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搜索文档
余伟文:香港即将迈向“金融科技3.0时代” 代币化仍是发展重点
智通财经· 2025-11-07 20:19
11月3日至11月7日,"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创业节2025"在香港举行。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阐 述了"金融科技2030"愿景,聚焦四大重点领域,包括数据及支付基建、人工智能、业务及科技韧性,以 及金融代币化,统称"DART",旨在将香港发展成为一个稳健、有韧性与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 并详细讲述各个领域如何为香港金融科技开启新篇章。回顾过去十年香港金融科技生态的演变,余伟文 称,香港即将迈向"金融科技3.0时代",将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以可信、透明及智能为基础,塑造具影 响力和持久韧性的金融生态。 富兰克林邓普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庄丽雅预测,下一波大型企业将在人工智能和加密创新领域中涌现。 她强调,尽管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具有变革性,但最大的挑战在于企业架构转型管理,这方面初创企业的 适应能力优于传统业者。庄丽雅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投资收益主要集中在芯片制造商和云端服务等基 础设施供应商,但未来增长将来自企业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扩大盈利空间。她还重点提到实世界中加密货 币和NFT的应用,例如奢侈品的鉴定与防伪和网络资源分享,并赞扬香港具前瞻性的区块链规管,为业 界树立了创新的典范。 据悉,香港金融 ...
市北高新(600604.SH):开创公司拟与数通链谷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格隆汇APP· 2025-11-07 16:49
交易核心信息 - 市北高新子公司开创公司与关联方数通链谷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标的为上海市静安区两处房产,总建筑面积为3,461.80平方米 [1] - 房屋租赁期限为两年,自2025年11月8日起至2027年11月7日止,合计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1,165.53万元 [1] 租赁物业用途 - 房屋一(康宁路298、308号101室)将用于建设市北高新园区数通链谷党群服务站 [1] - 房屋二(康宁路288弄5号2、3层)将用于建设市北高新园区数通链谷区块链高质量孵化器 [1] 交易性质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承租方数通链谷为公司控股股东市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1]
市北高新:开创公司拟与数通链谷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格隆汇· 2025-11-07 16:37
核心交易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开创公司与关联方数通链谷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1] - 租赁标的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康宁路的两处房屋 建筑面积合计3,461.80平方米 [1] - 租赁期限为两年 自2025年11月8日起至2027年11月7日止 [1] - 整个租赁期的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1,165.53万元 [1] 租赁物业具体用途 - 房屋一(康宁路298、308号101室)将用于建设市北高新园区数通链谷党群服务站 [1] - 房屋二(康宁路288弄5号2、3层)将用于建设市北高新园区数通链谷区块链高质量孵化器 [1] 交易性质界定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承租方数通链谷为公司控股股东市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1]
通达电气涨2.54%,成交额2747.3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3.3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7 11: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7日盘中股价上涨2.54%至13.32元/股,成交金额2747.38万元,换手率0.61%,总市值46.8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31万元,其中大单买入155.48万元(占比5.66%),卖出102.17万元(占比3.72%)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2.31%,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3.26%、5.05%和0.45%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9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5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情况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18万户,较上期减少4.10%,人均流通股1.1038万股,较上期增加4.28%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64.78%,归母净利润5488.48万元,同比增长228.5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978.44万元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车载智能终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及配套汽车电气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网联系统系列41.45%,车载部件系列38.17%,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热管理系统系列16.89%,其他(补充)3.14%,移动医疗系列0.35%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概念板块包括智慧物流、无人驾驶、汽车热管理、区块链、华为概念等 [1]
数码港企业融资表现亮眼,AI、区块链与数字资产成焦点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23:08
论坛概况 - 2025数码港创业投资论坛于11月6日在香港数码港揭幕,活动为期两天 [1] - 论坛主题为“创与投之交汇:点燃成功之路”,汇聚近100位全球具影响力的创投专家、企业家及行业领袖 [1] - 论坛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引领下的全球创投市场新格局,聚焦AI、区块链及数字资产等前沿科技的实际应用与投资机遇 [1] 香港创科发展环境 - 香港在《2025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中跃升三位,位列全球第四 [1] - 香港特区政府持续加强AI实力,措施包括数字基建升级、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以及培育AI领域人才 [1] - 数码港是初创企业的起点,其“数码港投资创业基金”达到1比9的引资比率 [1] - 数码港不仅是初创企业本地成功的据点,更是迈向国际舞台的跳板 [1] 数码港功能与定位 - 数码港定位为香港数码科技枢纽、人工智能加速器及首要创业培育基地 [1] - 数码港致力于提升本地及落户企业的融资能力 [1] - 通过“数码港投资者网络”及“数码港投资创业基金”等关键投资渠道,配合旗舰活动及全面的创业培育计划,数码港成功引入全球投资者的关键资本 [1] 融资表现与成果 - 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间,数码港企业成功筹集资金近34亿港元,累计融资总额达460亿港元 [2] - 近期完成大额融资的数码港企业包括客路、保泰人寿、KPay、鲲KUN、Hashkey Group、DigiFT、LeapXpert及安拟集团等 [2] - 成功融资案例集中于AI、区块链及数字资产等领域,反映资本市场对相关领域的高度关注 [2] 企业上市与生态 - 今年数码港新增了10家上市企业,包括明略科技、云迹科技及讯飞医疗等,均于落户数码港后便成功上市 [2] - 数码港培育的企业Diginex与Real Messenger也成功上市 [2] - 数码港迎来两家独角兽企业进驻,分别为估值13亿美元的强脑科技,以及估值25亿美元的浪潮云 [2] 重点企业案例 - 明略科技于11月3日登陆港交所,公司依托AI核心技术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用户覆盖全球135家《财富》500强企业 [3] - 明略科技进驻数码港并设立其国际总部,打造面向全球的AI技术创新中心和业务服务平台 [3] 投资者网络与展望 - “数码港投资者网络”作为关键桥梁,在过去一年实现了同比增长三倍的成绩 [3] - 为把握全球科技投资热点,今年数码港特别成立了“AI投资圈”,专注于为具备持续增长融资潜力的AI企业进行精准配对 [3] - 展望未来,数码港将积极吸纳更多实力雄厚的全球投资机构,促成更多与高潜力企业的投资对接,尤其关注中东、东盟等高增长潜力市场 [3]
以太坊稳坐 “加密圈老二”:卖出100亿天价NFT,收割3000万币圈玩家
搜狐财经· 2025-11-06 19:22
以太坊市场地位与规模 - 市值达到5418亿美元,在加密货币中排名第二,相当于多个小米与京东的市值总和[1] - 占据加密货币总市值的14%,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比特币[1] - 以太币价格为27571.21元,7天内价格变动为-4.89%,流通供给量为120.69M ETH[3][20] 生态系统主导力 - 全球70%的去中心化金融资产位于以太坊网络,被称为去中心化银行龙头[1] - 80%的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在以太坊上完成,在数字藏品领域具有绝对话语权[1] - 网络支持存钱生息、发行数字作品、参与公平抽奖等多样化去中心化应用[6] 核心技术:智能合约 - 智能合约本质是自动执行的"if…then…"程序,用算法取代中介,实现规则即代码[9][11] - 应用场景包括自动理赔的航班延误险,无需人工审核即可实现秒级赔款到账[11][13][15] - 智能合约语言Solidity由盖文・伍德创造,成为绝大多数区块链应用开发的基础[26] 平台定位与愿景 - 以太坊定位为区块链应用商店,区别于比特币单一的价值存储功能[1][7] - 愿景是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信任基石,打造不归任何公司或国家所有的全球超级云电脑[2][4][5] - 核心目标是重构金融、游戏、社交等领域,成为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28] 发展历程与关键升级 - 2014年通过众筹募集1800万美元启动资金[18][19] - 2017年首次代币发行热潮推动以太币价格从不足10美元暴涨至1400美元[21] - 2022年完成合并升级,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能耗降低约99.9%[21] - 2024年以太坊现货ETF获批,华尔街资金单日净流入曾突破4亿美元[21] 核心团队与生态建设 - 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19岁撰写以太坊白皮书,提出世界计算机概念[16][17] - 约瑟夫・鲁宾创立ConsenSys公司,孵化小狐狸钱包等核心产品,全球用户超1亿[28] - 盖文・伍德撰写以太坊技术黄皮书,后创立波卡链推动行业整体进步[26][28]
标准先行、搭台唱戏,机动车拍卖走上特色快车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6 11:13
行业整体表现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机动车拍卖成交约125万辆 成交额近500亿元 连续7年刷新历史纪录 [2] - 2024年机动车拍卖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较上年增长75.83%和55.21% 市场规模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 [3] - 2021至2024年 机动车拍卖成交量从47.85万辆增至123.52万辆 增长2.58倍 成交额从230.05亿元涨到493.61亿元 增长2.15倍 [3] - 2024年1至9月 机动车拍卖成交量和成交额增幅均保持在40%以上 超越多数汽车行业细分领域 [3]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网络拍卖在机动车拍卖市场中普及广泛 2024年全国机动车专场拍卖会12.08万场 其中网络拍卖达11.84万场 占总场次近98% [4] - 行业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 前30的企业成交量占据95.83% 成交额占据96.94% [4] - 优信拍 汽车街和博车网稳居成交量和成交额两项榜单前三 在技术应用 业务创新和社会责任方面起到行业表率作用 [4] 政策与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二手车流通领域深化改革 出口业务稳步推进 以及消费者对高效透明便捷交易方式需求增长 为行业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 商务部等五部门2024年2月发布通知 明确积极探索建设二手车出口电商平台 拍卖平台 为行业走向国际化指明方向 [5] -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车辆检测 价值评估 现场拍卖等环节深入应用 推动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巅峰 [2] 新能源汽车拍卖趋势 - 2024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合计拍卖成交额为62.68亿元 市场份额较上年再增2.16个百分点 [8] -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团体标准《电动汽车拍卖检测评估规范》 旨在建立破解行业盲区的硬技术 [7] - 该标准首创"三合一"评级体系 应用三电系统检测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前瞻性 [8] 标准化与国际化进程 - 发布国家标准《拍卖术语》和团体标准《电动汽车拍卖检测评估规范》 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7] - 由中拍协牵头搭建的二手车出口拍卖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旨在系统构建国内二手车出口服务网络基地 [10] - 该平台整合拍卖公信力 互联网广域覆盖力及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 为中国二手车开辟全球通道 [10] 行业特点与发展前景 - 与美国机动车拍卖占二手车交易量35%至40% 日本占60%至70%相比 中国机动车拍卖仅占5%至10% 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5] - 机动车拍卖被定义为汽车流通的效率引擎 能加快二手车流转 缩短处置周期 提高经营规模 [5] - 未来5年行业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 推动市场化 专业化 标准化 科技化 体系化 国际化进程 加速实现跨越式发展 [6]
同花顺涨2.02%,成交额9.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681.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0:5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6日盘中报360.36元/股,上涨2.02%,总市值1937.30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9.94亿元,换手率1.01%,主力资金净流入2681.61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6.71%,近60日上涨23.16%,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83%,近20日下跌5.24% [1] 资金流向分析 - 特大单买入1.51亿元(占比15.22%),卖出1.41亿元(占比14.16%) [1] - 大单买入3.08亿元(占比31.01%),卖出2.92亿元(占比29.37%)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机构客户提供软件产品、金融数据服务等,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金融资讯和投资工具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增值电信业务48.33%,广告及互联网推广服务36.01%,基金销售及其他业务9.43%,软件销售及维护6.22%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2.61亿元,同比增长39.67%,归母净利润12.06亿元,同比增长85.29%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8.26万,较上期减少4.81%,人均流通股3336股,较上期增加5.0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462.93万股,较上期增加233.22万股 [3]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88.75万股,数量不变 [3]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57.13万股 [3] 分红历史与行业分类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9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1.93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概念板块包括金融科技、互联金融、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1]
千亿巨头IBM突然官宣:裁员!或影响全球数千名员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08:49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进行裁员,受影响员工比例预计为“较低的个位数”,以截至2024年底约27万名员工计算,按最低1%比例估算至少有2700名员工面临失业 [1] - 公司持续将发展重点转向高增长的软件和服务领域 [1] - 公司通过自动化替代重复性劳动,例如AI系统已接管约200名人力资源员工的工作,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招聘更多销售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以推动业务增长 [1] 历史裁员记录 - 公司在2013年4月曾进行全球重组,波及6000至8000名员工 [1] - 公司在去年3月解雇了部分市场营销和公关人员 [1] 行业动态 - 今年以来多家科技巨头宣布裁员,例如亚马逊在10月宣布裁减14000名公司员工,Meta表示将裁减约600名人工智能部门员工 [1]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163亿美元,同比增长9.1% [2]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7.4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公司高管表示加速创新是重点,正积极执行战略以推动营收增长加速并实现更高盈利能力 [3]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名为“IBM数字资产天堂”的全栈式区块链服务,旨在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受监管企业提供数字资产创建、管理、托管到结算的一站式平台 [4] - 该服务支持超过40条区块链,能自动处理交易发送、路径选择、状态监控、资金结算,并集成KYC、反洗钱等合规第三方服务 [7] - 服务提供高级安全护航,包括MPC多方计算、HSM硬件安全模块、冷钱包离线签名,并利用量子计算技术帮助应对量子计算破解威胁 [7] - “IBM数字资产天堂”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以SaaS形式提供,2026年二季度提供本地部署版本 [8]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于11月6日收盘报306.77美元,上涨1.97%,总市值达2867亿美元 [9] - 当日开盘价为301.38美元,最高价为307.20美元,最低价为299.71美元,成交量为464.79万股,成交额为14.13亿美元 [10] - 公司市盈率(TTM)为36.27,换手率为0.50% [10]
一头5000亿美元估值巨兽,正在浮出水面
虎嗅APP· 2025-11-06 08:07
文章核心观点 - 稳定币USDT及其发行商Tether凭借在新兴市场的广泛渗透和强大的网络效应,实现了用户和盈利的爆发式增长,并因此获得高估值,其发展模式体现了“草根市场驱动”的特点,与试图“顶层设计”的Libra项目形成鲜明对比 [2][3][4][5][6][36][37][38] 稳定币的全球应用与需求 - 在阿根廷等面临高通胀的新兴市场,民众使用USDT作为保值工具和支付手段,以抵御本币贬值,当地年通胀率从2023年的211.4%降至2025年中的43.5% [2] - 稳定币被广泛用于跨境支付,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使得到账迅速且成本远低于传统银行体系 [3] - 在阿根廷通过交易所购买的加密货币中,约三分之二是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主要是USDT [3] - 新兴市场用户使用稳定币的首要原因中,“用美元储蓄”和“将当地货币兑换成美元”分别占47%和39% [20] Tether的公司规模与市场地位 - Tether的“真实用户”数量已超过5亿,相当于全球约6.25%的人口 [4] - USDT发行规模超过1800亿美元,Tether在2024年净利润达到130亿美元,盈利性超过一些全球最大银行 [5] - Tether计划融资150亿美元,目标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与OpenAI估值相当,并高于字节跳动的3300亿美元和SpaceX的3500亿美元 [6]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稳定币整体市值3116亿美元,USDT市值约1833亿美元,占据整个稳定币市场约59%的份额,其最大竞争对手USDC份额为24% [21][23] Tether的发迹与增长策略 - Tether早期通过解决加密货币交易所Bitfinex的法币入金渠道问题,成为加密资产与法币之间的桥梁 [11][12] - 公司用户从2020年的约300万发展到2025年的超过5亿,增长主要得益于跨境支付便利性被发掘以及DeFi生态和RWA(真实世界资产)叙事的发展 [13][16] - 与竞争对手Circle主打合规牌不同,Tether采取“野蛮生长”策略,将业务重心放在亚非拉等新兴市场,以满足当地对低成本跨境支付和美元锚定资产的迫切需求 [27][28] - Tether通过广泛的渠道布局成功,包括与全球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深度合作,以及在多条主流区块链上发行USDT以增强流动性 [29][30] - 公司采用类似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地推”模式,在全球投资超过100家公司以建立分销网络,并在新兴市场建立了数百万个实体接触点 [32][33] 稳定币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前景 - 行业增长前景被广泛看好,美国财政部长预计到2028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美元,伯恩斯坦预计未来十年将增至约4万亿美元 [19][20] - 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监管框架的完善为机构资金大规模流入扫清了障碍 [20] - Tether的成功与Libra的失败形成了“草根市场驱动、监管模糊”模式与“顶层设计、合规过度暴露”模式的对比,后者因挑战主权货币体系、陷入合规泥潭及Facebook自身声誉问题而失败 [36][37] - 未来稳定币的核心竞争要素将围绕“信任”展开,包括监管合规性、透明度、流动性、生态和品牌 [39] - 短中期内Tether有望维持领先,但其市场份额可能因监管趋严及更合规的竞争对手(如Circle)的崛起而被压缩 [43] - Tether正通过与美国政商界建立联系、推出合规稳定币等举措向主流世界靠拢,以应对未来挑战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