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搜索文档
加速扩容提质!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增至668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1 17:01
专精特新专板发展现状 -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已吸引668家企业上板,其中2024年上半年新增157家 [1] - 分层结构:孵化层157家、规范层386家、培育层125家 [4] - 企业类型分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4家、国家级"小巨人"10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33家 [4] - 前沿科技领域企业占比接近90%,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七大领域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专板"含金量"显著提升 [2][4] 标杆企业案例 - 云圣智能(2017年成立)一季度营收超2023年全年,自主研发的全自主无人机系统应用于电力巡检等场景 [3]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70%,通过专板获得校园招聘、工作居住证等政策支持 [4] - 金史密斯科技2023年营收7.5亿元(80%来自海外),走步机等产品依托智能算法畅销全球 [9] - 通过专板绿色通道,金史密斯从申报到新三板挂牌仅用5个月,较常规流程提速33% [6][9] 资本市场支持机制 - 三四板绿色通道机制使企业平均审核用时缩短至37.2个交易日(较常规节省1/3时间) [9] - 2024年上半年专板企业累计股权融资超30亿元,历史总融资额突破150亿元 [11] - 北京首创股权融资奖励政策,2023年发放近1000万元奖励165家企业(单家最高30万元) [12] - 2024年奖励资金总额将进一步扩大,企业获得银行纯信用授信超1亿元 [11][12]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企业实践
36氪· 2025-07-11 09:41
新型工业化发展机遇 -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支撑,推动制造业向智能、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核心特征包括自主创新、数实融合、绿色低碳、内外循环 [4] -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加速演进,为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和质量注入动力,但技术门槛和资金投入对中小企业构成挑战 [5] -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财政补贴(如技术改造补助)、税收优惠(如税费减免)、金融支持(如低息贷款)为企业转型提供保障 [6] 专精特新企业路径 - 专精特新企业需具备专业化(细分市场优势)、精细化(工艺与管理)、特色化(产品独特性)、新颖化(技术创新)特征 [10] - 优势包括技术领先性、差异化产品竞争力、政府背书提升品牌声誉,并可获得20万—200万元奖补、500万—2000万元无息贷款等10类政策支持 [11][12] - 成长要点聚焦制造业薄弱环节(如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服务大企业供应链、加大创新投入、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 [13] 数字化转型策略 - 数字技术(如AI、区块链)驱动产业变革,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如远程运维、柔性制造)、供应链重组 [14] - 转型方向以数据为核心构建数字工厂,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资源优化,目标涵盖业务(价值链数字化)、技术(工业物联网架构)、组织(敏捷团队)三层面 [15][16] - 实施路径分四阶段:诊断评估→顶层设计→行动落地→生态构建(链接上下游协同) [17] 跨界创新与产业转移 - 跨界创新需建立跨行业合作、组建多功能团队,加大研发投入,领导者需具备"专、宽、高、远、筹"能力 [18] - 产业转移需评估政策、成本、市场等因素,通过新建或并购落地,配套市场调研、供应链重建、人才培训等计划 [19][20] 组织活力提升 - 企业文化需正向激励员工,领导层注重内部培养,通过股权激励等机制优化分配 [21] - 运营机制强调流程效率(如责任界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愿景建设增强员工归属感 [21] 核心观点总结 - 企业需融合专精特新、数字化、跨界创新等路径,把握政策与市场机遇,推动制造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1][22]
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和能力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4
普惠金融政策导向 - 《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重点完善普惠信贷、保险体系,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涉农领域及特定群体[1][2] - 目标包括优化信贷结构、防控风险、建立商业可持续机制,提升对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金融覆盖[1] - 监管将加强评估机制建设,修订普惠信贷制度,突出实效评价[4] 普惠信贷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12.2%,增速高于各项贷款4.8个百分点,单季增量1.9万亿元[4] - 金融机构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激励不充分问题,部分群体融资需求未有效满足[2] - 需通过创新信用贷款产品、数字技术降成本、丰富抵质押类型解决服务短板[2][3] 小微企业服务优化措施 - 引导银行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落实续贷政策,扩大首贷、信用贷覆盖,降低抵押依赖[4] - 农行甘肃分行推出"金担e贷",前5个月投放普惠小微贷款156.39亿元,实现线上自动审批[6] - 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设备更新、研发投入,如皓天医药获农行1000万元纯信用授信[5] 民营企业支持强化 - 新增民营经济专项支持内容,要求加强信用信息归集,推广"信易贷"模式[7][8] - 中国银行推出"中银科创产投贷",加速蓝箭航天等民营航天企业授信审批[8] - 强调平等保护民营企业金融权益,监测资金流向确保支持实体经济[8] 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 - 运用大数据、AI优化风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补足传统服务短板[3] - 需通过"科技+机制+生态"系统性建设实现普惠信贷高质量供给[9] - 数字技术赋能线上作业,扩展服务网络触达长尾客群[3][6]
远航精密(83391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23:0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8日 [3] - 活动地点在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包括泰康人寿基金、国金证券等多家机构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林峰,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徐斐,研究院院长汝金明 [3] 公司业务与产品情况 - 精密结构件具有导电连接、热敏保护等功能,用于电池模组和PACK配件制造,分镍结构件和非镍结构件,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 [4] - 热敏保护组件(TCO)产品终端客户为联想和戴尔,通过珠海冠宇、宁德新能源等供货 [5] 公司资质与发展情况 - 公司参与“GB/T 2072 - 2020”镍及镍合金带、箔材国家标准制定,是标准起草单位之一 [6]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及子公司金泰科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后企业所得税率为15% [6] - 公司将持续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深化垂直一体化发展,加强核心与市场竞争力 [6]
东莞企业IPO迎受理潮,北交所成“集结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0:26
东莞企业IPO爆发式增长 - 上半年沪深北交易所获受理IPO东莞企业数量达11家,其中在审企业8家,6月单月受理5家占比近五成 [1] - 北交所成为主阵地,7家东莞企业冲击北交所IPO(占比超六成),其中6家进入审核流程,审核聚焦创新性与业绩可持续性 [1] - 港股市场同步活跃,东阳光药二次递表港交所计划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主板 [1][4] 北交所成为IPO核心战场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177宗IPO中115家拟冲击北交所(占比超六成),东莞受理量位居全国前四 [2] - 6月受理激增源于政策周期与市场规律共振:北交所沉淀项目释放+主板/科创板撤材料企业转向 [2] - 北交所明确创新性量化指标:研发强度需超3%或年均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 [6] 东莞企业梯队与行业特征 - 截至2024年末东莞拥有184万户市场主体、22万家工业企业、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广东地级市首位,2024年总数量/总市值较2020年增长72.2%/41.9%,后备企业扩至347家 [3] - 上半年北交所申报企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制造业细分领域占比突出 [3] 港股市场多元化案例 - 东阳光药采用"介绍上市"模式整合医药资产:私有化港股平台东阳光长江药业+合并A股/港股分拆资源 [4][5] - 天域半导体等企业同步赴港上市,形成境内境外双线布局格局 [4] 企业创新力成为审核焦点 - 成功上市案例汉维科技(环保助剂)、力王股份均为细分领域"领头羊",汉维科技为东莞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 [7] - 天健新材(工程塑料)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半导体等领域,客户含比亚迪、小米;邦泽创科(办公电器)客户含亚马逊、沃尔玛 [8] - 北交所问询重点包括:核心技术来源(华汇智能)、行业竞争格局(东实环境)、毛利率持续性等 [8]
聚焦“专精特新” 浦银安盛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今日发行
全景网· 2025-07-10 09:27
产品发行与定位 - 浦银安盛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今日正式发行,是北交所唯一宽基指数产品 [1] - 北证50成份指数精选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最佳的50只北交所上市证券,包含大量专精特新企业 [1] - 指数覆盖AI、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能源等多个新兴产业细分龙头,兼具科技含量与成长潜力 [1] 公司战略与品牌布局 - 该产品是浦银安盛"全球科创家"和"指数家"业务品牌的深化,落实科技金融等政策的重要举措 [1] - "指数家"系列聚焦量化投资、指数增强、ETF三大业务线,提供指数增强、量化对冲、资产配置等解决方案 [1] - 产品丰富了"指数家"品牌产品线,针对小微盘成长风格提供差异化配置工具,满足高弹性、高成长性需求 [1] 产品矩阵与市场覆盖 - 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与沪深300指数增强、中证A50指数增强、中证A500指数增强、科创板100指数增强等多只宽基指增产品形成互补 [2] - 产品组合覆盖创业板ETF、中证A500ETF等宽基ETF,实现对京、沪、深各交易所及大、中、小、微盘风格的全面跟踪 [2] - 费率设计具有竞争力,优化投资体验,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 科技创新与资金引导 - "全球科创家"品牌通过高端装备、科技创新、港股通、全球智能科技等基金产品引导中长期资金投向科技创新主战场 [2] - 战略布局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分享中国"硬科技"发展红利 [2]
鸿仕达北交所募资近半用于偿贷及补流,80后董事长胡海东控股63%
搜狐财经· 2025-07-09 17:20
公司概况 - 昆山鸿仕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注册资本4266万元 主营业务为智能自动化设备、智能柔性生产线、配件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资2.17亿元 用于智能制造装备扩产、研发中心建设、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具体募投项目及金额:智能制造装备扩产项目6634.11万元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061.20万元 偿还银行贷款4000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6000万元 [4] - 其中偿贷及补流资金合计1亿元 占募资总额约46% [4] 股权结构 - 胡海东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直接持股44.22% [4] - 胡海东通过芜湖鸿振、芜湖鸿华间接控制18.52%表决权 合计控制62.74%表决权 [4] 管理层背景 - 胡海东1980年5月出生 本科学历 曾任职昆山瑞宝达电子工程师、良瑞光电销售经理 [6] - 2011年4月创立鸿仕达有限 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7亿元、4.76亿元、6.49亿元 呈持续增长趋势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969.30万元、3852.87万元、5348.62万元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6]
中证2000ETF华夏(562660)规模创近一年新高,盘中溢价交易,机构表示当前环境或仍有利于偏小盘风格演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1:50
指数表现 - 中证2000指数上涨0.02%,成分股恒工精密、通达海、普蕊斯、新特电气涨停,美迪西上涨15.25% [1] - 中证2000ETF华夏最新报价1.43元,盘中持续溢价交易,买盘活跃 [1] 资金流向 - 中证2000ETF华夏近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净流入839.53万元,合计净流入1402.46万元,日均净流入467.49万元 [1] - 中证2000ETF华夏最新规模达2.12亿元,创近1年新高 [1] 市场观点 - 中金公司认为小盘股估值虽有所抬升,短期波动或加大,但小胜大趋势可能尚未结束,当前环境仍有利于偏小盘风格演绎 [1] 指数特征 - 中证2000指数精选沪深两市2000只市值小、流动性优的证券,呈现极致小盘风格,与大中盘指数形成互补 [1] - 指数聚焦"专精特新"与民营实体经济,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新兴产业占比高,成长潜力十足 [1] -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不足2%,风险分散优势显著 [1] 产品信息 - 中证2000ETF华夏场外联接包括华夏中证2000ETF发起式联接A(019891)和华夏中证2000ETF发起式联接C(019892) [2]
每日市场观察-20250709
财达证券· 2025-07-09 11:28
市场表现 - 7月8日沪指涨0.7%,深成指涨1.46%,创业板指涨2.39%[3] - 7月9日市场涨幅较大,成交额1.47万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约2400亿[1] 资金流向 - 7月8日上证净流入250.48亿元,深证净流入299.12亿元[4] 消息面 - 香港证监会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5] - 美财长拟未来数周与中方会谈推动贸易磋商[6] - 央行研究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措施[8] 行业动态 - 2025年度电影总票房破300亿,较去年提前28天[9] - 33家建筑类企业发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10] - 三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零碳园区项目[11] 基金动态 - 7月多家公募旗下QDII基金限购“松绑”[12] - 深交所7月21日发布深证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13]
兔头妈妈锚定儿童洗护科研创新 获评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攀高峰
江南时报· 2025-07-09 11:07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 兔头妈妈入选2025年浙江省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标志着公司在儿童洗护细分领域的科研创新获得官方认可 [1] - 专精特新政策是国家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战略性举措,旨在培育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最早切入儿童分龄洗护赛道的品牌,以"爱与科学"为核心理念专注儿童口腔及皮肤健康技术研发 [3] 研发能力与基础设施 - 公司投入过亿在杭州建立自主研发中心,包含10个专业实验室(含口腔实验室、有机合成实验室等),标准对齐CNAS认证体系 [3] - 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例如口腔实验室与江南大学合作 [3] - 累计获得近40项自有专利,此前已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资质认定 [3] 奥拉氟技术突破 - 2024年7月实验室阶段首次自主合成防蛀原料奥拉氟,攻克检测方法、组分表征、安全评估等全链条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6] - 央视网报道称该技术打破德国60年垄断,第三方检测显示国产高纯奥拉氟再矿化效果达进口产品的3倍、抗酸蚀效果达5倍 [6] - 技术实现从传统氟化钠到进口奥拉氟再到国产高纯奥拉氟的升级迭代 [6] 产品应用与功效数据 - 奥拉氟防蛀牙膏新品实现12小时长效防蛀、28天牙釉质硬度提升42.96%、抑菌率99.9%、抗酸蚀能力65.8% [7] - 产品通过400项安全检测,保持分龄分剂量的科学配方特色 [7] - 儿童护肤领域推出专利小分子仿生胎脂肽,实验数据显示抗敏能力提升314%、炎症因子水平降低51% [7] 行业影响与品牌发展 - 公司科研突破获央视网、新京报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树立国货技术创新的标杆形象 [6] - 获评专精特新称号将激励更多国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7] - 公司在儿童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双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