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高端化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板块内部行业分化,啤酒或进入旺季上行通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09:33
行业周期调整 - 2024年前三个季度啤酒行业持续承受需求收缩压力 经历春节后及7-8月两次需求冷却周期 [1] - 极端天气扰动旺季销售 渠道去杠杆化形成"需求-库存-资金"三重压力 [1] - 2024年二至三季度进入行业低谷 [1] 复苏拐点显现 - 2024年三季度末政策拐点显现 消费券精准投放与居民收入预期改善促使餐饮渠道闭店率边际企稳 [1] - 龙头企业通过资产负债表修复 2024年下半年行业库存水位降至历史低位 [1] - 经营策略前瞻性调整 渠道结构向非现饮转型加速 数字化零售布局深化 [1] 业绩验证复苏 - 2025年一季报量价齐升验证行业复苏拐点确认 啤酒板块步入周期性上行通道 [1] - 25Q1啤酒板块收入201.5亿元 同比+3.7% 环比继续改善 [1] - 25Q1啤酒板块归母净利25.3亿元 同比+10.9% 增速环比提升 [1] 未来驱动因素 - 短期内啤酒消费旺季来临 宏观政策传导至终端消费场景改善 [2] - 渠道补库周期与即饮场景恢复形成共振 预计销量回升具备充分韧性 [2] - 中长期消费刺激政策持续推进 餐饮消费券等刺激更为直接有效 [2] - 经济触底刺激政策频出 啤酒高端化仍具想象空间 价格带升级仍大有可为 [2]
青岛啤酒(600600)2024年股东大会调研反馈
华创证券· 2025-05-21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战略一脉相承,经营动力更足,啤酒主业高质量仍是核心主线,重视产品研发,推进结构升级,强化北方市场优势,稳步推进盈利提升,且经营动力更充足,以销量增长为第一目标,积极布局新渠道及生鲜等多元化品类,调整修复华南市场,稳健拓展多元业务培育新增长点 [6] - 啤酒重视销量份额,补强南方弱势市场,积极布局新渠道及品类,将市场增长作为首要目标,区域上补强南方市场,产品上经典持续全国化、纯生升级全国化发力、白啤引领行业并布局健康化产品,渠道上积极布局线上、即时零售,强化生鲜供应链建设 [6] - 稳步培育多元化,开拓新增长点,在啤酒行业步入存缩量时代背景下,稳步试水多元业务,拟收购即墨黄酒,布局威士忌产业,青岛饮料短期不纳入上市公司但其部分业务具备培育潜力,华东葡萄酒板块与威士忌业务有潜在协同 [6] - 销量复苏信心充足,全年业绩具备弹性,中长期盈利有望稳步提升,公司将开展夏季风暴活动,对今年销量增长计划充满信心,Q2旺季销售提速可期,全年受益于成本红利延续业绩增长有弹性,中长期量利并重,多因素驱动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6] - 新班子动力充足,重视旺季提速催化,维持“强推”评级,啤酒高端化持续,青啤底蕴深厚,新管理层动力足,销量复苏及成本红利延续使业绩有弹性,建议重视Q2销售提速催化,维持业绩预测,当前H股25E股息率有吸引力且分红率有提升空间,维持A/H股目标价 [6]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1.38亿、336.39亿、345.56亿、352.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5.3%、4.7%、2.7%、2.0% [2]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5亿、48.75亿、53.03亿、56.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12.2%、8.8%、6.0% [2] - 每股盈利分别为3.19元、3.57元、3.89元、4.12元,市盈率分别为23倍、20倍、19倍、18倍,市净率分别为3.4倍、3.2倍、3.1倍、2.9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36419.68万股,已上市流通股70903.09万股,总市值993.95亿元,流通市值516.60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38.47%,每股净资产22.56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86.41/53.96元 [3]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方面,货币资金等项目随年份有不同变化,如货币资金2024 - 2027年分别为179.79亿、197.80亿、217.13亿、233.80亿元 [13] - 利润表方面,营业总收入等项目有相应变化,如营业总收入2024 - 2027年分别为321.38亿、336.39亿、345.56亿、352.35亿元 [13] - 现金流量表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等项目有变动,如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 - 2027年分别为51.55亿、57.35亿、61.40亿、64.08亿元 [13]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有不同表现,如营业收入增长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 - 5.3%、4.7%、2.7%、2.0% [13]
新经销:2024年啤酒线下市场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18 09: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全国啤酒销售规模同比下跌4%至1700亿元,产量达3521万千升同比下降0.6%,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2][16][22] - 中国啤酒零售均价较国际市场仍有倍数级提升空间,高端化为长期趋势[18][19][20] - CR5品牌集团市占率超80%,仅燕京啤酒收入小幅增长,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等收入均下降[13][16] 市场分类表现 - 全国177个城市按人均消费量和价格分为四类市场:基盘市场(59城)GMV跌10%,流量市场(60城)GMV跌2%,精品市场(38城)GMV跌4.4%,标杆市场(20城)GMV跌3.8%[2][25][35][36] - 基盘市场消费单价与人均量双低,烟酒店渠道GMV增长2%;流量市场依赖规模化流通,烟酒店GMV增6%;精品市场聚焦场景消费,烟酒店GMV增26%;标杆市场为行业制高点,烟酒店GMV增24%[2][25][32] - 79%城市市场类型保持稳定,14%城市实现量价提升,7%城市出现量价下降[30] 企业及渠道动态 - 重庆啤酒2024年营收146.4亿元同比降1.1%,净利润11.1亿元同比降16.6%,吨价4763.1元/千升同比降1.1%,2025Q1营收同比回升1.5%[3][13] - 新兴细分赛道精酿市场规模达30亿元,无醇啤酒增速超行业平均,折扣店渠道GMV增长180%渗透率超15%[3][5] - 非现饮渠道罐化率提升,电商+即时配送占比增加,烟酒店、夫妻店、KTV等渠道在各类市场均实现增长[2][3][13] 发展趋势 - 行业竞争聚焦健康化、场景创新与数字化渠道拓展,2025年部分企业出现经营改善迹象[4] - 渠道策略优化成关键,华润雪花强化非现饮渠道,百威中国加强家饮渠道,重庆啤酒侧重现饮场景[13]
涨价后,百威在中国的销量还在跌
搜狐财经· 2025-05-16 20:3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6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15.2亿美元,同比下滑7.5% [1] - 净利润2.34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2.35亿美元,同比下滑18.47% [1] - 总销量19.741十万公升,同比下降6.5%,中国市场销量减少9.2% [2][3] - 毛利率51.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下滑3.9% [2][10] - 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33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8%,盈利率22.7% [2] 中国市场困境 - 中国地区收入减少12.7%,主因即饮渠道疲弱及库存管理措施(占销量跌幅25%) [3] - 高端市场份额受青岛啤酒、华润啤酒挤压,毛利率从2021年53.9%降至2024年50.4% [9][12] - 渠道策略失灵,中高端餐饮及夜店需求不振,固有"夜店之王"优势削弱 [7][9] - 三四线市场布局弱于本土品牌,经销城市仅235个,青岛啤酒覆盖40多家工厂及11622个经销商 [18][20][21] 区域表现分化 - 亚太东部(韩国为主)销量及收入同比增11.9%和11.7%,西部(中国、印度)收入降13.8% [3][11] - 韩国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与中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3] 成本与战略调整 - 销售成本减少7.5%,每百升成本降1.5%,主因大宗商品价格利好及成本管控 [5] - 员工数量从2023年2.5万减至2024年2.1万,裁员约4000人 [6][7] - 转向中低价位市场,推广8-10元价格带产品,与餐饮品牌联名(如"鱼酷") [15][16] - 拓展非即饮渠道,与太古可口可乐合作覆盖家庭及中餐厅场景 [17][18] 行业竞争与趋势 - 中国啤酒行业产量连续下滑,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22] - 本土品牌高端化加速,青岛啤酒毛利率40.11%,华润啤酒41.1%,逼近公司水平 [9] - 市场份额向全国性品牌集中,公司面临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下降挑战 [23][24]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4月程衍俊接任CEO,为首位中国籍CEO,强调渠道与品牌组合优化 [22] - 2024年11月Fabio Sala出任中国区总裁,刘竹西接任首席销售官 [22]
财报解读|2024年啤酒业绩集体降速,场景化与多元化增长路线初现
第一财经· 2025-05-12 18: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国内主要啤酒企业收入均出现下降 百威亚太中国业务收入下降13% 其他企业降幅在1%-5%之间 [2] -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 同比下降0.6% 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下滑品类 [2] - 2025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526.1万千升 同比下降4.9% [3] - 百威亚太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销量下滑9.2% 收入减少12.7% 每百升收入下降3.9% [3] 企业盈利状况 - 青岛啤酒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 华润啤酒和重庆啤酒分别下降8%和16.6% [2] - 过去几年行业增长主要依靠高端化带动 呈现净利润增速远大于收入增速的特征 [2] 下滑原因分析 - 企业将业绩下滑归因于2024年炎热天气较短 雨水较多 以及餐饮 夜场等渠道表现疲软 [2] - 即饮渠道持续疲弱 消费习惯改变 due to外部经济环境影响 [3] 战略转型方向 - 行业增长方式从并购驱动转向高端化驱动 现进入场景化布局和多元化经营新阶段 [4] - 高端化逻辑发生转变 消费者从追求高质高价变为质价比 次高档产品(8-10元)快速放量 [5] - 企业加大非即饮渠道布局 百威亚太2025年一季度非即饮渠道销量和收入已取得增长 [5] - 华润啤酒从新渠道(即时零售)和新场景(登山 骑行 烧烤)寻求突围 [5] 多元化发展 - 青岛啤酒以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 拓展非啤酒业务跨产业布局 [7] - 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汽水 构建"啤酒+饮品"双轮驱动格局 [7] - 重庆啤酒先后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和天山鲜果庄园汽水 [7] - 华润啤酒通过收购进入白酒品类 2024年白酒业务收入21.5亿元 同比增长4% [7] - 饮料行业全渠道增速达7.9% 啤酒企业看中其与啤酒业务的协同性 [7][8] 多元化挑战 - 啤酒企业生产饮料难度不大 但面临触达消费者容易销售难的问题 [8] - 燕京啤酒茶饮料2024年收入1.1亿元 同比增长48.4% 但仅占总收入的0.7% [8] - 饮料行业对产品包装 口味和品牌定位要求更为精准 毛利率普遍较低 [8]
重庆啤酒(600132)公司调研报告:加快非即饮啤酒高端化新品布局 啤酒外拓展多元品类
新浪财经· 2025-05-11 16:22
公司新品布局 - 公司在啤酒品类内加快高端产品和罐装产品布局,2025年以来多个品牌推出新品,包括嘉士伯醇滑5°啤酒、乌苏啤酒天山原酿、重庆精酿全麦啤酒1L、西夏X5星空升级版等 [1] - 嘉士伯醇滑5°啤酒为面向福建市场的高端新品,提供瓶装和罐装两类包装 [1] - 乌苏啤酒天山原酿针对新疆市场,罐装设计(500ml)、麦芽汁浓度更低(9.8°P),易饮度提升 [1] - 京A推出多款复合果香型精酿啤酒,规格为330ml小罐装,电商定价23-27元/罐 [1] 非啤酒品类拓展 - 公司在基地市场试水拓展汽水和功能饮料,复用产能和渠道资源,如云南BU推出大理苍洱橙味汽水(575ml,5元/瓶) [2] - 新疆和重庆市场上市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新疆市场推出电持低糖功能饮料(250ml铝罐装) [2] - 嘉士伯集团收购Britvic后,软饮料销量占比从16%提升至30%+ [2] 消费环境与渠道表现 - 即饮渠道表现承压,25年4月餐饮行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2.7%,35%餐饮门店销售额下降,53%盈利下降 [3] - 五一假期餐饮行业表现较好,客流量同比+2.6%,外卖订单量同比+4.1%,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8.7% [3] - 公司推动非即饮渠道高端化,25Q1非即饮渠道占比56%,加快多元化高端拉罐新品上市 [3] 财务预测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148.3/150.1/152.9亿元,同比+1.3%/+1.2%/+1.8% [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3.0/13.6亿元,同比+14.0%/+2.5%/+4.7% [4]
百威亚太(01876)2025年Q1业绩再下滑:高端化“失速”,破局急不可待?
智通财经网· 2025-05-11 10: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销量19.74亿公升同比减少6.1%收入14.61亿美元同比减少7.5%净利润2.34亿美元同比减少18.47% [1] - 2024年全年营收62.46亿美元同比下滑8.9%净利润7.5亿美元同比下滑14.77%销量84.8亿公升同比下滑8.8% [1] - 2024年至今股价累计下跌超40%当前股价仅8港元出头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2024年销量/吨价分别内生同比-11.8%/-1.4%市场份额减少1.49pcts单Q4销量/吨价分别内生同比-18.9%/-1.4% [2] - 印度市场2024年全年及Q4收入增长均接近20%位列全球四大市场之一 [2] - 韩国市场2024年份额同增3.49pcts销量/吨价/EBITDA内生同比+3.6%/+8.7%/+33.2%单Q4销量同比高增8.5% [3] 高端化战略挑战 - 中国高端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近50%降至2020年42%目前约40% [6] - 本土品牌如华润啤酒中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超50%高档产品增长超10%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营收占比68.54% [6] - 公司调整战略聚焦百威和哈尔滨啤酒两大品牌强化供应链优化与本土化深耕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啤酒行业2024年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高端市场规模预计达2800亿元占比40% [8] - 8元价位成为竞争主战场华润啤酒指出8元细分价位扩容最快竞争最激烈 [8] - 行业销量结构从"大底尖顶"升级为"金字塔形"未来5年8元-10元取代6元价格带是确定性逻辑 [8]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需聚焦产品创新如精酿、联名款开发超高端啤酒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9] - 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对夜场、餐饮等传统渠道投入开拓电商、便利店等新兴渠道 [10] - 关键突围点在于供应链效率提升、产品创新、渠道多元化及本土化深度执行 [10]
重庆啤酒一季度业绩增长,公司称对今年啤酒行业谨慎乐观
第一财经· 2025-05-09 14:46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啤酒行业整体表现黯淡,受餐饮、夜场等现饮渠道疲软及夏季多雨影响,多家企业业绩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部分啤酒企业业绩触底反弹,行业有望在促消费政策下获得更有利发展环境,但仍面临竞争加剧、成本波动等挑战 [1] - 中国啤酒行业自2013年产量顶峰后持续下滑,2024年总产量较2013年下降30.1%,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 [2] 重庆啤酒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6.45亿元(同比-1.15%),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16.61%)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55亿元(同比+1.4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4.59%),恢复个位数增长 [1] - 高档啤酒(≥8元)为营收主力,2025年一季度贡献25.72亿元(同比+1.21%),主流啤酒(4-8元)营收15.2亿元(同比+1.99%) [2] 高端化战略与产品趋势 - 啤酒高端化持续推进,形式从单纯提价或品质升级转向多元化发展,如精酿啤酒、果味酒、无醇/低醇啤酒等高价差异化产品 [2] - 公司重点布局非现饮渠道高端化,通过易拉罐包装和零售渠道产品组合实现明显增长 [3] - 行业高端化边界模糊化,消费者需求从传统啤酒向多元化特色产品转移 [2] 渠道竞争与布局 - 非现饮渠道(超市/便利店/电商/即时零售)成为高端化新战场,行业竞争加剧 [1][4] - 公司在强势市场加大资源覆盖密度,大城市通过外卖平台合作及创新举措提升渠道渗透率 [4] - 探索新消费场景以扩大非现饮渠道销售机会 [4]
寻觅“举杯”新场景 啤酒企业双重压力下的销量困局
北京商报· 2025-05-08 19:1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7家啤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521.33亿元,净利润174.37亿元,业绩呈现"四降三升"分化格局 [1] - 57%的酒企出现啤酒销量下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1][3] - 营收分为三大阵营:百威亚太456.7亿元居首,华润啤酒386.35亿元、青岛啤酒321.38亿元位列第二三,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组成百亿级第二阵营,珠江啤酒57.13亿元和惠泉啤酒6.47亿元处于尾部 [1] 企业分化表现 - 4家企业营收下降:百威亚太(-8.9%)、华润啤酒(-0.76%)、青岛啤酒(-5.3%)、重庆啤酒(-1.15%) [2] - 3家企业营收增长:燕京啤酒(+3.2%)、珠江啤酒(+6.56%)、惠泉啤酒(+5.44%),但尾部企业合计营收63.6亿元仅占百威亚太的13.93% [2] - 区域啤酒企业通过渠道下沉和高端产品(如U8)提升产品结构,在缩量市场中获得相对竞争优势 [2] 销量压力分析 - 主要企业销量下滑:华润啤酒1087.4万千升(-2.5%)、百威亚太848.1万千升(-8.8%)、重庆啤酒297.49万千升(-0.75%) [3] - 即饮渠道(餐饮、酒吧、KTV)持续萎缩,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6.6%),饮品赛道人均消费从21.6元降至18.6元(-13.9%) [4][5] - 高端产品增长放缓:百威亚太在中国高端市场份额从50%降至42%,重庆啤酒高档产品收入下滑2.97% [5] 行业转型方向 - 即时零售成为战略新渠道,啤酒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0-2022年增长83%,酒水线上渗透率达35% [6] - 企业布局即时零售场景:华润雪花与歪马送酒合作开发电竞/露营/夜市定制产品,青岛啤酒在24城实现新鲜直送 [6] - 行业竞争重点从渠道争夺转向消费场景挖掘,技术高端化与即时消费场景成为两大发展方向 [7] 消费趋势变化 - 行业面临高端化、个性化、性价比和年轻化四重挑战 [5] - 悦己逻辑和情绪价值成为新一代消费者核心诉求 [5] - 消费习惯调整导致传统即饮场景(如KTV)啤酒消费减少 [4]
百威亚太(01876) - 2025 Q1 - 业绩电话会
2025-05-08 1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销量和收入分别下降6.1%和7.5%,每百升收入下降1.5%,正常化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下降11.2%,EBITDA利润率收缩140个基点 [7] - 销售成本每百升下降1.5%,主要受大宗商品利好和成本管理举措推动,部分被运营去杠杆化和国家组合因素抵消 [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亚太西区 - 销量和收入分别下降8.6%和11.7%,每百升收入下降3.4%,正常化EBITDA下降17.6% [7] 中国业务 - 销量下降9.2%,受市场疲软、即饮渠道低迷和库存管理举措影响;收入下降12.7%,每百升收入下降3.9% [8] - 家庭消费渠道的销量和收入贡献增加,哈尔滨ICGD零糖啤酒销量一季度增长约70% [9][10] 亚太东区 - 销量和收入分别增长11.9%和11.7%,每百升收入下降0.2%,正常化EBITDA增长24.4%,EBITDA利润率扩大337个基点 [11][12] 韩国业务 - 销量双位数增长,收入双位数增长,每百升收入持平,正常化EBITDA双位数增长,EBITDA利润率大幅扩大 [12] 印度业务 - 一季度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组合的销量和收入持续增长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市场 - 消费者参与度和信心较低,市场疲软在广东、浙江、福建和江苏地区以及即饮渠道更为明显 [17] 韩国市场 - 一季度销量因4月提价前的发货阶段而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各渠道表现强劲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保持不变,聚焦啤酒品类的领导和增长,尤其是高端化和数字化生态系统,并优化业务 [20] - 重点关注市场份额、家庭消费渠道和百威、哈尔滨等大品牌 [21] - 执行方面强调责任、资源和奖励的“三R”原则 [22] - 在中国市场,继续推进渠道扩张战略,聚焦家庭消费渠道高端化,增加营销投入,扩大BEES平台覆盖范围 [8][9][10] - 在广东市场,致力于通过打造哈尔滨ICGD零糖啤酒、扩大家庭消费渠道覆盖和分销、提升销售团队能力等举措来捍卫市场份额 [27][28][30] - 核心+ +战略旨在成为次高端市场的最佳价值主张,通过产品优势、品牌力量和渠道拓展来实现增长,重点关注家庭消费渠道和中餐厅 [39][40][4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消费者信心仍较低,二季度情况尚早,需关注消费者信心恢复情况,公司将专注于可控因素,提升执行能力 [17][57][58] - 韩国业务商业势头良好,提价决策基于宏观环境、竞争格局和产品组合实力,目前市场份额增长态势强劲 [60][62][64] - 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尚难量化,若持续可能加剧现有趋势,公司将专注于战略执行以应对 [46][47][4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太古可口可乐在湖北和安徽两省开展合作试点,一季度取得市场份额增长,未来有望拓展合作领域 [85][86][87] - 哈尔滨啤酒具有全国性品牌、文化底蕴、功能故事等竞争优势,近期提升了视觉品牌形象,ICGD零糖啤酒增长势头良好,公司对其增长前景充满期待 [92][93][9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中国业务二季度表现及定价策略 - 中国消费者信心仍低,二季度情况尚早,五一假期数据积极;定价方面,高端产品12月有小幅提价,联合品牌需考虑宏观经济和竞争格局,目前暂无新消息 [17][18] 问题2: 广东市场竞争及应对举措 - 广东是竞争激烈的市场,核心+ +细分市场增长是机会;公司将通过打造哈尔滨ICGD零糖啤酒、扩大分销、提升销售团队能力等举措捍卫市场份额 [26][27][30] 问题3: 核心+ +战略的来源、适用场景及衡量标准 - 核心+ +是从核心+产品的可及性升级,旨在成为次高端市场最佳价值主张;销量来源包括现有消费者升级、新消费者和竞争品牌;衡量标准包括增长率和在核心+ +总组合中的贡献;重点关注家庭消费渠道和中餐厅 [39][40][44] 问题4: 美国关税对广东市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关税影响尚难量化,若持续可能加剧现有趋势;公司将专注于战略执行,优先发展百威,加大核心+ +投入,拓展家庭消费渠道分销,选择性投资超高端产品 [46][47][49] 问题5: 中国即饮渠道复苏情况 - 公司对即饮渠道复苏持保守态度,消费者家庭消费场合增长趋势持续;一季度行业略有改善,但消费者信心仍低;需关注消费者信心恢复和夜生活场所开放情况 [55][56][57] 问题6: 韩国业务提价后的市场反馈 - 韩国业务商业势头良好,提价决策基于宏观环境、竞争格局和产品组合实力;目前市场份额增长态势强劲,新包装设计受消费者欢迎 [60][62][64] 问题7: 成本效率提升举措的效益及重点领域 - 效率提升注重可持续和持续改进,关注价值创造;将继续投资供应链和商业领域,通过数字化等手段提高效率,确保安全、质量、市场份额和品牌力量优先 [71][72][74] 问题8: 中国市场去库存情况及销售动态 - 去年夏季库存积压,今年一季度继续调整库存;预计2025年下半年销售给批发商(STWs)和销售给零售商(STRs)的数据将趋于一致 [79][80][81] 问题9: 与太古的合作进展及未来拓展可能性 - 2023年12月与太古可口可乐在湖北和安徽开展合作试点,一季度取得市场份额增长;双方合作良好,未来有望拓展合作领域 [85][86][87] 问题10: 哈尔滨啤酒的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 - 哈尔滨啤酒具有全国性品牌、文化底蕴、功能故事等竞争优势;近期提升了视觉品牌形象,ICGD零糖啤酒增长势头良好;公司将重点在家庭消费渠道拓展该品牌 [9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