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导体
搜索文档
盛美上海涨2.07%,成交额4.8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44.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3:56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183.40元/股,成交额4.83亿元,换手率0.61%,总市值880.1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44.82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25%和11.93%,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64%和25.8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4.61%,近5个交易日下跌9.12%,近20日上涨29.54%,近60日上涨67.14%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26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几乎全部来自销售商品,占比99.72%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65亿元,同比增长35.8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96亿元,同比增长56.9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7.2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7万户,较上期减少7.31%,人均流通股增至37360股,较上期增加7.8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603.63万股,较上期减少48.25万股 [3] - 主要机构投资者包括多只科创板及半导体主题ETF,其中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和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分别增加12.21万股和20.18万股 [3] - 诺安成长混合A和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A持股分别减少91.41万股和87.42万股,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半导体设备、中芯国际概念、先进封装、集成电路和第三代半导体等 [1]
星徽股份涨6.23%,成交额5.39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07亿
新浪财经· 2025-10-14 18:3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4日公司股价上涨6.23%,成交额为5.39亿元,换手率为18.47%,总市值为39.8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270.74万元,占成交额的0.06%,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1位,且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5]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为1.87亿元,占总成交额的8.7% [6]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7亿元,近10日净流入1.18亿元,近20日净流入1.13亿元 [6] 业务构成与产品线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金属连接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自有品牌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 [4] - 主要产品包括滑轨、铰链、拉篮、水槽、水龙头、智能小家电类、电脑手机周边类、电源类、家私类 [4] - 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划分,滑轨占比71.62%,智能小家电类占比16.77%,电源类占比8.01%,其他(补充)占比3.60% [8] - 公司音频产品的主要品牌是TaoTronics,TWS技术已普遍应用于蓝牙耳机产品,年销售额达数千万美金 [2] - 跨境电商业务板块在售产品包含小家电品类,如香薰机、咖啡机、空气炸锅、奶泡机等,主要在海外销售 [2]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减少9.38% [8]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13.67万元,同比减少208.43% [8] - 根据2022年半年报,公司智能家电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占公司电商业务收入的37.14% [4] - 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67.99%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16.07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9] 市场概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跨境电商 [8]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无线耳机、跨境电商、人民币贬值受益、家用电器、消费电子、QFII持股、工业4.0、第三代半导体、机械等 [2][8] - 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立于1994年11月11日,于2015年6月10日上市 [8] 股东结构与技术分析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71万户,较上期增加8.00% [8] - 截至6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13104股,较上期减少7.40% [8]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7.33元,近期快速吸筹,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8.74元 [7]
蔚蓝锂芯跌2.05%,成交额7.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009.4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1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4日公司股价下跌2.05%至18.20元/股,成交额7.27亿元,换手率3.60%,总市值209.9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009.43万元,特大单净卖出5234.72万元,大单净流出280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1.29%,近5个交易日下跌14.11%,近60日上涨32.56% [1] - 今年以来公司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83亿元,买入总额5.53亿元(占总成交额17.30%),卖出总额3.70亿元(占总成交额11.58%)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7亿元,同比增长21.59%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33亿元,同比增长99.09%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4.7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2亿元 [3] 业务构成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锂电池产品42.81%,金属物流产品31.93%,LED产品23.08%,其他2.18%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概念板块包括舟山自贸区、MLED、机器人概念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7.03万,较上期减少10.96%,人均流通股6369股,较上期增加12.0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776.37万股,较上期增加226.97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063.12万股,较上期增加201.50万股 [3] -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007689)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763.76万股,较上期减少84.46万股 [3] - 广发中证1000ETF(560010)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03.32万股,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012148)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罗山科技园进度条拉到90% 平湖实验室已布局下一代半导体
南方都市报· 2025-10-14 13:02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概况 - 展会将于10月15日在深圳举办,为期3天 [1] - 参展企业超过600家,新凯来公司将携最新半导体设备亮相 [1] - 深圳市龙岗区将重磅推出以罗山科技园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1] 罗山科技园项目规划与进展 - 罗山科技园总占地13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肩负解决半导体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的使命 [2] - 项目主体工程进度已完成90%,预计2026年底全部交付使用,于2024年4月全面动工 [7] - 采用“专班+国企”模式进行开发运营,罗山营销中心已于2024年8月底全面开放 [7] 罗山科技园核心功能区 - 罗山国际创新中心占地11公顷,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可容纳约5000名研发人员,供重点企业总部使用 [4] - 罗山产业集聚中心占地6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可容纳约6000名研发人员,用于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4][5] - 罗山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占地11公顷,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提供约1400套宿舍及会议、研发等配套服务 [5] 深圳平湖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 实验室拥有全球首个集科研和中试于一体的8吋功率半导体开放共享平台,配备380余台套先进设备 [13] - 已完成第一批123台装备的国产催熟验证,装备国产化验证完成率达99.2%,推动开发17台产线标杆机台 [13] - 平台建设了8吋中试能力、设计仿真工具链及分析检测中心,为行业提供材料、装备国产化替代验证服务 [12][13] 深圳平湖实验室技术布局与展会参与 - 实验室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材料研究,并布局第四代半导体超宽禁带和超窄禁带材料的前沿研究 [10][15] - 将在湾芯展上发布工艺、设备和软件平台,并主办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三个论坛 [8][15] - 研究成果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空天等领域 [15] 湾芯展特色与产业支持 - 展会设置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四大核心展区及AI芯片、RISC-V、Chiplet三大特色生态展区 [8] - 引进国际光刻大会、芯片学术大会等多个高端论坛 [8] - 龙岗区将成立“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态促进中心”,以加速构建完善产业生态 [7]
珂玛科技跌2.26%,成交额2.7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93.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0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下跌2.26%至63.04元/股,成交2.76亿元,换手率2.93%,总市值274.8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93.53万元,特大单与大单买卖占比显示大单净卖出力度较大 [1] - 公司股价表现强劲,今年以来累计上涨7.10%,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56%、17.39%和19.37%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35.34%,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3.52%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高度集中于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销售,占比达91.74%,表面处理服务收入占比7.20%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8720.00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81万户,较上期减少2.10%,人均流通股增至5217股,增幅2.15%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多家知名机构新进成为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等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8.54万股,较上期减少9.88万股,而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ETF等退出十大股东之列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涵盖半导体设备、次新股、光刻机等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27日,于2024年8月16日上市 [1]
荷兰“冻结”的安世半导体,对汽车产业有多关键?
虎嗅APP· 2025-10-13 22:14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被荷兰政府冻结资产、知识产权等,期限一年,部分外籍高管要求转让股权并暂停了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4] - 事件诱因市场普遍指向"国家安全审查",公司表示坚决反对不公正待遇并将运用合法手段维护权益,呼吁各方尊重商业规律和全球半导体产业共生关系[5] - 冲突发生在闻泰科技7月完成消费电子ODM业务剥离、董事会引入3名安世系高管并全力押注半导体的关键节点[4] 安世半导体背景 - 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历经八十余年发展,在分立器件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产品长期供应博世等全球头部企业[7][8] - 2016至2017年间由中国财团以约27.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标准产品业务并更名为安世半导体,成为荷兰法律下独立运营的公司[10] - 闻泰科技于2019至2020年通过分阶段并购以超330亿元交易总额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股权收购,2022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3.6亿美元、21.5亿美元和20.6亿美元[11] 安世半导体行业地位 - 作为分立器件领域少有全球化IDM企业,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链条产能布局,掌控关键成熟制程产能[14] - 全球共11,000名员工,在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拥有两座晶圆厂及三个组装中心,每年可交付900多亿件产品[15] - 2023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排名第三,是前十企业中唯一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0%[17] - 在全球小信号MOSFET、小信号二极管与BJT晶体管、ESD保护器件市占率均位列第一,车规功率MOSFET市占率名列前茅[17] 技术优势与市场绑定 - 高压功率器件产品单价是中低压器件3—5倍,已成为博世、大陆集团前十大汽车Tier1厂商核心供应商[18] - 早早布局GaN、SiC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成功研发1200V SiC MOSFET,满足电动汽车OBC、充电桩等多个应用市场[19][20] - 车规级半导体客户粘性极强,一旦进入车企供应链体系合作周期通常长达10年以上[20] 全球分立器件市场格局 - 高端产品主要由欧洲、美国和日本厂商主导,全球前十大厂商占有超过60%市场份额[22] - 中国本土厂商主要包括华润微、士兰微、扬杰科技等,在中低压MOSFET、二极管等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供应,正加速向高端市场渗透[22] - 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是功率半导体主要驱动力,2023年全球产量958.7万辆,同比增速达35.8%[17]
荷兰“冻结”的安世半导体,对汽车产业有多关键?
虎嗅· 2025-10-13 20:23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其资产、知识产权等被荷兰政府指令冻结,期限为一年[2] - 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要求转让股权,且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被暂停,荷兰企业法院已实施紧急措施,暂停CEO张学政的职务和职权[3] - 事件诱因市场普遍指向"国家安全审查",闻泰科技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称将运用一切合法合规手段维护自身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5] 公司战略背景 - 此次冲突发生在闻泰科技全面聚焦半导体的关键节点,公司于今年7月完成消费电子ODM业务剥离,董事会引入3名安世系高管,全力押注半导体赛道[4] - 闻泰科技在2019年至2020年间通过一场复杂的"蛇吞象"式分阶段并购,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交易总额超过330亿元[10] 安世半导体业务与财务表现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厂商,主要产品包括MOSFET、晶体管以及模拟与逻辑IC,主要营收来自汽车领域[9] - 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23.6亿美元,2023年实现营收21.5亿美元,2024年实现营收20.6亿美元[11]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历经八十余年发展,在分立器件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其产品长期供应博世等全球头部企业[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IDM模式) - 安世半导体是分立器件领域少有的全球化IDM企业,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链条产能布局[12] - 公司总部在荷兰,拥有11,000名员工,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拥有两座晶圆厂,以及三个组装中心,每年可交付900多亿件产品[13] - IDM模式使其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能分配,例如在高端IGBT与MOSFET需求激增时,可迅速将晶圆产能转向车规产品[14] - 在车规级分立器件的封测环节,公司通过IDM模式构建的自动化封测产能形成了明显领先优势[1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技术市场) - 2023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TOP 10中,安世半导体排名第三,并且是前10大企业中唯一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企业,其功率分立器件营收同比增长30%[17] - 公司在全球小信号MOSFET、小信号二极管与BJT晶体管、ESD保护器件市占率均位列第一,标准逻辑器件排名第二,车规功率MOSFET市占率名列前茅[18] - 在高压功率器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产品单价是中低压器件的3至5倍,已成为博世、大陆集团等全球头部汽车Tier1厂商的核心供应商[19] - 公司早早布局GaN、SiC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是业内唯一可同时提供级联型和增强型GaN器件的供应商,并已成功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1200V SiC MOSFET[20][21]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分立器件高端产品主要由欧洲、美国和日本厂商主导,前十大厂商占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核心企业包括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23] - 中国本土厂商主要包括华润微、士兰微、扬杰科技等,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但在中低压MOSFET、二极管等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供应,并加速向高端市场渗透[24]
分立器件,迎来“关键一天”
36氪· 2025-10-13 19:03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其资产、知识产权等被荷兰政府指令冻结,期限为一年 [1] - 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要求转让股权,并暂停了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荷兰企业法院已实施紧急措施,包括暂停CEO张学政的职务和职权 [1] - 市场普遍认为事件诱因是“国家安全审查”,公司表示坚决反对不公正待遇,将运用一切合法合规手段维护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 [2] 公司战略背景 - 此次冲突发生在闻泰科技全面聚焦半导体的关键节点,公司于今年7月完成消费电子ODM业务剥离,董事会引入3名安世系高管,全力押注半导体赛道 [1] - 2019年—2020年,闻泰科技通过一场复杂的“蛇吞象”式分阶段并购,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股权收购,交易总额超330亿元 [5] 安世半导体业务与市场地位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厂商,主要产品包括MOSFET、晶体管以及模拟与逻辑IC,主要营收来自汽车领域 [4] - 公司是分立器件领域少有的全球化IDM企业,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链条 [7][8] - 2023年,安世半导体功率分立器件营收同比增长30%,已跻身全球第3名,是前10大企业中唯一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企业 [10] - 在细分市场,其全球小信号MOSFET、小信号二极管与BJT晶体管、ESD保护器件市占率均位列第一,标准逻辑器件排名第二,车规功率MOSFET市占率名列前茅 [11] 财务表现 - 安世半导体2022年实现营收23.6亿美元,2023年实现营收21.5亿美元,2024年实现营收20.6亿美元 [6] 技术与产能优势 - 公司总部在荷兰,拥有11,000名员工,在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拥有两座晶圆厂,以及三个组装中心,每年可交付900多亿件产品 [8] - 通过IDM模式,公司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能分配,例如在高端IGBT与MOSFET需求激增时迅速将产能转向车规产品 [9] - 公司早早布局GaN、SiC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是业内唯一可同时提供级联型和增强型GaN器件的供应商,并已成功研发出性能优异的1200V SiC MOSFET [12][13] 行业格局 - 全球分立器件高端产品主要由欧洲、美国和日本厂商主导,前十大厂商占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核心企业包括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 [14] - 中国本土厂商主要包括华润微、士兰微、扬杰科技等,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但在中低压MOSFET、二极管等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供应 [14]
星徽股份跌0.97%,成交额3.71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901.70万
新浪财经· 2025-10-13 15:2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金属连接件(滑轨、铰链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自有品牌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 [4] - 主要产品包括滑轨(占主营业务收入71.62%)、智能小家电类(16.77%)、电源类(8.01%)和其他(3.60%)[8] - 公司音频产品主要品牌为TaoTronics,其TW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蓝牙耳机产品,年销售额达数千万美金 [2] - 跨境电商业务板块在售产品包含小家电品类,如香薰机、咖啡机、空气炸锅、奶泡机等,主要在海外销售 [2] 市场与营收表现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67.99%,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减少9.38% [8]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1013.67万元,同比减少208.43% [8] - 根据2022年半年报,公司智能家电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占电商业务收入37.14% [4] 股票交易与市场数据 - 10月13日,公司股价跌0.97%,成交额3.71亿元,换手率12.74%,总市值37.5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02.62万元,占比0.01%,在行业中排名第3位 [5]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961.19万元,近10日净流入9255.42万元 [6]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72亿元,占总成交额8.09% [6] 技术面分析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7.10元,近期快速吸筹 [7] -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8.74元 [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广东星徽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11日,于2015年6月10日上市 [8]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跨境电商,概念板块包括QFII持股、工业4.0、无线耳机等 [8]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71万户,较上期增加8.00%,人均流通股13104股,较上期减少7.40%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16.07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9]
【公告全知道】可控核聚变+稀土永磁+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固态电池+低空经济!先进金属材料龙头稀土永磁产能共计1.2万吨
财联社· 2025-10-12 23:12
先进金属材料龙头公司 - 公司业务布局广泛 涵盖可控核聚变 稀土永磁 机器人 第三代半导体 固态电池 低空经济等多个前沿领域 [1] - 公司稀土永磁总产能达到1.2万吨 并为"人造太阳"EAST大科学工程装置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项目提供核心产品 [1] 存储芯片相关公司 - 公司与长江存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并获得国家大基金持股 具有央企改革和华为概念 [1]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超过100% [1] 稀土资源公司 - 公司稀土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二 总储量达到约1382万吨 [1] - 公司业务涉及稀土永磁和数据中心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