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需扩张
icon
搜索文档
炸裂!重磅会议定调,注意这类股的风险!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7-30 21:11
市场表现 - 6月23日以来各大指数上涨,沪指刷新年内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转跌,市场分歧加剧 [1] - 超3500只个股下跌,主力资金净卖出800亿元,但指数仍上涨,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 [2] - 影视股集体大涨,幸福蓝海实现"20CM"三连板,油气股潜能恒信涨超10%,婴童概念股贝因美反包涨停 [2] - 稳定币、固态电池、软件开发、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东信和平等高位人气股大跌 [2] 重磅会议政策信号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货币政策将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外贸等领域 [3] - 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扩大有效投资 [3] - 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国际竞争力新兴产业,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4]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融资支持外贸企业 [4]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4] - 政策加码信号明确,财政政策加快专项债发行,货币政策可能降准、降息 [4] A股投资方向 科技自主与产业升级 - 重点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AI算力(寒武纪)等板块资金流入,部分个股涨幅超4% [7][8] -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资源向具备核心技术龙头企业集中,利好行业集中度提升 [9] 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张 - 提振消费作为扩大内需重点,支持文旅、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刺激母婴食品、影视院线等板块 [10] -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推动家电、汽车等板块需求释放 [11] 房地产风险化解 - 消化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缓解房企库存压力 [12] - 房地产板块政策预期下反弹,但受"不搞强刺激"基调限制,短期难成市场主线 [13] 市场风格变化 - 高位品种批量暴跌预示市场风格将改变,无脑追高强势股性价比降低 [14] - 8月中报扰动下,资金可能再次进行高低切换 [14]
中信证券:保守预计新增养老金支出将拉动约2000亿元的新增消费
快讯· 2025-07-22 08:36
养老金调整与消费拉动 - 2025年养老金将上调2%,实现连续第21年增长 [1] - 预计2025年养老金较2024年多支出4000亿元 [1] - 保守估计新增养老金支出将拉动约2000亿元新增消费 [1] 经济影响分析 - 养老金增长的乘数效应将使实际GDP带动远超表观数字 [1] - 养老金稳定增长成为激活"银发经济"的关键动力 [1] - 养老金调整对内需扩张和结构优化具有战略功能 [1]
中信建投发声!四大主线锚定投资新机遇
天天基金网· 2025-06-18 13:11
中国经济与资产吸引力 - 中国经济2025年起步平稳,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中国资产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 [3] - 科技创新引领、消费提振和内需扩张持续升级、财政政策不断发力,经济和市场的信心稳步走强 [3] - 中国科技不断创新和产业持续升级,正在重塑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前景和资产定价认知 [3] 资本市场与流动性 - 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和制度韧性体现出独特的吸引力,长期资金逐步形成"耐心灌溉"的系统机制 [3] - 养老金、险资等"压舱石"资金持续增配创新资产,促进"资本—技术—产业"的良性循环 [3] - 流动性总体改善趋势将延续,有望推动A股市场中枢逐渐上移 [5] - 2025年外资态度逐步转向'加仓中国',从低配状态到开启对中国核心资产的新一轮增配周期 [5] A股市场展望 - A股市场在4月完成探底并蓄势待发,全球基本面超预期改善、国内增量政策落地、新兴产业发展有望成为市场向上的关键催化因素 [6] - 投资者需在流动性定价中挖掘结构性机会,聚焦新兴行业突破机遇、A/H股溢价收敛趋势、受国际贸易局势影响的板块 [6] - 贵金属高波动态势将延续,黄金定价逻辑聚焦地缘局势与流动性宽松,全球央行结构性买盘值得关注 [6] 投资主线 - 投资策略应聚焦于消费、科技、产业、红利四大板块,关注板块轮动带来的投资机遇 [8] - 消费板块受益于内需驱动,重点关注文旅、康养等服务消费和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型消费 [8] - 科技板块存在技术突破,聚焦创新药、新材料、半导体设备及核心工业软件等领域 [8] - 产业板块推动制造业升级,关注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应用场景 [8] - 红利板块具备防御属性,优选高股息国企和公用事业股 [8] 资本市场改革 -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赋能新股市场,沪深北交易所上市机制优化、新股定价效率提升、产业政策精准引导带来新机遇 [9] - 2025年改革将持续聚焦市场建设与深化对外开放,重点支持优质企业IPO、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质、沪深港市场互联互通及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9]
4月PMI数据点评:外需对经济的冲击开始显现
东吴证券· 2025-04-30 18:31
行业景气度 - 4月制造业PMI为49%,环比降1.5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为50.1%,环比降0.2个百分点;建筑业PMI为51.9%,环比降1.5个百分点,三大行业景气度环比均下降[1] 外需冲击 - 4月制造业PMI环比降1.5个点,降幅远超历史均值-0.7个点,仅次于2022、2023年同期[1] - 5 - 6月制造业压力或边际加大,美国关税政策及全球制造业衰退风险将加大出口压力[1] 制造业特点 - 4月制造业产需放缓,生产降幅略大于需求,需求下降主要来自外需,内需动能指标走强[1] - 企业主动调整生产节奏,减少采购,产成品库存下降,4月进口、采购量、产成品库存、出口订单指数分别环比降4.1、5.5、0.7、4.3个点[1] - 出口就业冲击未完全显现,建筑业就业指数降至历史最低区间,4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分别变-0.3、+0.3、-3.6个点[1] - 出厂价格比进价压力更大,4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降2.8个点至47%,出厂价格指数降3.1个点至44.8%[1] - 对外需依赖大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4月景气度下行更多,高技术和消费品行业韧性较强[1] - 大型企业景气度降幅更大,4月大中小企业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下行2.0、1.1、0.9个点[2] 应对策略 - 提振服务需求是对冲出口影响重要环节,服务业需更多政策支持[2] - 基建开工回升,房地产施工是主要拖累,需加快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2] - 二季度将落地一批稳增长政策,需抓好两会政策落实并择机出台增量政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