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配置价值

搜索文档
以历史数据为锚,如何看待本轮债基的调整?
天天基金网· 2025-07-29 19:13
债市调整原因 -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关系,近期调整源于多重因素共振[5] - 风险偏好转向:政策预期升温与资产轮动效应冲击,上证综指突破3600点稀释固收产品吸引力[6][7] - 资金面短期变奏:7月中旬资金利率波动加大,央行逆回购净回笼1195亿元推动1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1.75%[10][13] - 结构性脆弱:超长债利差压缩至低位,信用利差过度收窄,交易结构拥挤放大扰动[15][16][17] 债市历史波动特征 - 过去十余年经历五轮压力测试,最大回撤3.5%(2013年钱荒),最短修复期35天(2025年股债跷跷板)[24][27] - 债市"牛长熊短",纯债基金指数15年间年度涨幅均为正,2013/2017/2018年股债双杀期间仍获正收益[43][44] - 调整后配置价值提升,机构资产欠配现状下或迎更好窗口期[35] 债基长期配置逻辑 - 债券生息特性构成安全屏障,100元面值2%票息债券每年固定收益2元,到期兑付避免本金永久损失[38][39] - 货币政策呵护下广谱利率中枢下行,寿险预定利率调降强化低利率趋势[32][33] - 经济转型期"股牛债不弱"或持续,债基作为组合压舱石的必要性凸显[34][51] 市场展望 - 短期关注中短期限债券,长债暂观其变;长期基本面未形成持续压制[30][31] - 政策预期与基建投资升温或压制债市,但出口形势和外部环境存变数[31] - 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25日大额净投放稳定市场预期[14]
债券仍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期货日报网· 2025-05-30 10:32
央行货币政策 - 5月起央行公布"一揽子"货币政策,政策利率降息10BP,降准释放1万亿元中长期资金,MLF净投放375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净投放2400亿元 [3] - 5月中下旬央行连续净投放以应对政府债发行及税期缴款压力 [3] - 央行《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除"防止资金沉淀空转"表述,突出数量型工具,强调稳增长重要性 [3] - 本轮"双降"落地后二季度货币政策再度落地概率不大,但降息力度有限暗示年内仍有降息空间 [3] 资金面表现 - 5月资金面在"双降"落地后大幅转松,银存间与非银存间各期限资金利率下行幅度普遍在15BP左右 [4] - 5月末政府债供给加大及税期来临导致资金利率中枢抬升,同业存单一级市场发行提价带动二级市场利率上行 [4] - 6月政府债净缴款压力减轻,预计央行维持支持性货币政策,资金利率将保持平稳 [4] 债券供给 - 5月政府债供给高峰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启发行,50年期超长期国债一级市场承接热度偏低 [6] - 5月国债累计到期5790亿元,地方债累计到期2175亿元,合计政府债到期规模近8000亿元 [6] - 6月国债累计到期近9000亿元,地方政府债累计到期近5000亿元,合计政府债到期规模1.3万亿~1.4万亿元 [6] - 央行《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若需求遭挑战或重启购债 [6] 经济基本面 - 中美关税协议有望重启部分对美出口订单,"抢出口"对二季度出口数据形成支撑 [7] - 4月社融数据结构性问题仍存,政府债券融资是重要支撑,金融"财政化"趋势加强 [7] - 4月信贷数据弱于季节性,企业端受政府化债影响贷款需求下滑,居民端加杠杆意愿偏弱 [7] - 4-5月地产销售数据走弱,仅一线城市新房及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仍处下行区间 [7] 债市展望 - 6月超预期政策出台概率较小,债市交易主线转向基本面及资金面,短期或维持区间震荡 [8] - 中长期广谱利率下移,债券仍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8]
吸金力持续显现超四成债基净值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5-29 04:35
债市回暖表现 - 全市场超7000只债券型基金中,超四成(2986只)产品的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1][2] - Wind中长期纯债型指数5月26日收于2515.42点创历史新高,近1个月升幅0.25%,近3个月升幅0.81% [1] - Wind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5月26日收于1845.75点创历史新高,近1个月升幅0.24%,近3个月升幅0.69% [1] 债券基金业绩 - 兴华安丰纯债A、国泰双利债券A、东方红益丰纯债债券E等产品近3个月回报率超3% [2] - 近3个月回报率超2%的60余只债基中,中长期纯债基金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占比超50只 [2] 资金流入动态 - 5月全市场29只债券型ETF净流入额合计超310亿元,单日最高净流入近40亿元(5月20日) [1][3] - 短融ETF净流入额最高(超58亿元),上证公司债ETF、公司债ETF易方达等产品净流入均超20亿元 [3] - 汇安裕宏利率债首募规模60亿元,国泰中债优选信用债指数、民生加银恒悦债券首募均超59亿元 [2] 市场配置逻辑 - 债券ETF因交易活跃、流动性好受青睐,短融ETF适合短期避险,信用债ETF提供稳健收益 [3] - 货币政策宽松基调支撑债市,财政政策预期成为未来关键变量 [4] - 3-5年期信用债因期限利差陡峭化成为攻守兼备品种,短端信用债配置吸引力下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