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

搜索文档
中金 | AI进化论(11):GTC 2025,超摩尔定律延续,CPO正式亮相
中金点睛· 2025-03-28 07:33
文章核心观点 - NVIDIA GTC 2025大会上CEO从供需端分析AI硬件行业趋势,带来CPO通信技术更新,需求端缓解算力通缩担忧,供给端芯片、服务器和网络通信有新品发布及技术进展,CPO虽处产业化初期但长期有扩大应用机会 [1][3][4] 行业需求 - 投资者因LLM预训练成本收益比下降和开源模型降成本而担忧算力硬件市场增长,公司重申预训练后、后训练和长思维链推理等场景遵循Scaling Law,加速token消耗扩大算力需求,如强化学习和思维链推理,还预计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开支超1万亿美元 [7] - AI产业拐点至,推理任务占比在算力需求中增长,推理需求对Blackwell GPU订单量贡献上升,大会发布Dynamo推理软件优化推理任务,协调加速GPU间通信,采用Prefill/Decode分离模式 [9] 硬件更新之芯片&服务器 - 大会公布未来三年数据中心GPU及系统级产品,FP4稠密算力三年翻10x,公司将以GPU die数量命名系统及产品 [14] - Blackwell Ultra预计2H25交付,采用新设计,FP4精度算力较B200系列提升50%,内存配置升级至288GB HBM3E [14] - Vera Rubin自2H26起成主力产品,采用TSMC 3nm工艺,释放I/O die到独立小芯粒,系统级产品以NVL 144架构起步,CPU采用新架构,互联带宽提升;2H27有望推出Rubin Ultra,性能进一步跨越,推出NVL 576机柜产品 [15] - Feymann有望2028年推出,与Vera CPU搭配并迎来HBM升级 [16] 硬件更新之网络 C2C和B2B互联持续迭代 - Scale-up网络中,Vera Rubin NVL144机柜NVLink升级至6,连接总带宽达260TB/s,2027年下半年Rubin Ultra NVL576的NVLink迭代至7,聚合总带宽达1.5PB/s,提升GPU间通信效率 [21] - Scale-out网络中,Vera Rubin NVL144用Connect-X9智能网卡,总带宽28.8TB/s,Rubin Ultra NVL576总带宽提升至115.2TB/s,Rubin平台用Connect-X9和102T Spectrum6 CPO交换机,Feynman平台有望引入Connect-X10和204T Spectrum7 CPO交换机 [22] CPO交换机正式亮相 - CPO构建高密度光互连,缩短光信号电学互连长度,减少信号衰减和失真,未来走向晶圆级封装提升互连密度 [24] - GTC 2025发布三款CPO交换机,IB CPO交换机有望2H25量产交付,两款Spectrum CPO交换机有望2H26交付 [27] - 硅光调制采用微环调制器,尺寸小、功耗低,115.2T IB CPO交换机中每个硅光引擎用MRM调制,单通道速率200Gb/s,节省3.5倍功耗 [30] - CPO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散热、维护和实际TCO高等挑战,本次发布产品基于液冷、可插拔光连接器方案给出解决思路,长期随着技术和生态问题解决,CPO有望扩大应用,光器件与先进封装成核心增量环节 [34][35]
破解技术落地与增长密码,做AI硬件可能并不难
创业邦· 2025-03-18 18:0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智能硬件产业正迎来由AI驱动的颠覆性变革,但面临技术集成、交互体验、品牌构建等难题,需产业链协同破局,生态协同效率将决定硬件革命胜负 [1][4][11] AI重塑硬件产业 - 大模型创新推动AI从虚拟走向物理世界,硬件成为具备感知等能力的“新物种”,“物理AI”浪潮开启 [3] - 当前AI硬件面临技术集成门槛与中小企业研发资源、用户期待与产品体验、新品牌构建认知成本与流量红利消退三重矛盾,软硬件协同商业模式转变也给硬件厂商带来难题 [4] 从0到1突围VS传统硬件转型 - 传统硬件厂商采用“渐进式改造”,通过模块化方案降低试错成本,在存量市场找增量价值 [6] - 新品牌从垂直场景切入,聚焦细分痛点,用超预期体验建立认知壁垒,2023年87%全球AI硬件创业公司如此选择 [7] 生态链协同 - 火山引擎、英特尔等提供基础解决方案的厂商是破局关键,它们提供完整生态支持 [10] - 4月2日火山引擎联合英特尔将在深圳举办技术沙龙,各方将从多维度探讨AI硬件问题,分享相关内容并探讨未来趋势 [10]
Meta测试自研AI训练芯片,试图减轻对英伟达依赖
硬AI· 2025-03-12 23:25
Meta自研AI训练芯片进展 - Meta正小规模部署测试其自主设计的AI训练芯片 该芯片专为处理AI工作负载设计 由台积电负责制造 [1][3] - 与公司此前部署的定制AI芯片不同 新芯片专注于训练模型而非运行模型 标志着技术能力升级 [1][3] - 公司计划在初步测试成功后扩大生产规模 但过去芯片项目因未达预期被取消或缩减 新项目仍面临挑战 [3] 自研芯片的战略意义 - 预计2024年资本支出达650亿美元 大部分用于购买英伟达GPU 自研芯片可显著降低硬件采购成本 [4][5] - 在当前英伟达GPU供不应求环境下 自研能力可降低供应链风险 提升AI战略灵活性 [5] - 若能替代部分外部采购 即使小比例成本节约也将带来重大财务收益 [5] 行业趋势观察 - 科技巨头普遍追求自研AI硬件能力 以摆脱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5] - 台积电作为芯片制造合作伙伴 在先进制程领域的角色持续强化 [3]
【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短期顺势调整,中期趋势不改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3-03 09:56
一、短期顺势调整,多方面问题集中消化:美对华关税威胁再加码,主要矛盾暂时切换回海外扰动,3月初和 月初是验证窗口。国内两会在即,会后是政策执行和效果观察期。科技产业趋势短期低性价比问题被广泛 论,顺势调整是健康的,等待产业催化再出发。 春节前,宏观环境不确定是A股的主要矛盾。春节后,宏观预期并未明显变化,DeepSeek突破,产业趋势变 成为主导A股反弹的主要矛盾。短期,担心短期行情性价比的投资者增加,同时国内政策、美对华关税都临 关键验证期,本周特朗普加码对华关税威胁,主要矛盾暂时切换回宏观变化,市场顺势调整。 短期调整,多方面问题集中消化:1. 3月初和4月初都是美对华关税具体实施的验证窗口,中美对弈势必会有 轮博弈,反复扰动。短期验证不确定性客观存在,资产价格只能消化。美国关税加码,衰退交易发酵,全球 要市场普遍出现了调整。2. "两会"召开在即,我们从目前已有的政策布局观察可能的线索。一方面,历史上 会整体延续上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并进一步细化具体举措,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刺激 需、两重两新、服务消费是重要抓手,两会可能延续;另一方面,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开展人工 能+ ...
独家丨安克声阔的野心,高端化背后的供应链压力
雷峰网· 2025-02-28 08:16
文章核心观点 安克创新旗下耳机品牌声阔发展迅猛,2024年无线耳机全球销售额达42亿人民币、累积出货量8500万台全球第一;公司计划对标索尼、Bose等品牌使声阔走向高端化,在追求极致效率、品质和成本的同时与供应商极限拉扯,未来还将加大AI产品研发力度 [2][4][18] 分组1:声阔发展现状与高端化战略 - 2024年声阔无线耳机全球销售额42亿人民币、累积出货量8500万台全球第一,是创始人阳萌亲自关注的事业线 [2] - 安克内部认为声阔未来要走向高端化,2024年下半年开始对标JBL、Bose、索尼等品牌,定价低于对标品牌10%且品质要求更高 [4] - 音响业务拨给声阔归阳萌管理部门,去年开始高薪聘请外籍设计师提高产品颜值以提升品牌力 [5] 分组2:靠卷提高品质迈向高端化 - 阳萌追求极致效率、成本和品质,安克靠采购低成本硬件和方案、提升软件质量将产品品质提高到行业头部水平 [8] - 声阔产品核心配件成本不高但音质好,靠品牌影响力和性价比在印尼挤掉倍思,2022年起安克以营收和利润为核心目标,部分品类净利润要求超30% [9] - 安克很多产品开发周期3 - 4个月,部分业务线负责人要求高,音响某几款产品指标超越Bose和JBL [11] 分组3:极致背后与供应商的关系 - 声阔靠性价比产品做营收和规模,单款耳机在印尼一年销量过百万只、营收超1亿,智能影音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30% [13] - 安克采购态度强硬压价,很多供应商亏本与其合作,虽引起争议但能提升供应商行业声量、产品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4] - 头部效应使安克制造成本进一步压缩,与行业拉开距离 [15] 分组4:未来发展方向 - 阳萌认为若无法在机器人领域站稳脚跟,安克竞争壁垒将减弱,难以摆脱消费电子行业“速生速死”现状 [17] - 安克加大AI产品研发力度,去年在北京成立项目组自研并与海外方案对比,希望积累自研核心技术原始能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