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化
搜索文档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南丰蜜桔何以“长丰”?
新华网· 2025-11-04 09:24
新华社南昌11月3日电 幸培瑜、欧阳剑环、熊家林 今年51岁的南丰县种植大户陈学明是位"桔二代",从小看父亲种南丰蜜桔,他在2012年投资七八十万元流转了100多亩果园。 "刚接手果园时,果品不好、产量也低,愁得我睡不着觉。"陈学明回忆说,为找到提升蜜桔品质的"密码",他几乎住在了果园,最终找到了两把 关键"钥匙":好品种和有机肥。 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牵线帮助下,陈学明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团队合作,搭建了约80亩用于提纯改良蜜桔品种的温室大棚。随着品种和土 壤的改良,他的精品蜜桔亩产达到四五千斤,单价比普通蜜桔售价高了一倍,依然供不应求。 陈学明说,他关注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如今,他是当地的"特聘村主任",下一步将带着村民一起 种"优质优价"的高品质蜜桔。 农业品牌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能起到撬动乡村产业升级的作用。 "这款用蜜桔制成的果酥,口感香脆,大家觉得好吃可以适当囤一点……"和南丰县许多蜜桔企业一样,江西桔花香食品有限公司把销售主场地搬 到了线上直播间。公司负责人赵福林一边回复直播间评论一边介绍,手边摆着蜜桔果酥、陈皮糕、陈皮辣椒酱等多种蜜桔深加工 ...
获1500万省级资金加持,清远鸡深加工项目激活百亿产业新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10-28 10:08
获1500万省级资 金加持,清远鸡 深加工项目激活 百亿产业新动能 _南方+_南方 plus 近日,广东省农 业农村厅公示 2024-2025年省 级现代农业产 业"补改投"试点 项目名单,清远 市申报的《清远 鸡肉制品加工及 其点心建设项 目》成功入选, 获得1500万元省 级财政资金支 持。这一项目的 落地,标志着清 远鸡产业在延伸 产业链、提升附 加值上迈出关键 步伐,为清远特 色农业高质量发 展注入新活力。 据清远市农业农 村局相关负责人 介绍,项目将聚 焦鸡肉制品精深 加工与点心研发 两大核心,计划 建设自动化生产 线及配套研发中 心,开发预制 菜、调理食品等 多元化产 品。"这不仅能 填补清远鸡高端 加工领域的空 白,更能串 联'养殖—加工 —销售'全产业 链,推动产业 从'卖活鸡'向'卖 产品''卖品牌'转 型。"该负责人 表示。 | | | 2024-2025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项目公示名单 | | | --- | --- | --- | --- | | 序号 | 地市 | 项目名称 | 省级财政资金支持额度 (万元) | | 1 | 韶关市 | 韶关市2024年度食用菌"补改投" ...
赵崇甫:品牌之钥,开启乡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搜狐财经· 2025-10-25 12:46
当金色的麦浪在田野间起伏,当饱满的果实在枝头低垂,我们常为这丰收的景象而欣慰。 这些案例无不揭示:真正的品牌源于对卓越品质的执着追求,对消费需求的敏锐洞察,更是对一方水土文化底蕴的创造性转化。 它让农产品从"土特产"蜕变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硬通货",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在这物质丰盈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深思的困境:多少优质的农产品因缺乏品牌的庇护,只能在低价竞争的泥潭中挣扎,最终"养在深闺人未 识"。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优先补上的最大短板",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只是结果,它的实现路径是农村产业化,农业品牌化。 农村产业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但若没有品牌这把金钥匙,我们依然难以叩开市场的最后一扇门,难以跨越那决定命运的"最后一公里"。 这"最后一公里",表面是地理的距离,实则是价值认知的鸿沟。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如同失去灵魂的躯壳,在市场的汪洋中只能随波逐流。 它们或许品质卓越,却因缺乏身份的证明而沦为匿名商品,其价值被无形地贬低。反观那些成功塑造品牌的农产品,如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早已超越 物质本身,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品质承诺、一种情感联结。 品牌,正是将产业根基与市场认可紧密 ...
深圳食博会爆款!河源土特产天团“食”力圈粉!
南方农村报· 2025-10-24 15:33
深圳食博会爆 款!河源土特产 天团"食"力圈 粉!_南方+_南 方plus 10月22日至24 日,2025全球高 端食品及优质农 产品(深圳)博 (河源土特产天团,时长共1分09秒) 0:00 览会在深圳会展 中心(福田)举 行。本届食博会 展览规模达6万 平方米,汇聚了 全球30余个国家 和地区的特色展 团。作为连续三 年参展的"老面 孔",河源展团 在深圳对口帮扶 协作河源指挥部 和河源市农业农 村局的共同组织 食博会无疑是河 源产品走出河 源、面向更广大 市场的大好机 会。这次他带来 的河源特色产品 紫金禅茶,不仅 下,集结81家企 业、297款生态 优品,亮相1号 馆T9C08展位, 凭借其独特的生 态底蕴与鲜明的 客家特色,为八 方来客献上了一 份诚意满满 的"河源好礼" 。 食博会河源展区人气旺盛,现场客商络绎不绝。 步入展区,畜 禽、丝苗米、山 茶油、茶叶、万 绿湖湖鲜五大特 色专区产品琳琅 满目,有序陈 列;河源米粉、 紫金蝉茶等经典 美食档口前站满 了品鉴的食客。 特别是河源特产 五指毛桃鸡,凭 借其融入草本清 香的鲜美口感, 引得众多食客交 口称赞,现场试 吃、购买者络绎 不绝,成为本届 ...
推动“海南鲜品”升级出圈
海南日报· 2025-10-15 10:27
品牌战略升级 - 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明确将农产品从土特产升级为有故事 有标准 有体验的品牌商品和品牌礼品 为"海南鲜品"升级出圈明确方向 [1] - 行业需大力培育创建用得广 叫得响 立得住 走得远的农业品牌 擦亮"海南鲜品"金字招牌 以推动海南农业强省建设 [1] - 品牌选树需"精"和"准"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 选品和生产精品化 并凸显海南特色与优势 [2] 产品与品质管理 - "海南鲜品"品类丰富 包括三亚芒果 兴隆咖啡 文昌椰子 保亭红毛丹 琼中绿橙等 涵盖土里种 地上跑 水里游的多种产品 [1] - 质量把控是关键 需明确高标准生产流程 例如屯昌黑猪肉坚持科学育种 育选 育培 育保 育肥的"五育"养殖标准 [3] - 行业将健全质量品控体系 制定通用要求和技术标准 并针对认证企业建立"一物一码"追溯体系 确保质量可控和品质稳定 [3] 市场营销创新 - 品牌推广需创新方式方法 讲好产品故事 例如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创意视频 通过互联网式诙谐手法展现产品之"鲜" 为陵水荔枝 昌江芒果赚取流量 [4] - 发展农文旅融合新模式 例如儋州海头地瓜推出"地瓜+美食" "地瓜+民宿" "地瓜+赶海"等体验 吸引游客参与 [4] - 可视化 沉浸式的新营销方式 结合有创意和走心的故事 能展现行业形象 激发消费者兴趣 并满足其精神需求 [4]
豫农优品的全球化之旅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10
品牌发布与规模 - 豫农优品全球化品牌发布会于10月13日在郑州举行,有马来西亚、缅甸、乌干达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代表参与 [1] - 豫农优品作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有377家企业、717个产品被纳入品牌名录,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类别 [1] - 河南连续8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全国一半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七成的速冻水饺产自河南 [1] 品牌标准与质量管理 - 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了豫农优品准入"十大金标准",突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国内国际权威认证要求 [1] - 建立起从准入、监管到退出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可信赖 [1] 数字化营销与国际拓展 - 2025年"豫农优品"线上程序发布,结合视频号、抖音号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网络 [2] - 东盟是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河南的速冻食品、休闲食品正走进东南亚市场 [2] - 豫农优品已与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商会组织建立合作,并在乌兹别克斯坦、缅甸设立海外仓 [2] 合作签约与网络建设 - 发布会现场,河南豫农优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约 [2] - 与多国贸易机构就海外仓建设签约,进一步完善豫农优品海外分销网络 [2]
枣庄加快打造“1+5+15”乡村特色产业矩阵 产业链串起丰收果
大众日报· 2025-09-19 12:16
产业生态与规模 - 枣庄市将高质高效农业纳入“6+3”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7条子产业链,形成“1+3+N”产业体系,包括1个百亿级马铃薯产业集群、3个50亿级产业和14个10亿级特色产业,去年涉农项目总投资达77.7亿元 [2] - 华宝牧业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年产能达6000万羽,涉及300余家养殖户,实现从鸡苗到餐桌全链条可控,智慧养殖降低能耗20%并提升产出效率30% [2] - 运丰良蔬公司通过“按揭农业”创新机制,实行“五个统一”管理,带动4000余户农民增收 [2] 科技创新与产品升级 - 启腾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休闲食品,首创鹌鹑蛋豆干产品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拥有3个市级研发平台、7项有效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及30余项注册商标 [3] - 吉美大健康产业园在石榴深加工车间应用低温压榨、生物发酵等工艺,开发出50余款石榴相关产品,非遗技艺石榴酵素特膳食品成为网红爆款 [3] - 2024年吉美大健康产业园实现产值2.3亿元,吸引8家上下游企业进驻,培育4家规上企业和2家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石榴产业集群 [3]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枣庄市深度打造“枣味榴传”农产品市域整体品牌,加快枣庄石榴、辣子鸡等优势资源品牌建设,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10个以上 [4] - “美果来”石榴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并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启腾生物产品与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达成深度合作,华宝牧业今年与双汇、紫燕食品企业共建绿色采购联盟 [4] 发展规划与目标 - 枣庄市指导有关区市加快编制马铃薯、长红枣等产业规划,目标打造“1+5+15”乡村特色产业矩阵,即1个百亿级产业链、5个50亿级产业链和15个10亿级产业链 [5] - 突出石榴产业首位度,加快发展仓储保鲜、精深加工等业态,力争今年石榴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5亿元 [6] -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华宝牧业、启腾生物、美果来等企业扩投资、上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高效农业领军企业 [6]
枣庄|枣庄加快打造“1+5+15”乡村特色产业矩阵 产业链串起丰收果
大众日报· 2025-09-19 09:02
产业生态聚变 - 枣庄市将高质高效农业纳入“6+3”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7条子产业链,形成“1+3+N”产业体系,包括1个百亿级马铃薯产业集群、3个50亿级产业和14个10亿级特色产业,去年涉农项目总投资达77.7亿元 [3] - 枣庄华宝牧业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年产能达6000万羽,带动300余家养殖户,实现从鸡苗到餐桌全链条可控,智慧养殖降低能耗20%并提升产出效率30% [3] - 台儿庄区运丰良蔬公司通过“按揭农业”创新机制,实行“五个统一”管理,带动4000余户农民增收 [3] 科技赋能跃迁 - 山东启腾生物科技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建有3个市级研发平台,拥有7项有效发明专利和2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首创的鹌鹑蛋豆干产品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 [5] - 吉美大健康产业园通过低温压榨、生物发酵等工艺开发出50余款石榴深加工产品,非遗石榴酵素特膳食品成为网红爆款,2024年产业园实现产值2.3亿元,吸引8家上下游企业进驻 [5] - 吉美大健康产业园已培育4家规上企业和2家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石榴产业集群 [5] 品牌价值跃升 - 枣庄市深度打造“枣味榴传”农产品市域整体品牌,加快枣庄石榴、辣子鸡等优势资源品牌建设,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0个以上 [7] - “美果来”石榴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并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启腾生物产品与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达成深度合作 [7] - 华宝牧业今年已与双汇、紫燕食品企业共建绿色采购联盟 [7] 协同发展合力 - 枣庄市指导有关区(市)加快编制马铃薯、长红枣等产业规划,目标打造“1+5+15”乡村特色产业矩阵,包括1个百亿级产业链、5个50亿级产业链和15个10亿级产业链 [9] - 枣庄市突出石榴产业首位度,谋划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加快发展仓储保鲜、精深加工等业态,力争今年石榴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5亿元 [10] -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华宝牧业、启腾生物、美果来等企业扩投资、上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高效农业领军企业 [10]
小葡萄大世界!平度大泽山“葡萄出海计划”正式开启
齐鲁晚报网· 2025-09-07 17:54
葡萄节开幕与战略合作 - 第39届中国大泽山葡萄节于9月6日在平度市大泽山镇开幕 [1][3] - 开幕式启动"葡萄出海计划" 创新采用"邮轮+葡萄"合作模式 [1][3] - 邮轮船供企业与大泽山镇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邮轮渠道将产品推向全球游客 [3] 品牌建设与认证成果 - 大泽山葡萄获《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证明书》 成为青岛市第二张该类证书 品质获国家级认可 [3] - 区域品牌价值达36.83亿元 显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5] - 聘任"葡萄大王"昌云军和"新加坡小汤姆"王鹏担任葡萄推广大使 强化本土与海外市场联通 [3] 产业规模与经济影响 - 葡萄产业种植面积达3.5万亩 年产值8亿元 [5] - 节庆活动持续至10月下旬 通过公交专线增开(青岛市区直达/平度市区班次增加/大学专线)及旅游优惠措施提升客流量 [5] - 推出机车竞技赛、非遗展览、露营节、电影节等多元主题活动 实现"周周有活动"的运营目标 [5] 节庆历史与战略定位 - 大泽山葡萄节连续举办39届 为青岛市举办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农业节庆活动 [5] - 从农产品销售向品牌文化、旅游体验转型 形成"卖品牌、卖文化、卖旅游"的复合发展模式 [5] - 节庆成为乡村振兴重要载体 通过产业融合推动农民增收与文旅消费增长 [5]
贵品出山·风行云间:贵州农业品牌推介暨招商洽谈会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8-31 11:30
活动概况 - 贵州农业品牌推介暨招商洽谈会于8月28日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汇聚专家、学者、金融投资、餐饮、渠道商、电商零售、商超及意向投资合作企业代表[2][3] - 活动围绕贵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开展研讨 并展示48幅新华社照片从乡村振兴、优势产业、"两山"理念、人才振兴四个维度呈现贵州五年农业农村变化[4][8][9] 农业发展战略 - 贵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 主抓肉牛、茶叶、辣椒三个重点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刺梨、油茶、竹五个优势产业 同时发掘酸汤、苦荞等特色产业优势[10][11] - 公司集中打造"关岭黄牛""大方天麻""三穗鸭"等区域公用品牌 农业精品品牌数量从2023年的3个增至10个[12][13] 政府与合作支持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提出借助上海金融资源与市场优势 帮助贵州厘清品牌发展层次并在细分市场抢占先机[16][17][18] -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强调贵州优质农产品契合上海高需求 希望构建平台畅通"贵品入沪"渠道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21][22][23] 产品推介与合作方向 - 贵州省农业发展集团重点推介贵州黄牛、刺梨、酸汤、大方天麻、红心猕猴桃五款特色产品 寻求技术赋能、资本注入、渠道共建及品牌联创合作[26][27][29] - 中国农业大学、国泰海通证券、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海蔬菜集团、"三只松鼠"集团等机构代表参与探讨推动贵州农产品走向长三角[32][33][34] 成果与资源发布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及安顺市、六盘水市现场进行招商推介 活动同步发布"沪上黔味美食地图"以促进市场推广[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