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
搜索文档
山东拟立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8-01 15:50
核心观点 - 山东省通过立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促进导向和保障导向 注重创新性和引领性 多措并举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制约 [1][2] 数字经济现状 - 2024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49% 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5% 成为全省经济增长主引擎 [2] -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但相比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存在创新能力偏低 领军企业偏少 资源要素偏紧 发展生态偏弱等问题 [2] 立法框架 - 条例草案共10章62条 包含数字技术创新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数据要素 治理服务数字化 数字经济安全等章节 [2][3][4][5] - 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日 可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反馈 [6] 人工智能发展 - 从语料 算力 算法方面作出专条规定 在基础设施升级 技术融合创新 产业数字化转型及安全领域均有相应规定 [3] - 对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和伦理提出要求 [5] 数字技术创新 - 专设章节涵盖创新平台 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 [3] - 围绕开源 算力 算法等创新路径设计针对性条款 [3] 数字产业化 -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统计分类 结合山东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布局 [3] - 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互联网服务业 通信服务业 人工智能产业等领域 [3] - 提升通信设备 核心电子元器件 关键软件等产业发展水平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3] 产业数字化 - 山东产业数字化指数全国领先 是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 [4] - 围绕工业 农业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网络化应用 智能化升级展开制度设计 [4] - 加快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 [4] 数据要素 - 聚焦数据供得出 流得动 用得好 以数据资源持有权 加工使用权 产品经营权为基础 [4] - 从数据资源供给与管理 数据资产确认 数据流通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4] 治理服务数字化 - 从经济运行 政府监管 社会治理 政务服务 机关运行 城乡治理等方面明确数字化转型路径 [4] - 提升数字政府质效 [4] 数字经济安全 - 专设章节在网络安全法 数据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基础上细化规定 [5] - 着重规范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5] 保障措施 - 从人才引育 财税保障 金融支持 用地用能等方面作出规范 [6] - 明确包容审慎监管原则 [6]
威海绘就全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大众日报· 2025-08-01 10:15
核心观点 - 威海市发布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 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建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新型智慧城市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保持在全省前列 并培育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1] - 已形成以打印机、智能终端为主导的特色化数字经济 并在产业数字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获得省级激励 [1]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75% 位列全省第三位 [2] - 聚焦数据产业培育壮大和一二三产数字化转型 构建全链条数据产业体系 [2] - 加大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培育力度 加速释放实数融合效能 [2] - 2024年将打造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融合发展体系 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撑能力 [2] - 力争到2024年底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20个左右 依托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大脑” [2] 民生服务与政务服务 - 全面推进民生关键事“网上办”“掌上办”“免证办”“无感办”“智能办” [3] - 1924项市级全量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 [3] - 在“爱山东”App威海分厅上线910项围绕常办事项的服务 以及94个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 [3] - 全市4224项政务服务和14个领域的180类社会服务实现“减证免证”“扫码亮证” [3] - 打造了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一系列智慧化服务场景 [3] - 未来将着力推动“无证明办事”扩面、惠民补贴“免申即享”提质、智慧便民服务增效 [3] - 在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创新应用场景 力争智慧社区覆盖面达到90% [3] 城市治理与数字化模式 - 打造了民生服务“一网通办”、城市管理“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智治”的数字化治理服务威海模式 [1] - 推动系统互联、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创新城市治理理念和模式 打造城市智能体 [3] - 已在全省率先全域建成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 [1]
滨化计划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50
新闻来源: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 多年来公司深耕氯碱化工产业,始终坚持做强产业链,建成投运全球首套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工业化装 置,建有国内首套由间歇实现连续化生产的三氯乙烯装置,具有全国首套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粒碱装 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甘油法环氧氯丙烷装置产生的高盐废水采用催化湿式氧化工艺降解TOC,是全 国首个实现高盐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离子膜烧碱装置的企业。 7月29日,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 (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事项。 2025年6月29日,公司氯醇法环氧丙烷钙法皂化工艺顺利通过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 国内首家通过论证的氯醇法环氧丙烷生产企业。这一突破性技术获得认证,不仅标志着滨化股份实现了 关键技术升级,更为环氧丙烷产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滨化股份于2010年2月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主营业务为有机、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 主要产品为烧碱、环氧丙烷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氯碱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此次赴港IPO是公司推 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
非公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名单出炉 消费行业这些人受表彰
新京报· 2025-07-30 12:34
据新华社消息,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 京召开。会上,100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全国"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始于2004年,第二届至第五届评选分别在2006年、2009年、2014年、2019 年。今年都有哪些人获得了这一称号?记者看到,来自科技、医药、消费、纺织等多个领域的人士入 选,既有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也有餐饮店经营者。特别是在中央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受表彰 的建设者有的来自老字号等传统消费赛道,也有一些新兴的消费赛道备受关注。专家指出,把握年轻 化、新型消费趋势,也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撬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方向。 消费行业多人入选 其中,万事利集团有着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今以丝绸文化创意为主业,体现了传统消费行业的转型升 级。作为新兴消费业态的代表,备受年轻人青睐的"量贩零食"行业也首次出现在了这一表彰名单中。从 具体人选方面看,除了一些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长沙市开福区佳尝便饭菜馆、厦门市集美区味 友人饮食店等餐馆经营人士也位列其中。 量贩零食代表"鸣鸣很忙"受到关注 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年轻消费人群成为主力 ...
广域铭岛工业AI体系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3:24
公司技术体系与平台 - 广域铭岛打造以100%自研工业AI应用平台为核心的工业AI体系 [1] - 构建10大类业务诊断评估模型及1500+MCP服务/工具集 [1] - 自主研发GeegaOS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大模型AI解决方案 [2] 行业知识库与数据治理 - 沉淀500多个标准化工业指标及10多个行业级知识库的动态知识中枢 [1] - 采用"行业化统一标准+闭环治理机制"解决工业数据噪声大、标注难问题 [2] - 通过"指标工场"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管理层可读报告并构建动态知识图谱 [2] 业务覆盖范围 - 业务深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轻工等20多个垂直行业 [1] - 服务覆盖全球超40个城市 [1] - 解决方案应用于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光储、有色金属及化工等行业 [2]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作为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总部 [2] - 为企业研产销等场景提供咨询规划、模块化套件及实施服务 [2]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产业数字化服务与工业软件提供商 [2]
化工龙头大动作!滨化股份筹划赴港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2:13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目前相关细节尚未确定[2] - 赴港IPO是公司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有助于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和提升国际品牌形象[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82亿元 同比增长94.14%[3] - 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225.75%[3] 主营业务与产能地位 - 主营业务为有机、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 主要产品为烧碱和环氧丙烷[2] - 烧碱总产能61万吨 在山东省内位居前列 同时是国内最大的粒碱生产商和食品级烧碱生产企业[2] - 环氧丙烷产能51万吨 国内产能占比约6.25% 商品量居全国前列[2] 行业背景与产能数据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烧碱总产能共计5010万吨[2] - 2024年全球环氧丙烷产能为1792.5万吨 其中国内产能约816万吨[2] 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 - 氯醇法环氧丙烷钙法皂化工艺通过专家验收 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论证的氯醇法环氧丙烷生产企业[3] - 氯碱行业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公司计划打造高端电子化学品基地和零碳示范园区[3]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9日收盘 公司最新股价4.48元/股 总市值92.15亿元[3]
重庆璧山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优化质量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9 08:37
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政策支持 - 重庆市璧山区将"加快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写入《质量强区建设实施方案》并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 [1] - 现有数字化车间72个、先进智能工厂10个 [1] - 璧山高新区推出科技创新券由财政资金发放无偿资助企业购买创新服务 [1] - 重庆速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获得优惠利率信贷支持购进8台套磨齿机和机械臂使良品率提升至99.5% [1] - 4部门联合印发《璧山区2025年加快推进制造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 [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 - 璧山区大数据发展局主导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由重庆西算大数据公司运营 [2] - 已签约入驻华为、海康威视、奇安信、宇动源等数十家数字化服务商 [2] - 构建诊断评估、案例体验、方案推荐、政策对接、场景实践五大核心模块 [2] - 惠程科技新能源汽车高速智能充电桩项目获得充电、配电、储能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 [2] - 琪金食品集团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40% [2] 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搭建QMS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实现质量数据可见、可懂、可用、可运营 [3] - 质量业务流程活动在线比例超过75%关键质量业务流程优化幅度超过50% [3] - 成功接入140余家零部件供应商实现供应链业务全在线闭环管理 [3] 企业差异化数字化转型 - 优选20家数字化基础扎实企业开展工作试点建立需求清单和服务商项目库 [4] - 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搭建自动化检测设备导入、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系统 [4] - 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导入MES系统、SPC使商业显示模组灯板产出良率接近98% [4] 未来规划与人才培养 -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建设 [4] - 引导企业培育既懂质量管理又懂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 - 推广"小、快、精、准"解决方案树立优秀转型示范标杆 [4]
国联股份: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之部分回复报告-信会师报字[2025]第ZG12707号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26
收入确认方法调整 - 公司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6.23亿元、121.05亿元、差异比例分别为-16.21%、-10.23%和-15.91%,主要系对部分交易按净额法确认并对前三季度收入进行修正[2] - 公司将交易区分为存在物理空间移动(有实物流转)和不存在物理空间移动(货权转移)两大类模式,对后者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4][5] - 对于存在物理空间移动的交易(客户自提、供应商直发、多多物流),公司认为符合主要责任人身份,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6][9][11] 业务模式与收入确认依据 - 公司主营B2B电子商务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业务,网上商品交易业务占营业收入99.65%[3] - 在客户自提模式下,公司参与全流程并承担存货风险,符合主要责任人条件[9] - 在供应商直发模式下,公司主导采购、发货等环节并承担存货风险[10] - 在多多物流模式下,公司自主定价并承担价格波动风险[12][13] 收入确认方法变更原因 - 基于监管规则和特定风险事件,公司新增客户/供应商评价体系,对高风险交易采用净额法确认[16][17] - 前三季度收入更正涉及149家客户,主要因新增风险识别特征和更严格的核查标准[33] - 更正金额676,000.59万元,占比100%,涉及皮棉、钛白粉等多种商品品类[33] 内部控制与核查措施 - 公司修订《收入核算管理办法》,新增多维度客户/供应商评价体系[35] - 实施穿透核查、工商信息核查等措施识别高风险交易[17][24] - 会计师对72.03%的总额法收入和70.83%的净额法收入进行抽样核查,未发现商业实质问题[39][49] 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 - 公司及子公司绩效考核以归母净利润为主要指标,与收入金额不直接相关[46] - 高管薪酬由基础薪资+考核薪资+年度绩效分红组成,考核标准为归母净利润[47] - 主要子公司均达成年度绩效目标,实施"内创业家机制"激励团队[46]
中国旭阳集团(01907)连续第七年登榜《财富》中国500强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14:02
公司业绩与排名 - 公司荣登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第322位,排名较去年提升17位[1] - 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连续七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1] - 2024年营收475.4亿元/+3.2%,总资产598.41亿元/+11.2%,净资产158.77亿元/+9.7%,均实现上市六年连续增长[1] 公司发展历程与行业地位 - 公司创立于1995年,现已成为集焦炭、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多板块协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生产商、全球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2] - 公司在全国及印尼布局9大生产园区,形成2380万吨/年焦化、604万吨/年化工产能[2] 国际化战略 - 公司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建设首个海外焦化园区,2024年实现焦炭销量222万吨,营收7.3亿美元,净利润1500万美元[3] - 2024年固体己内酰胺海外销量实现200%以上增长[3] - 公司已在香港、印尼等地设立7个海外子公司,加速拓展蒙古、中东等新兴市场[3] 运营管理模式转型 - 公司由大规模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业,建立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4] - 公司建立三级研发体系,拥有20多个研究所和120多名博士为核心的千人研发团队[4] - 公司为行业提供托管服务,2024年运营管理服务规模886万吨/+114%,贡献收入42.25亿元/+109.5%[5]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公司累计投入12.1亿元实施146个数智化项目[7] - 智能配煤系统实现焦炭指标预测准确率90%以上,每年节约成本数亿元[7] - 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使故障率下降60%,多个项目入选省级智能工厂名单[8] 新材料新能源突破 - 公司建成国内首套5000吨/年氨基醇装置,打破国外垄断[12] - 公司布局高端聚酰胺新材料项目,一期单套规模5万吨/年[13][14] - 公司已建成四大高纯氢生产基地,具备53亿方/年氢气资源和34吨/天高纯氢产能[16] 可持续发展 - 公司环保累计投资93.2亿元,建设156项环保项目,污水回收率100%[17][18] - 公司形成69项环保专利,累计淘汰落后焦化产能500万吨[19] - 公司产品如旭阳1号焦、苯加氢产品等质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
威海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稳中向好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0:46
数字经济整体发展 - 威海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5% 列全省第三位 [1] - 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 做强数字经济产业 [1] 数字基础设施 - 2025年新建5G基站553座 累计建成8894座 率先实施5G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办工作机制 [1] - 培育国家5G工厂2家 省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4个 [1] - 2025年计划新建5G基站900座 累计超过9000座 重点覆盖核心产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区 [2] 数字产业化 - 实施集成电路"强芯"等九大工程 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 [1] - 打印设备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 [1] - 累计培育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9家 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22个 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20个 [1] 产业数字化 - 天润工业等3家企业获评2024年国家数字领航企业 入选数量全省第1 [2] - 累计培育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11个 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9个 [2] - 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17个 [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打印机产能整合 重点引进宽幅打印机 3D打印机及感光鼓 多棱镜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3] - 发展IGBT MEMS 红外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 支持汽车电子 工业机器人领域专用芯片开发 [3] - 推动工业软件开发 促进首版次高端软件应用 争创省级软件名园 [3] - 2025年底目标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20个 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标杆超80个 [4] - 实施"千项技改 千企转型"工程 推广"产业大脑+晨星工厂"模式 打造重点行业"产业大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