11亿元证券投资 [8] - 历史收并购案例包括内蒙古松塔水泥(2021年)、宁夏明峰萌成(2019年) [8] 分红与研发投入 - 2024年拟分红6.01亿元,占净利润95.73%,上市以来累计分红39.5亿元 [9][10] - 2024年研发费用1.26亿元,同比下降14.73% [10] 战略与未来展望 - 采用"一体两翼"模式,主业外注重产业链延伸和新经济股权投资 [8] - 二级市场投资以同行业龙头股为主,未来策略保持稳定 [8] - 公司对2025年行业回暖持谨慎乐观态度,但业绩持续性受基建/政策等因素制约 [6]
每周股票复盘:爱科科技(688092)2024年营收增17.58%,净利润降11%
搜狐财经· 2025-05-11 01:3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爱科科技报收于21.17元,较上周20.65元上涨2.52% [1] - 本周最高价21.66元(5月8日),最低价20.65元(5月6日) [1] - 当前总市值17.51亿元,在专用设备板块市值排名170/177,两市A股市值排名4978/5145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8%,主要受益于境内外下游行业需求稳定增长及市场开拓 [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00%,主要因研发投入加大、并购费用及人力成本上升 [2][4]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8.48%,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265项 [2][4] 专利与技术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及软件著作权147项 [2]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234,621,519.82元(发行价19.11元/股,总募资282,629,217.78元) [3] - 截至2024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23,381,158.67元,剩余17,529,159.12元 [2][3][4] 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股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 [2] - 持续督导期内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并完成整改,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因其他项目问题受监管措施 [3] - 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募集资金使用合规 [3]
岱勒新材(300700)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20:02
光伏行业发展情况 - 2024年我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加28.3%,集中式增量更显著,2025年新增装机量预计在215GW - 255GW [2]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乐观情况下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0%,预计在531GW - 583GW,全球光伏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2] 环保成本 - 公司会根据业务发展及环保要求确定环保投入,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2] 金刚石线销售价格及毛利率下降应对措施 - 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保障产品品质稳定 [2][3] - 强化设备、工艺技术升级,报告期内设备效率提升50%以上 [2][3] - 加强研发提升产品升级进程,分解产品价格下行压力 [3] - 加快自制钨丝母线产业化进程,提升钨丝金刚线产品出货比重,已实现冷拉工艺批量化生产 [3] - 强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深度合作降低采购成本 [3] 提升金刚石线产品盈利能力措施 - 加快碳钢丝金刚石线向钨丝金刚石线转型,4、5月光伏领域钨丝金刚石线收入超碳钢丝金刚石线 [4] - 全面推进冷拉拔钨丝自产,正在积极扩产 [4] - 积极推进冷拉钨丝金刚石线细线化,已批量销售20um产品 [4] - 推进精益化生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4] 长沙岱华业务研发资金投入 - 公司重视电子消费品及半导体方向业务,长沙岱华是业务平台,部分产品已批量化生产销售,2025年重点聚焦AF研发和销售推广,将根据项目进度和客户需求投入研发费用 [5] 钨丝产品替代挑战及应对 - 公司推进钨丝全面替代过程中技术和市场已得到验证,正在全面扩产 [6] 机器人领域产品应用 - 公司AF产品在机器人视窗有应用,成立专项研发小组,利用现有技术开发机器人灵巧手腱绳及视窗相关产品配套加工技术 [7] 高纯石英砂原料供应保障举措 - 积极推进与部分非洲与巴西矿源合作 [8] - 投入研发设备,提升矿源质量检测能力 [8] - 通过技术提升去除包裹体与杂质,使国产矿满足光伏及半导体要求 [8] 石材领域目标市场份额 - 2025年公司预计在石材领域目标市场份额30%左右 [9] 研发投入计划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1%,2025年将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总额会增加,比例受收入规模影响不好预计 [9][10]
海川智能(300720) - 300720海川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18
业绩增长相关 - 净利润增长主要系订单增加,公司管理层会努力拓展业务 [1] - 公司盈利增长点为巩固原有产品优势,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应用领域 [3] 业务发展策略 - 提升仪器仪表业务营收及挖掘其他业务潜力的方法是加大研发投入,整合子公司研发团队资源,研发新产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巩固技术优势 [1] - 维持毛利率和净利率良好态势的方法同样是加大研发投入,整合子公司研发团队资源,研发新产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巩固技术优势 [2] - 公司在研项目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研发新产品,用于拓展新应用领域 [2] 财务与资产相关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会向管理层反馈增加负债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生产规模或市场拓展的建议 [2] - 公司存货较高是因设备生产型企业需备库通用及常用原材料和半成品,且产品型号多,会优化生产、采购、销售环节协同,加强库存管理减少积压 [2] - 2024年研发投入虽减少,但不会削弱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2] 其他问题回复 - 分红时间请关注公司相关公告 [2] - 公司本期盈利水平请查阅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 [2][3]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是有创新能力较强的技术研发团队,未来会加大研发投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 行业本期整体业绩及与其他公司对比情况请查阅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 [3] - 行业发展前景请查阅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中的“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