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搜索文档
“百年菜乡”广西贺州力推优质农副产品走进粤港澳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9:36
行业地位与定位 - 贺州素有百年菜乡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的美誉 致力于推动优质农副产品进入粤港澳市场 [1] - 公司每年约70%蔬菜瓜果和60%畜禽产品销往大湾区 成为大湾区重要农产品供应地 [5] - 供港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与大湾区互认 [5] 产能与基础设施 - 2021年以来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4.53万亩 其中标准化温室蔬菜大棚1.65万亩 [3] - 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01个 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31个 数量均居广西首位 [3] - 畜禽设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5% 建成广西单体规模最大的陆基圆池设施渔业基地 [3] - 拥有10个内地直通香港出入境双牌冷链货车指标 实现鲜活农产品4小时直达大湾区 [5] 产品与产业链 - 贺州香芋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以上 深加工率达60% 全产业链产值超30亿元 [3] - 制定发布豆杯毛节瓜等大湾区热销蔬菜品种20项团体标准 [5] - 引进深圳京基智农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设施蔬菜贺州香芋生猪等全产业链 [1][3] 物流与销售网络 - 依托桂东国际农批市场和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扩大供粤港澳蔬菜直通直销规模 [5] - 双牌车每天可往返粤港澳大湾区 建立高效农产品流通体系 [5]
佛山市台商协会成立30周年:助力佛台合作迈向新台阶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9:12
佛台经贸合作成果 - 佛山累计吸引台资企业超1600家 涵盖群志光电 纬达光电等先进制造业企业[3] - 台商协会成立30年来累计为地震救灾 助学扶贫等捐款捐物近8000万元[3] - 台企在数字化 智能化转型中获得政策扶持 成为持续增资核心动力[3] 政府支持与营商环境 - 佛山承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实现台商投资放心 创业安心 发展顺心 生活舒心[5] - 广东上半年新增台资企业超740家 同比增长8.35% 新增合同台资超3亿美元[5] - 粤台贸易额达578.8亿美元 占两岸贸易总额39% 推进同等待遇政策落地[5] 区域合作与产业升级 - 佛山台协与茂名 云浮 江苏淮安等地台商协会签署区域合作协议[5] - 佛山正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浪潮[5] - 台商看好佛山产业升级机遇 将以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5] 台商发展历程 - 首家台资企业于1987年落户佛山 35年前台商考察全球多地后选择投资佛山[1][3] - 台协秉持联谊 沟通 服务 奉献宗旨 搭建高效政企沟通桥梁[3] - 台籍青年代表赞誉佛山包容特质 既能安心创业扎根 又能感受家温暖[3]
广东在澳门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搜狐财经· 2025-08-27 17:02
发行概况 - 广东省政府在澳门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连续第5年在澳门发行 [1] - 债券发行受到澳门 香港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 印度尼西亚等地机构高度关注 投标倍数达4.7倍 [1] - 2年期 3年期 5年期发行利率分别为1.63% 1.75% 1.85% [1] 债券类型与资金用途 - 2年期5亿元专项债券为首次境外发行蓝色债券 资金用于珠三角蓝色项目建设 涉及节能降碳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 - 3年期1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项目建设 [1] - 5年期5亿元绿色债券资金用于珠三角清洁交通及可再生能源等绿色项目建设 [1] 战略意义 - 发行债券旨在深化粤澳合作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支持澳门发展现代金融业 [2] - 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 - 促进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 加速琴澳一体化进程 [1]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青春之城 逐梦之城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1:28
深圳人口与人才政策 - 居民平均年龄32.5岁体现年轻化人口结构 [1] - 腾讯总部园区建设80.9万平方米企鹅公寓面向年轻人开放 [1] - 人才驿站为应届毕业生提供15天免费住宿及就业指导服务 [1] - 青年驿站项目提供7天免费住宿及城市融入服务 [1] 企业发展与营商环境 - 商事主体总数达450.8万户同比增长5.1% [2] - 企业数量281万户保持全国创业密度第一 [2] - 2019年设立全国首个"深圳企业家日"致敬民营经济 [2] - 民营经济推动从电子信息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转型 [2] 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 前海合作区允许25类港澳专业人士免试执业 [3] - 河套合作区汇聚447家科技企业和1.5万名科研人才 [3] - 深圳发布15项港澳青年就业创业补贴政策 [3] - 港澳人才将深圳作为北上创业就业首选地 [2][3] 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 - 深圳地铁单日客流量达1120.92万人次创年度纪录 [4] - 前7个月日均客运量880.92万人次居全国客运强度首位 [4] - 从边陲小镇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45年历程 [3]
编制“十五五”规划,广州向黄奇帆王一鸣等权威专家求智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13:48
规划编制机制创新 - 广州首次成立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 成员包括国家级智库权威专家 科研机构负责人 高校院长教授以及知名企业负责人 [1][2] - 专家委员会覆盖宏观经济 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 规划建设 绿色发展 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承担规划编制前期咨询 后期论证 宣传解读等职责 [2] - 市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带队与研发机构 制造业企业 服务业咨询机构 行业协会 高校 医院等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 获取宏观视野与微观体验相结合的建议 [2] 区域协同与调研行动 - 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各区调研 听取区级规划编制汇报 强调统筹全市一盘棋与推动各区特色发展相结合 [3] - 规划编制注重与佛山 东莞 清远等周边城市加强衔接协作 并与港澳"超级联系人"对接沟通 推动合作共赢 [3] - 赴国内主要城市调研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谋划与长三角 京津冀 成渝都市圈 海南自贸区等国家区域战略核心城市协同联动 [3] 公众参与与建议征集 - 开展"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新增粤港澳大湾区 营商环境 人才发展 城市国际化等主题板块 [4] - 活动开展一个月已收到建议近2500条 超过"十四五"建议数量 [4] - 市民建议中产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科技创新关注度分列第三 第四 第五位 体现对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高度关注 [4] 规划编制目标与方法 - "广泛凝聚共识 多方听取意见"六大行动是五年规划编制方式方法的重要创新 在高度 广度 深度 精细度方面均有提高 [5] - 坚持开门问策 集思广益 听取权威意见 专业意见 企业意见和一线鲜活意见 将优秀成果转化为发展思路和任务举措 [5] - 编制目标为落实国家战略 符合广州实际 彰显时代特征 体现市民意愿的高水平规划 [5]
多条跨城轨交迎来新进展 深圳都市圈加速融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8:47
深圳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龙坪区间右线盾构隧道贯通 全线累计完成5853环 完成率超85% [1] - 深莞正推动3条跨市地铁项目: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衔接东莞3号线、6号线支线北延衔接东莞1号线 建成后连通深圳与东莞凤岗/松山湖/滨海湾新区 [1] - 深圳城际轨道规划中11条跨市线路加速建设 包括穗莞深/深大城际等 [1] - 深圳机场东站建设中 将汇集深江铁路/广深第二高铁/深大城际及多条地铁线路 [1] 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影响 - 轨道交通建设推动"1小时交通圈"成型 促进深圳都市圈同城化与融合发展 [1][2] - 交通项目推动城市围绕站点半径1000米范围布局 形成疏密相间城市形态 [2] - 轨道延伸重塑产业逻辑: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贯通后 松山湖承接深圳技术外溢 形成"深圳研发+东莞中试"闭环 [2] - 大科学装置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享实验资源 创新链通过轨道高速流转 [2] 跨市交通便利性提升 - 临深片区交通接驳改善使"双城生活"更便捷 东莞惠州临深片区受深圳投资者关注 [2] - 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经济辐射范围通过轨道向周边城市延伸 [2]
今天,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正式揭牌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8 18:37
活动背景与主办方 - "科创驱动·共创未来"项目路演暨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揭牌活动于2025年8月8日在深圳福田区深铁置业大厦举办 [1] - 活动由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指导,福田资本运营集团、母基金研究中心主办,福田创投公司承办,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澳银资本支持 [1] - 母基金研究中心是根据国务院政策精神设立的平台,旨在推动中国母基金行业发展,提供行业研究、新闻资讯、中介服务等 [1] 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 - 母基金研究中心在深圳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旨在促进区域母基金行业交流与发展 [1] - 办事处将依托专业数据和研究成果,为政府及投资机构提供母基金行业发展策略 [1] - 未来将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母基金交流讨论会、LP&GP对接会、行业研讨会及路演活动 [9] 政府与机构表态 - 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表示将加强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搭建"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平台,优化科技金融生态 [3] - 母基金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王鹏指出,办事处设立旨在加强与大湾区合作,挖掘投资机会并推动资源对接 [5] - 福田资本运营集团与母基金研究中心、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企业路演与行业展望 - 活动中科云图、中科谛听等五家企业进行路演,与投资机构深度交流 [9] - 粤港澳大湾区被定位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股权投资活跃,母基金和直投基金发展迅速 [11] - 母基金研究中心将通过务实对接推动大湾区母基金行业协同发展 [11] 其他行业动态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 [13]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已启动 [14]
珠三角9市上半年进出口总值占全国五分之一
中国发展网· 2025-08-08 18:01
中国发展网讯 李少辉 聂金秀 记者罗勉报道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珠三角9市进出口 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96.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作为全 国外贸重镇,珠三角继续发挥着"稳定器"与"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4.38万亿元,既是珠三角外贸发展的里程碑,展现了区域外贸韧性;也标志着外贸发展新的起点,开启 携手港澳开拓市场的新篇章。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珠三角外贸表现平稳,较好应对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展现了区域外贸韧 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各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更加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链发挥更大作 用。 依托当地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和15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东莞玩具出口99.7亿元,覆 盖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白明分析:"东莞外贸面临压力较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作较早,如今其外 贸风险应对能力相对更强。" 肇莞穗增速领跑珠三角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2.9%的增速,肇庆(16.7%)、东 莞(16.5%)、广州(15.5%)、珠海(8.9%)、惠州(6.9%)、江门(6%)、 ...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4
金融支持政策 - 五部门联合发布30条金融支持举措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1] - 政策覆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社会民生服务、特色金融发展、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创新及监管机制完善 [1] - 目标为强化南沙在大湾区"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1]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1] - 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及监管平台 [1] 社会民生金融服务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范围并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 [2] - 支持粤港澳征信机构跨境合作及推进征信产品互认 [2] 特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并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支持生成式AI大模型开发与金融应用 包括智能信贷、投资研发及风控服务 [2]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鼓励利用自由贸易账户等为境外机构提供国际结算、资金交易等综合金融服务 [2] -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并探索期货国际合作新模式 [2] 跨境金融创新 - 积极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及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2] - 支持港澳投资者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2] 金融监管机制 - 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同并严格执行中央统一金融管理规则 [3] - 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金融监管创新机制以确保风险防控与改革创新匹配 [3] 配套保障措施 - 支持出台住房、人才及教育政策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 [3] - 为境内外金融专业人士提供出入境便利等发展条件 [3]
塔牌集团(002233):上半年业绩大增,盈利能力提升
东莞证券· 2025-08-07 18:1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超九成,营业收入20.56亿元(同比+4.05%),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92.47%),扣非净利润2.42亿元(同比+31.73%)[6] - 业绩增长主因煤炭价格下降、降本增效及投资收益(含浮盈)同比大幅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1.51亿元[6]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销售毛利率24.26%(同比+0.18pct),销售净利率21.4%(同比+9.52pct),水泥平均销售成本同比下降6.88%(大于价格降幅5.51%)[6] - 粤东区域水泥龙头,熟料产能1473万吨(全国排名第16),水泥产能2000万吨(广东省前列),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及沿海经济带建设[6] - 拟以5000万-1亿元回购股份(价格≤10元/股),预计回购占总股本0.42%-0.84%,用于员工持股计划[6] -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0.54元/0.55元,对应PE 15.3倍/15.1倍[8] 财务数据 - 2025H1水泥熟料销量810.59万吨(同比+10.90%),水泥销量同比+13.43%[6] - 2025E盈利预测:营业总收入4406百万元,归母净利润644百万元(EPS 0.54元)[9] - 2026E盈利预测:营业总收入4626百万元,归母净利润651百万元(EPS 0.55元)[9] 行业与公司优势 - 行业基本面回暖,"反内卷"竞争改善盈利,下半年基建发力或支撑水泥需求及价格[8] - 公司区位优势突出(梅州、惠州、龙岩三大基地),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良好,常年积极分红[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