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厂中厂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60天账期”承诺满两个月 部分上市车企带头“真付快付”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01:49
车企支付账期承诺落实进展 - 17家国内车企于6月10日至11日公开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60天,截至8月13日部分企业如广汽集团、赛力斯、小鹏汽车已积极构建全流程管控体系以落实承诺 [1] - 供应商反馈分化:福耀集团等企业表示60天账期显著缓解现金流压力并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但部分供应商反映实际回款未改善,部分车企回款周期仍达90-120天 [1][5][6] - 行业专家指出实现60天账期需车企调整现金流管理、减少非必要支出,并可能依赖外部金融支持以填补资金缺口 [6] 车企具体执行措施 广汽集团 - 建立覆盖"订单下发—验收入库—对账结算—货款支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体系,支付期限以货物入库为起算时间,系统自动提醒发票开具延迟 [2] - 坚持现金支付为主,与供应商关系从交易型升级为"技术共研、市场共进"的战略合作 [2] 赛力斯 - 合同标准账期统一设定为60天,推行数字化平台实现订单进度、付款节点全流程透明化 [3] - 首创"厂中厂"模式:将供应商产线嵌入超级工厂,缩短零部件运输距离至数百米,降低库存和结算周期,宁德时代CTP电池生产线已通过该模式投产 [3][4] 小鹏汽车 - 修订支付制度并与供应商启动补充协议签署,流程处于签字盖章阶段 [4] 供应商受益案例 - 福耀集团获得广汽集团60天内100%现金支付,资金回笼可控性提升,助力其将资金投入汽车玻璃轻量化、智能化研发 [5] 行业挑战与变通手段 - 部分车企通过延迟开票、推迟结算环节或财报披露节奏变相延长账期,实际支付周期远超承诺 [6]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建议新订单严格执行60天账期,老订单可逐步调整,需合同约束保障透明度 [6]
践行支付账期承诺,重点车企在行动!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2 13:53
政策背景与行业响应 - 全国17家重点车企响应国务院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公开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线上问题反映窗口,推动承诺落地[1] - 中国一汽、广汽集团、赛力斯三家车企通过不同机制落实账期承诺[1] 中国一汽的实践 管理机制 - 组建跨部门专项工作组,形成从流程到监督的闭环管理[4] - 财务部门每月监督应付账款拖欠情况,审计部门纳入审计监督,公开投诉渠道[4] 中小企业支持 - 2025年6月起对中小企业供应商执行100%现金支付,取代"现金+银行承兑汇票"模式[5] - 已完成首批2000余家中小企业资质审核,建立动态管理名单[5] 行业影响 - 推动"整车企业-供应商"关系向合作共同体转变,提升供应链稳定性[6] 广汽集团的实践 历史与制度 - 自1997年成立起坚守"60天内支付供应商货款"铁律28年[9] - 构建覆盖"订单下发-验收入库-对账结算-货款支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体系[10][11] 支付方式 - 主要采用现金转账,银行承兑汇票占比仅5%左右[12] 合作关系 - 与供应商关系升级为"技术共研、市场共进"的战略伙伴关系[13] 赛力斯的实践 执行体系 - 合同标准账期统一为60天,全面推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全流程透明[17] 模式创新 - 首创"厂中厂"模式,将供应商产线嵌入超级工厂,缩短结算周期并降低库存[18] 灵活机制 - 建立应急机制应对供应商资金短缺,采用银行承兑汇票和转账两种支付方式[19]
观车 · 论势 || “厂中厂”模式:重构产业链的破局者还是理想化实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5 12:13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采用"厂中厂"模式,将电池产线直接嵌入整车工厂,显著提升效率并缩短交付周期 [1] - 该模式通过消除运输距离实现"零库存周转",将响应时间压缩至20分钟以内,电池库存降至"小时级" [1] - 模式引入宁德时代第四代智能化数字制造系统,具备AI视觉检测等前沿能力,新技术落地周期缩短50% [2] - 深度绑定形成"轻资产+重技术"互补生态,推动重庆形成"电池-整车"一体化产业集群 [2] - 模式推广面临初期高投入、技术迭代风险、利益分配机制等挑战 [3] - 若行业渗透率达30%,产业链整体成本可下降8%~10%,交付周期缩短40% [4] - 模式代表产业链协同进化方向,推动从"链式"供应向"网状"生态转型 [4] 效率提升 - 响应时间压缩至20分钟以内,较传统模式显著提升 [1] - 电池库存被压缩至"小时级",传统运输需1~2天 [1] - 问界M9产能爬坡速度较传统模式快速提升 [1] - 新技术落地周期缩短50% [2] - 若行业渗透率达30%,交付周期可缩短40% [4] 成本优化 - 节省物流运输、仓储等成本,减少电量损耗与品质风险 [1] - 宁德时代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电池包单位成本 [1] - 赛力斯供应链体系大幅精简 [1] - 若行业渗透率达30%,产业链整体成本可下降8%~10% [4] - 单条产线年均固定成本40亿元 [3] 技术创新 - 引入第四代智能化数字制造系统,具备AI视觉检测、全流程追溯能力 [2] - CTP2.0电池能量密度达166Wh/kg,集成68项专利技术 [2] - 固态电解质、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有望率先商业化 [2] - 采用"超级拉线"技术控制资本开支增速 [2] 产业影响 - 推动重庆形成"电池-整车"一体化产业集群 [2] - 使西南地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大新能源产业极 [2] - 加速淘汰"大而全"重资产模式,推动车企向"轻资产、高协同"转型 [4] - 产业协同从"链条式"转向"网状化" [2][4] - 京津冀、长三角等汽车产业集群出现类似分工模式 [4] 挑战与风险 - 初期投入涉及土地、设备等高额固定成本,资本开支增速可能高于产能增速 [3] - 下一代技术商业化可能导致现有产线面临巨额改造或淘汰成本 [3] - 德国图林根基地为适配4680电池改造产线耗资12亿欧元 [3] - 赛力斯2025年1~5月销量同比下滑20.56% [3] - 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复杂,可能引发合作方分歧 [3]
车圈要变天!问界这招太狠了,直接把宁王锁死!
电动车公社· 2025-07-09 23:55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推出"厂中厂"模式,将电池包产线直接建在问界整车工厂内,实现电池"即产即上",大幅缩短供应链时间[1][3] - 该模式颠覆传统动力电池供应链体系,通过深度绑定产能与技术合作,提升效率与质量统一性[4][7][37] - 问界选择宁德时代作为独家电池供应商,依托其零自燃记录及麒麟电池等新技术,强化产品竞争力[10][17][19]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供应链深度融合阶段,头部车企通过整合核心供应商构建体系力[35][36] - "厂中厂"模式打破主机厂与电池供应商的简单买卖关系,形成产业共同体[37][38] - 类比福特流水线与丰田精益生产,中国车企正通过生态整合改写产业规则[39][40][41] 技术效率 - 传统电池供应需数天周转,"厂中厂"将装车时间压缩至20分钟内[1][30][33] - 问界6月销量达4.46万台(M8占2.1万台),效率提升直接支撑交付能力[21][33] - 实时调整电池生产节奏,消除仓储堆积与供应不足风险[25][26][31] 合作优势 - 独家供应模式保障电池质量一致性,避免混供导致的标准差异问题[14][15][17] - 宁德时代新技术(如神行二代超充电池)可快速落地问界车型[17][19] - 双方联合开发专属电池,实现"好马配好鞍"的高端配置[19] 供应链创新 - 传统供应链依赖预测系统,"厂中厂"实现需求与生产的精准匹配[27][28][30] - 物理距离消除降低沟通成本,形成"共生"关系[33][37] -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新能源汽车高端产业链竞争力[38]
宁德时代携手问界“厂中厂”扩产“背后”
高工锂电· 2025-07-01 20:08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主办,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宁德时代"厂中厂"模式 - 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公司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 [2] - "厂中厂"模式能够缩短交付周期,将供应链反应时间压到最短 [4] - 该模式可增强宁德时代与主机厂的绑定,实现电池技术与整车设计的深度协同,助力电池技术迭代 [4] - "厂中厂"模式可节省土地、基建等成本,是灵活低风险的扩产策略,避免独立建厂的长周期和高风险 [4] 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 - 问界全系列车型均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累计市场保有量已突破70万辆 [6] - 赛力斯超级工厂具备高效、智能、尖端、绿色四大特质,是全球最先进的标杆工厂之一 [6] - 双方联合建成并成功并网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一期50MW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工厂提供核心绿色能源 [8] - 未来双方将深化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战略协同,推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10] 行业影响 - "厂中厂"模式是电池更深度参与整车生态与交付闭环的体现 [2] - 宁德时代此次投产是其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产线,标志着与问界合作的新起点 [4] - 该模式将助力问界提高生产及交付速度,缩短用户提车周期 [7] - 宁德时代将基于自身价值链碳中和能力,协助赛力斯打造完整的"绿色汽车价值链",强化"零碳智造"品牌形象 [7]
宁德时代首个“厂中厂”基地,落址赛力斯超级工厂内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2:43
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进展 - 宁德时代CTP 2 0高端电池包产线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采用智能化 数字化技术 [2] - 此次投产标志着宁德时代在重庆本地化生产的开端 也是与问界合作的新起点 [2] - 赛力斯董事长指出宁德时代独家供应的高端电池投产对问界汽车具有里程碑意义 [2] 厂中厂合作模式 - 宁德时代首次在重庆采用"厂中厂"模式 由赛力斯作为链主推动供应链集成化与集聚化 [2] - 赛力斯将一级供应商从300家精简至100家 其中20家为世界级供应链企业 [2] - 该模式将提升问界生产交付效率 缩短用户提车周期 [3] 绿色能源合作 - 双方已联合建成50MWh分布式光伏项目 为工厂提供绿色能源 [3] - 宁德时代将协助赛力斯打造完整绿色汽车价值链 强化零碳智造形象 [3] - 未来将在新产品研发 新技术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 推动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3] 赛力斯融资与财务表现 - 赛力斯汽车完成50亿元战略融资 投资方包括三大国有行子公司及中国移动等机构 [3][4]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 48亿元 同比增长240% 资产负债率降至76 83% 较2024年末下降超10个百分点 [4] - 2024年12月曾获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11 2亿元投资 [3] 市场表现与销量 - 5月销量重回3万辆以上水平 达3 6万辆 环比增长33% 同比增长13 19% [5] - 二季度销量回暖得益于问界M8和2025款M9上市 [5] - 截至6月30日总市值2194亿元 股价报134 32元/股 较稳定 [5] - 4月28日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5]
去美国开工厂的中国人
吴晓波频道· 2025-05-06 00:41
中国制造业赴美建厂趋势 - 美国洛杉矶正迎来一波中国制造业老板考察和建厂热潮,东莞软包装定制工厂老板老梅已敲定与美国品牌客户合作建设5000平方英尺工厂[10][11] - "厂中厂"模式成为流行方案,即租赁美国品牌客户场地,由对方负责招工,中方负责设备、原材料和薪水支付,初期投资约几十万美元[12][14] - 旗类产品工厂负责人李哲观察到国内许多工厂需要美国生产线,正从"中国制造"转向"美国组装"[7][15] 低成本运营模式 - 委托当地人租赁现有美国工厂或仓库空闲场地,免去独立厂房租赁成本[16] - 布置简易组装生产线,使用临时工人和通用工具完成最后组装,成本可低至10美元/件[17][18][19] - 迷你PC、灌装等行业的组装线已成功运行,涵盖低端和中高端产业[23][24] 驱动因素 -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豁免美国成分价值超过20%的产品关税,促使企业将组装环节放在美国[26][27][28] - 国内市场竞争内卷和东南亚成本上涨,越南房租达30-60元/平方米,接近洛杉矶100元/平方米水平[32] - 美国零售商需要更稳定供应链,本土采购产品可获得5%溢价,对冲关税影响[39] 成功案例 - 老范的家具厂在美国建立4万平方英尺仓库和组装线,团队12人,月租金5万多美元,已打通700个线下经销商[36][39] - 部分代工厂通过半托管线下分销服务实现产品溢价,十家合作工厂中已有三家货品售罄[41][42] - 转型品牌生意后,老范工厂毛利润率从代工的5%提升至超过50%[66] 挑战与限制 - 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约32美元,是中国工人的6倍,加州月薪达4000-5000美元[48][49][50] - 产业配套和人才体系短缺,设备维修困难且昂贵,需依赖国内技术支持[53][54] - 美国制造业仅占非农就业人口8.2%,难以形成规模效应[55][56] - 产地审查制度和"厂中厂"法律风险构成不确定性因素[58]