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技术

搜索文档
上证早知道|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重要文件对外公布!事关离境退税 商务部发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7:19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 提出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1][2] - 商务部将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落细 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 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1][2] 企业排名与业绩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位居前三[1][3]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9.95亿元 同比增长69.4%[6] - 天孚通信上半年净利润8.99亿元 同比增长37%[6] - 剑桥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51.12%[6] - 中科曙光上半年营收58.5亿元 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29.39%[8] - 伯特利上半年营收51.64亿元同比增长30.04% 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14.19%[8] - 东方电气上半年营收376.24亿元同比增长14.26% 净利润19.10亿元同比增长12.91%[8] - 中金黄金上半年营收350.67亿元同比增长22.9% 净利润26.95亿元同比增长54.64%[9] - 中国银河上半年营收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1% 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9]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全球首次脑机接口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完成 标志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要突破[3] - 百度智能云发布百舸AI计算平台5.0 昆仑芯超节点上线提供超级算力[3] - 小米正式发布小米澎湃OS 3 将于2025年8月29日起推送首批Beta机型[4] 行业趋势与预测 - 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2023-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23.8% 卫星宽带和直连智能手机通信被视为最具潜力服务[4] - 全球半导体营收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几近翻番 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生成式AI和物理智能成为关键驱动[4] 资本市场表现 - CPO概念股延续强势 天孚通信"20cm"涨停 多家企业涨幅超15%[5][6]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净利润264.2亿美元同比增长59%[6] - 高盛将中际旭创目标价上调至392元 新易盛目标价上调至398元[6] 产业政策与布局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7] - 望变电气拟投资不超过5.42亿元建设近100座超充站 服务于新能源重卡充电市场[13] - 中鼎股份签署机器人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在合肥建设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等制造项目[14] 产品与业务进展 - 步长制药获得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药品注册证书 用于成人和儿童流感治疗及预防[10] - 东方海洋子公司取得血清淀粉样蛋白A测定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11] - 通达股份预中标国家电网1.22亿元采购项目 约占2024年度营收1.97%[12]
突然反攻!菲利华、华丰科技暴拉13%!国防军工ETF(512810)探底回升,成交突破2亿元创历史天量
新浪基金· 2025-08-28 14:4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于8月28日13时30分后反弹,上证指数收复3800点关口 [1] - 国防军工板块同步反攻,国防军工ETF(512810)探底回升后快速拉涨1% [1] - 国防军工ETF(512810)成交额超2.28亿元,刷新上市9年来天量纪录 [1] - 成份股菲利华、华丰科技双双飙升逾13%领涨,宏达电子、华力创通涨超7%,中国卫星涨超6% [1]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模式,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1] - 卫星技术正逐渐成为地面网络的重要补充方案,预计2023年至2030年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以23.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1] 板块基本面与业绩 - 国防军工板块中报密集披露,业绩呈明显修复趋势 [1] - 国防军工ETF(512810)64只成份股中52股上半年实现盈利,近半数实现净利正增长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的成份股达15只,其中航天科技净利润暴增超21倍,华丰科技、高德红外、纳睿雷达净利同比增速分别高达9.4倍、9倍、8.6倍,北方导航、天海防务、北斗星通净利亦翻倍增长 [2] - 部分成份股业绩数据:航天科技营业收入29.5068亿元(同比-11.0383%),归母净利润0.8897亿元(同比+2,161.9085%);华丰科技营业收入11.0489亿元(同比+128.2631%),归母净利润1.5070亿元(同比+940.6422%);高德红外营业收入19.3429亿元(同比+68.2379%),归母净利润1.8093亿元(同比+906.8548%) [2] 短期催化与行业展望 - 九三阅兵事件催化预期升温,东方证券研报指出本次阅兵将首次亮相多款新型装备,未来有望成为"十五五"建设重点,投入进一步扩大 [2] - 国防军工ETF(512810)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可控核聚变等热门题材,是融资融券及互联互通标的 [3][4]
合肥星磁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09:16
公司基本信息 - 合肥星磁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史倡远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制造销售 软磁复合材料销售 磁性材料生产销售 [1] 业务范围 - 公司从事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 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 卫星通信服务 [1] - 业务包含电子测量仪器制造销售 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 仪器仪表销售修理制造 [1] - 涉及物联网设备销售 物联网技术研发服务 互联网安全服务 [1] - 涵盖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 电子物理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1] - 包括电子专用设备制造销售 电子产品销售 电子元器件批发 [1] - 经营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 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测绘服务 [1] 技术服务能力 - 公司提供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安徽星通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09:16
公司基本信息 - 安徽星通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孙婴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业务涵盖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通信设备制造与销售 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销售 电子元器件制造与零售 [1] - 涉及卫星通信全产业链服务 包括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销售 卫星通信服务 卫星导航服务 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 [1] - 提供5G通信技术服务 光通信设备制造销售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开发 [1] - 开展导航测绘气象海洋专用仪器销售 软件开发与外包服务 互联网安全服务 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1] - 经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电力设施器材制造销售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计算机系统服务 进出口代理与技术进出口 [1]
“六合一”:李书福摸着马斯克 “过河”
搜狐财经· 2025-08-08 22:39
吉利智驾团队整合 - 吉利控股集团将旗下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及旷视科技旗下迈驰智行合并进入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涉及三大团队近3000人 [1] - 此次整合是吉利"一个吉利"战略的延续,涉及吉利、旷视及千里科技三家公司,团队磨合与技术路线统一面临挑战 [1] - 整合背后反映出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对标特斯拉及其CEO马斯克产业链布局的深层意图 [1] 整合面临的挑战 - 整合涉及六大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极氪自研智驾团队、路特斯智驾团队、亿咖通、福瑞泰克及旷视旗下迈驰智行 [2] - 各团队技术路线、工作方式迥异,硬件芯片、算力平台、数据体系差异巨大,技术底层为整合设置障碍 [2] - 研发进度和逻辑不统一,有的侧重传感器技术研发,有的专注算法优化,有的追求技术极致创新,有的注重成本控制 [2] - 数据体系各自独立,数据格式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高效流通与共享,制约算法迭代效率 [2] - 2024年吉利汽车研发投入达104.19亿元,占全年营收4%,但因各团队分散作业、资源冗余,研发效率未最大化 [3] 千里智驾的股权结构与业务方向 - 千里智驾成立于6月27日,注册资本2亿元,迈驰智行、江河启兴、浙江吉润各持股30%,智江众旺、路特斯各持股5% [4] - 股东结构显示千里智驾未来业务领域不仅包含智驾,也包含重庆深具产业基础的机器人 [4] - 旷视系在算法层面具有突破能力,将主导千里智驾"端到端大模型"开发 [5] - 旷视在计算机视觉与AI算法领域积累的技术资源,将为智驾算法快速迭代提供支撑 [5] 软硬结合的团队配置 - 千里智驾构建印奇与王军的"双核心"组合,形成"技术+工程"互补格局 [6] - 王军作为华为车BU前总裁,擅长工程落地,能有效缩短技术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 [6] - 陈奇等华为系核心成员的加入强化了协同效应,填补旷视团队在车载场景实操上的缺口 [6] - 这种"软硬搭配"旨在破解吉利智驾"技术难落地、落地难体验"的困局 [7] 吉利智驾发展现状与战略 - 吉利"智能吉利2025"战略在智能驾驶领域发展已显滞后,银河品牌五款主力车型均未提供智驾选项 [8] - 短期内需集中资源推出极氪新车型或银河高阶版本,实现L2+级智驾功能落地 [8] - 长期需构建自主可控的智驾技术护城河,实现L3及以上高阶智驾规模化量产 [8] - 全面对标特斯拉,在技术研发、卫星技术、出行服务等各领域布局 [9] - 路特斯对标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曹操出行对标特斯拉Cybercab业务 [9] - 千里智驾的整合正式拉开吉利对标特斯拉的大幕 [11]
Space Stock Tracker: Virgin Galactic Makes A Comeback While Rocket Lab Takes A Breather
Benzinga· 2025-07-22 06:54
AST SpaceMobile股价表现及分析师评级 - AST SpaceMobile股价过去五天上涨近17% [1] - 美国银行首次覆盖给予中性评级 目标价55美元 [7] - 加拿大丰业银行将评级从行业表现优异下调至行业表现 目标价45.4美元 [7] - B Riley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将目标价从36美元上调至44美元 [7] Rocket Lab业务进展与市场表现 - 火箭实验室股价创历史新高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33美元上调至50美元 [2] - 公司2025年任务成功率达100% 今年已完成10次电子火箭任务 其中6月成功发射4次 [2] - 中子火箭开发持续进展 卫星系统部门业务增长 [2] BlackSky财务表现与融资活动 - BlackSky宣布规模扩大的1.6亿美元高级可转换票据发行 [3] - 第二季度初步未经审计收入2200万美元 低于预估的2773万美元 [3] - 预计全年收入范围1.05亿至1.3亿美元 [3] Virgin Galactic股价表现与财报计划 - Virgin Galactic股价过去一周上涨33% 成交量强劲 [4] - 公司计划于8月6日开盘前公布第二季度业绩 [4] Planet Labs合同签署与股价表现 - Planet Labs与哥伦比亚地理研究所签署扩大的多年期合同 提供卫星数据和AI分析服务 [4] - 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超过32% 近期获得全球国防和情报机构一系列重大合同 [5] Intuitive Machines分析师评级 - 美国银行分析师维持Underperform评级 将目标价从16美元下调至10.5美元 [8] - 周一股价下跌超过9% 尽管没有公司特定消息 [8] 亚马逊Kuiper项目进展 - 亚马逊上周发射24颗新卫星 Kuiper项目卫星总数达到78颗 [9] - 与SpaceX合作进行发射 SpaceX是竞争对手Starlink的母公司 [9]
(活力中国调研行)“新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追“光”逐“电”不停步
中国新闻网· 2025-07-20 13:57
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长春市作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已将光电信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5] - 目前在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新型激光器等12个尖端技术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2][5]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布局半导体、卫星技术、光电显示等六大关键领域 [2][5] - "十五五"末期目标:光电信息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综合产值达1600亿元人民币 [2][5] 企业动态 - 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代表性企业接受调研 [5][14] - 长光大器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工高精光学元件 [5][7][9][11][16] 产业载体建设 - 长春经开区光电信息产业园成为重要产业聚集区 [2][5] - 长春经开新质生产力数创中心作为创新平台展示发展成果 [4][11]
Why BlackSky Technology Stock Is Soaring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6-24 03:00
BlackSky Technology股票表现 - BlackSky Technology股票在周一交易中上涨15.3%至14.91美元[1] - 上周因新卫星项目公告推动股价大幅上涨后本周继续走高[1] - 近期美伊军事行动引发的市场波动中公司股票反而受益[1] 新卫星项目进展 - 公司公布扩大卫星网络的新计划将发射Aros卫星[2] - Aros卫星采用多光谱大区域收集技术预计2027年发射[2] - 新卫星旨在提升国家尺度数字地图和导航引导能力[2] 国防技术业务发展 - 公司专注于提供下一代国防技术[3] - 新卫星项目可能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美国国防部合同[3] - 近期美伊冲突背景下公司股票呈现强劲看涨势头[3] 地缘政治影响 - 伊朗对美国基地的有限打击被解读为局势可能缓和[4] - 伊朗的克制回应有利于整体地缘政治稳定[5] - 美中紧张局势升级预期仍支撑对公司技术的需求前景[5]
高盛观点 | 全球卫星市场或将增长七倍
高盛GoldmanSachs· 2025-03-20 18:25
卫星市场规模预测 - 未来五年内全球将发射多达70,000颗低轨道卫星,其中约53,000颗可能来自中国 [1] - 到2035年卫星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150亿美元增长至1080亿美元,最乐观情况下可能达到4570亿美元 [1] - 中国卫星公司非常活跃,至少有三家运营商已提交超过10,000颗卫星的巨型星群网络申请 [9] 卫星发射成本与技术挑战 - 每公斤卫星有效载荷成本或将高达12,000美元,但未来可能降至100-200美元 [4][5] - 需要约46万颗卫星才能覆盖世界一半人口,因每颗卫星带宽为每秒960吉比特但传输速度仅每秒100兆比特 [4] - 卫星寿命较短会产生大量太空碎片,需积极管理 [4] 卫星技术演进与优势 - 火箭推进器重复使用及不锈钢材料替代降低发射成本 [5] - 每颗卫星带宽升级减少组网所需卫星数量,地面站密度增加可降低延迟 [5] - 卫星可辅助海底电缆支持高速跨国网络,无需与本土电信运营商交换数据 [9] 卫星应用场景与市场潜力 - 为缺乏传统基础设施的地区(如飞机、船舶、灾区)提供互联网覆盖 [9] - 全球25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卫星可提供关键数据服务 [9] - 最终主流用例将是6G通信,并可能纳入移动网络与电信运营商合作 [9][5] 行业竞争与资源分配 - 更多参与者进入市场争夺频率资源,2025年卫星发射数量将加速增长 [6] - 理想高度的最佳轨道资源有限,促使公司加快国际电信联盟申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