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

搜索文档
“互联网+”助力白酒行业转型,遵义白酒专卖平台焕新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49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中国白酒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消费市场升级和传统文化热度升温推动行业发展 [1] - 白酒作为中国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历史底蕴和现代社交功能 [1] - 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数量稳步增长,高端及个性化定制需求持续释放 [1] - 新生代消费群体对品牌、文化及健康饮用等多元要素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1] 互联网+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 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及短视频直播等工具实现商品信息透明化和购买渠道多元化 [2] - 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推荐系统提升营销精准度和用户体验 [2] - 线上渠道打破地域壁垒,为中小型品牌和地方特色产品提供公平竞争平台 [2]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依托自主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到销售端的数据贯通,加强库存、订单和物流环节的实时把控 [3] - 整合本地优质厂家资源,提供酱香型、浓香型等多类精品美酒 [3] - 注重内容建设,推出科普文章与品鉴指南,通过公众号矩阵和短视频传播形式普及正确饮用知识 [3] - 开放入驻加盟政策,为线下实体门店、电商达人及社区团购组织者提供标准化商品库、实时库存查询工具及结算支持 [3] - 配备专业运营顾问团队,量身定制本地化推广方案,并通过云端数据分析机制帮助合作方把握市场动态 [3] 用户服务与体验 - 设立7×24小时在线客服响应机制,协助售后处理 [4] - 建立会员积分体系与互动社区模块,促进消费者交流品鉴心得 [4]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品质至上原则和科技创新驱动,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网络 [4] - 加快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布局步伐,满足高品质、美学兼备的地方美酒需求 [4] - 促进产业升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4]
阿里巴巴财年收入逼近万亿创新高 AI相关产品连续七季度三位数上涨
长江商报· 2025-05-19 09: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阿里巴巴带来了一份史上最强的财报。 5月15日晚间,阿里巴巴(09988.HK、BABA.US)发布2025财年(自然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及第四季度 (截至3月底止季度)业绩。公司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 1730.65亿元,同比增长5%;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294.70亿元,同比增长62.36%,均创下历史新高。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见 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云智能集团季度收入增长加速至18%,其中AI相关产品收 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在5月15日晚的业绩交流会上,阿里巴巴表示,集团剔除大润发和银泰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本季度内,阿里 巴巴正式完成对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的出售,基本形成了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阵型。 从各分部经调整EBITA来看,淘天集团和云智能集团依然是阿里巴巴盈利支柱。第四财季,淘天集团盈利417.49 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较过去几 ...
大连友谊分析师会议-20250517
洞见研报· 2025-05-17 16: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大连友谊,2024年保税商品零售业务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比重为28.11%,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7,224.69万元,同比增加12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63.99万元,亏损同比增加108.89%。公司将从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两方面提升收入和盈利能力,零售业包括维持线下百货业态稳定经营和转型线上新零售业务,房地产业聚焦大连金石谷项目转型发展 [24][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大连友谊,所属行业为商业百货,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李剑、董事、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姜广威、独立董事陈玲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机构相关人员接待对象包括投资者和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2024年公司保税商品零售业务收入为10,462.46万元,占全年营业收入比重为28.11% [24] - 零售业发展计划:线下百货业态坚持“好品质、在友谊”理念,优化商品结构,推进百货店购物中心化,多维度促销售,打通线上线下;线上新零售业务以盈驰新零售为主体,深化布局,完善商品合作体系,优化业务管理模式,合理优化仓储合作 [24][26][28] - 房地产业聚焦大连金石谷项目转型发展,加强与管理部门沟通,明确产业定位,谋求对外合作 [26][31] - 截至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志祥 [26]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24.69万元,同比增加12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63.99万元,亏损同比增加108.89% [26]
大连友谊(000679)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7:08
业务情况 - 2024年保税商品零售业务收入10,462.46万元,占全年营业收入比重28.11% [1] 盈利增长点及发展规划 零售业 线下百货业态 - 坚持“好品质、在友谊”理念,优化商品结构,推进百货店购物中心化,多维度促销售,打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3][4] 线上新零售业务 - 以“零售 to C”为方向,以盈驰新零售为主体,丰富业务矩阵;完善商品合作体系,规划调整商品门类;优化业务管理模式,控制商品经营风险;优化仓储合作,防控风险、节约成本 [3][4] 房地产业 - 聚焦大连金石谷项目转型发展,加强与管理部门沟通,明确产业定位,谋求对外合作 [3][4] 实际控制人情况 - 截至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志祥 [3] 盈利水平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24.69万元,同比增加12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63.99万元,亏损同比增加108.89% [3]
自营生鲜供应链再亮红灯,盒马百店计划遭遇食安考验
华夏时报· 2025-05-16 15:21
食品安全问题 - 青岛盒马潍坊分公司销售的小町蛋业生产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地美硝唑不得检出 甲氧苄啶残留量13μg/kg超标(标准10μg/kg) [1][2] - 南京盒马第九分公司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氯吡脲含量0.085mg/kg超标(标准0.05mg/kg) [1][2] - 盒马App上涉事30枚装"0抗生素"鸡蛋仍在售 位列肉禽蛋回购榜第一名 北京售价17.9元 [3] - 小町蛋业称同批次产品复检合格 但因门店未及时提交申请导致系统显示不合格 山东省监局表示复检非官方行为 [3] 供应链管理 - 盒马已因供应链产能问题与小町蛋业解约 采购有评估体系和检测流程 不合格不合作 [2] - 鸡蛋采取分区域供货模式 潍坊门店供应商来自山东德州 北京、上海、贵州等地各有不同供应商 [4] - 行业普遍采用类似采购模式 解决食品安全需加强生产源头管控 山姆同类产品选择德青源等大型供应商 [4][5] - 生鲜供应链本是盒马核心优势 但快速扩张对食品安全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6][7] 扩张战略 - 盒马聚焦鲜生和NB两大业态 2023年主力业态已盈利 2024年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且双位数增长 [6] - 2024年新开72家鲜生店 新财年计划再开近100家 进入几十个新城 首个镇级门店已在苏州吴江开业 [6][7] - 快速扩张得益于商业地产租金下降 以及与即时零售战略协同 [7] - 门店总数已近430家 覆盖近50个城市 但食品安全问题在重庆、北京等多地出现 [6][7]
深圳超市兴衰史:把山姆买成全球销冠,却造不出“胖东来”
虎嗅· 2025-05-16 11:14
5月初,"人人乐"被退市了。 这家深圳老牌超市已经连续4年亏损,在过去的一年,人人乐超市共关闭门店45家,转让门店15家。 新开的门店,只有1家。 作者供图 相比之下,山姆在深圳的第五家门店即将在今年开业,深圳也成为了全国拥有山姆超市第二多的城市。 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08年开始,福田的山姆超市连续15年成为山姆全球单店销售额冠军。 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事实上,深圳曾是中国超市的代表。 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在小圳子看来,深圳零售业最大的遗憾不是捧出了一家外来的山姆销冠,而是这里曾经诞生了一堆本土超市巨头,最终却出 不来一家"胖东来"。 一、深圳超市"三巨头"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 这是全国首家仓储式平价超市,在朴素的水泥地和仓库货架中,深圳人第一天就贡献了24万元的营业额,创下深圳零售业最高纪录。 万佳这只"现金牛"的成功,让当时身穿吊带裤的王石,常常亲自去现场视察。而作为万佳的投资人,毕业于中山大学的李彬兰嗅到了商机。 1995年,年仅33岁的李彬兰带着部分万佳员工离职,在拿到中国核电集团的投资后,在宝安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超市——"新一佳"。 这种开放式自选购物的方式,让深圳人眼前一 ...
薅了京东薅淘宝,这场巨头们的“外卖补贴战”到底图什么?
36氪· 2025-05-15 18:34
外卖大战重启与即时零售竞争格局 - 京东和饿了么通过补贴策略重新点燃外卖市场竞争,饿了么在五一前携超百亿补贴入场,京东外卖则从3月开始布局[3][5] - 饿了么五一期间在39座城市创下单日订单峰值,库迪咖啡销量增长10倍,米村拌饭订单量环比增长100%[5] - 淘宝闪购上线6天单日外卖订单突破1000万,京东外卖达到同等规模用了53天[5] 巨头战略意图分析 - 阿里通过饿了么+淘宝闪购组合推动全域电商融合,重构新零售战略底层逻辑[4] - 京东因电商GMV排名跌出前三(3万亿)且3C业务被美团闪购侵蚀(达京东全站四成),被迫发力即时零售[10][11] - 美团外卖日均订单6000万单,饿了么+淘宝闪购约3000万单,存在断崖式差距[7] 物流基建对比 - 美团745万注册骑手,81.95万稳定骑手,算法系统"超脑"构建配送优势[8] - 饿了么400万注册骑手,约120万活跃骑手,全职仅20万[8] - 京东130万年活跃骑手,但派单算法和路线规划经验不足[18] 差异化竞争策略 - 阿里侧重AI赋能:推出骑手端"小饿"AI助手和商家端智能入驻系统[18] - 京东主打品质路线:推出"准时宝"服务,承诺最快9分钟送达,以高福利吸引骑手[20] - 美团拥有3万个闪电仓、5600家连锁零售商和41万本地商户构成的供应链网络[18]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行业2018年以来年均增速超50%,预计2026年仍保持47.1%高增长[13] - 竞争焦点从单纯外卖转向"万物到家"心智争夺,培育用户即时性消费习惯[15][22] - 淘宝闪购72%用户为淘系存量,显示阿里战略重点在于激活现有用户而非抢夺美团用户[9]
老百姓(603883):深耕优势区域,业绩有望逐渐企稳向好
东海证券· 2025-05-15 18: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阶段性因素致业绩短期下滑,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表现好,新零售生态全域发力,火炬项目提升毛利率效果显现但折旧摊销增加影响净利率,公司把握下沉市场机遇且深耕优势省份,考虑多因素影响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业绩有望逐渐企稳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3.58亿元(同比 - 0.3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 - 44.13%),扣非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 - 41.18%);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54.35亿元(同比 - 1.88%,环比 - 11.27%),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 - 21.98%,环比 + 325.63%),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 - 21.59%,环比 + 319.76%) [4] 业务板块营收 - 2024年零售业务营收191.07亿元(同比 - 1.25%),加盟、联盟及分销营收31.05亿元(同比 + 5.92%);中西成药营收176.85亿元(同比 + 1.72%),中药营收17.04亿元(同比 - 10.40%),非药品营收29.69亿元(同比 - 5.76%) [4] 新零售业务发展 - 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总额(含加盟)约24.7亿元,同比增长约24%;2024年末O2O外卖服务门店达12,659家,24小时门店达694家,分别同比增长18.72%、10.86%;2024年末具有双通道资格的门店达329家(同比增加49家, + 17.50%),直营店中医保门店占比93.84% [4] 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 2024年 - 2025Q1分别实现毛利率33.17%、34.22%(同比 + 0.62pct、 - 0.98pct),净利率3.06%、0.29%(同比 - 1.95pct、 - 1.32pct);零售业务毛利率36.42%(同比 + 0.73pct),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毛利率13.06%(同比 + 1.42pct);中西成药毛利率31.57%(同比 + 0.83pct),中药毛利率43.20%(同比 + 0.04pct),非药品毛利率36.93%(同比 + 0.80pct) [4]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13%、5.63%、0.77%,同比 + 1.78pct、 + 0.34pct、 - 0.02pct;销售费用率提升因新店数量增加致人工、房租、折旧摊销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提升系管理人员增加致人工费增加和工程转固带来的折旧摊销增加 [4] 门店扩张情况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数量达15,277家,2024年净增加门店1,703家,同比增长12.55%,增速放缓(2022 - 2023年门店净增长29.11%、25.88%);2024年新增门店中优势省份及重点城市占比86%;2024年新增门店中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为80%,截至2024年末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为77%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原预测:13.38/16.38亿元),EPS分别为0.91/1.05/1.20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数据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 22,357.61 | 24,398.19 | 26,713.59 | 29,222.18 | | 增长率(%) | -0.36% | 9.13% | 9.49% | 9.3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519.06 | 691.96 | 798.70 | 908.76 | | 增长率(%) | -44.13% | 33.31% | 15.43% | 13.78% | | EPS(元/股) | 0.68 | 0.91 | 1.05 | 1.20 | | 市盈率(P/E) | 28.48 | 21.37 | 18.51 | 16.27 | | 市净率(P/B) | 2.25 | 2.16 | 2.06 | 1.96 | [5] 三大报表预测值数据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在2024A、2025E、2026E、2027E的预测值及同比增速等情况见文档 [6]
老百姓:公司简评报告:深耕优势区域,业绩有望逐渐企稳向好-20250515
东海证券· 2025-05-15 17: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阶段性因素致业绩短期下滑,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表现较好,新零售生态全域发力,火炬项目提升毛利率效果显现,折旧摊销增加影响净利率,公司把握下沉市场机遇,优势省份持续深耕,考虑多因素影响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业绩有望逐渐企稳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3.58亿元(同比 - 0.3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 - 44.13%),扣非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 - 41.18%);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54.35亿元(同比 - 1.88%,环比 - 11.27%),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 - 21.98%,环比 + 325.63%),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 - 21.59%,环比 + 319.76%) [4] 业务板块营收 - 2024年零售业务营收191.07亿元(同比 - 1.25%),加盟、联盟及分销营收31.05亿元(同比 + 5.92%);中西成药营收176.85亿元(同比 + 1.72%),中药营收17.04亿元(同比 - 10.40%),非药品营收29.69亿元(同比 - 5.76%) [4] 新零售业务发展 - 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总额(含加盟)约24.7亿元,同比增长约24%;2024年末O2O外卖服务门店达12,659家,24小时门店达694家,分别同比增长18.72%、10.86%;2024年末具有双通道资格的门店达329家(同比增加49家, + 17.50%),直营店中医保门店占比93.84% [4] 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 2024年 - 2025Q1分别实现毛利率33.17%、34.22%(同比 + 0.62pct、 - 0.98pct),净利率3.06%、0.29%(同比 - 1.95pct、 - 1.32pct);零售业务毛利率36.42%(同比 + 0.73pct),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毛利率13.06%(同比 + 1.42pct);中西成药毛利率31.57%(同比 + 0.83pct),中药毛利率43.20%(同比 + 0.04pct),非药品毛利率36.93%(同比 + 0.80pct) [4]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13%、5.63%、0.77%,同比 + 1.78pct、 + 0.34pct、 - 0.02pct;销售费用率提升因新店数量增加致人工、房租、折旧摊销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提升系管理人员增加致人工费增加和工程转固带来的折旧摊销增加 [4] 门店扩张情况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数量达15,277家,2024年净增加门店1,703家,同比增长12.55%,增速放缓(2022 - 2023年门店净增长29.11%、25.88%);2024年新增门店中优势省份及重点城市占比86%;2024年新增门店中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为80%,截至2024年末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为77%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原预测:13.38/16.38亿元),EPS分别为0.91/1.05/1.20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数据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 22,357.61 | 24,398.19 | 26,713.59 | 29,222.18 | | 增长率(%) | -0.36% | 9.13% | 9.49% | 9.3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519.06 | 691.96 | 798.70 | 908.76 | | 增长率(%) | -44.13% | 33.31% | 15.43% | 13.78% | | EPS(元/股) | 0.68 | 0.91 | 1.05 | 1.20 | | 市盈率(P/E) | 28.48 | 21.37 | 18.51 | 16.27 | | 市净率(P/B) | 2.25 | 2.16 | 2.06 | 1.96 | [5] 三大报表预测值数据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在2024A、2025E、2026E、2027E的预测数据,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货币资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等 [6]
永旺或将作别天河城
广州日报· 2025-05-15 03:05
天河城永旺店撤场事件 - 永旺广州天河城店租期将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续约合同"双方还在沟通中",若启动改造永辉或进驻开设广州中心城区首家调改门店[2] - 该店为永旺在中国内地首店(曾用名"吉之岛"),已运营29年,承载本地消费者情感记忆[3] - 现场经营如常,生鲜和寿司区域客流旺盛,但社交网络已出现对撤场的不舍情绪[2] 广州商业升级规划 - 天河城启动三年改造计划,同期丽江明珠酒店将改建为10万平方米非标商业综合体[4] - 2025年底前万象城、太古里首开区等项目建成,预计新增商业面积超100万平方米[1][6] - 2035年目标建成"5+2+4+22"三级商圈网络,打造世界级消费目的地[5][6] 行业转型趋势 - 华润万家、沃尔玛等传统商超近年频现撤店,行业加速向轻量化、高坪效转型[4][5] - 新零售推动业态创新,大润发、永辉等尝试融合线上与体验式消费[4] - 政策支持老旧建筑商业改造,允许地下空间不计容等创新措施激活历史街区[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线上购物普及导致线下流量减少,商超需通过多元化服务提升吸引力[5] - 市民对商业升级持开放态度,认为天河城整体改造将惠及消费者[3] - 年轻消费者曾将天河城负一层视为性价比最高的购物场所,反映业态变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